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乳酸菌及其用途

文档序号:35336709发布日期:2023-09-06 23:39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新型乳酸菌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型乳酸菌,更具体地说,涉及新型乳酸菌及其各种食品和药物用途,其可通过各种生理活性如免疫调节作用、炎症反应抑制作用等抑制过敏反应。


背景技术:

1、超敏反应是指通过在人体内对非病原体引起过度免疫反应(而不是对其产生免疫耐受)而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反应。根据其作用机制,超敏反应大致分为四种类型。1型超敏反应以特定抗原与ig结合的方式发生,ig主要与肥大细胞的fc受体结合。由于反应在暴露于抗原后立即发生,这种反应也称为立即超敏反应。1型超敏反应通常由通过呼吸吸入的颗粒抗原引起。对于所述的颗粒抗原,存在植物花粉等。由1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或症状,有急性荨麻疹、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2型超敏反应由小分子引起,其共价结合至人细胞表面的组分,从而产生改性的结构,免疫系统将其识别为异质材料。在2型超敏反应中,b细胞产生针对新表位的igg,之后igg结合改性的细胞,从而通过互补活性和吞噬作用引起细胞破坏。3型超敏反应由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引起,所述可溶性免疫复合物通过可溶性蛋白质抗原和igg之间的结合形成,所述igg是针对可溶性蛋白质抗原产生的。在3型超敏反应中,一部分免疫复合物附着于小血管壁或肺的肺泡,从而激活补体,引起损伤组织的炎症反应,并恶化组织的生理功能。4型超敏反应由抗原特异性效应t细胞的产物引起,也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因为它在暴露于抗原后一至三天出现。

2、1型超敏反应是由ige介导的立即反应。ige抗体由主要存在于呼吸和消化器官的粘膜中的浆细胞产生。这种方式产生的ige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受体具有非常高的亲和力,因此主要与这些细胞结合。它是致敏状态,其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大多数表面受体与ige抗体结合。如果在致敏状态,暴露于过敏原,过敏原与ige抗体结合,从而引起受体之间的反应,之后肥大细胞中的颗粒体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分泌化学介质如组胺、半胱氨酰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血栓素。这些化学介质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扩张血管、收缩平滑肌和加速分泌腺功能而引起早期过敏反应。

3、过敏性鼻炎是由所述1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之一,是指在过敏原暴露后通过诱导ige介导的炎症导致鼻、眼、耳、咽喉等症状的症状性疾病。根据过敏性鼻炎及其对哮喘工作组的影响,这种过敏性鼻炎根据症状的持续时间分为间歇性ar或持续性ar,并再次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一般在成人中约为10-30%,在幼儿中约为40%,根据不同国家的报导而略有不同。过敏性鼻炎的危险因素是室内和室外过敏原,以及6岁前血清ige水平为100iu/ml或更高的情况。过敏性鼻炎可能引起鼻窦炎、中耳炎或结膜炎作为并发症。如果长期发展,这种疾病可能加重哮喘和鼻窦炎,从而导致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或不适应社会生活。哮喘是由所述1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之一,是指一种呼吸窘迫、咳嗽、喘息声等症状反复或断续性地发生的疾病,并且还指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结合引起的代表性过敏性疾病。换句话说,这种哮喘以这样的方式发生:从父母遗传的过敏性体质和周围的哮喘诱导因子参与彼此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对免疫系统的干扰,并且主要是慢性和复发的。

4、已经研究了各种治疗方法来治疗由1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例如,抗过敏药物、组胺受体拮抗剂(抗组胺剂)、类固醇等已用于治疗。然而,众所周知,以下所有都具有相当大的副作用:抗组胺剂,其通过与组胺竞争结合组胺受体来抑制外周神经的信号转导;抗过敏药物,其试图通过削弱产生化学介质的细胞的活性来减轻症状;和类固醇,其通过减弱免疫反应来减少炎症,其中大多数没有可靠的治疗效果。

5、另一方面,乳酸菌是metchnikoff首次获得的产品,其试图酸化肠内容物以防止腐败生物生长并因此实现治疗效果。对于被认为是代表性乳酸菌的乳杆菌(lactobacillus)属,迄今已发现超过165种。作为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益生乳酸菌的活体形式,在日本报道有,例如,用于由喜马拉雅雪松花粉引起的过敏症状的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菌株l-92。

