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37301379发布日期:2024-03-13 20:4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0、技术背景

1、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又名白囊耙齿菌、白囊孔菌,属担子菌门,伞菌纲,多孔菌目,皱孔菌科,耙齿菌属。白耙齿菌中含有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包括萜类、生物碱、糖类、呋喃吡啶类衍生物、脂肪酸类等化合物;尤其,白耙齿菌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大量的倍半萜类化合物,且具有较好的降脂活性。

2、高血脂症是一种常见的脂质代谢性紊乱疾病,是由过量的血浆脂质和脂质蛋白组成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乳糜微粒、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过度累积而导致的,脂质循环水平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也是造成高血脂症的原因。

3、基于白耙齿菌的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从白耙齿菌的发酵液中得到结构新颖、降脂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是从白耙齿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在降血脂方面的用途。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为化合物1,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4、

5、另一方面,一种上述化合物1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挑取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亲代菌株平板,选取菌丝体均匀清楚无明显染菌的部分,放置于pda琼脂平板。接种后将接有菌丝体的子代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8℃培养7天后观察菌株生长状态。菌丝体清晰,无异色、异味后。

7、取上述活化的菌丝,接种于真菌二号液体培养基中,室温静置培养25天。

8、发酵结束后将菌丝体破碎后与发酵液合并,并用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5次,将萃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白耙齿菌粗提物。

9、采用不同比例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洗脱体系对白耙齿菌粗提物进行柱色谱分离;石油醚与乙酸乙酯体积比为4:1的混合溶剂洗脱部位为馏分f4。

10、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对馏分f4的成分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制备。在半制备液相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4ml/min,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的条件下,分离制备得到化合物1。

11、对化合物1经过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鉴定,确定化合物1为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为:

12、化学名称为:((6s,6as,8s,9ar,z)-6,8-dimethyl-3-oxo-1,3,4,5,6,6a,7,8,9,9a-decahydroazuleno[4,5-c]furan-8-yl)methyl acetate

13、经过数据库比对,确定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系首次从白耙齿菌提取物中分离到的化合物,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关于化合物1的报道。

14、为发掘化合物1的药用价值,发明人研究发现化合物1在高血脂、高甘油三酯(tg)治疗、预防的药物和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15、降脂活性实验证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本发明所述化合物1的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极显著降低tg的含量(p<0.01),且化合物1的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降低tg效果优于阳性药组。具有降低高脂hepg2细胞模型中的tg含量的作用。因此,本发明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在高血脂、高甘油三酯治疗、预防药物/保健品方面极具开发潜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是,其为化合物1,化合物1的化学结构式如下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如下步骤制备: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是采用下列方法制备所得。即对权利要求2所述馏分f4经半制备液相色谱制备所得。半制备液相色谱的制备条件为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4ml/min,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1:1的混合液作为流动相制备所得化合物1。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1在制备降血脂、降甘油三酯治疗、预防药物/保健品方面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来自于白耙齿菌(Irpex lacteus)的次生代谢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质谱确定了其化学结构,其化学名称为:((6S,6aS,8S,9aR,Z)‑6,8‑dimethyl‑3‑oxo‑1,3,4,5,6,6a,7,8,9,9a‑decahydroazuleno[4,5‑c]furan‑8‑yl)methyl acetate,化学结构如下所示:同时,还建立了相应制备方法,即:在室温静置条件下,用真菌二号液体培养基培养白耙齿菌25天,发酵结束后将菌丝体破碎后与发酵液合并,并用2倍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5次,将萃取液减压浓缩后得到白耙齿菌的粗提物。对白耙齿菌的粗提物采用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制备得到化合物1。经过数据库筛选比对,确定该化合物为一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系首次从白耙齿菌发酵物中分离得到。降脂活性实验表明化合物1具有降低TG的活性,且效果优于阳性药(洛伐他汀)。因此,本发明的倍半萜类化合物1在药用或非药用降脂、降TG方面极具开发潜力。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芳,肖阳,刘洪存,张萱,杨淑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民族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