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或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发酵饲料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29796293发布日期:2022-04-23 18:5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或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发酵饲料及其应用

1.本发明属于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或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发酵饲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玉米深加工消耗玉米量增加,玉米淀粉加工副产物玉米蛋白粉每年产出约300万吨,副产物产量巨大。玉米蛋白粉是一种高蛋白饲料,其蛋白含量为55.0~60.0%,主要含玉米谷蛋白和玉米醇溶蛋白,其中玉米谷蛋白的谷氨酰胺含量约占蛋白含量的三分之一,玉米醇溶蛋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组成,其还含有高比例的亮氨酸和脯氨酸,玉米蛋白粉这种特殊的氨基酸组成使其具有维持动物肠道机能、修复应激、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能。玉米蛋白粉可用作饲料使用,与饲料工业常用的鱼粉、豆饼比较,资源优势明显,饲用价值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不需进行再处理,可直接用作蛋白原料。
3.但是,现有阶段多采用直接将玉米蛋白粉混合到饲料的方式,由于玉米蛋白粉主要的蛋白质为醇溶蛋白,水溶性差,无法有效被动物吸收利用,可消化利用率低,降低了玉米蛋白粉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或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发酵饲料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发酵饲料通过混合菌剂提高了玉米蛋白粉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且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可消化利用率,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利用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酵饲料的混合菌剂,包括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混合菌剂中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菌数比为(1~3):(1~3):(1~3);以每g或每ml混合菌剂计,所述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分别≥1
×
109cfu。
7.优选的,所述乳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3110;
8.所述酿酒酵母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1353;
9.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21352。
1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饲料添加剂,包括上述的混合菌剂和底料;所述混合菌剂和底料的质量比为(2.5~12.5):100。
11.优选的,所述底料包括底料一或底料二;
12.所述底料一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玉米蛋白粉5份、玉米胚芽粕3~4份和喷浆玉米皮1~2份;
13.所述底料二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玉米蛋白粉5~7份、小麦麸1~3份、啤酒糟1
~2份和骨粉1份;
14.优选的,当所述底料为底料一时,所述饲料添加剂还包括糖,所述糖与底料的质量比为(2~15):100。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将所述底料、混合菌剂与水混合,厌氧发酵3~9d,得到饲料添加剂;所述底料的质量与水的体积比为1g:(0.8~1.6)ml。
17.优选的,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为25~35℃。
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酵饲料,所述发酵饲料包括上述的饲料添加剂和基础饲料;以干物质的质量份计,所述饲料添加剂和基础饲料的质量比为(10~15):(85~90)。
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混合菌剂或上述的饲料添加剂或上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饲料添加剂或上述的发酵饲料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中的应用。
20.优选的,所述生产性能包括: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腹脂率。
21.有益效果:
