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塑料原料、塑料原料的生产方法与塑料制品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4891发布日期:2024-04-09 17:44阅读:10来源:国知局
微生物、塑料原料、塑料原料的生产方法与塑料制品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塑料原料、塑料原料的生产方法与塑料制品,特别涉及一种可生产塑料原料的转殖微生物、塑料原料的生产方法与其塑料制品。


背景技术:

1、可被微生物或是细胞所分解的高分子聚合物(以下称为「生物可分解塑料」)陆续被发现,其特点在于生物可分解塑料可通过切断水或酵素敏感键结而被降解,并在厌氧条件下被完全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而在耗氧条件下则可转化成甲烷,以避免塑料微粒对于环境的冲击。

2、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是生物可分解塑料或其他生物可合成与降解的聚合物的主要成分之一。到目前为止,150种不同类型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已经被发现,其中又以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最为常见,而聚(3-羟基丁酸酯)(poly 3-hydroxybutyrate,phb)又为生物可分解塑料之成分的代表,并可通过许多微生物而自然地产生。

3、目前可合成生物可分解塑料的微生物已被研究并应用于工业领域中,使塑料原料与塑料制品具生物可分解功能,以减少塑料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是以利用微生物生产生物可分解塑料已成为日后研究的主流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通过包含phac1外源核酸片段与phag外源核酸片段,并通过表现所述的外源核酸片段,使微生物转译生成聚羟基脂肪酸酯时所需的蛋白质,有助于增加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固含量。或者,若微生物包含fabr外源核酸片段,则可调控各种脂肪酸代谢相关酵素的转译效率,抑制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竞争路径,并使生成聚羟基脂肪酸酯时所需的反应物增加,有助于增加聚羟基脂肪酸酯固含量。再者,本发明的塑料原料的生产方法以本发明的微生物进行生产,可确保微生物生产优良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原料而得本发明的塑料原料与塑料制品,使塑料原料与塑料制品具生物可分解功能,可减少塑料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2、本发明的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包含一phac1外源核酸片段以及一phag外源核酸片段。所述的微生物摄取至少一碳源并将其转换为至少一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pha),聚羟基脂肪酸酯为中碳链(medium chain length),且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碳原子数为6至14。

3、本发明的另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原料,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微生物所产生的聚羟基脂肪酸酯。

4、本发明的又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原料的生产方法,包含下述步骤。(a)建构一重组质体(recombinant plasmid),其中重组质体包含一phac1外源核酸片段与一phag外源核酸片段。(b)将重组质体转殖至一前驱微生物,以得如前段所述的微生物。(c)提供所述的微生物生长与转换所需的至少一碳源,其中所述的微生物经摄取至少一碳源后将至少一碳源转换成一聚羟基脂肪酸酯。(d)培养所述的微生物使其大量增殖后进行萃取,以得聚羟基脂肪酸酯作为一塑料原料。

5、本发明的再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制品,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塑料原料,且塑料原料包含至少一塑化剂。

6、本发明的一态样的另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包含一fabr外源核酸片段。所述的微生物摄取至少一碳源并将其转换为至少一聚羟基脂肪酸酯,聚羟基脂肪酸酯为中碳链,且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碳原子数为6至14。

7、本发明的另一态样的另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原料,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微生物所产生的聚羟基脂肪酸酯。

8、本发明的再一态样的另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塑料制品,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塑料原料,且塑料原料包含至少一塑化剂。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的ptsg基因被剔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碳原子数为8,碳原子数为8的该聚羟基脂肪酸酯占该聚羟基脂肪酸酯整体的摩尔百分比为pp,其满足下列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碳原子数为10,碳原子数为10的该聚羟基脂肪酸酯占该聚羟基脂肪酸酯整体的摩尔百分比为pp,其满足下列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碳原子数为12,碳原子数为12的该聚羟基脂肪酸酯占该聚羟基脂肪酸酯整体的摩尔百分比为pp,其满足下列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固含量为cp,其满足下列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碳源为木糖(xylose),且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固含量为cp,其满足下列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的24小时生长倍率为gr24,其满足下列条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碳源为硬脂酸(stearicacid)。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的菌液的24小时氢离子浓度变化率为hcr24,其满足下列条件: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外源核酸片段与虫媒假单胞菌l48(pseudomonas entomophila l48)或大肠杆菌str.k-12substr.mg1655(escherichiacoli str.k-12substr.mg1655)的核酸序列相似性大于或等于7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固含量为cp,其满足下列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固含量为cp,其满足下列条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碳源为木糖,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固含量为cp,其满足下列条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且该大肠杆菌的品系为bl21。

19.一种塑料原料,其特征在于,包含:

20.一种塑料原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21.一种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包含: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塑化剂为天门冬氨酸二辛酯或乙二醇二水杨酸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塑化剂在第40天的降解率为dr40,其满足下列条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该塑化剂在第140天的降解率为dr140,其满足下列条件:

25.一种微生物,其特征在于,包含: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碳原子数为8,碳原子数为8的该聚羟基脂肪酸酯占该聚羟基脂肪酸酯整体的摩尔百分比为pp,其满足下列条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碳原子数为10,碳原子数为10的该聚羟基脂肪酸酯占该聚羟基脂肪酸酯整体的摩尔百分比为pp,其满足下列条件: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碳原子数为12,碳原子数为12的该聚羟基脂肪酸酯占该聚羟基脂肪酸酯整体的摩尔百分比为pp,其满足下列条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的ptsg基因被剔除。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外源核酸片段与虫媒假单胞菌l48或大肠杆菌str.k-12substr.mg1655的核酸序列相似性大于或等于70%。

33.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固含量为cp,其满足下列条件: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碳源为木糖,该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固含量为cp,其满足下列条件:

35.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的24小时生长倍率为gr24,其满足以下条件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该微生物菌液的24小时氢离子浓度变化率为hcr24,其满足下列条件: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微生物,其特征在于,至少一该碳源为硬脂酸。

38.一种塑料原料,其特征在于,包含:

39.一种塑料制品,其特征在于,包含: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塑料原料、塑料原料的生产方法与塑料制品,该微生物,包含至少一外源核酸片段。所述的微生物摄取至少一碳源并将其转换为至少一聚羟基脂肪酸酯,其中聚羟基脂肪酸酯为中碳链。借此,微生物可表现所述的外源核酸片段,使其转译生成聚羟基脂肪酸酯时所需的蛋白质,有助于增加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固含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思禹,卓筱真,周书樵,卢子蓉,陈日贤,邓钧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