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先进环保产业的便于观察的发酵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68127发布日期:2021-12-31 19:0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先进环保产业的便于观察的发酵仓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先进环保产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先进环保产业的便于观察的发酵仓。


背景技术:

2.在进行先进环保产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搭建污物发酵处理系统,在普通的发酵仓发酵时,外界无法得知内部发酵物的发酵情况,因此对发酵的控制无法做到精确可检测的目的,所以在进行发酵时往往会与目标距离略有偏差因此需要一种装置可以做到可观察的对发酵物进行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先进环保产业的便于观察的发酵仓,达到便于观察发酵物发酵情况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先进环保产业的便于观察的发酵仓,包括发酵仓,所述发酵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发酵仓的左侧开设有观察口,所述固定框的右侧外壁与发酵仓的观察口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板,所述固定框的左侧设置有取样机构。
5.优选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固定筒、取样桩、拉杆、弧形弹力杆、压杆、封闭机构、密封机构,所述固定筒的外壁嵌固在发酵仓的左侧,所述取样桩插接在固定筒的内部,所述取样桩的左侧与拉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取样桩的右侧外壁上表面通过弧形弹力杆与压杆连接,所述压杆的下端插接在固定筒的内部,所述封闭机构设置在压杆的下端,所述密封机构设置在取样桩的上表面右侧。
6.优选的,所述封闭机构包括第一弹簧、挤压棒、密封片、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压杆的下表面,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挤压棒的上表面,所述密封片的上端与压杆的内壁下侧右侧通过扭簧铰接,所述密封片的右侧通过第二弹簧与压杆的内壁右侧连接。
7.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插杆、拉绳、拉球、连接块、牵引棒,所述插杆的左端插接在取样桩的内部,所述插杆的左端通过拉绳与拉球的右侧连接,所述插杆的右端与连接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上表面通过扭簧与牵引棒的下端铰接,所述连接块的右侧与封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封板的左侧下表面通过扭簧与卡条的左端铰接。
8.优选的,所述拉绳的左端贯穿取样桩并延伸至取样桩的左侧。
9.优选的,所述挤压棒的下表面与取样桩的上表面接触。
10.优选的,所述取样桩的右侧设置有取样槽。
1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先进环保产业的便于观察的发酵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发明通过将发酵物放置在固定框的内部进行发酵,可通过玻璃板处对内部发酵环境进行视觉观察,在需要取样观测时只需拉动拉杆使取样桩抽离发酵仓的内部,取样
桩右侧取样槽内部便会残留一部分发酵物样本被带出,在取样桩被抽离发酵仓的内部时,压杆会由于弧形弹力杆的弹力进行下落,封闭固定筒使污物不会外泄,达到了便于观察发酵物发酵情况的目的。
13.2.在取样桩抽离固定筒时牵引棒会碰到固定筒的右侧,由于固定筒对牵引棒进行限位,插杆会被迫拉出取样桩,使封板向右移动,使封板钩住取样桩的右侧取样槽侧壁,使封板对取样槽进行封闭,避免了取样槽内部的发酵物溢出,同时避免了压杆下落时卡进取样槽的内部。
14.3.在取样桩抽离固定筒时,使压杆会由于弧形弹力杆的弹力原因进行下落,压迫挤压棒紧贴取样桩的上表面,使挤压棒随着取样桩的抽离紧贴取样桩右侧的斜坡进行压下,达到了避免污物外泄的效果,并且在取样桩完全抽离后挤压棒紧贴固定筒的下表面,使第一弹簧收缩,挤压棒部分收进压杆的内部,同时由于第二弹簧的弹力使密封片紧贴挤压棒达到了更好的封闭效果同时由于挤压棒的表面为球形,在取样桩使用结束之后插回固定筒的内部时可以更好的开启压杆,使挤压棒顺滑的紧贴取样桩进行上升,达到了便于开启与封闭取样桩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轴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取样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取样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发酵仓、2固定框、3玻璃板、4取样机构、401固定筒、402取样桩、403拉杆、404弧形弹力杆、405压杆、406封闭机构、407密封机构、601第一弹簧、602挤压棒、603密封片、604第二弹簧、701插杆、702拉绳、703拉球、704连接块、705牵引棒、706封板、707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

