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鹰嘴豆多肽粉的快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_4

文档序号:9857811阅读:来源:国知局
5加入石油醚,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反复提取4次至未有油脂 提取出为止,抽滤,合并沉淀,自然干燥至未有石油醚溶剂残留为止,得到脱脂的鹰嘴豆粉 382.00g;
[0070] b、将步骤a中充分脱脂的鹰嘴豆粉中加入浓度为50%食用乙醇,料液比为1:5,在 室温下搅拌提取3小时,每次提取3次,减压抽滤,合并提取液,分离杂物,得到粗提取液备 用;
[0071] C、将步骤b中得到的粗提取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30KDa的再生纤维素平板膜,在 压力0.15MPa,温度25°C,流速35m/s,提取液进行纯化,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
[0072] d、将步骤c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0.5KDa的再生纤维素 平板膜,在压力〇.2MPa,温度25°C,流速35m/s,浓缩倍数为5-10倍,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 液浓缩物;
[0073] e.将步骤d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浓缩物,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无乙醇溶 液残留后,再依次经常规方法离心,冷冻干燥,过筛,紫外灭菌,包装,即可得到鹰嘴豆多肽 粉3.10g〇
[0074] 实施例6
[0075] a、取500.00g鹰嘴豆豆瓣,用水冲洗3次至完全干净,分别用纱布过滤,合并清洗后 的鹰嘴豆豆瓣,低温干燥,控制温度在40°C,将干燥后的鹰嘴豆豆瓣,经粉碎机粉碎,粉碎粒 度为200目,按料液重量比为1:5加入石油醚,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反复提取4次至未有油脂 提取出为止,抽滤,合并沉淀,自然干燥至未有石油醚溶剂残留为止,得到脱脂的鹰嘴豆粉 386.00g;
[0076] b、将步骤a中充分脱脂的鹰嘴豆粉中加入浓度为40%食用乙醇,料液比为1:5,在 室温下搅拌提取2小时,每次提取4次,减压抽滤,合并提取液,分离杂物,得到粗提取液备 用;
[0077] c、将步骤b中得到的粗提取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lOKDa的再生纤维素平板膜,在 压力0.15MPa,温度25°C,流速35m/s,提取液进行纯化,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
[0078] d、将步骤c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lKDa的再生纤维素平 板膜,在压力0.2MPa,温度25°C,流速35m/s,浓缩倍数为5-10倍,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 浓缩物;
[0079] e.将步骤d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浓缩物,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无乙醇溶 液残留后,再依次经常规方法离心,喷雾干燥,过筛,紫外灭菌,包装,即可得到鹰嘴豆多肽 粉2.90g。
[0080] 实施例7
[0081] a、取500.00g鹰嘴豆豆瓣,用水冲洗3次至完全干净,分别用纱布过滤,合并清洗后 的鹰嘴豆豆瓣,低温干燥,控制温度在40°C,将干燥后的鹰嘴豆豆瓣,经粉碎机粉碎,粉碎粒 度为200目,按料液重量比为1:5加入石油醚,在室温下搅拌1.5小时,反复提取4次至未有油 脂提取出为止,抽滤,合并沉淀,自然干燥至未有石油醚溶剂残留为止,得到脱脂的鹰嘴豆 粉390.00g;
[0082] b、将步骤a中充分脱脂的鹰嘴豆粉中加入浓度为60%食用乙醇,料液比为1:5,在 室温下搅拌提取2.5小时,每次提取4次,减压抽滤,合并提取液,分离杂物,得到粗提取液备 用;
[0083] c、将步骤b中得到的粗提取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lOKDa的再生纤维素平板膜,在 压力0.15MPa,温度25°C,流速35m/s,提取液进行纯化,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
[0084] d、将步骤c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lKDa的再生纤维素平 板膜,在压力0.2MPa,温度25°C,流速35m/s,浓缩倍数为5-10倍,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 浓缩物;
[0085] e.将步骤d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浓缩物,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无乙醇溶 液残留后,再依次经常规方法离心,冷冻干燥,过筛,紫外灭菌,包装,即可得到鹰嘴豆多肽 粉3.34g。
