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位上取代的新颖3-磺丙基内铵盐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2882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2-位上取代的新颖3-磺丙基内铵盐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新物质3-磺丙基内铵盐,其2-位上有一个亚磺酸盐基(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或一个磺酸盐基(磺基内铵盐磺酸盐),除此以外还可能有一个甲基。
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是一类新物质。其它内铵盐亚磺酸盐的制备方法同样也未为人们所知。
与此相反,另外结构的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其制备方法则早已记载。所以,这些化合物可以用不连位的磺酸基通过二种途往来制取,即或者使羟乙氨基化合物与2摩尔丙磺酸内酯(Propansulton)反应(J.Amer.Oil Chemists Soc.55,741(1978)〕或者使三烯丙基铵盐或四烯丙基铵盐在5~8的PH值范围内同时与亚硫酸盐及一种氧化剂,例如空气中的氧进行反应(DD-WP200 739)。
这些已知方法的缺点在于,在第一种情况下,使用了极易致癌的丙磺酸内酯,而且必须在采取十分小心的措施下进行操作,在第二种情况下,必须使用烯丙基铵化合物及二种以上的烯丙基取代基。这些方法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随着SO-3基因还必须强制地引入另外一个烃基。
作为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与亚硫酸氢盐的反应产物,至今一直用截然不同的结构来描述。在简单的链烯烃情况下,如果在有机过氧化物或空气的影响下使亚硫酸氢盐在4~9的PH值范围内进行反应,则会产生一种游离基双官能作用。在长达1小时到数小时的反应时间内,在热反应中所得到的产物可能具有端部的磺酸基及连位的亚磺酸基的结构,但未经证实(DE-PS 11 17 565)。
在相似的条件下,以烯丙基铵盐作反应物在很长的反应时间以后制得了异磺酸盐〔J.Amer、Oil Chemists Soc.53,60(1976)〕。
由美国书No4 267 123(实施例1及实施例5)已知,在烯丙基杂环化合物上进行由氧诱导的亚硫酸氢盐加成反应时,除了得到丙亚硫酸盐(-CH2CH2CH2-O-SO-2)之外,还得到丙磺酸盐(-CH2CH2CH2SO-3),其中丙基亚硫酸盐为反应的主产物。在含甲醇的反应混合物中,两者的比例是丙基亚硫酸盐丙基磺酸盐为80%15%,在含水的反应溶液中甚至只有93%∶3%。
当由氧诱导的反应由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所催化时,则根据民主德国书No 154 443,亚硫酸氢盐却定量地在烯丙基铵盐上加成,生成单一的3-磺丙基内铵盐(磺基内铵盐)。
本发明赖依为基础的任务是要找到新的、具有有用性能的3-磺丙基内铵盐,同时还能够将磺酸基及一个附加的亲水性酸官能团引入烯丙基铵盐中,从而除去官能作用时强制引入的另一个含烃基团。
该任务已按要求予以解决。这类2-位上取代的新颖3-磺丙基内铵盐由一般式Ⅰ所代表,
其中,R为氢或一个甲基,X代表SO2M或SO3M,其中M可为氢或一种碱金属,例如钠或钾,或者也可为NH+4,R1及R2互不依赖,可以各为氢、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羟烷基、具有至多10个环氧乙烷单位的烯氧基或闭合成环的取代基及R3可为氢或一种具有1至22个碳原子的烷基,而且链中含有-NH-CO-或-CO-NH-。
本发明的主题还是制备一般式Ⅰ所示化合物的工艺方法。
根据本发明,这类新化合物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制得的,即一般式Ⅱ所代表的烯丙基铵盐或甲代烯丙基铵盐
其中,R、R1,R2及R3同上所述,而Y-则代表一种阴离子,以氯离子或溴离子为佳,在2.0及4.0之间的PH值范围内与至少二倍摩尔量的一种亚硫酸氢盐在有一种过二硫酸盐存在下、必要时结合使用另外一种氧化剂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反应是在有催化量的过二硫酸盐存在下进行的,则生成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
这种与二个含氧的硫官能团所进行的双官能作用应称作磺基亚磺化作用。
借助这种工艺方法所引起的反应从根本上不同于一切迄今在烯丙基铵盐上进行的亚硫酸氢盐加成反应在反应完成时,由于双键上的双官能作用,人们实际上只得到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这种高度选择性,对于按游离基机理进行的反应而言,是出乎意料的。所需的反应时间显著地短于烯丙基铵基团上所进行的其它反应。反应经数分钟或者甚至数秒钟即告终止;因此,该反应是有机化学中所知最快的溶液中游离基反应。用过二硫酸盐来起始磺基亚磺化作用,也是未曾料想到的,因为其它的过化合物,例如过氧化氢或碱金属过硼酸盐(见实施例12)不能引起相应的反应,而只能将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根据联邦德国公开说明书DE-OS 22 31 353(第四页)的说明,过氧化物与亚硫酸盐相结合甚至被视为不能实用的起始剂体系。
与制取3-磺丙基内铵盐(DO-WP154 443)不同,不将各组分同时滴入,而是将各组分同起始剂一次同时加入。由于这也可以在一段停留时间之始来进行混合,所以该反应也可以顺利地连续进行。基于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具有很高的时空产率(Raum-Zeit-Ausbeute),不仅在不连续的工作方式时可以使用较小的反应空间,而且在反应连续进行时也可以使用较小的反应空间。
