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鹰嘴豆多肽粉的快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_3

文档序号:9857811阅读:来源:国知局
取溶液浓缩物,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无乙醇溶液 残留后,依次经常规方法萃取,离心,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过筛,紫外灭菌,包装,即可得到 鹰嘴豆多肽粉。
[0034] 所述方法获得的鹰嘴豆多肽粉在制备抗细菌生物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
[0035] 所述方法获得的鹰嘴豆多肽粉在制备抗真菌生物活性的药物中的用途。
[0036] 所述方法获得的鹰嘴豆多肽粉在制备食品添加剂中的用途。
[0037] 本发明所述的鹰嘴豆多肽粉的快速制备方法,该方法中鹰嘴豆多肽粉的原料是由 鹰嘴豆豆瓣或干燥的有机溶剂提取小分子化合物后的鹰嘴豆渣,结合多肽类化合物的物理 化学性质、结合现代反相柱层析和超滤膜技术工艺制成的多肽密集共存的粉。通过本发明 所述方法得到的多肽是来自鹰嘴豆原料中的游离多肽,与其它制备多肽的方法比较具有尽 少使用化学试剂,不需要复杂的提取分离流程,设备简单,易于放大制备等优点;
[0038] 该鹰嘴豆多肽粉被验证其抗细菌和真菌活性,该鹰嘴豆多肽粉不但是具有广泛的 抗微生物活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同时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及全身免疫 的功能,富含人体易消化和吸收的纯天然植物来源多肽和蛋白质,既保留了鹰嘴豆多肽粉 蛋白质的同时还实现变废为宝和资源充分利用。
【附图说明】
[0039]图1为本发明的LC/MS结果图,其中该鹰嘴豆多肽粉主要由分子量为:1822.3, 2287 · 6,2843 · 6,3269 · 4,4180 · 8,5080 · 7,5453 · 7,6408 · 5和7169 · 7Da 等9 种主要多肽共存的 部位;
[0040] 图2为本发明鹰嘴豆抗菌部位的分子量和纯度分析图谱,其中鹰嘴豆抗菌多肽粉 包含的主要的分子量范围为4.4-9.5KDa之间多肽;鹰嘴豆抗菌部位和标准蛋白15 % SDS-PAGE考马斯染色Μ:标准蛋白(甲状旁腺激素1-34,4.1KD;抑肽酶,6.5KD;甲状旁腺激素1_ 84,9.5KD;溶菌酶,14.4KD;胰蛋白酶抑制剂,20KD;磷酸丙糖异构酶,27KD;猪胃蛋白酶, 35KD;卵清蛋白,45KD;牛血清白蛋白,66KD);
[0041] 图3为本发明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结果图,其中CA(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231;
[0042] 图4为本发明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结果图,其中SA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6538;
[0043] 图5为本发明抗大肠埃希氏菌活性结果图,其中EC(大肠埃希氏菌):E.coli ATCC11229。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实施例1
[0045] a、取500.00g鹰嘴豆豆瓣,用水冲洗3次至完全干净,分别用纱布过滤,合并清洗后 的鹰嘴豆豆瓣,低温干燥,控制温度在40°C,将干燥后的鹰嘴豆豆瓣,经粉碎机粉碎,粉碎粒 度为200目,按料液重量比为1:5加入石油醚,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复提取3次至未有油脂 提取出为止,抽滤,合并沉淀,自然干燥至未有石油醚溶剂残留为止,得到脱脂的鹰嘴豆粉 382.19g;
[0046] b、将步骤a中得到的脱脂的鹰嘴豆粉中加入浓度为50%食用乙醇,料液比为1:5, 在室温下搅拌提取2小时,每次提取3次,减压抽滤,合并提取液,分离杂物,得到粗提取液备 用;
[0047] c、将步骤b中得到的粗提取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lOKDa的再生纤维素平板膜,在 压力0.15MPa,温度25°C,流速35m/s,进行纯化,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
[0048] d、将步骤c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0.5KDa的再生纤维素 平板膜,在压力0.2MPa,温度25°C,流速35m/s,进行浓缩,浓缩倍数为5-10倍,得到鹰嘴豆多 肽提取溶液浓缩物;
[0049] e、将步骤d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浓缩物,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无乙醇溶 液残留后,再依次经常规方法离心,喷雾干燥,过筛,紫外灭菌,包装,即可得到鹰嘴豆多肽 粉2.33g。
[0050] 实施例2
