一种高白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20918发布日期:2022-09-23 23:1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白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涉及c08,具体涉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高,白色污染物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是由于聚酯产品方便的使用性能,使其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因此开发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酯至关重要。专利cn200810200964.5通过加入聚乙二醇作为支化剂,还要加入颜色稳定剂去消除钛酸酯催化剂带来的颜色变化,操作过程较为复杂。专利cn201811295682.8通过加入pha改性聚酯薄膜,可以提高聚酯薄膜的可降解性,但是可能会引起冲击性能的下降,白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提高聚酯薄膜的可生物降解性和白度,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白度薄膜,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对苯二甲酸30-60份,1,4-丁二醇40-55份,支化剂0.02-0.1份,二元酸30-65份,扩散剂0.02-0.6份,催化剂0.03-0.15份,稳定剂0.03-0.1份。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化剂为胺类衍生物,包含以下结构-(oh)m-r1-(nh)n-,r1-(nh)n中的一种,所述r1为ch2,m+n为2-10。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化剂选自硬脂酸二乙醇胺、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二甘醇胺、三乙醇胺、二异丙醇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化剂为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
7.进一步优选,所述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的重量比为1:(0.5-1)。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和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的重量比为1:(0.8-1.5):(0.035-0.175)。
9.本技术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所述支化剂为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时,可以得到白度较高的聚酯薄膜,并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猜测可能的原因是:本技术创新性地采用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作为支化剂,可以形成酰胺基基团,能够更好的提高高白度薄膜的热稳定性,并且通过引入酰胺基基团可以有效降低聚酯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提高对可见光的反射效率,由于酰胺基团的高反应性和基团的稳定性,降低了材料的热降解,从而可以实现较高的白度。并且申请人进一步发现当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和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的重量比为1:(0.8-1.5):(0.035-0.175)时,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可以与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之间形成稳定的网络交联结构,从而可以提高高白度薄膜的力学性能,使其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且不易破损。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元酸选自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元酸为丁二酸和己二酸。
12.进一步优选,所述丁二酸和己二酸的重量比为(5-8):1。
13.申请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二元酸优选丁二酸和己二酸的复配,并且重量比为(5-8):1时可以提高制备得到的聚酯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性能。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扩散剂选自硬脂酸锌、硬脂酸钙、硬脂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扩散剂为硬脂酸锌。
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催化剂选自钛酸异丙酯、钛酸四异丙酯、钛酸正丁酯、钛酸四丁酯、烷基钛酸、四叔丁基钛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二元酸与1,4-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3)。
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稳定剂选自磷酸钙、磷酸钠、磷酸钾、磷酸三甲酯、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钙。
2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硬脂酸锌和亚磷酸钙的重量比为1:(1-2)。
21.申请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选择硬脂酸锌作为扩散剂,亚磷酸钙为稳定剂,重量比为1:(1-2)时可以提高高白度薄膜的表面性能,提高薄膜的表观光泽度。
22.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白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1)将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二元酸,支化剂,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进行酯化反应;
24.(2)先减压进行预缩聚反应,加入催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后继续减压进行缩聚反应;
25.(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吹塑成膜,即得高白度薄膜。
2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酯化反应过程中的温度为200-250℃,预缩聚和缩聚反应过程中的温度为230-250℃。
2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酯化反应过程中需要通入氮气进行保护,预缩聚反应过程中的压强为7-10kpa,缩聚反应过程中的压强为100-200pa。
2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酯化反应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05-0.1份,缩聚反应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1-0.15份。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0.(1)本发明所述高白度薄膜,通过优选支化剂和稳定剂的种类,使聚酯薄膜具有较好的白度,经过高温和紫外线的侵蚀也很少会产生黄变。
31.(2)本发明所述高白度薄膜,通过优选支化剂的种类和二元酸和二元醇的重量比,使聚酯薄膜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抗撕裂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减少拉伸造成的断裂,使被包覆物与聚酯薄膜能够稳定接触,实现较好的保护效果。
32.(3)本发明所述高白度薄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够通过堆肥实现降解,减少聚酯薄膜对环境的白色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
于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4.另外,如果没有其它说明,所用原料都是市售得到的。
35.实施例1
36.一种高白度薄膜,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对苯二甲酸45份,1,4-丁二醇47.5份,支化剂0.08份,二元酸47.5份,扩散剂0.05份,催化剂0.15份,稳定剂0.05份。
37.所述支化剂为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重量比为1:0.75。
38.所述二元酸为丁二酸和己二酸,重量比为5:1。
39.所述扩散剂为硬脂酸锌。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
40.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钙。
41.一种高白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2.(1)将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二元酸,支化剂,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进行酯化反应,温度为225℃,反应3h;
43.(2)先减压进行预缩聚反应2h,加入催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后继续减压进行缩聚反应2h,预缩聚和缩聚反应过程中的温度为240℃,预缩聚反应过程中的压强为8kpa,缩聚反应过程中的压强为150pa;
44.(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吹塑成膜,即得高白度薄膜。
45.酯化反应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05份,缩聚反应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1份。
46.实施例2
47.一种高白度薄膜,制备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对苯二甲酸50份,1,4-丁二醇40份,支化剂0.04份,二元酸30份,扩散剂0.04份,催化剂0.1份,稳定剂0.06份。
48.所述支化剂为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和二乙烯三胺,重量比为1:0.6。
49.所述二元酸为丁二酸和己二酸,重量比为8:1。
50.所述扩散剂为硬脂酸钙。所述催化剂为钛酸四丁酯。
51.所述稳定剂为亚磷酸锌。
52.一种高白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3.(1)将对苯二甲酸,1,4-丁二醇,二元酸,支化剂,催化剂加入反应釜中进行酯化反应,温度为200℃,反应4h;
54.(2)先减压进行预缩聚反应3h,加入催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后继续减压进行缩聚反应3h,预缩聚和缩聚反应过程中的温度为230℃,预缩聚反应过程中的压强为10kpa,缩聚反应过程中的压强为200pa;
55.(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吹塑成膜,即得高白度薄膜。
56.酯化反应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65份,缩聚反应中催化剂的加入量为0.35份。
57.实施例3
58.一种高白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所述支化剂为季戊四醇。
59.实施例4
60.一种高白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所述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和硬脂酸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的重量比为1:1:0.2。
61.实施例5
62.一种高白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所述不同点在于所述对苯二甲酸和1,4-丁二醇和单硬脂酸三异丙醇胺的重量比为1:1:0.02。
63.性能测试
64.1.白度:使用日本hitachi公司u-390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测定波长为457nm处聚酯薄膜对光的反射率,反应聚酯薄膜的白度。
65.2.抗冲击强度:依据gb/t 1040.3-2006标准测试制备得到的聚酯薄膜的抗冲击性,以下数据为断裂前的冲击强度。
66.3.拉伸强度:依据gb 13022-1991标准测试制备得到的聚酯薄膜的拉伸强度。
67.将实施例1-5依据上述标准进行测试,结果见于表1。
68.表1
[0069] 白度/%抗冲击性kj/m2拉伸强度/kpa实施例195.513.832.5实施例294.313.631.3实施例389.513.126.4实施例488.613.327.1实施例589.113.225.9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