所需的起始剂量,对于短链烯丙基铵盐(图1)和具有表面活性剂特征的长链替代物(图2)来说,具有所不同的。在实验条件下,所使用的起始剂量应在1%(摩尔比)比3%(摩尔比)S2O-之间。过二硫酸盐起始剂用量太大时,会加快磺基亚磺化反应的速度,以致无法控制反应,而在过二硫酸盐用量较小时,会使反应不完全(见实施例9);提高溶液中的烯丙基铵盐的浓度及升高起始温度也起着加快反应速度的作用;与之相反,可以借相稀释或冷却使磺基亚磺化反应缓和下来(见实施例10)。也可以先用少量过二硫酸盐来起始反应,然后借助空气或氧的作用将反应进行到底(见实施例9/图1;实施例27/图2)。
正如事实已表明的那样,在通空气时,由于排出了二氧化硫,不但改变了各组分间的最佳摩尔比而且还改变了PH值,从而开始同时生成3-磺丙基内铵盐(见实施例11)。在PH4以上的范围中,可以获得显著量的这种副产物。表1中的实施例3至实施例8以及表2中的实施例19至实施例21表明了PH值对所生成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与磺基内铵盐之间的比有强烈影响。
为了制备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最好在水溶液中于反应物浓度尽可能高的情况下进行反应,为此要将烯丙基铵盐溶液或者甲代烯丙基铵盐溶液与约35%至41%的亚硫酸氢盐溶液相混合,然后加入起始剂溶液或者固态起始剂。在其它情况下,将固态的碱金属焦亚硫酸盐M2S2O5溶解在取代的烯丙基铵盐溶液中或者将固态的取代烯丙基铵盐溶解在碱金属亚硫酸氢盐溶液中,以便可以在尽可能浓的情况下进行操作。需要时,可以使用低级醇作溶剂;它们不影响反应方向。一般情况下,不要冷却反应混合物,因为-从室温开始-温度最多上升30℃左右,至多40℃。需要时,例如当亚硫酸氢盐溶液中含一部分中性亚硫酸盐时(见实施例9及实施例10),可以添少许无机酸来调节起始PH值。所制得的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可以分离出来抑或可以不经分离作为中间产物进行反应。
反应也同样可以在有摩尔量的过二硫酸盐存在下进行,但生成的则是磺基内铵盐磺酸盐。
由此工艺方法所引起的反应,同样在反应历程和最终产物方面也根本不同于迄今为止在烯丙基化合物上进行的任何亚硫酸盐加成反应。在数分钟的暂短反应时间内,反应完全时借双键的双官能作用所制得的产物只有2,3-二磺丙基内铵盐;对于任何一种按游离基机理进行的反应来说,这种高度的选择性是未曾料到的。由于在有烯丙基化合物存在下,过二硫酸盐与亚硫酸氢盐以一种快速的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作用生成硫酸盐,所以烯丙基双键发生选择性高、产率高的定量连位双官能作用是无法预料的。另外,确定了反应特别受过二硫酸盐的约束,这也是意料之外的。其它的过化合物,例如过氧化氢或碱金属过硼酸盐不引起相应的反应,而只将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
在特殊情况下,将过二硫酸盐与其它过化合物或者甚至其它氧化剂一起使用,甚至对每摩尔烯丙基化合物只使用小于摩尔量的过二硫酸盐,这也是可能的。适用于这种情况的,例如有过氧化氢、氯、氯酸盐、溴酸盐以及其它等等。
按照本发明的工艺方法,最好这样操作,即在水溶液中将烯丙基铵盐与2摩尔量的亚硫酸氢盐混合,将PH值调节到2,至多为4,并在搅拌下加入1摩尔量的过二硫酸盐,并通过反应混合物的剧烈发热可觉知反应在继续进行,反应混合物可以达到沸腾状态。长链的取代烯丙基铵盐产生具有表面活性剂性质的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它在采用上述方法时从反应混合物中沉淀出来、易于分离并且可以制取纯净的该化合物。在其它的情况下,处理前要将所生成的硫酸加以中和,而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则在需要时用萃取法与无机盐相分离。
本发明工艺方法的连续实施,在适当的设备中是可行的,只要在每段停留时间之始按所确定的摩尔比定量加入组分即可。
现在发现,这些新的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可以用作活性中间产物,而且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和磺基内铵盐磺酸盐都可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用作表面活性剂。
实施例下列实施例中所提及的13C核磁共振谱是用TMS作为外标准在D2O中测得的。结构式中碳原子符号上的数字相当于以PPM为单位的化学位移。
实施例1-8二甲烯丙胺盐酸盐依赖于PH值进行磺基亚磺化作用生成纯净的二甲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一般式Ⅰ中R1=R2=CH3;R=R3=H;X=SO2Na)及其与二甲基-3-磺丙基内铵盐(R1=R2=CH3;R=R3=H;X在一般式中由H替代)之混合物的一般操作规程。
在一个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及玻璃电极的磺化烧瓶中,依次加入185克(1摩尔)65.65%的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溶液(由新蒸馏出来的二甲基烯丙胺溶于浓盐酸制得)、含有60毫克/升铁的516.5克(2.02摩尔)40.7%工业亚硫酸氢钠溶液以及相应量的37%盐酸或33%氢氧化钠溶液和水,以保证操作量为1公斤时表1中所提及的反应混合物起始PH值为2(实施例1),至多为6(实施例8)。
在需要用较大量氢氧化钠溶液来调节PH值的那些情况下,原始溶液会变热,因此,为了保证起始条件相同,应当在反应之前冷却到室温。
在搅拌下向这样预先制备好的淡黄色溶液中一次添加4.1克(2%摩尔比)研细的过二硫酸钠,过二硫酸钠立即溶解,反应混合物变热而且-特别是在起始PH值小于5时-变成血红色。下列综览表表明PH值为4时(见表1;实施例4),磺基亚磺化作用随时间的放热过程时间(秒) 0 30 50 70 90 120 180温度(℃) 22.5 25.5 33 43 45.5 46 46在到达最高温度之后,反应即告结束。将所得到的反应溶液的整除部分在真空中浓缩成盐状残留物,并通过比较1H核磁共振谱的有用信号强度来测定其组成。
表1表明了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的产率、反应开始后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以及所达到的温度差(起始温度至最大温度)对所调节的各PH值的依赖关系。