22.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饲料的混合菌剂,包括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混合菌剂中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菌数比为(1~3):(1~3):(1~3);以每g或每ml混合菌剂计,所述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分别≥1
×
109cfu。本发明通过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在一定比例下的复配使用,提高了玉米蛋白粉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并且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可消化利用率,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利用率。
23.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饲料添加剂,通过特定的混合菌剂和不同底料混合发酵,提高了饲料添加剂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小肽含量和水解酶活性,尤其是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饲料添加剂营养安全性好,可消化利用率高。
24.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发酵饲料,通过加入含有混合菌剂的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相对于未发酵的饲料而言,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小肽含量高,水解酶活高,营养安全性好,可消化利用率高,可作为饲喂肉鸡的良好饲料。由实施例可知,通过将本发明制备的发酵饲料用于“308”肉鸡的饲喂中,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屠宰性能,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饲喂本发明制备的发酵饲料的肉仔鸡,体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腿肌与胸肌的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显著提高肉仔鸡的肉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25.生物保藏说明:
26.乳杆菌yy-2,拉丁名为lactobacillus sp,于2016年10月13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13110。
27.酿酒酵母yy-4,拉丁名为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于2020年12月1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21353。
28.枯草芽孢杆菌yy-3,拉丁名为bacillus subtilis,于2020年12月11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
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21352。
具体实施方式
29.本发明提供一种发酵饲料的混合菌剂,包括乳酸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所述混合菌剂中乳酸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菌数比为(1~3):(1~3):(1~3),优选为(2~3):(1~2):(1~2),进一步优选为3:2:1;以每g或每ml混合菌剂计,所述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有效活菌数分别≥1
×
109cfu。
30.在本发明中,所述乳杆菌优选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no.13110的乳杆菌yy-2;所述酿酒酵母优选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no.21353的酿酒酵母yy-4;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优选包括保藏编号为cgmccno.21352的枯草芽孢杆菌yy-3。本发明所述的混合菌剂可以特异性降解玉米蛋白粉中水溶性差的醇溶蛋白,形成水溶性蛋白,提高了玉米蛋白粉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而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可消化利用率,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利用率。
31.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混合菌剂为混合菌液或混合菌粉,进一步优选为混合菌液;本发明对所述混合菌剂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制备方法即可。
32.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菌剂的制备优选将保藏的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进行活化,然后将活化后的菌种分别接种到对应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得到的种子液按比例混合得到混合菌剂。
33.在本发明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化培养基优选为lb培养基,具体为10g胰蛋白胨、5g酵母浸出物、10g氯化钠、ph中性,15~20g琼脂,定容至1000ml,121℃蒸汽灭菌30min。