[0051] a、取300.00g鹰嘴豆豆瓣,用水冲洗3次至完全干净,分别用纱布过滤,合并清洗后 的鹰嘴豆豆瓣,低温干燥,控制温度在40°C,将干燥后的鹰嘴豆豆瓣,经粉碎机粉碎,粉碎粒 度为200目,按料液重量比为1:5加入石油醚,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复提取3次至未有油脂 提取出为止,抽滤,合并沉淀,自然干燥至未有石油醚溶剂残留为止,得到脱脂的鹰嘴豆粉 190.00g;
[0052] b、将步骤a中充分脱脂的鹰嘴豆粉中加入浓度为50%食用乙醇,料液比为1:5,在 室温下搅拌提取3小时,每次提取3次,减压抽滤,合并提取液,分离杂物,得到粗提取液备 用;
[0053] c、将步骤b中得到的粗提取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KDa的再生纤维素平板膜, 在压力0.15MPa,温度25°C,流速35m/s,提取液进行纯化,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
[0054] d、将步骤c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l.OKDa的再生纤维素 平板膜,在压力〇.2MPa,温度25°C,流速35m/s,浓缩倍数为5-10倍,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 液浓缩物,
[0055] e、将步骤d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浓缩物,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无乙醇溶 液残留后,再依次经常规方法离心,喷雾干燥,过筛,紫外灭菌,包装,即可得到鹰嘴豆多肽 粉1.22g〇
[0056] 实施例3
[0057] a、取500.00g干燥的有机溶剂提取小分子化合物后的鹰嘴豆渣,经粉碎机粉碎,粉 碎粒度为200目,按料液重量比为1:5加入石油醚,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复提取3次至未有 油脂提取出为止,抽滤,合并沉淀,自然干燥至未有石油醚溶剂残留为止,得到脱脂的鹰嘴 豆粉385.00g;
[0058] b、将步骤a中充分脱脂的鹰嘴豆粉中加入浓度为50%食用乙醇,料液比为1:5,在 室温下搅拌提取2小时,每次提取4次,减压抽滤,合并提取液,分离杂物,得到粗提取液备 用;
[0059] c、将步骤b中得到的粗提取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20KDa的再生纤维素平板膜,在 压力0.15MPa,温度25°C,流速35m/s,提取液进行纯化,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
[0060] d、将步骤c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0.5KDa的再生纤维素 平板膜,在压力〇.2MPa,温度25°C,流速35m/s,浓缩倍数为5-10倍,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 液浓缩物,
[0061] e、将步骤d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浓缩物,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无乙醇溶 液残留后,再依次经过离心,喷雾干燥,过筛,紫外灭菌,包装,即可得到鹰嘴豆多肽粉 2.15g〇
[0062] 实施例4
[0063] a、取500.00g干燥的有机溶剂提取小分子化合物后的鹰嘴豆渣,经粉碎机粉碎,粉 碎粒度为200目,按料液重量比为1:5加入石油醚,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复提取4次至未有 油脂提取出为止,抽滤,合并沉淀,自然干燥至未有石油醚溶剂残留为止,得到脱脂的鹰嘴 豆粉383.00g;
[0064] b、将步骤a中充分脱脂的鹰嘴豆粉中加入浓度为50%食用乙醇,料液比为1:5,在 室温下搅拌提取3小时,每次提取4次,减压抽滤,合并提取液,分离杂物,得到粗提取液备 用;
[0065] c、将步骤b中得到的粗提取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20KDa的再生纤维素平板膜,在 压力0.15MPa,温度25°C,流速35m/s,提取液进行纯化,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
[0066] d、将步骤c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lKDa的再生纤维素平 板膜,在中压力〇.2MPa,温度25°C,流速35m/s,浓缩倍数为5-10倍,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 液浓缩物;
[0067] e.将步骤d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浓缩物,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无乙醇溶 液残留后,再依次经常规方法离心,冷冻干燥,过筛,紫外灭菌,包装,即可得到鹰嘴豆多肽 粉2.86g。
[0068] 实施例5
[0069] a、取500.00g鹰嘴豆豆瓣,用水冲洗3次至完全干净,分别用纱布过滤,合并清洗后 的鹰嘴豆豆瓣,低温干燥,控制温度在40°C,将干燥后的鹰嘴豆豆瓣,经粉碎机粉碎,粉碎粒 度为200目,按料液重量比为1: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