表1 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磺基亚磺化作用亚磺酸盐产率 反应起始后的最高实施例 PH值 (%) 温度(分钟) 温度差(℃)1 2.0 100 2 20.52 2.5 100 2 233 3.0 96 2 234 4.0 91 2 23.55 4.5 83 2 22.56 5.0 75 2 13.57 5.5 65 2 9.58 6.0 50 2 6.5因此,只有起始PH值≤2.5时才能制得纯净的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PH较高时(实施例3至实施例8),二甲基-3-磺丙基内铵盐的份量就逐步增加。所有的实施例都是在反应起始后的2分钟之内达到最高温度的,然而特别是在实施例6至实施例8的情况中反应进行得不完全,就象由所测得的温度差表明的那样。借提高起始浓度抑或借附加引入空气氧均可以促使反应进行完全;但是在这些PH值的情况下未能证明可以提高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的产率。
实施例9不同起始浓度条件下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进行磺基亚磺化作用生成二甲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1中,R1=R2=CH3;R=R3=H,X=SO2Na)本实施例应在试验系中体现出PH值为2.5的溶液(1摩尔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与2.1摩尔亚硫酸氢钠/公斤反应溶液)放热磺基亚磺化持续时间对所用起始剂(过二硫酸铵=APS)的用量之依赖关系,APS在0%与8%(摩尔比)之间变化。总的结果示如图1。
在0.5%或小于0.5%(摩尔比)的过二硫酸盐浓度范围之内,反应在过化合物的起始相中开始进行,然后可以通过氧的作用继续进行下去。用空气氧所进行的独特的起始需要长得多的反应时间才能使反应完全;虽然在50分钟后,温度可达到最大值,但经过这段时间后,反应仍然不完全(参见实施例12)。使用较高的过二硫酸盐浓度时,例如8%(摩尔比)只需要20秒即可使反应完全,起始剂浓度再高,会在添加起始剂后使溶液即刻突发沸腾。
要作为典型说明的试验系中用2%(摩尔比)过二硫酸铵起始反应的情况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及玻璃电极的磺化烧瓶中,将85克(1摩尔)65.65%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溶液、含有8毫克/升铁的618.5(2.1摩尔)35.33%工业亚硫酸氢钠溶液、10克37%盐酸及171.5克水在搅拌下混合在一起。该溶液的PH值为2.5。然后,一次加入由4.56克(2%摩尔比)过二硫酸铵溶于10.44克水所组成的溶液。溶液颜色呈红色并在3分钟之后达到最高温度,表明磺基亚磺化作用到达终点时间(分钟) 0 0.5 1 2 3 5温度(℃) 20 31 40 42.5 43 43实施例10本实施例要说明的是,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在与之作用的反应物浓度较高时进行磺基亚磺化作用生成二甲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一般式中,R1=R2=CH3;R=R3=H;X=SO2Na)的速度提高以及在降低起始温度时反应速度的降低。
为了制备一种PH值为2的溶液,将下列物质互相混合185克(1摩尔)65.65%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534.3克(2.1摩尔)40.9%工业纯亚硫酸氢钠溶液及21.4克37%盐酸。接着,在搅拌下一次加入4.8克(2%摩尔比)研细的过二硫酸钠。反应溶液的颜色立刻呈红色,并在一分钟之内温度从22℃升到50℃,反应定量完成。然而,倘若在起始温度为0℃时重复试验,起初为淡黄色的反应溶液在1.5分钟后才呈红色并在4分钟后达到最高温度。不同起始温度时的时间进程为时间(分钟) 0 0.5 1 2 3 4 5温度(℃) 0 5 10 22 29.5 30 3022 30 50 49.2 49 - -在真空中从反应溶液蒸馏出20毫升水,以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并加入数滴30%的H2O2。滤出氢氧化铁(Ⅲ)之后,将无色的反应溶液进行浓缩。
13C-核磁共振谱45.5 57.5 57.9 49.1
为了分离游离的二甲基-(2-亚磺酸)-3-磺丙基内铵盐,将钠盐用足够量的浓盐酸仔细处理。然后,滤掉无机盐-主要是氯化钠,并将滤液在真空中浓缩,亚磺酸结晶成无色物质。添加乙醇可以从水中重结晶出来。
13C核磁共振谱45.7/45.1 57.3 56.7 48.8
与钠盐相比,亚磺酸的N-CH3基团是不等价的。
需要时,可以用任何一种碱中和亚磺酸来制取分子式纯的相应盐(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或亚磺酸盐磺酸盐)。
实施例11本实施例及下面一个实施例所要说明的是,用其它起始剂,例如氧、过氧化氢及过硼酸钠起始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的磺基亚磺化作用,以及它们与本发明工艺方法相比的不足之处。
通入氧气时的磺基亚磺化作用以相似于实施例10的方法制一种PH值为2的混合物,它由1摩尔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2.1摩尔亚硫酸氢钠溶液及盐酸所组成。强烈地向溶液中通入空气氧,使溶液中始终有细散分布的细小气泡,反应就这样起始起来并继续进行到反应完全。下列综览表表达了磺基亚磺化发热作用的时间进程
时间(分钟) 0 30 60 75 85温度(℃) 21.5 28 31 31.5 31在反应时间为75分钟以后,尽管已过了最高反应温度,85分钟后所取试样的1H核磁共振谱却表明还有原始反应物存在。150分钟后反应倒是定量的。
反应产物除了含有9%的磺基内铵盐之外,还含有91%的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
在PH值为2并用过二硫酸钠起始反应时,相似的反应在短得多反应时间内产生了定量的磺基亚磺化产物(参见实施例1、2及10)。