34.在本发明中,所述酿酒酵母的活化培养基优选为pda培养基,具体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ph自然,琼脂15~20g,定容至1000ml,121℃蒸汽灭菌30min。
35.在本发明中,所述乳杆菌的活化培养基优选为mrs培养基:具体为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粉5g、磷酸氢二钾和柠檬酸二铵各2g、醋酸钠5g、葡萄糖20g、吐温801ml、七水合硫酸镁0.58g、四水合硫酸锰0.25g、琼脂15~20g定容至1000ml;ph调至6.2~6.6,121℃蒸汽灭菌30min。
36.在本发明中,所述液体培养基分别优选为不含琼脂的上述配方配置得到的液体培养基。本发明的三种菌优选在摇床中进行扩大培养,摇床转速优选为180~220r/min;培养的温度优选为30℃;优选当培养液中的菌种达到对数生长期时,结束培养。
37.本发明通过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在一定比例下的复配使用,可以将玉米蛋白粉中水溶性差的醇溶蛋白降解,形成水溶性蛋白,提高了玉米蛋白粉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进而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可消化利用率,提高了玉米蛋白粉的利用率。
3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饲料添加剂,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混合菌剂、底料和水;所述混合菌剂和底料的质量比为(2.5~12.5):100。
39.在本发明中,所述底料优选包括底料一或底料二。
40.在本发明中,所述底料一优选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玉米蛋白粉5份、玉米胚芽粕3~4份和喷浆玉米皮1~2份,进一步优选包括玉米蛋白粉5份、玉米胚芽粕4份和喷浆玉米皮1份。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菌剂和底料一的质量比优选为(2.5~7.5):100,更优选为5:100。在本发明中,所述底料一的质量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g:(1.1~1.3)ml,更优选为
1g:1.2ml。在本发明中,当所述底料为底料一时,所述饲料添加剂优选还包括糖,所述糖与底料的质量比优选为(2~15):100,进一步优选为(5~10):100,最优选为5:100;所述糖优选为结晶葡萄糖母液。本发明将结晶糖母液添加到饲料添加剂中,不仅可以为混合菌剂的生长提供碳源,而且还能降低饲料添加剂的生产成本。
41.在本发明中,所述底料二优选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玉米蛋白粉5~7份、小麦麸1~3份、啤酒糟1~2份和骨粉1份,进一步优选包括玉米蛋白粉5份、小麦麸2份、啤酒糟2份和骨粉1份。本发明所述骨粉优选购自哈尔滨道外区济邦饲料添加剂厂生产的济邦骨粉。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菌剂和底料二的质量比优选为(2.5~12.5):100,进一步优选为(4.5~7.5):100,更优选为5:100。在本发明中,所述底料二的质量和水的体积比优选为1g:(0.8~1.6)ml,进一步优选为1g:(1.1~1.3)ml,更优选为1g:1.2ml。
42.在本发明中,所述玉米蛋白粉主要为醇溶蛋白,通过混合菌剂的降解,可以形成水溶性蛋白,提高了饲料添加剂中水溶性蛋白的含量;玉米胚芽粕不仅可以提供清蛋白和白蛋白,同时可以为混合菌剂提供能量物质供能;喷浆玉米皮可作为疏松剂,且价格低廉,可降低整体饲料添加剂的成本;啤酒糟含未知生长因子且能作为蛋白饲料使用;骨粉可作家畜的矿物质饲料,补充钙和磷。
43.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对所述饲料添加剂中各组分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
4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将所述底料、混合菌与水混合,厌氧发酵3.5~9d,得到饲料添加剂。
46.本发明将所述底料、混合菌与水混合,厌氧发酵3.5~9d,得到饲料添加剂。在本发明中,当所述底料为底料一时,所述发酵物料的制备优选还包括添加结晶葡萄糖母液。本发明对所述混合方式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混合方式即可。
47.在本发明中,所述厌氧发酵的时间为3.5~9d,进一步优选为3.5~7d,最优选为3.5~5d;所述厌氧发酵的温度优选为25~35℃,进一步优选为30~32℃;所述厌氧发酵的容器优选包括单向阀发酵袋;所述发酵的方式优选包括生料发酵。
48.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的时间优选为涨袋后发酵3~5d,进一步优选为3d;所述涨袋的开始时间根据季节不同而确定,春夏季节为装袋开始后12h,秋冬季节为装袋开始后48h。
49.在本发明中,所述单向阀袋装发酵的方法优选包括在发酵2d后进行翻袋操作。本发明通过翻袋不仅可以避免底料结块,同时可以使菌种与底料更好的混合,进而促进发酵的进行。
50.本发明通过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在一定比例下的复配,以及控制发酵底料的组分和配比,料水比、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制备得到一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高和多种活性成分的饲料添加剂,并且相对于未发酵的底料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小肽含量和水解酶活性,尤其是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饲料添加剂营养安全性好,可消化利用率高。
