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Pep1及其多聚体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7557发布日期:2022-03-01 19:5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Pep1及其多聚体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一种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pep1及其多聚体和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pep1及其多聚体和应用。


背景技术:

2.本领域现有对免疫细胞的鉴定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技术:
3.酶联免疫吸附斑点(elispot)分析
4.如图1所示,elispot的孔板已被细胞因子特异的一抗进行包被,外源加入的抗原在elispot的孔板中被递呈细胞递呈给目的检测的t细胞。经过孵育,特异性的t细胞通过识别对应的特异性抗原进而产生效应性细胞因子,细胞因子通过被包被的抗体捕获最终可以以斑点的形式被检测出来。所以elispot检测能提供关于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反应的频率、细胞因子轮廓和抗原的特异性的信息。
5.elispot只能通过细胞因子的分泌量来反映杀伤性免疫细胞的量,不能确定分泌细胞因子的是哪一细胞亚群,即不能区分样品中t细胞与其他细胞如nk。因为elispot检测的是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很难同时进行表型分析,所以无法鉴定分析出特异性的t细胞,且每个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的数量很难量化。elispot只能鉴定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细胞,无法将特异的免疫杀伤性t细胞进行分选,从而无法获得纯度较高的特异性t细胞。
6.四聚体分析技术
7.如图2所示,抗原在apc细胞内经过泛素化降解、pmhc组装及分泌等多个步骤,最终以pmhc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apc的细胞膜上,t细胞表达的tcr可识别并结合apc表面的pmhc随后向t细胞内传递活化信号,活化的ctl通过识别靶细胞表面结合有抗原肽的mhc i类分子而杀伤靶细胞。在体外水平,抗原肽与mhc-i结合形成单体复合物后可被t细胞表面的tcr识别,但单体复合物被t细胞识别的活性有限,将pmhc单体复合物制备成多聚体可有效增强被t细胞识别的能力。利用1摩尔链霉亲和素可结合4摩尔生物素这一模式,通过将生物素标记在mhc-i重链的α3末端,再使用偶联有荧光素的链霉亲和素招募捕获pmhc-biotin单体复合物,可制备得到pmhc的四聚体tetramer。
8.pmhc四聚体技术在单细胞水平上可标记特异性t细胞作为目标检测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细胞进行分析,可快速的将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出来,且能同时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并能通过流式筛选将抗原特异性t细胞分选出来,从而获得纯度较高的特异性t细胞。
9.t细胞的抗原识别方式及特点:
10.方式:初始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需要抗原提呈细胞处理。由于t细胞双识别的特点,决定了对其特异性的研究需要考虑抗原肽的性质和提呈抗原肽的mhc分子型别。即初始αβt细胞需要通过同时识别并结合pmhc复合物中的多肽和mhc来完成对递呈抗原的识别,随后激活t细胞的免疫杀伤活性。
11.特点:αβt细识别抗原具有mhc限制性。
12.因为tcr亲和力较低,跟pmhc复合体解离速度较快,单体的pmhc复合物很难用于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所以开发了四聚体技术用于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四聚体增强了tcr的亲和力,使得使用流式细胞术就可以在体外准确的检测抗原特异性t细胞。利用1摩尔链霉亲和素可结合4摩尔生物素这一模式,通过将生物素标记在mhc-i重链的α3末端,再使用偶联有荧光素的链霉亲和素招募捕获pmhc-biotin单体复合物,可制备得到pmhc的四聚体tetramer。四聚物中的4个pmhc单体都可以与特异性的t细胞受体结合,有效增强了亲和活性。
13.抗原特异性t细胞鉴定的应用价值,一是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在应用(dc-ctl和tcr-t的筛选和制备)