实施例12用过氧化氢及过硼酸钠进行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的磺基亚磺化反应按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进行操作,但是向反应混合物加的是2%(摩尔比)的30%过氧化氢而不是过二硫酸钠。溶液的温度在10秒钟内上升2℃,然后保持恒定。反应根本不生成最终产物。
用过硼酸钠作起始剂,在相同的过程中所回收到的同样的原始反应物。只有再向反应液附加过二硫酸盐,反应才顺利地定量进行,生成如实施例10所述的磺基内铵盐亚硫酸盐。
实施例13N,N-二甲基-2-甲代烯丙胺盐酸盐的磺基亚磺化反应按实施例10进行操作,使总重量为56克、由3.7克(30毫摩尔)N1N-二甲基-2-甲代烯丙胺盐酸盐、65毫摩尔亚硫酸氢钠、盐酸、自来水及5%(摩尔比)过二硫酸钠组成的混合溶液在PH值为2.1时进行反应。反应在室温时开始进行之后,反应液温度至多升高6.5℃。
在反应结束之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溶液的PH值调至11并进行13C核磁共振谱试验。核磁共振谱表明,产物不是单一的,而是由1-二甲基氨基-3-亚磺酸-3-磺酸-2-甲基丙烷-二钠盐和1-二甲基氨基-2-甲基-3-磺酸丙烷-钠盐组成的。
13C核磁共振谱,以PPm为单位(与45.6PPm时的主信号相比,所有信号均大于强度值的15%)64.9;60.8;60.1;56.6;55.9;49.4;49.0;45.6;39.9;28.5;19.5;16.5。
39.9
45.6 64.9 28.5/19.5 56.6
实施例14二乙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一般式中,R1=R2=C2H5;R=R3=H;X=SO2Na)借二乙基烯丙胺盐酸盐进行磺基亚磺化作用来制取按实施例10操作,并将总重量为885克,由1摩尔二乙基烯丙胺盐酸盐、2.1摩尔亚硫酸氢钠、盐酸及2%(摩尔比)过二硫酸钠的各溶液组成,其PH值达到2.5。放热的磺基亚磺化作用,其时间进程如下所列;在大约1分钟之后,反应溶液呈血红色时间(秒) 0 30 60 90 110 150温度(℃) 19 20 33 45 45.5 45.3
反应产物的13C核磁共振谱10.3 49.6 57.1 52.1 49.1
游离的二乙基-(亚磺酸)-3-磺丙基内铵盐可以按照实施例10中所述的处理方法来分离。它是无色的结晶物质,在添加乙醇的条件下可以从水中重结晶出来,13C核磁共振谱为10.0/9.6 50.0/49.8 56.8 51.2 48.8
与钠盐相比,自由亚磺酸中的乙基不是当量的。
实施例15借烯丙胺盐酸盐的磺基亚磺化作用制取(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一般式Ⅰ中,R=R1=R2=R3=H;X=SO2Na)按实施例10所述的方法进行操作,并将总重为715克的1摩尔烯丙胺盐酸盐、2.05摩尔亚硫酸氢钠、盐酸及2%(摩尔比)过二硫酸钠各溶液在PH值为2.5时转移到一起。放热磺基亚磺化反应随时间的进程由下列综览表示出时间(秒) 0 10 20 30 40 50 100 180温度(℃) 24 30 48 54 55.5 55.7 55.7 55
反应产物的13C核磁共振谱38.8 59.2 48.5
游离的(2-亚磺酸-3-磺丙基内铵盐可以按实施例10所述的处理方法以结晶态物质分离出来。
13C核磁共振谱38.8 59.1 48.2
实施例16至22本实施例叙述用三甲基烯丙铵氯化物作原料制备纯净的三甲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H;R1=R2=R3=CH3;X=SO2Na)及其与三甲基-3-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1=R2=R3=CH3;R=X=H)的混合物以及磺基亚磺化反应对起始PH值的依赖关系。
按实施例1至8中所说明的一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在表2中所列的那些PH值时按每公斤反应混合物将1摩尔三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2.02摩尔亚硫酸氢钠和2%(摩尔比)过二硫酸钠或过二硫酸钾放在一起。
现以PH值为4时的磺基亚磺化反应作为试验系列的典型来阐述使341.6克(1摩尔)39.7%三甲基烯丙胺氯化物溶液、516.5克(2.02摩尔)40.7%工业亚硫酸氢钠溶液(铁含量60毫克/升)、2克37%盐酸及134.5克自来水与5.4克(2%摩尔比)过二硫酸钾一起反应。
反应起始后,反应液发热情况如下时间(分钟) 0 1 2 3 3.5 4 6温度(℃) 24 27 36 46 47.5 48 48把所得到的反应溶液的一个整除部分在真空中浓缩成盐状残留物并用比较1H核磁共振谱的适当信号强度的方法来测定组成。
表2表明了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的产率、配料在反应起始后到达最高温度的持续时间以及从起始温度到最高温度所达到的温度差对每次所调节PH值的依赖关系。
表2不同PH值条件下的三甲基烯丙铵氯化物磺基亚磺化反应实施例 PH值 亚磺酸盐 反应起始后到达最高 温度差产率(%) 温度的时间(分钟) (℃)16 1.75 100 3 1817 2.0 100 3 2118 2.5 95 3 2319 2.8 88 3 2320 3.4 84 3 2321 4.0 51 4 2422 5.0 42 8 17
所以,只有在起始PH值≤2时才能制得纯的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
按实施例17所制得的反应产物呈下列13C核磁共振谱
PH值高时(实施例18至22),三甲基-3-磺丙基内铵盐部分逐渐增加。尽管所有的实施例均在反应起始后3至8分钟达到最高温度,但是,反应暂时还不完全,特别是实施例16及实施例22,正如由所测得的温度差可以推断的那样。只有提高起始剂浓度或者附加通入空气氧,反应才能完全;在这些PH值的情况下,未能观察到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产率的升高。