5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酵饲料,包括上述方案所述的饲料添加剂和基础饲料,以干物质的质量份计,所述饲料添加剂和基础饲料的质量比为(10~15):(85~90);进一步优选为15:85。
52.在本发明中,以干物质的质量份计,所述基础饲料优选包括以下组分:玉米584~620份、豆粕86~160份、玉米蛋白粉60~100份、磷酸氢钙15份、石粉10份、小麦麸67份、大豆油15份、盐3份和预混料10份;进一步优选为:玉米584~590份、豆粕86~130份、玉米蛋白粉60份、磷酸氢钙15份、石粉10份、小麦麸67份、大豆油15份、盐3份和预混料10份。
53.在本发明中,所述发酵饲料优选还包括外源赖氨酸,以干物质的质量份计,所述外源赖氨酸与基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总质量之比为(0.3~1.2):1000。
54.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对所述发酵饲料中各组分的来源没有特殊要求,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
55.本发明提供的发酵饲料,通过加入含有上述混合菌剂的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由实施例可知,通过将本发明制备的发酵饲料用于“308”肉鸡的饲喂中,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屠宰性能,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饲喂本发明制备的发酵饲料的肉仔鸡,体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腿肌与胸肌的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显著提高肉仔鸡的肉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5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饲料添加剂或发酵饲料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和提高饲料利用率中的应用;所述动物优选包括畜禽动物;所述畜禽动物优选包括肉鸡;所述肉鸡优选包括肉仔鸡。
57.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包括发酵饲料的混合菌剂、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发酵饲料及其应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58.实施例1
59.一种发酵饲料的混合菌剂,按以下质量份进行备料:乳杆菌3份(保藏编号为cgmccno.13110)、酿酒酵母2份(保藏编号为cgmccno.21353)和枯草芽孢杆菌1份(保藏编号为cgmccno.21352)。
60.该混合菌剂的制备为:
61.将乳杆菌、酿酒酵母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活化,然后将活化后的菌种分别接种到对应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床培养(200r/min),培养维度为30℃;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得到的种子液(不同种子液中三种菌的有效活菌数分别为1
×
109cfu/ml);最后,按上述体积比混合得到混合菌剂。
62.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化培养基为lb培养基,具体为10g胰蛋白胨、5g酵母浸出物、10g氯化钠、ph中性,20g琼脂,定容至1000ml,121℃蒸汽灭菌30min;
63.所述酿酒酵母的活化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具体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ph自然,琼脂20g,定容至1000ml,121℃蒸汽灭菌30min;
64.所述乳杆菌的活化培养基为mrs培养基:具体为蛋白胨10g、牛肉膏10g、酵母粉5g、磷酸氢二钾和柠檬酸二铵各2g、醋酸钠5g、葡萄糖20g、吐温801ml、七水合硫酸镁0.58g、四水合硫酸锰0.25g、琼脂20g定容至1000ml。ph调至6.4,121℃蒸汽灭菌30min;
65.实施例2
66.一种饲料添加剂,按以下质量份进行备料:玉米蛋白粉5份、玉米胚芽粕4份、喷浆玉米皮1份、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0.5份、结晶葡萄糖母液0.5份。
67.该饲料添加剂的制备为:
68.将玉米蛋白粉5kg、玉米胚芽粕4kg、喷浆玉米皮1kg、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0.5kg、结晶葡萄糖母液0.5kg和水12l混合,搅拌均后装入单向阀发酵袋封口,30℃发酵,在发酵第2天进行一次翻袋操作。涨袋后发酵3天完成,得到饲料添加剂。
69.实施例3
70.一种饲料添加剂,按以下质量份进行备料:玉米蛋白粉5份、小麦麸2份、啤酒糟2份、骨粉1份和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0.5份。
71.该饲料添加剂的制备为:
72.将玉米蛋白粉5kg、小麦麸2kg、啤酒糟2kg、骨粉1kg、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0.5kg和水12l混合,搅拌均后装入单向阀发酵袋封口,30℃发酵,在发酵第2天进行一次翻袋操作。涨袋后发酵3天完成,得到饲料添加剂。