14.肿瘤能逃脱免疫杀伤往往是由于t细胞不能有效识别肿瘤相关抗原或肿瘤特异性抗原导致,因此通过刺激或改造t细胞使其能识别肿瘤抗原可达到t细胞重新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
15.dc-ctl疗法是一种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通过具有最强抗原递呈能力的树突细胞(dc)来递呈抗原肽给t细胞并激活杀伤性t细胞(ctl),随后ctl杀伤靶细胞。而dc递呈的抗原肽的特异性决定了ctl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效果。本文中的抗原肽是由肿瘤细胞突变基因编码的新生抗原,主要由基因点突变等产生的与正常细胞表达的蛋白不一样的新的异常蛋白。这些蛋白经过酶解之后形成的多肽片段作为抗原肽可以递呈给t细胞,可促使t细胞变为特异性地识别肿瘤新抗原的成熟活化t细胞。
16.tcr-t疗法是另一种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方法,tcr-t疗法的特点是对t细胞的tcr进行改造使能特异性地识别加工递呈出来的抗原,在靶点的选择上tcr-t更广谱一些。通过改造tcr可提高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能力,进而使t淋巴细胞能够高效的识别特异性靶细胞。本文中的基于新抗原制备的tetramer可有效的鉴定工程改造的tcr-t,从而初步评估tcr-t的有效性。
17.二是肿瘤免疫治疗伴随诊断中的应用(结合其他表型和功能的标志物)。
18.过继性免疫治疗方法是通过体外改造t细胞后再回输给患者来增强免疫杀伤活性,持续的杀伤活性依赖于回输后t细胞的高存续能力。过继性免疫治疗后患者体内是否还有特异性杀伤t细胞,及这部分t细胞是否有浸润到肿瘤组织很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确定。基于肿瘤新抗原制备的tetramer可用来示踪特异性识别这些抗原的ctl或tcr-t,从而来反映患者体内是否还存在持续的免疫杀伤能力及确定这部分t细胞的分布。因此,tetramer技术可以很好地服务于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后的伴随诊断,更具象地反映体内特异性杀伤的活性。
19.kraspg12d突变(共计6种突变)在各种肿瘤中发生频率(选几个有代表性的癌种)以及不同癌肿频率覆盖。
20.在不同的癌症当中存在不同的kras突变的比例:胰腺癌(90%)、结肠癌(50%)、肺癌(30%)、卵巢癌(15%)、甲状腺癌(50%)、膀胱癌(6%)肝癌等癌症以及某些的白血病(leukemia)都有较高的突变水平。kras基因突变发生在肿瘤恶变的早期,且原发灶和转移灶的kras基因高度保持一致。
21.kras第十二位g的突变在胰腺癌中都占有比例,如kras g12d占35.5%,g12v占27.9%,g12c占1.6%,g12r占15.7%等。而kras基因这个点的突变在其它癌种中也有不同
频率的覆盖。因为kras突变在不同癌种中都有发生,所以根据kras的基因突变所得到的序列来作为新抗原表位肽可以覆盖多种癌种。
22.kraspg12d特异性t细胞鉴定的难点:具有免疫原性的表位肽难以确定,识别抗原的t细胞多样性强(一人多t、多人多t)。
23.t细胞抗原表位是t细胞抗原上具有特殊功能的肽段,能够特异地被t细胞识别,从而激起t细胞的免疫应答。所以表位肽包含了一个抗原上所有表位的肽段,也就是说表位是抗原肽的一部分。基于上述原理,t细胞与抗原结合时并不是识别整个抗原,而是主要识别抗原分子上的线型表位。但一个抗原上会有许多表位,所以确定t细胞针对抗原上哪个表位可以起到最好的抗原识别及产生最强的杀伤效果是关键点。


技术实现要素:

2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及其多聚体和应用。本发明筛选出肿瘤特异性的抗原肽;基于这些抗原肽可以开发过继性免疫疗法dc-ctl或tcr-t;基于这些抗原肽制备多聚体(包括但不限于tetramer)来检测dc-ctl或tcr-t的抗原特异性,同时来为临床治疗提供伴随诊断。
2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6.本发明的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pep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或者所述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的氨基酸序列通过氨基酸替换、缺失或者增加而与seq id no.4所示序列具有90%以上相似性的序列;或者所述抗原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如seq id no.4所示序列或者包含通过氨基酸替换、缺失或者增加而与seq id no.4所示序列具有90%以上相似性的序列。
