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28462发布日期:2024-05-11 00:07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寡糖制备技术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褐藻寡糖是褐藻胶的降解产物,是一种低分子量聚合物,与多糖相比,褐藻寡糖的分子量较小,更易被吸收和利用,褐藻寡糖具有水溶性高,稳定性强,安全无毒等特点,在食品、饲料、农业、水处理和医疗等领域,有着较为广阔的前景。

2、褐藻寡糖可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获得,如化学降解法、物理降解法或酶解法等,物理降解法和化学降解法的制备效率较高,但存在耗能高、杂质多和污染环境等问题,酶解法的反应条件比较温和、操作简单、对环境比较友好,但酶解产物的成分较为复杂,制得的褐藻寡糖含有部分杂质和未完全酶解的多糖,降低了褐藻寡糖的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褐藻寡糖的纯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混合:将海藻酸钠与水进行混合,升温至42-45℃搅拌1-1.5h,形成无色胶体,海藻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5:90-100;

5、酶解:向无色胶体内添加褐藻胶裂解酶,酶解后,获得酶解液;

6、过滤:对酶解液进行离心,取离心液,离心液经由滤膜进行过滤,滤液进行冷冻干燥后,制得褐藻寡糖。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海藻酸钠溶于水后,能够在温和的条件下形成水凝胶,有效保证了蛋白质、细胞和酶等活性物质的活性,褐藻胶裂解酶能够对海藻酸钠进行特异性裂解,使得海藻酸钠从大分子量的多糖裂解为分子量较低的海藻寡糖,酶解液离心分离褐藻胶裂解酶后,对离心液进行过滤,将离心液中的杂质、未完全降解的多糖进行滤除,从而提高了褐藻寡糖的纯度。

8、优选的,所述褐藻胶裂解酶选用液体酶,褐藻胶裂解酶的添加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5-6%。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酶与海藻酸钠水凝胶易于混合均匀,控制褐藻胶裂解酶的添加量,能够有效的控制酶解速率,使得酶解较为彻底,从而提高海藻寡糖的产量。

10、优选的,所述酶解温度为42-45℃,酶解时间为6-7h。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酶解温度,为褐藻胶裂解酶提供合适的酶解温度,从而提高褐藻胶裂解酶的活性,提高了酶解的效果和速率。

12、优选的,所述滤膜为聚丙烯腈-聚氨酯共混膜。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丙烯腈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聚氨酯具有高弹和高强的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聚丙烯腈与聚氨酯共混形成的滤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亲水性,同时力学性能优秀,共混膜的分离性能较好,能够有效滤除离心液中的大分子多糖,从而提高了海藻寡糖的纯度。

14、优选的,所述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腈和聚氨酯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在55-60℃水浴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铸膜液,用相转化法制膜,膜片自然干燥后,获得聚丙烯腈-聚氨酯共混膜,即为滤膜。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溶剂,使得聚丙烯腈和聚氨酯进行混合,聚丙烯腈和聚氨酯共混形成共聚物,经由相转化法成膜后,固化形成孔隙均匀且致密的滤膜。

16、优选的,所述铸膜液中,聚丙烯腈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0.10-0.42。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聚丙烯腈与聚氨酯的质量比,制得的滤膜孔隙率增加,同时膜孔均匀,膜结构致密,有效的提高了滤膜的截留率,从而提高了滤膜对离心液中大分子多糖的过滤效果。

18、优选的,所述聚丙烯腈和聚氨酯在铸膜液中的总浓度为14-16%。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聚丙烯腈和聚氨酯在铸膜液中的总浓度,能够有效控制铸膜液的黏度,相转化法制膜时,形成的滤膜孔隙率增加,从而提高了滤膜的水通量,提高了过滤效率。

20、优选的,所述滤膜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季铵盐溶于水中,制得壳聚糖水溶液,壳聚糖水溶液在聚丙烯腈-聚氨酯共混膜上流延后,干燥,将干燥后的膜置于交联剂溶液中,调节ph为2.8-3.1,进行交联反应后取出,经由热处理,洗涤后,即得滤膜。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聚糖在交联剂的作用下与聚丙烯腈进行交联,在聚丙烯腈-聚氨酯共混膜上方形成壳聚糖表层,交联形成致密的膜结构,从而提高了滤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

22、优选的,所述壳聚糖水溶液中,壳聚糖季铵盐的浓度为1.91-2.01%。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壳聚糖季铵盐水溶液的浓度,使其能够流延成膜,同时保证了滤膜的通量和截留率。

24、优选的,所述交联剂溶液为丙三醇缩水甘油醚的丙醇溶液,丙三醇缩水甘油醚的浓度为0.87-0.91wt%。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交联剂的浓度,能够控制壳聚糖季铵盐与聚丙烯腈的交联程度,交联过高易影响滤膜的孔隙率,从而降低了滤膜的水通量,交联过低易降低滤膜的截留率。

26、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本申请采用褐藻胶裂解酶对海藻酸钠进行特异性裂解,使得海藻酸钠从大分子量的多糖裂解为分子量较低的海藻寡糖,酶解液离心,将褐藻胶裂解酶分离后,对离心液进行过滤,将离心液中的杂质、未完全降解的多糖等进行滤除,从而提高了褐藻寡糖的纯度。

28、2、本申请中优选采用聚丙烯腈-聚氨酯共混膜作为滤膜,聚丙烯腈与聚氨酯共混形成的滤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亲水性,同时力学性能较好,分离性能较佳,能够有效滤除离心液中的大分子多糖,从而提高了海藻寡糖的纯度。

29、3、本申请中将壳聚糖季铵盐溶于水,在聚丙烯腈-聚氨酯共混膜上流延成膜,壳聚糖与聚丙烯腈交联后,形成壳聚糖表层,具有致密的膜结构,提高了滤膜的水通量和截留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褐藻胶裂解酶选用液体酶,褐藻胶裂解酶的添加量为海藻酸钠质量的5-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酶解温度为42-45℃,酶解时间为6-7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为聚丙烯腈-聚氨酯共混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腈和聚氨酯溶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在55-60℃水浴中搅拌混合均匀,制得铸膜液,用相转化法制膜,膜片自然干燥后,获得聚丙烯腈-聚氨酯共混膜,即为滤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膜液中,聚丙烯腈与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0.10-0.4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和聚氨酯在铸膜液中的总浓度为14-1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季铵盐溶于水中,制得壳聚糖水溶液,壳聚糖水溶液在聚丙烯腈-聚氨酯共混膜上流延后,干燥,将干燥后的膜置于交联剂溶液中,调节ph为2.8-3.1,进行交联反应后取出,经由热处理,洗涤后,即得滤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水溶液中,壳聚糖季铵盐的浓度为1.91-2.0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溶液为丙三醇缩水甘油醚的丙醇溶液,丙三醇缩水甘油醚的浓度为0.87-0.91wt%。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寡糖制备技术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一种褐藻寡糖的制备方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混合:将海藻酸钠与水进行混合,升温至42‑45℃搅拌1‑1.5h,形成无色胶体,海藻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5:90‑100;酶解:向无色胶体内添加褐藻胶裂解酶,酶解后,获得酶解液;过滤:对酶解液进行离心,取离心液,离心液经由滤膜进行过滤,滤液进行冷冻干燥后,制得褐藻寡糖。另外,本申请的制备方法具有提高褐藻寡糖的纯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熊春宇,刘小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颂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