73.实施例4
74.一种与实施例2相似饲料添加剂,唯一区别在于,所述水的用量为8l。
75.实施例5
76.一种与实施例3相似饲料添加剂,唯一区别在于,所述水的用量为16l。
77.实施例6
78.一种饲料添加剂,按以下质量份进行备料:玉米蛋白粉5份、小麦麸2份、啤酒糟2份、骨粉1份和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0.25份。
79.该饲料添加剂的制备为:
80.将玉米蛋白粉5kg、小麦麸2kg、啤酒糟2kg、骨粉1kg、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0.25kg和水12l混合,搅拌均后装入单向阀发酵袋封口,30℃发酵,在发酵第2天进行一次翻袋操作。涨袋后发酵3天完成,得到饲料添加剂。
81.实施例7
82.一种饲料添加剂,按以下质量份进行备料:玉米蛋白粉5份、小麦麸2份、啤酒糟2份、骨粉1份和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1.25份。
83.该饲料添加剂的制备为:
84.将玉米蛋白粉5kg、小麦麸2kg、啤酒糟2kg、骨粉1kg、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1.25kg和水12l混合,搅拌均后装入单向阀发酵袋封口,30℃发酵,在发酵第2天进行一次翻袋操作。涨袋后发酵3天完成,得到饲料添加剂。
85.实施例8
86.一种饲料添加剂,按以下质量份进行备料:玉米蛋白粉5份、玉米胚芽粕4份、喷浆玉米皮1份、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0.5份、结晶葡萄糖母液0.2份。
87.该饲料添加剂的制备为:
88.将玉米蛋白粉5kg、玉米胚芽粕4kg、喷浆玉米皮1kg、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0.5kg、结晶葡萄糖母液0.2kg和水12l混合,搅拌均后装入单向阀发酵袋封口,30℃发酵,在发酵第2天进行一次翻袋操作。涨袋后发酵3天完成,得到饲料添加剂。
89.实施例9
90.一种饲料添加剂,按以下质量份进行备料:玉米蛋白粉5份、玉米胚芽粕4份、喷浆玉米皮1份、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0.5份、结晶葡萄糖母液1.5份。
91.该饲料添加剂的制备为:
92.将玉米蛋白粉5kg、玉米胚芽粕4kg、喷浆玉米皮1kg、实施例1制备的混合菌剂0.5kg、结晶葡萄糖母液1.5kg和水12l混合,搅拌均后装入单向阀发酵袋封口,30℃发酵,在发酵第2天进行一次翻袋操作。涨袋后发酵3天完成,得到饲料添加剂。
93.实施例10
94.一种发酵饲料,按以下干物质质量份进行备料:实施例2制备的饲料添加剂100份、玉米590份、豆粕130份、玉米蛋白粉60份、磷酸氢钙15份、石粉10份、小麦麸67份、大豆油15份、盐3份预混料10份和外源赖氨酸0.3份。
95.该发酵饲料的制备为:
96.将实施例2制备的饲料添加剂100g(干物质质量)、玉米590g(干物质质量)、豆粕130g(干物质质量)、玉米蛋白粉60g(干物质质量)、磷酸氢钙15g、石粉10g、小麦麸67g(干物质质量)、大豆油15g、盐3g、预混料10g(干物质量)和外源赖氨酸0.3g混合,得到发酵饲料。
97.实施例11
98.一种发酵饲料,按以下干物质质量份进行备料:实施例2制备的饲料添加剂150份、玉米584份、豆粕86份、玉米蛋白粉60份、磷酸氢钙15份、石粉10份、小麦麸67份、大豆油15份、盐3份、预混料10份和外源赖氨酸1.2份。
99.该发酵饲料的制备为:
100.将实施例2制备的饲料添加剂150g(干物质质量)、玉米584g(干物质质量)、豆粕86g(干物质质量)、玉米蛋白粉60g(干物质质量)、磷酸氢钙15g、石粉10g、小麦麸67g(干物质质量)、大豆油15g、盐3g、预混料10g(干物质量)和外源赖氨酸1.2g混合,得到发酵饲料。
101.对比例1
102.一种基础饲料,按以下干物质质量份进行备料:玉米620份、豆粕160份、玉米蛋白粉100份、磷酸氢钙15份、石粉10份、小麦麸67份、大豆油15份、盐3份和预混料10份。
103.该基础饲料的制备为:
104.将玉米620g(干物质质量)、豆粕160g(干物质质量)、玉米蛋白粉100g(干物质质量)、磷酸氢钙15g、石粉10g、小麦麸67g(干物质质量)、大豆油15g、盐3g和预混料10g(干物质量)混合,得到发酵饲料,得到基础饲料。
105.应用例1
106.对实施例2发酵前后底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及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对发酵产物进行成分分析。
107.测定项目及方法: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粗纤维含量、粗灰分、钙含量和磷含量分别参照gb/t 6432-1994、gb/t 6433-1994、gb/t 5009-2003、gb/t 6438-1992、gb/t 6436-2002和gb/t 6437-2002。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采用福林-酚法。蛋白酶活力测定参照gb/t 23527-2009,脂肪酶活力测定参照橄榄油乳化法,纤维素酶活力测定参照dns法,小肽含量测定参考三氯乙酸(tca)沉淀法,活菌数的测定采用涂布平板计数法。发酵前后底料基本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见表1,发酵前后底料活性成分测定结果见表2。
108.表1发酵前后底料基本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109.成分发酵前(%)发酵后(%)粗蛋白含量38.65
±
0.0440.23
±
0.23粗脂肪含量6.82
±
0.177.94
±
0.52
粗纤维含量9.52
±
0.956.65
±
0.58钙含量0.21
±
0.040.23
±
0.02磷含量0.52
±
0.010.53