实施例23-27借烷基二甲基烯丙基铵盐的磺基亚磺化反应制取烷基二甲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一般式Ⅰ中,R1=R2=CH3;R3=烷基;R=H;X=SO2Na)
表3烷基二甲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实施例 R3(烷基) 熔点(℃)23 C4H9分解>24324 C8H17分解>23225 C10H21分解>24826 C12H25分解>24427 C16H33147至153+)+)Na=H按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实施例进行操作,并将分别由烷基二甲基烯丙基铵盐、亚硫酸氢铵或碱金属亚硫酸氢盐酿成的溶液在PH值为2时与过二硫酸铵或碱金属过二硫酸盐一起进行反应。此时,也可以使用结晶态的烷基二甲基烯丙基铵盐。如果使用的是十六烷基铵盐,则必须将亚硫酸氢盐溶液加热到40℃,以使十六烷基铵盐溶解。
在磺基亚磺化反应结束后,尤其是长链亚磺酸盐会在冷却下来的反应溶液中结晶出来。
要从无机盐中分离出纯净的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还可以用约80%的含水乙醇来萃取浓缩过的溶液。
还可以按上面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来回收游离的亚磺酸。用任何一种碱中和磺基内铵盐亚磺酸可以制得分子式纯的相应盐。
实施例28用N-十二烷基/十四烷基氨基羰基甲基-N,N-二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在不同起始剂浓度条件下(参见图2)的磺基亚磺化反应制备N-十二烷基/十四烷基氨基羰基甲基-N,N-二甲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一般式Ⅰ中,R1=R2=CH3;R3=CH2-CONH-C12H25/C14H29;R=H;X=SO2Na)
原始反应物的合成N-甲氧基-羰基-甲基-N,N-二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将850克(10摩尔)烯丙基二甲胺放入反应容器。滴入1085克(10摩尔)氯乙酸甲酯。滴加的同时,温度徐徐上升,借间歇冷却法使温度维持在60℃与70℃之间。这样制得的反应产物在定量复分解后是澄清透明的并且是粘稠的,定量复分解约在30分钟以后完成。
N-十二烷基/十四烷基氨基羰基甲基-N,N-二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在30分钟之内向上述甲基酯-铵氯化物中滴入1990克(10摩尔)液化十二烷基/十四烷基胺混合物(Cocosamin,组份比约为1∶1),而且要反应温度不超过70℃至80℃。所制得的产品是高粘度的最终产物,其PH值为7。
如同已在实施例9中所述的那样,以相似的方法研究了1摩尔按上述规程制备的烯丙基铵氯化物与2.1摩尔亚硫酸氢钠在1.1公斤反应混合物(PH2.2)中进行放热磺基亚磺化反应的持续时间对起始剂浓度的依赖关系。
用作起始剂的过二硫酸铵(APS)在0%-8%(摩尔比)范围内变化。每次的起始温度均为20℃。
综合结果示如图2.与图1(实施例9)相比,在起始剂量从0.5%至8%(摩尔比)变化时,历程极为相似,也即反应速度有所提高。低于0.5%(摩尔比)时,尽管在起始相中起始了磺基亚磺化反应,但是只有辅助地通入空气氧时反应才能完全,而单独使用空气氧则根本达不到工业上实用的反应速度。
以2%(摩尔比)为例,磺基亚磺化反应的时间历程示如下列综览表时间(秒) 0 30 60 90 120 125 300温度(℃) 20 23.5 29 36 41 41.5 41.5最初的淡黄色悬浮液在加入起始剂后不一会就变为橙色,均相并由于所搅入的空气微气泡而呈乳白色。反应溶液冷却后成为均质、清透明的粘稠液,色淡黄。
可以用80%左右的含水乙醇萃取浓缩过的反应溶液,将熔点为192℃(分解)的纯净磺基内铵盐分离出来。
实施例29N-十六烷基/十八烷基-氨基羰基甲基-N,N-二甲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一般式Ⅰ中,R1=R2=CH3;R3=CH2-CO-NH-C16H33/C18H37;R=H;X=SO2Na)温度
按实施例28用N,N-二甲基烯丙胺、氯乙酸甲酯及十六烷基胺或十八烷基胺的1∶1混合物作原料制备原始反应物所必需的N-十六烷基/十八烷基氨基羰基甲基-N,N-二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1摩尔),并在起始温度为40℃时用2.1摩尔亚硫酸氢钠在有2.5%(摩尔比)过二硫酸铵存在下在1.6公斤PH2.1的反应混合物中进行反应。
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在反应溶液冷却后实际上完全析出。
熔点128℃(分解),自90%乙醇中。
实施例30N-/双(十二烷基/十四烷基氨基羰基)/-甲基-N,N-二甲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1=R2=CH3;R3=CH(CONH-C12H25/C14H29)2;R=H;X=SO2Na)
原始反应物所必需的烯丙基铵盐之制备如下将85克(1摩尔)二甲基烯丙胺溶于200毫升乙醇中。在20℃时向该溶液中边搅拌边滴入239克(1摩尔)溴代丙二酸二乙酯并加热到78℃,之后保持4小时。接着,慢慢地向该溶液中加入398克(2摩尔)十二烷基/十四烷基胺混合物(Cocosamin,组分比约为1∶1)。为使反应进行完全,再加热到80℃,之后保持6小时,然后在真空中除去绝大部分的溶剂。向剩余下来的烯丙基铵溴化物中加入2.1摩尔亚硫酸氢钠、水及浓盐酸,结果得到1.6公斤的均质原始溶液,其PH值为2.3。在将该溶液加热到40℃并添加3%(摩尔比)过二硫酸铵之后,即如前面各实施例所述那样发生磺基亚磺化反应。
冷却时,从溶液中结晶出黄色产物磺基内铵盐亚磺酸。
一份从乙醇中重结晶出来的样品经测定得知其熔点为74℃至76℃。
实施例31N-辛酰胺乙基-N,N-二甲基-(2-亚磺酸钠)-3-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1=R2=CH3;R3=C7H15CONH-CH2-CH2;R=H;X=SO2Na)
用辛酸甲酯、N,N-二甲基乙二胺及烯丙基氯可以制备原始反应物所必需的烯丙基铵氯化物。