27.本发明的上述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8.1)采用抗原表位预测算法,对在肿瘤中高频发生的突变位点,进行新生抗原表位预测,得到候选的抗原表位多肽序列,通过对预测的表位肽与hla-a0201型mhc复合物的亲和力评分进行筛选,得到第一批候选的高亲和力表位肽;
29.2)将步骤1)得到的第一批候选的高亲和力表位肽,采用构象酶联免疫的实验方法评价候选表位肽与hla-a0201型mhc复合,进一步筛选到具有较强亲和力的第二批候选的高亲和力表位肽;
30.3)使用hla-a0201型别的肿瘤患者pbmc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步骤2)筛选到的第二批候选的高亲和力表位肽是否具有免疫原性,刺激pbmc分泌免疫效应因子ifnγ,筛选出的具有免疫原性的新生抗原表位肽,获得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
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多聚体,所述多聚体的抗原肽为上述的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pep1。其中优选的,所述多聚体的聚合单位为pmhc,所述多聚体可以但不限于为四聚体、五聚体或六聚体或通过其他载体聚合pmhc制备的多聚体等。
32.根据本发明所述的多聚体,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多聚体为四聚体,所述四聚体还包括链酶亲和素,链酶亲和素与四组连接在mhcα3重链上的生物素结合,每个mhc上特异性连接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pep1。
33.本发明还优选提供了上述四聚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1)pmhc制备及肽置换:
rate);
50.图7为本发明的高免疫原性新生抗原表位肽激发hla-a0201型pbmc分泌ifnγ;
51.图8为本发明的多肽置换活性检测的elisa检测结果(pos,自制cmv源抗原肽组;neg,阴性肽组;uv only,紫外照射未添加新肽组;pos_monomer,未经紫外照射的pmhc;blank,空白对照组);
52.图9为本发明的tetramer活性评价的elisa检测结果(pos,自制cmv源抗原肽组;neg,阴性肽组;uv only,紫外照射未添加新肽组;pep1,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pep1组;pos_monomer,未经紫外照射的pmhc;blank,空白对照组);
53.图10为本发明的自制cmv tetramer与现有商业cmv tetramer的流式细胞仪分析染色结果;
54.图11为本发明的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pep1的tetramer的流式细胞仪分析染色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55.本发明中所公开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制备方法均采用本技术领域常规的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染色质结构和分析、分析化学、细胞培养、重组dna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常规技术。具体可参照《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四版,j.萨姆布鲁克等著)一书中所列的具体方法进行,或者按照试剂盒和产品说明书进行;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56.缩略语和关键术语定义(本技术中所涉及到的)
57.tcr,t cell receptor,t细胞受体。
58.apc,antigen-presenting cell,抗原递呈细胞。
59.ctl,cytotoxic t lymphocyte,杀伤性t淋巴细胞。
60.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61.monomer:是一种单体复合物,由mhc和肽形成的mhc-肽(pmhc)结构单元。
62.多聚体:借助链霉亲和素-生物素(1:4)系统,将pmhc结构单元聚合为复合物。
63.kras基因:kras是一种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定位在12号染色体上,k-ras因编码21kd的ras蛋白又名p21基因。kras基因也是人体肿瘤中常见的致癌基因,该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常见于多种恶性肿瘤,在肺癌患者中的突变率为15%-30%,在结直肠癌患者中为20-50%。作为egfr信号通路下游最重要得效应因子,kras在肿瘤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突变是史上最恶性、最难对付的致癌突变,所以对kras基因突变得检测,可以为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确切的依据。