±
0.12灰分含量3.65
±
0.563.67
±
0.82可溶性蛋白2.98
±
0.249.37
±
0.69
110.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备的饲料添加剂相对于未发酵的底料粗脂肪含量和可溶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1.12%、6.39%,而且粗纤维含量降低了2.87%,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饲料添加剂营养安全性好,可消化利用率提高,纤维含量降低,有利于动物肠道的消化,更有利于肉鸡消化吸收。
111.表2发酵前后底料活性成分测定结果
112.成分发酵前(%)发酵后(%)蛋白酶活力u/g157.54
±
23.54953.75
±
59.65纤维素酶活力u/g64.53
±
32.31435.24
±
52.65脂肪酶活力u/g5.36
±
0.9525.63
±
0.36小肽含量%0.95
±
0.213.54
±
0.15有益菌总数cfu/g/1.55*108113.由表2可知,经微生物发酵过后,饲料中的三项水解酶活力均有明显提高,小肽含量较发酵前提高了2.59%。
114.本发明制备的饲料添加剂相对于未发酵的底料提高了有益菌总数、小肽含量和水解酶活性,尤其是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同时通过微生物蛋白酶对粗蛋白的降解,产生的活性小肽,能够明显提高动物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饲料添加剂营养安全性好,可消化利用率高。
115.应用例2
116.采用应用例1相同的测定方法对实施例3发酵前后底料的营养成分含量及活性成分进行测定,对发酵产物进行成分分析。
117.发酵前后底料活性成分测定结果见表3。
118.表3发酵前后底料基本营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119.成分发酵前(%)发酵后(%)粗蛋白含量32.52
±
0.0533.41
±
0.13粗脂肪含量8.54
±
0.249.87
±
0.41粗纤维含量10.65
±
0.245.84
±
0.35钙含量3.57
±
0.083.65
±
0.04磷含量1.35
±
0.021.37
±
0.11灰分含量6.79
±
0.716.72
±
0.64可溶性蛋白1.97
±
0.328.83
±
0.46
120.由表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饲料添加剂相对于未发酵的底料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而且粗纤维含量明显降低,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饲料添加剂营养安全性好,可消化利用率高,更有利于肉鸡消化吸收。
121.应用例3
122.选取1日龄“308”肉鸡90只,进行正常专业育雏日粮饲喂7d后,对其进行预饲喂对比例1制备的基础饲料7d,预饲期结束后自14日龄开始按照公母、体重进行平均分配成3组,分别为饲喂实施例10和实施例11制备的发酵饲料的发酵组以及对比例1制备的基础饲料的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根据生长情况可调整),进行正式饲喂,饲喂至42日龄结束。试验日期为14d预饲期,28d试验饲喂期。每天正常进行光照,自由采食饮水,饲喂,清扫鸡舍。基础日粮(对比例1)的配比参照nrc(1994)和我国《肉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中营养需要进行配制,实施例10和实施例11制备的发酵饲料与对比例1制备的基础饲料的成分见表4。
123.表4不同饲料的成分
[0124][0125][0126]
注:由于实施例10和11的发酵饲料中豆粕含量低于对比例1制备的基础饲料,故在
制备发酵饲料时添加外源赖氨酸,使最终三组饲料中赖氨酸的含量基本相同。
[0127]
生长性能测定
[0128]
正式饲喂后,于14日龄开始,每隔7d对试验肉鸡禁食12h后,称量其体重及耗料重。记录实验数据,计算体增重,耗料重及料重比,计算结果见表5。
[0129]
表5肉仔鸡的生长性能
[0130][0131][0132]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样本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0133]
由表5可知,饲喂至28日龄开始,饲喂实施例10制备的发酵饲料与饲喂实施例11制备的发酵饲料的"308"肉鸡体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结合各日龄阶段的料重比,在28日龄时两组发酵组均显著低于饲喂对比例1饲料组(p<0.05),但实施例10与实施例11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35日龄时发酵组的料重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例11组显著低于实施例10组(p<0.05)。在42日龄时,实施例10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例11组虽然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
[0134]
综上可知,日粮中添加饲料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但在肉仔鸡生长后期的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相对于普通日粮的优势更明显,实施例11制备的发酵饲料更适宜动物机体利用。
[0135]
屠宰性能测定
[0136]
实验结束时,以重复为单位,每组重复随机取一只进行屠宰,平行6次,称重后颈部放血,在65℃的水浴中浸烫1min后脱毛,称屠体重、全净膛重、两侧胸肌重、两侧腿肌重、腹部脂肪重和肌胃周围的脂肪重。计算屠宰性能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0137]