将1摩尔烯丙基铵氯化物、2.1摩尔亚硫酸氢钠、用来将PH值调节到2.2的盐酸及水配成1.6公斤的溶液,并掺入2%(摩尔比)过二硫酸铵。反应混合物在2.5分钟内从20℃热到33.5℃,在这以后反应结束。
经分离并在80%的含水乙醇中重结晶之后,可以几近定量的产率分离出熔点为209℃(分解)的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盐。
实施例32钠-N-十五氟辛酰胺乙基-N,N-二甲基-(2-亚磺酸盐基)-3-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1=R2=CH3;R3=C7F15CONH-CH2CH2;R=H;X=SO2Na)
原始反应物所必需的烯丙基铵氯化物可以用十五氟辛酰基氯、N,N-二甲基乙二胺及烯丙基氯来制备。
将0.1摩尔烯丙基铵氯化物、0.21摩尔亚硫酸氢钠、用来将PH值调节到2.2的盐酸及水配成160克的溶液,并掺入2%(摩尔比)的过二硫酸铵。反应混合物在2分钟内从20℃热到35℃,在此之后反应即告结束。
经分离及在50%含水酸性乙醇中重结晶之后,可以几近定量的产率分离出熔点为138℃至140℃的磺基内铵盐亚磺酸。
(该磺基内铵盐亚磺酸的钠盐具有强力吸水性)。
实施例33钠-二甲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中,R1=R2=CH3;R=R3=H;X=SO3Na)用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来制备制备在一个装有搅拌器、回旋冷凝器、滴液漏斗及温度计的磺化烧瓶中,将310克(1摩尔)39.2%二甲基烯丙胺盐酸盐水溶液、533.6克(2摩尔)39%含9毫克/升铁的工业纯亚硫酸氢钠溶液及30克37%盐酸一起混合成均质的溶液,其PH值为2.15(玻璃电极)。向这样制备得到的淡黄色起始溶液中迅速均匀地加入一种由238.1克(1摩尔)过二硫酸钠(Na2S2O3)及357.1克水配制成的40%过二硫酸钠水溶液。2分钟后,约60%的该溶液被按规定量加入,同时,变成红色的溶液已从21℃热到94℃。继续添加氧化剂,此时反应溶液逐渐登清,最后变成无色,之后加入约90%的过二硫酸盐溶液。此刻沸腾着的溶液,其多余的反应热可以容易地借汽化冷却法来释放,以使过二硫酸盐溶液的定量供入在4分钟后结束。
下列综览表表示出了定量加入氧化剂的过程中放热反应的时间历程时间(分钟) 0 0.5 1 2 3 4 5温度(℃) 21 60 75 94 103 103 105对此刻的溶液绘制的1H核磁共振谱证实了烯丙基铵盐定量地、有选择性地转化成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在用33%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强酸性的反应溶液以后,由于使用工业纯亚硫酸氢盐溶液而含有的铁盐变成氢氧化铁(Ⅲ),产生絮凝作用,并且可以同大部分结晶出来的硫酸钠一起被过滤出来。
无色滤液的12C核磁共振谱如下(N-CH8-基团不是当量的)
47.0/44.7 59.6 53.3 50.6
若要使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完全同与其伴生的无机盐分开并分离出游离的二甲基-(2-磺酸)-3-磺丙基内铵盐,可以进行如下的处理上面制取的反应溶液经浓缩干燥后,在所得到的残留物中掺入足量的盐酸并彻底搅均,滤去未溶解的钠盐,并在减压下将磺基内铵盐磺酸的盐酸溶液蒸发干。之后不一会儿磺酸开始结晶成白色物质。这种从120℃起开始慢慢分解的磺酸易于从水中重结晶出来。
该酸的13C核磁共振谱同相应的钠盐共振谱相同。
需要时,用任何一种碱中和该磺酸就可以制得相应的分子式纯盐。例如,用2摩尔当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得到3-二甲氨基丙烷-1,2-二磺酸钠盐,其13C核磁共振谱为46.7 61.1 56.7 52.2
实施例34钠-N,N-二甲基-2-甲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按实施例33所述进行操作并代之以二甲基烯丙胺将7.4克(30毫摩尔)50%N,N-二甲基-2-甲基烯丙胺盐酸盐水溶液、65毫摩尔39%亚硫酸氢钠溶液及盐酸所组成、起始PH值为2.0的均质溶液与65毫摩尔40%过二硫酸钠溶液移置在一起。
反应结束后,用33%氢氧化钠溶液将该溶液调节到PH值为11,分离出已结晶出来的硫酸钠并进行13C核磁共振谱试验。该共振谱表明,产物是由1-二甲基氨基-2、3-二磺酸盐基-2-甲基丙烷-二钠盐和1-二甲基氨基-2-甲基-3-磺酸盐基丙烷-钠盐所组成的混合物。
13C核磁共振谱,以ppm为单位(所有信号与27.9ppm时的主信号相比均大于强度的20%)75.5;64.2;63.8;58.8;58.6;57.1;56.2;54.4;49.0;45.5;45.2;45.1;45.0;27.9;21.5;19.2;
实施例35用三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制备钠-三甲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1=R2=R3=CH3;R=H;X=SO3Na)按实施例33所详述的那样进行操作,并将341.6克(1摩尔)39.7%三甲基烯丙铵氯化物溶液、533.6克(2摩尔)39%亚硫酸氢钠溶液及33克37%盐酸一起混合成一种均质溶液,其PH值为2.0。在5分钟内向该溶液滴入595.25克40%过二硫酸钠溶液。下列综览表可以说明氧化剂定量供入相中放热反应的时间历程时间(分钟) 0 0.5 1.5 4 5温度(℃) 22 40 60 85 90正如用1H核磁共振谱方法所确定的那样,生成磺基内铵盐磺酸盐的反应至此时刻是定量地、有选择性地进行。
反应溶液经中和以后的13C核磁共振谱56.1 67.5 53.6 52.7
但是,如果均质反应溶液的PH值在一开始就调节到大于2的值,反应进行时选择性就减小,并且除了生成三甲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以外,所生成的三甲基-3-磺丙基内铵盐的量也逐渐增加,最后可能变成为主产物。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说明这一事实。