64.tp53基因:又称为p53,是被确认的第一种抑癌基因,由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一种转录因子,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损伤修复。肿瘤细胞中该基因往往会发生突变,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及损伤修复等不受控制,导致肿瘤的恶性演进。
65.ctnnb1基因:又名β-catenin,该编码蛋白调控基因转录和细胞间的粘附,对细胞的形态维持有调控作用。该基因发生突变可通过影响肿瘤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变来促进肿瘤的恶性演进。
66.gnas基因:介导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转导,可促进camp水平的升高,参与调控细
胞生长和细胞分裂。该基因表达上调及突变与肿瘤恶性研究显著相关。
67.jak基因:一种胞内的酪氨酸激酶,介导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免疫调节等功能。在肿瘤细胞中,jak-stat信号通路上调。
68.抗原特异性t细胞:在防御病毒感染、肿瘤发生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的细胞。检测细胞的活动以鉴别淋巴细胞对特异刺激的反应,在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适应性免疫反应和免疫发病机制是基于t细胞对特异性抗原的反应能力。
69.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按流程分为抗原肽预测筛选验证、tetramer制备、tetramer活性评价共计三个部分。其中抗原肽的预测筛选验证是通过预测算法来预测,随后通过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来验证预测的抗原肽的免疫原性及抗原特异性t细胞对对应抗原表达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tetramer制备采用原核表达系统和体外组装方式制备得到紫外敏感肽p
sense-mhc(pmhc)单体复合物,该敏感肽单体在366nm紫外照射下,单体复合物上的敏感肽会断裂脱落从而暴露肽结合位点,为靶肽或其他肽的结合提供可能。tetramer活性评价采用cmv病毒产生的多肽制备tetramer,并与商业化的同类cmv抗原活性产品在同一种样品上染色比较来测试自制tetramer活性,在得到验证后制备抗原肽的tetramer并在抗原肽刺激产生的dc-ctl上检测靶向活性。
70.实施例1抗原肽预测、筛选、验证
71.抗原表位肽的发现,是制备多肽-mhc四聚体的关键。与mhc具有较高亲和力以及具有激发免疫响应的较高免疫的表位肽,用于制备识别该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多肽-mhc四聚体的优选多肽。本发明中筛选高亲和力和高免疫原性表位肽,用于制备pmhc的流程如图3所示:
72.采用自主研发的抗原表位预测算法(专利公布号cn112002374a),对在肿瘤中高频发生的突变位点(kraspg12d、kraspg12v、kraspg12r、kraspg12c、tp53pr249s、tp53pr175h等),进行新生抗原表位预测,得到候选的抗原表位多肽序列,通过对预测的表位肽与hla-a0201型mhc复合物的亲和力评分进行筛选,共计得到40条候选的高亲和力表位肽,见表1。
73.表1.抗原表位预测分析得到的40条表位肽信息及筛选数据
74.[0075][0076]
合成40条候选表位肽,采用构象酶联免疫的实验方法评价候选表位肽与hla-a0201型mhc复合。具体实验原理是:当候选表位肽与mhc复合物结合时,可激发荧光信号,结合力越强、荧光信号越强(技术原理见图4)。
[0077]
实验筛选得到10条(seq id no.1、2、4、10、13、14、16、19、25、28)候选表位,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见表1、图5和图6。
[0078]
进一步获得hla-a0201型别的肿瘤患者pbmc样本,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上一步筛选到的高亲和力表位肽是否具有免疫原性,刺激pbmc分泌疫效应因子ifnγ,进而筛选得到1条新生抗原表位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结果见图7。
[0079]
通过上述筛选步骤得到1条高亲和力、高免疫原性的新生抗原表位肽,序列如下(表2):
[0080]
表2.高亲和力、高免疫原性新生抗原表位肽信息
[0081][0082]
实施例2tetramer制备
[0083]
1.pmhc制备及肽置换
