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

文档序号:37943394发布日期:2024-05-11 00: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代诱导中,向含不同浓度药物溶液的每一代培养用48孔板中加入的菌液浓度均为5×106cfu/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代诱导中,每一代培养用48孔板中加入菌液后,使菌液最终浓度为5×105cfu/ml,每个孔内的最终物质体积为1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代诱导中,每一代培养用48孔板中,加入到阳性对照组孔内的菌液和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药物母液用0.22μm微孔滤膜进行过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代诱导中,每一代培养用48孔板中,不同浓度药物在每孔的体积为900μ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代培养用48孔板中,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为128μg/ml、64μg/ml、32μg/ml、16μg/ml、8μg/ml、4μg/ml、2μg/ml、1μg/ml、0.5μg/ml、0.25μg/ml、0.125μg/m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药物选自抗生素、杀菌剂、消毒剂和防腐剂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代诱导时,将每一代培养用48孔板在37℃下培养,且培养时的转速为800rp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代诱导时,从第二代诱导开始,取传至下一代的菌液,进行平板三区划线,观察菌落形态和大小。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细菌活化:将菌株取出,三区划线复苏,倒置培养,连续传代培养2次,挑取单菌落于生理盐水中,调节麦氏为0.5,得原代菌液,稀释20倍,获得菌液;抗菌药物配制和稀释:配制抗菌药物母液,过滤;对抗菌药物母液进行二倍比梯度稀释,将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分装到48孔板中,且包括含有液体培养基和菌液的阳性对照组和只含有液体培养基的阴性对照组;传代诱导;传代终止:连续传代,直至传代至连续5代MIC值稳定不变,传代终止。本申请的体外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具有操作便捷、可严格控制实验变量、实验结果稳定性好、诱导效率和成功率高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代娅婕,徐腾,高波,徐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