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的提取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746阅读:19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脂的提取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从大豆、菜籽、葵花籽、玉米粒等动植物中提取油脂所采用的油脂提取方法及其装置。
从大豆等提取食油的各种各样装置一般都早已公知。
例如,如第5图(A)所示,传送带式的提取机(De Smet提取机)是将原料(被提取物)堆放在转动的金属网传送带上往前输送,只从上方散撒胶团来进行对流渗透提取的结构。这时,收集微胶团的料斗装设在机壳里面金属网传送带承载部分的下面,而传送带的回程侧则通过料斗的下面,这样,整个装置就需做得较庞大笨重。此外,由于采用了把这些料斗始终置于机壳中的结构,因而就容易发生腐蚀。当然,金属网本身的孔眼也容易被堵塞,在回程侧必须进行充分洗净,而且每年需要一次左右的扫除,维护检修很麻烦。
又如,第5图(B)所示的Lurqi提取机是由循环运行的框格式传送带和支承该传送带的两组循环运行的滑轮传送带组成的装置,油脂提取作业由往与复分阶段进行。就是说,这种类型在上下两阶段上至少都要有框格的高度,这就使装置大型化。此外,框格的高度又几乎同原料层的高度一样,根据这一点也不能指望装置小型化,而且还有结构复杂等缺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实际情况,把传送带途径中的原料层区域只设在承载的一侧上,而且把料斗的位置设在不受腐蚀的外侧,从而形成紧凑设计的油脂提取方法。另一个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实施上述发明方法直接使用的装置。
即,第一个发明是把作为原料的被提取物堆放在沿整个长度方向设有许多小缝隙的固定平滑输送面上,把这些被提取物由循环链条驱动的许多刮板带动而依次往前输送,同时,在形成上述承载部分的平滑输送面整个宽度上,以溢流的方式按规定的间隔从上方散撒溶剂,溶剂经由平滑输送面流下,洗净回程循环链条和刮板之后,由位于筐体底部成排分布的若干个装微胶团的料斗来收集,然后,由各个料斗分别用泵把抽上的浓稠微胶团,依次送往新输入原料位置侧作为溶剂散撒液而加入以多次利用。
另一个发明是这样的装置,即它是由在筐体内的下部挂着输送用的链条,在该链条上垂直地设置许多具有输送宽度的刮板,在链条的承载部分位置上,若干条楔形载面带在沿承载部分的全长上开有缝隙并以绷紧方式安装从而形成固定式平滑输送面上传送被提取物的装置和在筐体内的上部配置的溶剂导管以及在导管下方设置的若干个具有输送宽度、带溢流片均匀倾斜的散撒板所构成的散撒溶剂的装置和回程循环链条与刮板的洗净装置和在筐体底部沿长度方向由若干液槽构成装微胶团用的料斗所形成的收集微胶团的装置,并且把连接在各个料斗上的输出导管接到上述的溶剂导管中,即将其循环地接到新的原料输送侧上方的溶剂导管上。
利用上述的结构,从筐体一端上方连续地落下大豆等被提取物,用形成固定板的平滑输送面加以接收,由依次移动输送的刮板使这一堆放物往前移动,这时,从上方通过溢流作用的均匀倾斜散撒板将溶剂沿输送宽度均衡地散撒。透过这些被提取物的含有油分的微胶团各自通过下方洗净循环链条和刮板之后分别蓄积在料斗里,用泵抽上的浓稠的微胶团经由该料斗位置前方上端新原料上方的再生溶剂导管再次散撒,以得到依次加浓的微胶团。当然,超过平滑输送面前端的已提取完毕的被提取物则由筐体前端的下方排出。
下面,通过实施本发明时所采用的装置的附图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附图表示实施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装置。图1是表示装置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表示主要部分的纵断面图、图3是表示均匀倾斜散撒板的斜面图、图4是表示楔形带的局部断面图、图5A和B都是先有技术装置的示意图。
1.是构成机体的筐体。在筐体1的下部两端各设有头部链轮2和尾部链轮3,在链轮2、3上至少挂有一定输送间隔和一定宽度的输送链条4,在该链条4上每隔一定间隔装有具有规定高度b的板状刮板5,以此作为传送机构。在链条4承载部分4a的下面,在承载部分的全长上张紧地装设有许多根沿长度方向开有小缝隙7且断面呈三角形的楔形带6,此带就作为固定式平滑输送面8。上述的刮板5在这平滑输送面8上形成滑动的结构。9是在筐体上方顶板附近垂直于传送方向配置的溶剂导管,在各个溶剂导管9的下方设置着与传送方向有倾斜角的均匀倾斜散撒板10。在均匀倾斜散撒板10的中部突出地安装着锯齿状溢流片11,而在下端边缘上又设置刮削爪12。这时,在均匀倾斜散撒板10下端和平滑输送面8之间所形成的原料层的高度a取刮板5高度b的3-10倍(图中所示是3倍的间隔)。当然,这个原料层高度a可用位于筐体1的顶端入口处1a并可自由转动的高度限制翼片13来加以调整。此外,均匀倾斜散撒板10通过螺丝14的调整做成与这个高度相适应的可以自由抽出的结构。15是位于链条4回程部分4b的下方刮板5边缘下端的筐底处所形成的装微胶团用的料斗,料斗15沿长度方向形成若干个液槽(图中所示的是7个槽)。在各个料斗15的微胶团出口15a处,通过泵(图中未示出)将输出管16接到上述溶剂导管9的溶剂入口9a上。这时,由某一料斗15收集的微胶团被送到该料斗15位置前方的新输入原料位置处,即送到被提取物A的移动方向前面位置的溶剂导管9内向新输入的原料上方散撒浓稠的微胶团。