[0084]
本部分采用已有的pmhc单体制备法(专利公布号cn109293779a、cn106397549a)制备携带生物素的敏感肽pmhc,其中敏感肽的序列为:kilgfvfjv(hla-a0201型,其中j指3-氨基-3-(2硝基)苯丙酸)。以制备得到的敏感肽p
sense-mhc为基础,通过366nm紫外照射后与靶肽(cmv源抗原肽)再孵育制备得到靶肽pmhc,通过与包被有β2m抗体的elisa板孵育,pmhc被捕获到elisa板上,随后添加亲和素-hrp使亲和素与连在mhcα3重链上的生物素结合,最后添加hrp底物通过吸光值来反映pmhc的含量,进而可反映紫外照射后敏感肽脱离程度和再孵育后新生成的靶肽pmhc效果。具体试验操作如下:
[0085]
试剂、耗材、物料和仪器设备
[0086]
试剂:pbs缓冲液(ph7.4)、peptide样品、p
sense-mhc、偶联有链霉亲和素的辣根过氧化物酶(avidin hrp)、dmso、assay buffer a、wash buffer、substrate solution f、stop solution。
[0087]
耗材:包被有β2m抗体的elisa条、96孔板(聚苯乙烯,v型孔)、封口膜、1.5ml ep管。
[0088]
仪器设备:紫外灯(含366nm波长)、水浴锅、低温离心机(适用于96孔板及1.5ml ep管)、移液枪(单枪和排枪)、摇床、酶标仪(含450和570nm两个模块)。
[0089]
实验步骤
[0090]
a.多肽抗原置换
[0091]
将实验所需试剂拿出并冰浴放置,使温度保持在0℃;
[0092]
用pbs将目标肽稀释到400μm,冰浴放置待用;
[0093]
取一个v型孔的96孔板,用移液枪在孔内添加1.5μl稀释好的目标肽和1.5μl的p
sense-mhc(200μg/ml),移液枪吹打使混匀(阴性对照和uv only组加1.5μl对应肽(hla-a0201的阴性肽序列为ivtdfsvik)和pbs与1.5μl的p
sense-mhc混合);
[0094]
封盖,4℃环境下2500g离心2分钟使液体沉到孔底;
[0095]
去盖,96孔板冰浴状态下正置于紫外灯下紫外(366nm)照射30min;
[0096]
随后,封盖,并将孔板在37℃、避光环境下孵育30min使目标肽充分结合;
[0097]
离心,收集孔内液体待用。(液体中含制备好的pmhc monomer复合物,每孔中含300ng pmhc monomer复合物,浓度为100μg/ml)。
[0098]
b.多肽置换活性检测
[0099]
用ddh2o将20
×
wash buffer稀释至1
×
wash buffer;用assay buffer a稀释上一步中制备好的pmhc复合物样品使单体复合物的浓度到50ng/ml,此为单体复合物样品母液;
[0100]
将所需要的试剂拿出并放至室温温度,计算好需要的elisa条数并拿出放入elisa板中;
[0101]
用96μl assay buffer a溶4μl的pmhc monomer复合物母液制备适宜浓度样品
(2ng/ml),assay buffer a设为对照液;
[0102]
在elisa板的孔内先加50μl的assay buffer a,随后在相应孔内继续分别添加50μl的样品液或对照液;(此步操作后样品浓度为1ng/ml,每个样品设3个复孔)(添加一组pos对照,该组为未处理过的p
sense-mhc;及一组空白对照,孔内添加等量的assay buffer a);
[0103]
用封口膜将elisa板封口,随后室温环境下在摇床上摇动孵育30min(可选择220rpm)或平面上静置孵育2h;
[0104]
随后弃掉孔内液体,并用200μl 1
×
wash buffer/孔洗板4次,其中每次弃液时尽量控干液体,可以将板向平铺在桌子上的吸水纸上倒扣使液体被吸干;
[0105]
最后一步控干液体后,向每个孔内添加100μl亲和素-hrp试剂,封口膜封口后室温环境下在摇床上摇动孵育30min(可选择220rpm)或平面上静置孵育30min;
[0106]
随后弃掉孔内液体,并按前述洗板步骤洗5次,其中最后一次添加wash buffer后使液体在孔内浸泡30s

1min以使背景干扰降到最低;
[0107]
最后一步控干液体后,向每个孔内添加100μl的底物溶液f并在室温环境下避光静置孵育10min;(底物添加后实验孔液体颜色应变蓝,并随着样品浓度增加蓝色逐渐加深;此步骤可选择性封口孵育);
[0108]
孵育结束后,向每个孔内添加100μl的终止液;(终止液添加后液体颜色由蓝转黄);
[0109]
终止显色后,在30min内使用酶标仪检测od450和od570两个波段的吸光值。(计算时用od450的吸光值-od570的吸光值)。
[0110]
实验结果及分析
[0111]
如图8所示,从结果看:1.紫外照射后相对于未经紫外照射组,完整的p
sense-mhc含量显著下降,且几乎全部消失;2.cmv源抗原肽添加组相对于uv only组,新生成的pmhc量显著增加,且几乎与pos_monomer组持平;3.neg组几乎没有新生成的完整pmhc。可以得出结论:1.p
sense-mhc在紫外照射下,敏感肽可降解并导致p
sense-mhc复合体解散;2.敏感肽脱离后,靶肽可有效结合到mhc上暴露的肽结合位点;3.制备的mhc对抗原肽有选择性,即只结合型别对应的有亲和力的肽。因此,p
sense-mhc制备成功。
[0112]
2.tetramer制备
[0113]