实施例36按实施例35进行操作并将1摩尔三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溶液与2摩尔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合在一起。向PH值为4.0的均质溶液中定量加入如上所述的1摩尔40%过二硫酸钠溶液。用1H核磁共振谱比较适当信号强度来测定反应溶液经中和处理以后的定量组成,结果是,所制得的产物除有59%三甲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外,还有41%的三甲基-3-磺丙基内铵盐(参见DD-WP154,443)。
实施例37本实施例及下面一个实施例可以用来说明氧化剂组合的适用性。
按实施例33和实施例35进行操作,并用1摩尔三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溶液、2摩尔亚硫酸氢钠溶液及盐酸制备一种PH值为2.0的均质溶液,并且在大约1.5分钟之内先将15%(摩尔比)的50%过氧二硫酸铵溶液、接着将85%(摩尔比)30%过氧化氢以这样的速度加到溶液中,以致放热反应可以用汽化冷却法来控制,为此约需4分钟。
用1H核磁共振谱可以证明,烯丙基铵盐已定量地转化成磺基内铵盐磺酸盐。
单独使用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来重复这一试验的结果是,除了原始反应物不发生变化外,只将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
实施例38按实施例37进行操作并用氯来代替85%(摩尔比)过氧化氢作氧化剂。
用1H核磁共振谱可以证明只有磺基内铵盐磺酸盐。与此相反,在只使用氯作氧化剂重复试验时根本不能制得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反应结果只将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
实施例39用二乙基烯丙胺盐酸盐制备钠-二乙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1=R2=C2H5;R=R3=H;X=SO3Na)按上述各实施例的处理方法,用1摩尔二乙基烯丙胺盐酸盐、l摩尔焦亚硫酸钠(Na2S2O5)及37%盐酸制备一种均质溶液。
在将起始PH值调节到2.0时,定量得到磺基内铵盐磺酸盐。
13核磁共振谱(各N-乙基均不是当量的)10.2/9.3 51.0/49.7 53.5 53.1 50.7
二乙基-(2-磺酸)-3-磺丙基内铵盐的分离可以按实施例33所述的操作方法来进行。起初得到的磺酸是高粘度的无色油状物,但是,它在静置数日以后经孕育种晶却很快结晶。13C核磁共振谱在实际上与钠盐的共振谱相同。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磺基内铵盐磺酸或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则得到3-二乙氨基丙烷-1,2-二磺酸钠盐,其13C核磁共振谱如下11.6 48.2 57 54.9 52.4
实施例40用三乙基烯丙铵溴化物制备钠-三乙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1=R2=R3=C2H5;R=H;X=SO3Na)用1摩尔三乙基烯丙基铵溴化物、2摩尔亚硫酸氢钠及盐酸制备一种PH值为2.0的均质溶液并按上述各实施例中的任一例进行操作。定量得到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其13C核磁共振谱为8.8 55.4 59.5 53.3 53
实施例41用烯丙胺盐酸盐制备钠-2,3-二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R1=R2=R3=H;X=SO3Na)用1摩尔烯丙胺、2摩尔亚硫酸氢钠及盐酸制备一种PH值为2.0的均质溶液,并按实施例37进行操作。
经中和并滤掉微量不溶性氢氧化铁(Ⅲ)之后,磺基内铵盐磺酸盐直接从冷却过的无色反应溶液中结晶出来。添加乙醇可以使它定量地结晶出来。该产物很容易从水中重结晶出来。
13C核磁共振谱40.6 55.1 50.4
按实施例33中所述的操作方法,可以分离出游离的(2-磺酸)-3-磺丙基内铵盐。所得到的分离产物是无色结晶态物质,它在添加乙醇的条件下同样能够容易地从水中重结晶出来。该游离磺酸的13C核磁共振谱实际上与磺基内铵盐磺酸盐的共振谱相同。
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磺基内铵盐磺酸或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可得到3-氨基丙烷-1,2-二磺酸钠盐,其13C核磁共振谱如下所示
42.3 60.0 50.3
实施例42-46用烷基-二甲基-烯丙基铵盐制备钠-烷基-二甲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H;R1=R2=CH3;R3=烷基;X=SO3Na)按上述各实施例中任一例所述进行操作,并用1摩尔烷基-二甲基-烯丙基铵盐、2摩尔的某种亚硫酸氢盐、盐酸及水制备一种PH值为2.0的均质溶液。如果是长链的烷基-二甲基-烯丙基铵盐(烷基>C14),则必须将最初的悬浮液加热到40℃左右,使形成一种均质起始溶液。
反应结束后,用1摩尔的某种过二硫酸盐或者过二硫酸盐/氧化剂组合物使反应产物,特别是长链(烷基中的碳原子多于或等于16个)反应产物从冷却下来的溶液中析出。视反应混合物是否中和过这一情况而定,可以或者分离出游离的磺基内铵盐磺酸或者分离出相应的磺基内铵盐磺酸盐。
在短链磺基内铵盐磺酸盐的情况下,用乙醇/水混合物(1∶1或者2∶1)萃取溶液蒸发后的残留物,就可以将短链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同无机伴生盐分离开来。
表4钠-烷基-二甲基-2,3-二磺基丙基内铵盐实施例 R3(正烷基) 分解点(℃)9 C10H21>19610 C12H25>20411 C14H29>22612 C16H33/C18H37>143+)13 C18H37>165+)游离酸在162℃时熔化,同时分解实施例47钠-氨基羰基甲基-二甲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H;R1=R2=CH3;R3=CH2-CO-NH2;X=SO3Na)按实施例37进行操作,并将由1摩尔氨基羰甲基-二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用二甲基烯丙胺及氯乙酰胺制备)、2摩尔亚硫酸氢钠及盐酸组成并且PH值为2.0的均质溶液与过二硫酸铵/过氧化氢混合物在采用外部冷却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使反应温度不超过60℃。反应结束后,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以防止酰胺官能团水解。