屠宰率(%)=(屠体重/活重)
×
100
[0138]
全净膛率(%)=(全净膛重/活重)
×
100
[0139]
胸肌率(%)=(两侧的胸肌重/全净膛重)
×
100
[0140]
腿肌率(%)=(两侧的腿肌重/全净膛重)
×
100
[0141]
腹脂率(%)=[(腹部脂肪重+肌胃周围的脂肪重)/全净膛重]
×
100。
[0142]
对"308"肉鸡的屠宰性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6。
[0143]
表6肉仔鸡的屠宰性能(%)
[0144][0145][0146]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行数据肩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0147]
由表6可知,实施例11组的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与腹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例10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无显著提高(p>0.05)。说明实施例11组的肉仔鸡较对照组和实施例10组的肉仔鸡肉量足,经济效益高,浪费少。说明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能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屠宰性能,但添加量需达到15%才能有明显效果。
[0148]
肉仔鸡脏器指数
[0149]
试验结束后,于42日龄,从每重复中选取1只鸡屠宰,平行6次。称重后颈部放血,在65℃的水浴中浸烫1min后脱毛,称屠体重、法氏囊重、肝脏重、脾脏重、心脏重、肌胃重和腺胃重,计算结果见表8。计算各脏器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0150]
法氏囊指数(%)=(法氏囊重/屠体重)
×
100
[0151]
肝脏指数(%)=(肝脏重/屠体重)
×
100
[0152]
脾脏指数(%)=(脾脏重/屠体重)
×
100
[0153]
心脏指数(%)=(心脏重/屠体重)
×
100
[0154]
肌胃指数(%)=(肌胃重/屠体重)
×
100
[0155]
腺胃指数(%)=(腺胃重/屠体重)
×
100
[0156]
表7肉仔鸡的脏器指数
[0157][0158][0159]
由表7可知,10%发酵组与15%发酵组的各脏器指数虽然高于对照组,但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能够提高肉仔鸡免疫器官的发育程度,但无显著性提高。
[0160]
肉品质分析
[0161]
在试验结束时,于42日龄,从每重复中选1只鸡屠宰,平行6次,分离胸肌和腿肌,用自封袋包装扎紧,于4℃中保存用于肉品质测定。
[0162]
肌肉ph:在屠宰后45min内测定胸肌和腿肌ph(ph45min),4℃保存24h后再测胸肌和腿肌ph(ph24h)。每个样品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
[0163]
肌肉滴水损失率:取在4℃中保存24h后的胸肌和腿肌大约10g,称重w1,用细铁丝钩住肉样一端,使肌纤维垂直向下挂入一次性纸杯中,然后装入自封袋,扎紧袋口,放于4℃冰箱内,24h后取出再次称重w2。
[0164]
肌肉蒸煮损失率:取在4℃中保存24h后的胸肌和腿肌。将肉样切成3.5cm
×
3.5cm
×
5cm的长方体块状,称重w1,然后装入自封袋封口,放入80℃恒温水浴锅中10min,待中心温度达到70℃后放置室温冷却,称重w2。
[0165]
肌肉剪切力:取经过蒸煮损失分析并冷却至室温后的肉样进行剪切力测定。每个肉样测定三次,取其平均值测定结果见表8。
[0166]
表8肉鸡通用微生物发酵饲料对"308"肉鸡的肉品质影响
[0167][0168][0169]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行数据肩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0170]
由表8可知,两个发酵组的ph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10%发酵组的腿肌与胸肌的蒸煮损失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发酵组腿、胸肌的滴水损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肌肉剪切力方面,10%发酵组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肌肉剪切力表明了肉质的软硬程度,所以说明10%发酵组的肉仔鸡肉质更嫩。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发酵饲料能够显著提高肉仔鸡的肉品质,提高经济效益,但相比之下10%发酵组的肉品质要优于15%发酵组。
[0171]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发酵饲料,通过加入的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养殖成本,提高饲料利用率,通过将本发明制备的发酵饲料用于“308”肉鸡的饲喂中,可显著提高肉仔鸡的屠宰性能,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饲喂本发明制备的发酵饲料的肉仔鸡,体增重显著提高,料重比显著降低,腿肌与胸肌的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显著提高肉仔鸡的肉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0172]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