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8325发布日期:2022-07-30 01:3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领域,具体涉及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的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啤酒在发酵罐内进行一定时间的发酵和静置沉淀后,会在罐体内进行分层,上层为清液,下层为浊液(含有酵母等沉淀物)。
3.目前是在发酵罐的下部设置放料管,直接将罐体内位于放料管上方的酒液(主要为清液)排出(剩余的浊液通过罐底的排污通道排出);但是,由于放料管为固定设置,而每次发酵罐在物料添加时,会根据每批次物料的不同,相应地调整发酵的物料配比,会导致放料管的位置与罐体内液体分层的位置存在差异,导致浊液过多地排出或清液过少的排出,而造成作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设置旋转式的出料结构,便于根据罐体内的实际情况,调整出料口的位置,从而尽可能地将清液排出,减少物料的浪费,提升作业效率。
5.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在发酵罐的罐体中部或罐体下部处设置旋转出料通道,旋转出料通道包括旋转接头、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四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贯穿发酵罐的罐体壁,并通过旋转接头与发酵罐的罐体壁旋转密封连接;在第二出料管位于发酵罐内的一端设置第一出料管,在第二出料管的另一端而设置第四出料管。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料管为弧形弯管。
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出料管与第四出料管之间设置第三出料管,第三出料管包括并联设置的出料管本体和观察管。
9.进一步地,在所述旋转接头上设置指示标记,相应地,在第二出料管的外壁上设置与指示标记配合工作的凸块。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出料管与第三出料管旋转密封连接。
11.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出料管与第三出料管连接处设置阀门。
12.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出料管通过固定架进行固定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4.1、通过本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设置旋转式的出料结构,便于根据罐体内的实际情况,调整出料口的位置,从而尽可能地将清液排出,减少物料的浪费,提升作业效率。
15.2、通过设置观察管,提升了作业的便捷性。
16.3、通过设置指示标记,提升了作业的直观可控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出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指示标记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发酵罐;11-罐体中部;12-罐体下部;13-排污通道;2-旋转出料通道;21-旋转接头;211-指示标记;22-第一出料管;23-第二出料管;231-凸块;24-第三出料管;241-出料管主体;242-观察管;25-第四出料管;27-阀门;28-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实施例1:
23.如图1-图3所示,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在发酵罐1的罐体中部11或罐体下部12处设置旋转出料通道2,旋转出料通道2包括旋转接头21、第一出料管22、第二出料管23和第四出料管25;第二出料管23贯穿发酵罐1的罐体壁,并通过旋转接头21与发酵罐1的罐体壁旋转密封连接;在第二出料管23位于发酵罐1内的一端设置第一出料管22,在第二出料管23的另一端而设置第四出料管25。
24.工作时,发酵罐内的物料经过一定时间的发酵、沉淀分层之后,现将第一出料管22的进料口的位置旋转至最高位,再打开排料阀门,罐体上部的清液通过第一出料管22排出罐体外,当罐体内的液位低于第一出料管22的进料口的位置时,通过旋转第二出料管23带动第一出料管22在罐体内进行旋转,使得第一出料管22的进料口的位置不断下降,从而实现,根据罐体内清液的实际液位,调整出料口的位置,将尽可能多的清液排出,并减少浊液的排出,提升了物料的利用率和作业效率,节约了成本。
25.优选的,第二出料管23与罐体的连接位置尽可能地较低,以提升出料口调整位置范围的同时,也不影响第一出料管22在罐体的旋转动作。
26.实施例2:
27.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第一出料管结构。
28.本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中第一出料管22为弧形弯管。设置弧形弯管,可以减少第一出料管22在罐体内的占用空间,便于调整出料口位置。
29.实施例3:
30.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观察结构。
31.本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中在所述第二出料管23与第四出料管25之间设置第三出料管24,第三出料管24包括并联设置的出料管本体241和观察管242。观察管242为具备一定可视性的管体,当排液过程中,通过流经观察管242内液体的浑浊度,便于作业人员实时观察出液情况,并进行旋转调整,提升了作业的可操作性。
32.实施例4:
33.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状态指示结构。
34.本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中在所述旋转接头21上设置指示标记211,相应地,在第
二出料管23的外壁上设置与指示标记211配合工作的凸块231。设置指示标记211,和配合工作的凸块231,便于作业人员观察旋转过程中,第一出料管22出料口的位置状态,从而便于作业人员的操作。
35.实施例5:
36.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旋转操作结构。
37.本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中第二出料管23与第三出料管24旋转密封连接。通过旋转密封连接,使得作业人员只需要操控第二出料管23转动即可,第三出料管24不进行转动,提升了作业的可控性,便于接料作业。
38.实施例6:
39.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阀门结构。
40.本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中在所述第三出料管24与第三出料管23连接处设置阀门27。设置阀门27,便于根据观察情况进行及时截流操作。
41.实施例7:
42.如图1-图3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排料管结构。
43.本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中第四出料管25通过固定架28进行固定连接。设置固定架28,使得第四出料管25的出料口位置固定,便于接料作业。
44.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发酵罐(1)的罐体中部(11)或罐体下部(12)处设置旋转出料通道(2),旋转出料通道(2)包括旋转接头(21)、第一出料管(22)、第二出料管(23)和第四出料管(25);第二出料管(23)贯穿发酵罐(1)的罐体壁,并通过旋转接头(21)与发酵罐(1)的罐体壁旋转密封连接;在第二出料管(23)位于发酵罐(1)内的一端设置第一出料管(22),在第二出料管(23)的另一端而设置第四出料管(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管(22)为弧形弯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出料管(23)与第四出料管(25)之间设置第三出料管(24),第三出料管(24)包括并联设置的出料管本体(241)和观察管(2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接头(21)上设置指示标记(211),相应地,在第二出料管(23)的外壁上设置与指示标记(211)配合工作的凸块(23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料管(23)与第三出料管(24)旋转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出料管(24)与第二出料管(23)连接处设置阀门(27)。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出料管(25)通过固定架(28)进行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领域,具体涉及发酵罐旋转式出料机构,在发酵罐的罐体中部或罐体下部处设置旋转出料通道,旋转出料通道包括旋转接头、第一出料管、第二出料管和第四出料管;第二出料管贯穿发酵罐的罐体壁,并通过旋转接头与发酵罐的罐体壁旋转密封连接;在第二出料管位于发酵罐内的一端设置第一出料管,在第二出料管的另一端而设置第四出料管。设置旋转式的出料结构,便于根据罐体内的实际情况,调整出料口的位置,从而尽可能地将清液排出,减少物料的浪费,提升作业效率。提升作业效率。提升作业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仝奋飞 纪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市京德啤酒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7/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