然而,倘若类似于实施例33只用过二硫酸盐来进行反应,之后则应向烯丙基铵盐按规定量加入10%(摩尔比)的过二硫酸盐溶液,同时在温度保持于60℃时将至少2摩尔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剩余的过二硫酸盐(90%摩尔比)一起加入。
所得到的磺基内铵盐可以用一种乙醇/水混合物(1∶1)萃取反应溶液蒸发后的残留物来与伴生的无机盐分离。
几乎以定量产率所制得的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其分解点为276℃,13C核磁共振谱如下168.3 65.3 54.2/54.7 66.5 53.3 52.6
实施例48钠-十二烷基/十四烷基氨基羰基甲基-二甲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在一般式Ⅰ中,R=H;R1=R2=CH3;R3=CH2-CO-NH-C12H25/C14H29;X=SO3Na)
按实施例47进行操作,并使十二烷基/十四烷基氨基羰基甲基-二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用二甲基烯丙胺、氯乙酸甲酯及十二烷基/十四烷基胺混合物(Cocosamin,组份比约为1∶1)制得〕定量地反应、生成熔点为158℃(分解)的磺基内铵盐磺酸盐。用含水乙醇(70%)将磺基内铵盐磺酸盐从溶液蒸发后的残留物中萃取出来。
实施例49钠-二(十二烷基/十四烷基氨基羰基)甲基-二甲基-2,3-二磺基丙基内钠盐(在一般式Ⅰ中,R=H;R1=R2=CH3;R3=CH(CO-NH-C12H25/C14H29)2;X=SO3Na)
按实施例47进行操作,并使二(十二烷基/十四烷基氨基羰基)甲基-二甲基-烯丙基铵溴化物〔用二甲基烯丙胺、溴代丙二酸二乙酯及十二烷基/十四烷基胺混合物(Cocosamin,组份比约为1∶1)制得〕在40℃的反应温度下进行反应,定量地生成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在冷却反应混合物时,所制得的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就析出来;将它分离出来并在乙醇中重结晶。其熔点为155℃(分解)。
实施例50钠-辛酰胺基乙基-二甲基-2,3-二磺基丙基内铵盐(一般式Ⅰ中,R=H;R1=R2=CH3;R3=CH2-CH2-NH-CO-C7H15;X=SO3Na)
按实施例47进行操作,并使辛酰胺基乙基-二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用辛酸甲酯、二甲基乙二胺及烯丙基氯制备)进行反应,定量地生成相应的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其分解点大于186℃(在70%含水乙醇中重结晶过)。
实施例51钠-十五氟辛酰胺基乙基-二甲基-2,3-二磺丙基内铵盐(一般式Ⅰ中,R=H;R1=R2=CH3;R3=CH2-CH2-NH-CO-C7F15;X=SO3Na)
按实施例47进行操作,并使十五氟辛酰胺基乙基-二甲基-烯丙基铵氯化物(由十五氟辛酰氯、二甲基乙胺及烯丙基氯制得)进行反应,定量地生成结晶态磺基内铵盐磺酸盐,其熔点为248℃(分解),在70%含水乙醇中重结晶。
补正 85105316文件名称 页 行 补正前 补正后说明书 2 4 NO US-PS2 12 NO DD-WP4 12 22 31 353 923135394 14 DO-WP DD-WP4 22 S2O- S2O6-9 15 在0.5%或小于- 在小于0.5%-10 9 一般式中 一般式Ⅰ中13 2 二甲基氨基-3- 二甲基氨基-2-13 15 一般式中,一般式Ⅰ中,21 17 (2-亚磺酸盐基) (2-亚磺酸钠)22 7 一般式中,一般式Ⅰ中,26 25 最后-CH- -CH2-28 19~20 无结构式 补上结构式29 10~14 实施例编号为 编号为42-46,9~13,
权利要求
1.一般式Ⅰ所示2-位上取代的新的3-磺丙基内铵盐的制备方法,
其中,R为氢或一个甲基,X代表SO2M或SO3M,而且M可为氢或一个碱金属原子,例如钠或钾,或者也可为NH4+,R1及R2互不相干,可为氢、具有1-3个碳原子的烷基、羟烷基、具有至少10个环氧乙烷单位的烯氧基或者封闭成环的取代基以及R3可为氢或具有1至22个碳原子而且在链中含有-NH-CO-或-CO-NH-的烷基,其特征在于,将一般式Ⅱ所示的烯丙基铵盐或甲基烯丙基铵盐
其中,R、R1、R2及R3同上所述,而Y-代表一个阴离子,优选的为氯离子或溴离子,在2.0与4.0之间的PH值范围内,在有过二硫酸盐存在下,必要时结合使用其它氧化剂,同至少2倍摩尔量的亚硫酸氢盐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
2.根据权项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二硫酸盐以催化量加入。
3.根据权项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二硫酸盐以摩尔量单独加入或者与其它氧化剂相结合以所用烯丙基铵盐或甲基烯丙基铵盐为准计算的2个氧化当量用量加入。
4.根据权项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与过二硫酸盐结合使用的氧化剂为氯或释放氯的物质、氯酸盐、溴酸盐、过氧化氢或空气。
专利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2-位上取代的新3-磺丙基内铵盐,其分子式为
文档编号C07C313/04GK85105316SQ85105316
公开日1987年1月7日 申请日期1985年7月11日
发明者德特利福·伯斯查, 豪斯特·塞伯特, 乔切·鲁斯克, 罗兰德·奥姆 申请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