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47115发布日期:2024-01-06 23:30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oled)因其具有自发光、颜色鲜艳亮丽、厚度薄、质量轻等特点,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平板显示领域最具优势的显示产品。随着产品的持续发展,提升产品的发光效率与器件寿命成为现如今产品的优化方向。

2、就内含杂原子的多环化合物而言,由于物质结构所带来的特性差异巨大,作为有机电子元件的材料正在应用于各种层。尤其随着环的个数与融合(fused)位置、杂原子的种类和排列的不同,使得不同有机化合物的性能(如带隙能级、电性能、化学性能、物理性能等)各不相同。因此,开展针对各种有机电子元件的层级结构的应用开发,以提升有机电子元件的发光效率以及器件寿命,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升有机电子元件的发光效率以及器件寿命的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下通式ⅰ所示的结构式:

3、a—l1—b-l2—c

4、式ⅰ

5、其中,a为第一基团,b为第二基团,c为第三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芴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以萘位作为第一基团连接位点;所述第三基团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基团;所述第二基团选自如下通式ⅱ-1至通式ⅱ-3所示的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6、

7、*表示第二基团连接位点,rm表示数量为m的取代基r,x选自o、s、se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基团通过所述第二基团连接位点中的任意两个分别与l1和l2连接,其余的所述第二基团上的可取代位点被所述取代基r取代。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取代基r选自氢、氘、氚、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9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9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9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9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基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膦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甲硅烷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所述第二基团中处于相邻位置的取代基r不形成连接或连接成环。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l1和l2各自独立地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团选自如下通式ⅲ-1至通式ⅲ-6所示的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11、

12、

13、其中,*表示所述第一基团连接位点,rn表示数量为n的所述取代基r,所述第一基团通过所述第一基团中连接位点中的任意一个与l1连接,其余的所述第一基团上的可取代位点被所述取代基r取代;y选自c或si;x选自o、s、se中的任意一种。

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ar3和ar4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9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9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9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9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基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膦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甲硅烷基。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ar3和ar4各自独立地选自甲基或苯基。

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基团具有如下通式ⅳ所示的结构式:

17、

18、其中,*表示第三基团连接位点;ar1和ar2不连接或通过m形成连接,m选自单键或连接基团,所述连接基团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9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9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9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5-c6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9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基甲硅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9的烷基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硼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膦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9的芳基甲硅烷基。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如下结构式的取代基中的任意一种:

20、

2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基团选自如下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22、

23、其中,*表示所述第二基团连接位点。

2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式ⅰ选自如下通式ⅴ-1至通式ⅴ-6所示的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

25、

26、其中,a1选自c(ar3ar4)、si(ar3ar4)、o、s、se中的任意一种;a2选自cr2、nr、o、s、se中的任意一种。

2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化合物的homo能级大于或等于-5.5ev,且小于或等于-5.3ev。

28、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发光器件,所述电致发光器件包括:

29、阳极和阴极;

30、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

31、电子阻挡层,所述电子阻挡层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阴极之间;

32、其中,所述电子阻挡层和/或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有机化合物。

3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致发光器件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34、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设置在所述空穴传输层与所述阳极之间;

35、发光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以及电子注入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空穴阻挡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和所述电子注入层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电子阻挡层与所述阴极之间,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阳极指向所述阴极的方向。

3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致发光器件为蓝色电致发光器件、红色电致发光器件或绿色电致发光器件。

37、本技术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二方面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致发光器件。

38、有益效果:

39、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化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及显示装置,所述有机化合物具有如通式ⅰ所示的结构式,其中,a为第一基团,b为第二基团,c为第三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并芴基团,所述第一基团以萘位作为第一基团连接位点;所述第三基团为取代或未取代的含氮基团;所述第二基团选自通式ⅱ-1至通式ⅱ-3所示的结构式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提供的有机化合物中的第一基团具有较大共轭,第二基团具有较高的t1能级,第三基团具有较浅的homo能级,且萘位的第一基团连接位点可以增加扭转角,使得以该有机化合物作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层级材料时,可以提升迁移率,防止激子向空穴传输区域扩散,从而降低器件的电压,提升发光效率和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