6、对人体有益的许多乳酸菌存在于人体消化道中,并且一直在研究将从人消化道分离的乳酸菌应用于药物或功能性食品。特别是,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剂可能需要长时间服用,因此需要诸如容易摄入和高安全性的特征。乳酸菌属于一组候选物,它们非常适合于如上所述的疾病的治疗,并且也满足这种治疗的要求。

7、发明详述

8、技术问题

9、本发明应用于传统的技术背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炎症反应抑制作用的新型乳酸菌。

10、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新型乳酸菌的各种食品和药物用途。

11、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im55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im76的新型乳酸菌。

12、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

13、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预防或减轻过敏性疾病的食品组合物,其含有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

1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预防或治疗免疫疾病或炎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

15、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方法,包括将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给予个体的步骤。

16、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在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用途。

17、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18、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含有长双歧杆菌im55 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的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

19、技术方案

20、在实现所述目的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长双歧杆菌im55(保藏机构:韩国微生物培养中心(kccm),保藏日期:2017年1月20日,保藏编号:kccm11961p)。

21、本发明的长双歧杆菌im55的特征在于是从人的排泄物中分离和鉴定的为长双歧杆菌的新型乳酸菌。

22、用于鉴定和分类本发明的长双歧杆菌im55的16s rdna序列与本说明书中所附的seq id no:1相同。因此,本发明的长双歧杆菌im55 kccm11961p可包括seq id no:1的16srdna序列。

23、所述seq id no:1的16s rdna序列的分析结果是,这种序列与已知的长双歧杆菌菌株具有99%的同源性,因此显示出与长双歧杆菌的最高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因此,所述乳酸菌被鉴定为长双歧杆菌,随后命名为长双歧杆菌im55,然后于2017年1月20日保藏于kccm(保藏编号:kccm11961p)。

24、在本发明中,所述长双歧杆菌im55可用d-葡萄糖、d-甘露醇、d-乳糖、d-蔗糖、d-麦芽糖、水杨苷、d-木糖、l-阿拉伯糖、七叶苷枸橼酸铁、d-棉子糖和d-山梨糖醇作为碳源。

25、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植物乳杆菌im76(保藏机构:韩国微生物培养中心(kccm),保藏日期:2017年1月20日,保藏编号:kccm11962p)。

26、本发明的植物乳杆菌im76的特征在于是从传统发酵食品泡菜中分离和鉴定的为植物乳杆菌的新型乳酸菌。

27、用于鉴定和分类本发明的植物乳杆菌im76的16s rdna序列与本说明书中所附的seq id no:2相同。因此,本发明的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可包括seq id no:2的16srdna序列。

28、所述seq id no:2的16s rdna序列的分析结果是,这种序列与已知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的序列具有99%的同源性,因此显示出与植物乳杆菌的最高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因此,所述乳酸菌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随后命名为植物乳杆菌im76,然后于2017年1月20日保藏于kccm(保藏编号:kccm11962p)。

29、在本发明中,所述植物乳杆菌im76可用l-阿拉伯糖、d-核糖、d-半乳糖、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甘露醇、山梨糖醇、n-乙酰基-葡糖胺、扁桃苷、熊果苷、七叶苷、水杨苷、纤维二糖、麦芽糖、乳糖、蜜二糖、蔗糖、海藻糖、棉子糖、龙胆二糖、d-松二糖和葡萄糖酸盐作为碳源。

30、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长双歧杆菌im55 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

31、在本发明中,术语“过敏性疾病”是指通过人体对某种物质引起超反应性,即通过引起免疫系统对从外部引入的物质的过度反应而诱发的疾病、病症或异常状态。从外部引入的所述物质可以是过敏原,即成为过敏性疾病的原因的抗原。所述过敏可以指以这样的方式引起的过敏反应:通过从外部引入的物质释放诸如组胺的炎症介质从而导致疾病,并且所述过敏反应可以是1型超敏反应、2型超敏反应、3型超敏反应或4型超敏反应。在本发明中,所述过敏性疾病可以是由ige介导的1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疾病,特别是可以选自鼻炎、特应症、哮喘、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中耳炎、荨麻疹和过敏性休克。更具体地,本发明中的所述过敏性疾病可以是鼻炎、特应症或哮喘。