6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先进环保产业的便于观察的发酵仓,包括发酵仓1,发酵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发酵仓1的左侧开设有观察口,固定框2的右侧外壁与发酵仓1的观察口的右侧固定连接,固定框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玻璃板3,固定框2的左侧设置有取样机构4;
23.取样机构4包括固定筒401、取样桩402、拉杆403、弧形弹力杆404、压杆405、封闭机构406、密封机构407,固定筒401的外壁嵌固在发酵仓1的左侧,取样桩402插接在固定筒401的内部,取样桩402的右侧设置有取样槽,取样桩402的左侧与拉杆403的右端固定连接,取样桩402的右侧外壁上表面通过弧形弹力杆404与压杆405连接,压杆405的下端插接在固定筒401的内部,封闭机构406设置在压杆405的下端,密封机构407设置在取样桩402的上表面右侧,使用时通过将发酵物放置在固定框2的内部进行发酵,可通过玻璃板3处对内部发酵环境进行视觉观察,在需要取样观测时只需拉动拉杆403使取样桩402抽离发酵仓1的内部,取样桩402右侧取样槽内部便会残留一部分发酵物样本被带出,在取样桩402被抽离发酵仓
1的内部时,压杆405会由于弧形弹力杆404的弹力进行下落,封闭固定筒401使污物不会外泄,达到了便于观察发酵物发酵情况的目的;
24.封闭机构406包括第一弹簧601、挤压棒602、密封片603、第二弹簧604,第一弹簧60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压杆405的下表面,第一弹簧60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挤压棒602的上表面,挤压棒602的下表面与取样桩402的上表面接触,密封片603的上端与压杆405的内壁下侧右侧通过扭簧铰接,密封片603的右侧通过第二弹簧604与压杆405的内壁右侧连接,在取样桩402抽离固定筒401时,使压杆405会由于弧形弹力杆404的弹力原因进行下落,压迫挤压棒602紧贴取样桩402的上表面,使挤压棒602随着取样桩402的抽离紧贴取样桩402右侧的斜坡进行压下,达到了避免污物外泄的效果,并且在取样桩402完全抽离后挤压棒602紧贴固定筒401的下表面,使第一弹簧601收缩,挤压棒602部分收进压杆405的内部,同时由于第二弹簧604的弹力使密封片603紧贴挤压棒602达到了更好的封闭效果同时由于挤压棒602的表面为球形,在取样桩402使用结束之后插回固定筒401的内部时可以更好的开启压杆405,使挤压棒602顺滑的紧贴取样桩402进行上升,达到了便于开启与封闭取样桩402的效果;
25.密封机构407包括插杆701、拉绳702、拉球703、连接块704、牵引棒705,插杆701的左端插接在取样桩402的内部,插杆701的左端通过拉绳702与拉球703的右侧连接,拉绳702的左端贯穿取样桩402并延伸至取样桩402的左侧,插杆701的右端与连接块704的左侧固定连接,连接块704的上表面通过扭簧与牵引棒705的下端铰接,连接块704的右侧与封板706的左端固定连接,封板706的左侧下表面通过扭簧与卡条707的左端铰接,在取样桩402抽离固定筒401时牵引棒705会碰到固定筒401的右侧,由于固定筒401对牵引棒705进行限位,插杆701会被迫拉出取样桩402,使封板706向右移动,使封板706钩住取样桩402的右侧取样槽侧壁,使封板706对取样槽进行封闭,避免了取样槽内部的发酵物溢出,同时避免了压杆405下落时卡进取样槽的内部。
26.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将发酵物放置在固定框2的内部进行发酵,可通过玻璃板3处对内部发酵环境进行视觉观察,在需要取样观测时只需拉动拉杆403使取样桩402抽离发酵仓1的内部,取样桩402右侧取样槽内部便会残留一部分发酵物样本被带出,在取样桩402被抽离发酵仓1的内部时,压杆405会由于弧形弹力杆404的弹力进行下落,压迫挤压棒602紧贴取样桩402的上表面,使挤压棒602随着取样桩402的抽离紧贴取样桩402右侧的斜坡进行压下,达到了避免污物外泄的效果,并且在取样桩402完全抽离后挤压棒602紧贴固定筒401的下表面,使第一弹簧601收缩,挤压棒602部分收进压杆405的内部,同时由于第二弹簧604的弹力使密封片603紧贴挤压棒602达到了更好的封闭效果同时由于挤压棒602的表面为球形,在取样桩402使用结束之后插回固定筒401的内部时可以更好的开启压杆405,使挤压棒602顺滑的紧贴取样桩402进行上升,达到了便于开启与封闭取样桩402的效果,封闭固定筒401使污物不会外泄,达到了便于观察发酵物发酵情况的目的,在取样桩402抽离固定筒401时牵引棒705会碰到固定筒401的右侧,由于固定筒401对牵引棒705进行限位,插杆701会被迫拉出取样桩402,使封板706向右移动,使封板706钩住取样桩402的右侧取样槽侧壁,随后牵引棒705被拉力挤压偏转卡进封板706的上侧,使取样桩402顺利拔出,使封板706对取样槽进行封闭,避免了取样槽内部的发酵物溢出,同时避免了压杆405下落时卡进取样槽的内部,在取样桩402取出后需要对发酵物进行取样时只需拉动拉球703使拉绳702拉扯
插杆701向左移动,便可使卡条707的下侧由于拉力脱离取样槽的左侧,随后由于拉绳702的弹力原因使插杆701复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