试剂、耗材、物料和仪器设备
[0114]
试剂:pbs缓冲液(ph7.4)、peptide样品、p
sense-mhc、dmso、50mm d-biotin、10%(w/v)nan3、fluorophore-conjugated streptavidin。
[0115]
耗材:1.5ml ep管。
[0116]
仪器设备:紫外灯(含366nm波长)、水浴锅、低温离心机(适用于96孔板及1.5ml ep管)、移液枪(单枪和排枪)、摇床。
[0117]
实验步骤
[0118]
按“1.pmhc制备及肽置换”中的实验条件制备36μl pmhc复合物并移到1.5ml的ep管中,随后添加3.96μl偶联有荧光的链霉亲和素apc-streptavidin,移液枪上下吹打使混匀,避光冰浴30min;
[0119]
在上述步骤的孵育阶段,制备封闭液:将1.6μl浓度为50mm的d-biotin和6μl质量体积比为10%的nan3添加到192.4μl的pbs中,涡旋震荡使混匀,此为制备好的封闭液,留存
待用。单体复合物同链霉亲和素孵育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2.88μl封闭液,用移液枪上下吹打使充分混匀;
[0120]
在2-8℃环境下继续避光孵育过夜或避光冰浴30min,此步反应后可获得tetramers。
[0121]
实施例3 tetramer活性评价
[0122]
本部分使用本发明自制的cmv源抗原肽制备的tetramer与商业化的同类cmv源抗原活性产品在同一批dc-ctl上染色,两组数据比较来评价自制tetramer的靶向活性。在得到验证后使用前面筛选到的1条肽(本发明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肿瘤新生抗原表位肽pep1)制备各自对应的tetramer,然后分别在这些抗原肽刺激制备的dc-ctl上染色评价这条肽制备的tetramer的活性及dc-ctl制备后的特异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0123]
试剂、耗材、物料和仪器设备
[0124]
试剂:pbs缓冲液(ph7.4)、peptide样品、p
sense-mhc、dmso、50mm d-biotin、10%(w/v)nan3、fluorophore-conjugated streptavidin、cell staining buffer、偶联有链霉亲和素的辣根过氧化物酶(avidin hrp)、assay buffer a、wash buffer、substrate solution f、stop solution、荧光标记的膜蛋白抗体(cd3-percp-cy5.5、cd4-apc-cy7、cd8-bv510、cd56-bv605)。
[0125]
耗材:包被有β2m抗体的elisa条、96孔板(聚苯乙烯,v型孔)、封口膜、1.5ml ep管。
[0126]
仪器设备:紫外灯(含366nm波长)、水浴锅、低温离心机(适用于96孔板及1.5ml ep管)、移液枪(单枪和排枪)、摇床、37℃培养箱、酶标仪(含450和570nm两个模块)、流式细胞仪、生物安全柜、co2培养箱、k2细胞计数仪。
[0127]
实验步骤
[0128]
按实施例2中“1.pmhc制备及肽置换”中的实验条件制备37μl pmhc复合物,取出1μl用于elisa评价pmhc制备的成功性,得到验证后将剩余的36μlpmhc复合物移到1.5ml的ep管中,并按照实施例2中“2.tetramer制备”步骤制备得到各抗原肽对应的tetramer。
[0129]
准备好需要的dc-ctl细胞并计数;
[0130]
准备1
×
106个细胞/样,放到12
×
75mm的流式管内,用细胞染色缓冲液补齐体积到200μl。组别中需要有空白组、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其中blank不加抗体及tetramer、对照组只加cd3&cd4$cd8&cd56荧光抗体、阴性对照组(negtive组)在4个荧光抗体基础上加阴性肽制备的tetramer、实验组是在4个荧光抗体基础上加实验肽制备的tetramer。按膜蛋白荧光抗体cd3-percp-cy5.5、cd4-apc-cy7、cd8-bv510、cd56-bv605各2μl、tetramers试剂量10μl体积分别加到对应的细胞样中,用移液枪上下吹打混匀后避光在相应温度环境下孵育。其中,对照组将抗体混好加到样品中避光冰浴30min即可上样;阴性对照及实验组先加四种抗体避光冰浴20min,buffer洗2次后随后添加对应tetramer避光室温孵育10min,buffer洗2次后上机,在2h内流式细胞仪检测,未上机样品避光冰浴放置。其中洗样步骤为:350g、4℃离心5min,弃上清后用1ml染色缓冲液重悬。
[0131]
实验结果及分析
[0132]
如图9-11所示,从结果看:1.现有商业cmv源抗原肽和本发明的抗原肽均有效生成了pmhc;2.本发明制备的tetramer_cmv染色阳性率略高于商业同品,说明自制tetramer成功;3.本发明制备的抗原肽对应tetramer均能有效靶向标记这些肽刺激制备的dc-ctl,说
明本发明的tetramer可以用于dc-ctl药物质量的评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