32、除了控制、预防、缓解和治疗上述过敏性疾病的效果之外,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还通过使经过敏性疾病改性的肠道微生物正常化而在控制、预防、减轻和治疗过敏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显示出优异的效果。

33、本发明的“长双歧杆菌im55”与上述相同。

34、特别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包含的长双歧杆菌im55可以是其活细胞体、其死细胞体、其培养产物、其粉碎产物或其提取物,但任何形式的长双歧杆菌im55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只要它可以实现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35、本发明的“植物乳杆菌im76”与上述相同。

36、特别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包含的植物乳杆菌im76可以是其活细胞体、其死细胞体、其培养产物、其粉碎产物或其提取物,但是任何形式的植物乳杆菌im76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只要它可以实现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或治疗效果。

37、在本发明中,长双歧杆菌im55和植物乳杆菌im76的混合物可以在能够达到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效果的范围内混合,并且所述混合比可以是10:1至1:10,但不是限于此。特别地,长双歧杆菌im55和植物乳杆菌im76的比例可以是10:1、9:1、8:1、7:1、6:1、5:1、4:1、3:1、2:1、1:1、1:2、1:3、1:4、1:5、1:6、1:7、1:8、1:9或1:10。根据这些乳酸菌之间的混合,其混合物通过协同作用显示出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显著效果。

38、在本发明中,术语“活细胞体”是指本发明的新型乳酸菌本身;“死细胞体”是指通过加热、加压、药物处理等进行灭菌的乳酸菌;“粉碎产物”是指通过酶处理、均质化、超声波处理等被粉碎的乳酸菌。此外,在本发明中,术语“提取物”是指通过用已知的提取溶剂对乳酸菌进行提取而获得的产物。

39、在本发明中,术语“培养产物”是指通过在已知培养基中培养乳酸菌获得的产物,并且所述产物可包括新型乳酸菌。所述培养基可以选自已知的液体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并且可以是,例如mrs液体培养基、gam液体培养基、mrs琼脂培养基、gam琼脂培养基或bl琼脂培养基,但不限于此。

40、此外,在本发明中,术语“预防”是指通过给予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来抑制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或延缓其进展的所有行为。

41、此外,在本发明中,术语“治疗”是指通过给予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来改善或有益地改变过敏性疾病症状的所有行为。

42、为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有效成分的新型乳酸菌等的含量可以根据组合物的具体形式和其使用目的或方向在各种范围内调节。在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没有很大限制,并且可以是,例如,0.01至99wt%,特别是0.1至75wt%,更特别是0.5至50wt%,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

43、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至少一种已知的有效成分,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抑制炎症反应的效果和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例如,哮喘、鼻炎、特应性皮炎等)的效果。

44、特别地,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选自壳聚糖、菊粉和柑橘果胶中的至少一种。

45、所述壳聚糖、菊粉、柑橘果胶或其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包含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从而可以在新型乳酸菌达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效果时作为益生元。

46、此外,除了作为有效成分的新型乳酸菌之外,根据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添加剂,如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中的载体包括乳糖、右旋糖、蔗糖、山梨糖醇、甘露醇、木糖醇、赤藓糖醇、麦芽糖醇、淀粉、阿拉伯树胶、海藻酸盐、明胶、磷酸钙、硅酸钙、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水、羟基苯甲酸甲酯、羟基苯甲酸丙酯、滑石粉、硬脂酸镁、矿物油等,但不限于此。

47、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通过常规方法配制成用于口服给药的剂型或用于肠胃外给药的剂型,并且可以通过使用常规的用于配制制剂的稀释剂或赋形剂,如填充剂、增量剂、粘合剂、保湿剂、崩解剂、表面活性剂等进行预混进行复合。

48、如果配制成口服给药的固体制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包括片剂、丸剂、粉剂、颗粒剂、胶囊剂等,这种固体制剂在其有效成分中可含有至少一种赋形剂,例如淀粉、碳酸钙、蔗糖、乳糖、明胶等。此外,除了简单的赋形剂之外,固体制剂可以含有润滑剂等,例如硬脂酸镁和滑石粉,但不限于此。

49、如果配制成口服给药的液体制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包括悬浮剂、内用液体、乳液、糖浆等,也可含有各种赋形剂,例如保湿剂、甜味剂、调味剂、防腐剂等,除常用的简单稀释剂水和液体石蜡外,但不限于此。