[0086] 实施例8
[0087] 将实施例1-7任意一种鹰嘴豆多肽粉进行检测:
[0088]穴孔抑菌操作为:
[0089] 1.融化琼脂培养基,待其温度降至46 ±0.5°C,加入已培养好的菌液,使试验菌悬 液浓度为5 X 105cfu/ml-5 X 106cfu/ml,倒平皿,15-20ml/皿,放置20mine使其凝固;
[0090] 2.用琼脂打孔器打孔,直径为5-6mm,4-5孔/皿,均匀分布,各样片中心之间相距 25mm以上,与平板的周缘相距15mm以上;
[0091] 3.样品浓度为100mg/ml(100mM);每孔加样品溶液20μ1。盖好平皿,置于温度37°C 培养箱30-60min,使溶液完全被吸收,倒置培养16h-18h,用游标卡尺测量抑菌环的直径并 记录。
[0092] 4.评价结果:鹰嘴豆抗菌多肽粉包含的主要的分子量范围为大约4.4-9.5的KDa之 间多肽。
[0093] 抑菌作用的判断:
[0094] 抑菌环直径大于7mm者,判为有抑菌作用。
[0095] 抑菌环直径小于或等于7_者,判为无抑菌作用。
[0096]抗菌活性结果:
[0097]表1鹰嘴豆多肽粉的抗菌活性结果
[0098]
[0099] 抑菌圈直径:$7毫米,考虑样品没有影响。
[0100] 使用的菌种:CA:白色念珠菌ATCC10231;EC.大肠杆菌ATCC11229; SA:金黄色葡萄 球菌 ATCC6538。
【主权项】
1. 一种鹰嘴豆多肽粉的快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的原料为鹰嘴豆发芽之后 的豆瓣或干燥的有机溶剂提取小分子化合物后的鹰嘴豆渣,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 取干燥的鹰嘴豆豆瓣或干燥的有机溶剂提取小分子化合物后的鹰嘴豆渣,粉碎,粉 碎粒度为200目,按料液重量比为1:5加入石油醚,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反复提取3-4次至 未有油脂提取出来为止,抽滤,合并沉淀,自然干燥至未有石油醚溶剂残留为止,得到脱脂 的鹰嘴豆粉; b、 将步骤a中充分脱脂的鹰嘴豆粉中加入浓度为40-60%乙醇,料液重量比为1: 5,在室 温下搅拌提取2-3小时,每次提取3-4次,减压抽滤,合并提取液,分离杂物,得到粗提取液备 用; c、 将步骤b得到的粗提取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30KDa的再生纤维素平板膜,在压力 0.15MPa,温度25°C,流速35m/s,进行纯化,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 d、 将步骤c得到的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采用截留分子量为0.5-lKDa的再生纤维素 平板膜,在压力0.2MPa,温度25°C,流速35m/s,进行浓缩,浓缩倍数为5-10倍,得到鹰嘴豆多 肽提取溶液浓缩物; e、 将步骤d得到鹰嘴豆多肽提取溶液浓缩物,利用旋转蒸发仪浓缩至无乙醇溶液残留 后,依次经常规方法萃取,离心,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过筛,紫外灭菌,包装,即可得到鹰嘴 豆多肽粉。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获得的鹰嘴豆多肽粉在制备抗细菌生物活性的药物中的用 途D3. 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获得的鹰嘴豆多肽粉在制备抗真菌生物活性的药物中的用 途D4. 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获得的鹰嘴豆多肽粉在制备食品添加剂中的用途。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鹰嘴豆多肽粉的快速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中的原料为鹰嘴豆豆瓣或干燥的有机溶剂提取小分子化合物后的鹰嘴豆渣,采用粉碎脱脂,利用现代超滤膜技术,再利用现代喷雾干燥技术或冷冻干燥精制而成的鹰嘴豆多肽粉。该鹰嘴豆多肽粉被验证其抗细菌和真菌活性,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同时具有增强体液免疫及全身免疫的功能,富含人体易消化和吸收的纯天然植物来源多肽和蛋白质。该鹰嘴豆多肽粉部位的特点是既保留了鹰嘴都多肽蛋白质的同时还实现变废为宝和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该鹰嘴豆多肽粉作为天然抗菌剂、食品添剂或药物,可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
【IPC分类】A61P31/10, A61P31/04, C07K1/36, A61K38/02, A23L33/18, C07K1/34, A23L33/185
【公开号】CN105622715
【申请号】CN201610208338
【发明人】阿布力米提·伊力,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艾合米丁·外力, 热合满·艾拉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5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