下面说明它的作用。首先,以顶端入口处1a连续地投入成片状的被提取物A,使其堆放在固定的平滑输送面8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驱动链条4使刮板5移动起来,就能把已成堆被提取物A往前传送。这时,传送的高度,即原料层高度a由位于上方的高度限制翼片13决定,所以便以这一原料层高度a依次往前传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筐体上方的溶剂导管9喷涌出乙烷等溶剂,一旦这些溶剂落在均匀倾斜散撒板10上,便经溢流片11的沟槽11a遍布整个散撒板而流出并从该均匀倾斜散撒板10的下缘往被提取物A流下。
接着,沿原料层高度a依次透过的微胶团B,都收集在其输送位置下面的,回程循环链条4和刮板5洗净之后的各个料斗15里。料斗15内的微胶团分别再由泵抽上,送往新输入原料上方的溶剂导管9,再次进行散撒。就是说,采用了料斗15群使得微胶团越传向前方,就变得越浓稠,在投入新的原料(被提取物)的同时散撒更浓稠的微胶团这就是多段循环的浓缩法。
在把规定的油脂提取之后的被提取物A就从链条4位于头部链轮2处的平滑输送面8一端,由上述的刮板5推送而收集在筐体下端的排出部1b里。此外,图中17是洗净溶剂喷射部分。
本发明的油脂提取方法及其装置,由于采用带有小缝隙的固定式平滑输送面作为被提取物的输送面,通过刮板的移动来传送被提取物,这样,在输送部分只需承载部分有原料层的高度就可以,在回程部分只需刮板的高度就可以,因为可以实现最小的输送部分高度。此外,在刮板用的链条的承载部分和回程部分之间不用象以前那样设置料斗,因而由这一点也可使整个输送部分变得扁平。这些都有助于实现紧凑的设计。还有,溶剂的散撒装置不是从溶剂导管直接往被提取物散撒,而是通过带有溢流片的均匀倾斜散撒板来进行,因此能够沿整个输送宽度进行均匀的溶剂散撒,从而能高效率地进行油脂提取。提取后的微胶团还用于对循环链条及刮板进行彻底的洗涤。而且,由于把下部的装微胶团用的料斗做成筐体底部,所以输出部分等的外部构件不受溶剂的浸蚀,进而也不会引起料斗的腐蚀。还要指出,本发明的特点之一是采用平滑的输送面,由于它是把断面为三角形的楔形带排列成固定平坦面,因此刮板容易滑动,能可靠地传送原料,而且由于是平滑的输送面,再加上原料本身的自净效应,所以就没有渣滓堵塞孔眼问题。很显然,由于所用楔形带断面是三角形。它的下面有宽的开口7a(参看第4图),因此挤入缝隙的渣滓一定会掉下去而不会引起堵塞。此外,即使使用高度比较低的刮板,其高度约为原料层高度的1/10也能完满地进行原料的传送。刮板高度低也能使回程侧的空间取得较薄较扁平,所以能使整个装置简单而小型化,而且有容易运行、维护、管理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油脂提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把被提取物堆放在沿长度方向设有许多小缝隙的固定平滑输送面上,把这些被提取物由循环链条驱动的许多刮板带动而依次往前输送,同时,在形成上述承载部分的平滑输送面整个宽度上,以溢流的方式按规定的间隔从上方散撒溶剂,溶剂经由平滑输送面流下,边洗净回程循环链条和刮板,边由筐体底部的若干个装微胶团(micella)的料斗收集,然后,再由各料斗分别把泵抽上的浓稠的微胶团循环到新输入原料位置侧上方的溶剂里。
2.一种油脂的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在筐体内的下部挂着输送用的链条,在该链条上垂直地设置许多具有输送宽度的刮板,在链条的承载部分位置上有若干条楔形截面的带,带之间附有缝隙并沿长度方向张紧地安装从而形成固定式平滑输送面的传送装置以及在筐体的上部设置的溶剂导管且在导管下方安置若干个具有输送宽度、带溢流片均匀倾斜的散撒板所构成的散撒溶剂的装置而通过微胶团作用洗净回程循环链条与刮板的装置以及在筐体底部长度方向由若干液槽形成装微胶团的料斗构成了收集微胶团的装置,并将各料斗中依次浓缩的微胶团再送到新输入原料侧上方的溶剂导管里。
专利摘要
一种提取油脂的方法和装置,通过把被提取物堆放在沿长度方向设有许多小缝隙的固定平滑输送面上,把这些被提取物由循环链条驱动的许多刮板带动而依次往前输送。并在上述承载部分的平滑输送面整个宽度上,以溢流的方式按规定的间隔从上方散撒溶剂,溶剂经由平滑输送面流下,边洗净回程循环链条和刮板,边由筐底部的若干个装微胶团的料斗收集,然后再由各料斗分别用泵把抽上的已浓稠的微胶团再循环到新输入原料位置一侧上方的溶剂里。
文档编号C11B1/10GK86103770SQ86103770
公开日1988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86年5月30日
发明者川又美夫, 岩井清 申请人:昭和产业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