50、如果配制成肠胃外给药制剂,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包括灭菌水溶液、非水溶剂、悬浮剂、乳液、冷冻干燥制剂或栓剂。作为非水溶剂和悬浮溶剂,可包括以下物质,但不限于此:丙二醇、聚乙二醇、橄榄油等植物油、油酸乙酯等可注射酯等。作为栓剂的基质,可以使用以下物质:硬脂(witepsol)、聚乙二醇(macrogol)、吐温61、可可脂、月桂酯(laurinum)、甘油明胶等。

51、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根据预期的方法口服或胃肠外给予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对于肠胃外给药方法,有皮肤外用、腹腔内注射、直肠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肌内注射、胸腔内注射方法等。只要是药学有效量,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剂量不大受限制,并且其范围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饮食、给药时间、给药方法、排泄率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而变化。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常规日剂量没有很大限制,但基于有效成分可以特别是0.1至3000mg/kg,更特别是0.5至2000mg/kg,并且可以每天给药一次或一天分成几次给药。

52、所述“药学有效量”是指足够以适用于医学治疗的合理的益处/风险比治疗疾病的量,并且可以根据以下因素来确定,包括个体的疾病类型、严重性、药物活性、对药物的敏感性、给药时间、给药途径、排泄率、治疗期和同时使用的药物,以及制药领域熟知的其他因素。所述“给药”是指通过任何适当的方法向个体提供本发明的预定药物组合物。此时,个体是指动物,并且可以是典型的哺乳动物,在其上使用本发明的新型乳酸菌的治疗可以显示出有益效果。这种个体的优选实例可包括像人类一样的灵长类动物。此外,这样的个体可以包括具有过敏性疾病症状或具有患有这种症状的风险的所有个体。

53、此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预防或减轻过敏性疾病的食物组合物,其包含长双歧杆菌im55 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

54、在本发明中,术语“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过敏性疾病”等与上述相同。

55、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可用作保健功能食品。所述“保健功能食品”是指通过使用原料或组分制备和加工的食品,其具有根据健康功能食品法对人体有用的功能,并且“功能”是指为了调整与人体结构和功能有关的营养素或获得对健康用途有价值的效果,例如生理作用等而服用这些食品。

56、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可以含有常规食品添加剂,并且某一添加剂是否适合作为所述“食品添加剂”是基于该添加剂的规格和标准,根据食品药品安全部批准的食品添加剂规范的一般规则、其他一般测试方法来决定的,除非有其他规定。

57、作为所述“食品添加剂规范”中列出的项目有,例如酮、甘氨酸、柠檬酸钾、烟酸、肉桂酸等化学化合物;如柿子色、甘草提取物、结晶纤维素、高粱色、瓜尔胶等天然添加剂;和混合制剂,如l-谷氨酸钠制剂、面条碱添加剂、防腐制剂、焦油色制剂等。

58、本发明的食品组合物可以含有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其含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0.01至99wt%,特别是0.1至75wt%,更特别是0.5至50wt%,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

59、此外,为了预防和/或减轻过敏性疾病,可以以片剂、胶囊、粉末、颗粒、液体、丸剂等形式制备和加工本发明的食物组合物。

60、例如,所述片剂形式的食物组合物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通过常规方法将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以及赋形剂、粘合剂、崩解剂和其它添加剂的混合物制粒,接着将助流剂等加入其中,然后进行压缩成型;或者可以通过直接加入所述混合物进行压缩成型来制备。此外,如果需要,所述片剂形式的保健功能食品可以含有矫正剂等,并且如果需要,可以用适当的包衣剂包衣。

61、在胶囊形式的食物组合物中,可以通过将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和如赋形剂等的添加剂的混合物,或其颗粒或包衣颗粒填充入常规的硬胶囊中来制备硬胶囊制剂;可以通过将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和如赋形剂等的添加剂的混合物填充至具有明胶等的胶囊基质来制备软胶囊制剂。如果需要,所述软胶囊制剂可含有增塑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如甘油、山梨糖醇等。

62、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将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以及赋形剂、粘合剂、崩解剂等的混合物成型,从而复合成丸剂形式的食物组合物,如果需要,可以用白糖或其它合适的涂层剂包衣,或者用淀粉、滑石粉或适当的材料用药丸涂层剂覆盖。

