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文档序号:38036008发布日期:2024-05-17 13:21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申请涉及生物,尤其涉及一种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肿瘤是当今世界危害公众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有很多模型致力于模拟肿瘤进行体外药物筛选。目前肿瘤模型应用最广泛的2d贴壁肿瘤细胞,是将单细胞悬液直接平铺于细胞培养皿之上,细胞间彼此接触形成单层的肿瘤细胞层,与体内肿瘤的球状结构相差甚远,因此该方法无法还原肿瘤真实的空间结构。现有技术中,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多数建立在细菌与2d贴壁肿瘤细胞的共培养,难以还原细菌入侵肿瘤组织的过程和细菌的定殖结构。

2、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旨在解决现有的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难以还原细菌入侵肿瘤组织的过程和细菌的定殖结构的问题。

2、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包括肿瘤模型与工程细菌;其中,所述肿瘤模型选自肿瘤微球或肿瘤类器官。

4、优选地,所述肿瘤微球选自基质胶胶内肿瘤细胞微球、基质胶胶上肿瘤细胞微球、低吸附孔板中的肿瘤微球中的一种。

5、优选地,所述工程细菌选自革兰氏阴性菌。

6、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肿瘤模型和工程细菌;将所述肿瘤模型与所述工程细菌共培养处理,得到所述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其中,所述肿瘤模型选自肿瘤微球或肿瘤类器官,所述工程细菌选自革兰氏阴性菌。

7、优选地,所述肿瘤微球选自基质胶胶内肿瘤细胞微球、基质胶胶上肿瘤细胞微球、低吸附孔板中的肿瘤微球中的一种;所述革兰氏阴性菌选自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氏菌中的一种。

8、优选地,所述肿瘤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肿瘤细胞和基质胶;将所述肿瘤细胞消化处理,得到肿瘤细胞悬液;将所述肿瘤细胞悬液加入到基质胶中,得到肿瘤微球。

9、优选地,所述肿瘤类器官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肿瘤组织和基质胶;将所述肿瘤组织进行消化处理,得到肿瘤细胞悬液;将所述肿瘤细胞悬液与基质胶混合,转移至培养板中培养,得到所述肿瘤类器官。

10、优选地,所述工程细菌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冻存菌、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将所述冻存菌在所述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复苏,得到单克隆菌落;将所述单克隆菌落转移至所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工程细菌中间体;将所述工程细菌中间体转移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od值为0.3-0.4,得到所述工程细菌。

11、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工程细菌中间体转移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步骤中,所述工程细菌中间体和所述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100。

12、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在细菌治疗肿瘤的体外模拟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1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4、本申通过采用肿瘤微球或肿瘤类器官作为肿瘤模型,与工程细菌构建成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极大还原了肿瘤形态,并且还原细菌入侵肿瘤组织的过程和细菌的定殖结构。在细菌治疗肿瘤的体外模拟和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特征:

1.一种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肿瘤模型与工程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微球选自基质胶胶内肿瘤细胞微球、基质胶胶上肿瘤细胞微球、低吸附孔板中的细胞微球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细菌选自革兰氏阴性菌。

4.一种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微球选自基质胶胶内肿瘤细胞微球、基质胶胶上肿瘤细胞微球、低吸附孔板中的肿瘤微球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类器官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细菌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工程细菌中间体转移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步骤中,所述工程细菌中间体和所述液体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100。

10.一种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在细菌治疗肿瘤的体外模拟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包括肿瘤模型与工程细菌;所述肿瘤模型选自肿瘤微球或肿瘤类器官。本申通过采用肿瘤微球或肿瘤类器官作为肿瘤模型,与工程细菌构建成肿瘤‑细菌共培养系统,极大还原了肿瘤形态,并且还原细菌入侵肿瘤组织的过程和细菌的定殖结构。在细菌治疗肿瘤的体外模拟和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宇,胡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