63、颗粒形式的食物组合物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制备成具有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以及赋形剂、粘合剂、崩解剂等的混合物的颗粒形式,并且如果需要,可以包含调味剂、矫正剂等。当用12目(1680μm)、14目(1410μm)和45目(350μm)筛对颗粒形式健康功能食品进行以下粒度测试时,全部通过12目筛,总量的5%或更少保留在14目筛,总量的15.0%或更少可以通过45目筛。

64、术语例如所述赋形剂、粘合剂、崩解剂、助流剂、矫味剂、调味剂等的定义,包括与本领域已知文献(韩国药典的解释性版本,文圣出版社,韩国药学院协会,第5修订版,p33-48,1989)描述的那些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的那些。

65、所述食物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可以添加本发明的提取物的食物的实例,有饮料、口香糖、维生素复合物、饮料等,包括常规意义上的食物组合物,特别是保健功能食品。

66、此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预防或治疗免疫疾病或炎性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含有长双歧杆菌im55 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

67、在本发明中,与药物组合物有关的术语,包括“长双歧杆菌im55”和“植物乳杆菌im76”,与上述相同。

68、在本发明中,术语“免疫疾病”是指在发生某种免疫反应时成为问题的疾病,特别是可以是自身免疫疾病、移植排斥或移植物抗宿主病,但不限于此。所述自身免疫疾病可以是克罗恩病、红斑、类风湿性关节炎、桥本氏甲状腺炎、恶性贫血、阿狄森氏病、i型糖尿病、狼疮、慢性疲劳综合症、纤维肌痛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硬皮病、白塞氏病、炎性肠病、多发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梅尼尔氏综合征、吉兰-巴雷综合征、干燥综合征、白斑、子宫内膜异位症、牛皮癣、粘膜白斑病、系统性硬皮病、哮喘、溃疡性结肠炎等。

69、在本发明中,术语“炎性疾病”统称为疾病,其主要病变是炎症。本发明的炎性疾病可以是选自包括关节炎、痛风、肝炎、肥胖症、角膜炎、胃炎、肠炎、肾炎、结肠炎、糖尿病、结核、支气管炎、胸膜炎、腹膜炎、脊椎炎、胰腺炎、炎性疼痛、尿道炎、膀胱炎、阴道炎、动脉硬化、败血症、烧伤、皮炎、牙周炎和牙龈炎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特别地,所述炎性疾病可以是结肠炎。

70、除了控制、预防、缓解和治疗上述炎性疾病的效果之外,本发明的组合物还通过使被炎症性疾病所改变的肠道微生物正常化而在控制、预防、减轻和治疗炎性疾病及其并发症方面显示出优异的效果。

71、此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用于预防或减轻免疫疾病或炎性疾病的食物组合物,其含有长双歧杆菌im55 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

72、在本发明中,与食物组合物有关的术语,包括“长双歧杆菌im55”和“植物乳杆菌im76”,与上述相同。

73、此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方法,包括将长双歧杆菌im55 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给予个体的步骤。

74、在本发明中,诸如“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给药”、“个体”、“过敏性疾病”等术语与上述相同。

75、另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长双歧杆菌im55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在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用途。

76、另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长双歧杆菌im55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77、此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含有长双歧杆菌im55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的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治疗过敏性疾病。

78、此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预防或治疗免疫疾病或炎性疾病的方法,包括给予个体长双歧杆菌im55 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的步骤。

79、在本发明中,诸如“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给药”、“个体”、“免疫疾病”、“炎性疾病”等术语与上述相同。

80、此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长双歧杆菌im55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在预防或治疗免疫疾病或炎性疾病中的用途。

81、此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长双歧杆菌im55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免疫疾病或炎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82、另外,在实现所述目的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含有长双歧杆菌im55kccm11961p、植物乳杆菌im76 kccm11962p或其混合物的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治疗免疫疾病或炎性疾病。

83、有益效果

84、根据本发明的长双歧杆菌im55或植物乳杆菌im76在人体中是安全的而没有毒性的,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如免疫调节作用和炎症反应抑制作用,并具有使肠道微生物正常化的作用。因此,长双歧杆菌im55、植物乳杆菌im76或其混合物可用作预防、缓解或治疗过敏性疾病以及免疫疾病和炎性疾病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