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6195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藻类培养的生物反应器制备领域,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
【背景技术】
[0002]微藻的代谢和生长需要二氧化碳、光以及各种养分。微藻培养有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两种方式。微藻的大规模培养通常米用液体培养。科学研究中也多集中于微藻的液体培养。
[0003]目前,科学研究中的微藻培养多采用空气环境进行代谢。但是,一些科研工作者需要对不同二氧化碳浓度的微藻代谢效应进行研究。
[0004]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具有气体配比功能的藻类培养箱。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该藻类液体培养箱用于科学研究,能够将不同气体精确混合,精密度高。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所述培养箱本体设有气体配比装置,所述气体配比装置包括第一供气气路、第二供气气路、三叉接口、气体混合腔和出气管道;所述气体混合腔设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三叉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气体混合腔的进气端连通,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气气路和第二供气气路连通;所述气体混合腔的出气端通过所述出气管道连接所述培养箱本体。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培养箱本体内为微藻培养液;第一供气管路和第二供气管路内部分别流通一种气体,两种气体先在气体混合腔内混合均匀后,再通过气体混合腔的出气管道进入培养箱本体,用于微藻代谢。
[0008]所述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还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0009]所述第一供气气路包括通过第一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一气体储罐、第一气体流量计、第一气体单向阀;所述第一气体储罐内装有二氧化碳气体。
[0010]所述第二供气气路包括通过第二管道依次连接的第二气体储罐、第二气体流量计、第二气体单向阀;所述第二气体储罐内装有空气。
[0011]因为藻类作为光合作用植物体,其代谢对二氧化碳的需求较高,为了提高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掺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将第一气体储罐和第二气体储罐分别设置为二氧化碳储罐和空气储罐。
[0012]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产品的防腐蚀性能和精密度,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出气管道均为不锈钢软管;所述三叉接口为不锈钢卡套三通。
[0013]所述培养箱本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由于微藻培养为液体培养,所以培养箱本体内通常存在藻液,为了将混合后的气体均匀地混合进藻液,所以在培养箱本体内设置有搅拌装置;优选地,该搅拌装置可以调节搅拌速度。
[0014]在一种实施方案中,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在培养箱内部设置的搅拌桨、以及驱动所述搅拌桨运转的动力装置。所述搅拌桨为三片式搅拌桨,并且所述搅拌桨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培养箱的中心同轴;所述搅拌桨桨叶旋转所在平面的高度为所述培养箱高度的1/3~1/5。优选的,所述搅拌桨桨叶旋转所在平面的高度为所述培养箱高度的1/5。
[0015]在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在所述第一供气气路中,在第一气体储罐与第一气体流量计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一针型阀、第一压力表。在第二供气气路中,在第二气体储罐与第二气体流量计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二针型阀、第二压力表。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I)本实用新型采用不锈钢三通对管路进行连接,提高了气密性和气体混合的精确度。
[0018](2)本实用新型管路均采用不锈钢软管,提高了整个设备的防腐蚀性能,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也减少了管路腐蚀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使科学研究的手段更为严谨,使其研究结果更具有科学性。
[0019](3)本实用新型用于微藻培养的科学研究,精密度高,使用方便;该实用新型产品适应了藻类科研工作者的需要,具有较大的市场价值。
[0020](4)为了提高搅拌效率,同时兼顾搅拌桨在液面下承受的压强;本实用新型培养箱内的搅拌装置中,搅拌桨桨叶旋转所在平面的高度为所述培养箱高度的1/5。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培养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各部件对应的名称是:1_培养箱本体,2-出气管道,3-第一供气气路、4-第二供气气路、5-三叉接口、6-气体混合腔;7-进气端;8-出气端;9-第一管道;10-第二管道;11-第一气体储罐、12-第一气体流量计、13-第一气体单向阀;14_第二气体储罐、
15-第二气体流量计、16-第二气体单向阀;17_第一针型阀;18_第一压力表;19_第二针型阀;20_第二压力表;21_搅拌装置;22_搅拌桨;23-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所不,一种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I,所述培养箱本体设有气体配比装置。该气体配比装置包括第一供气气路3、第二供气气路4、三叉接口 5、气体混合腔6和出气管道2。所述气体混合腔6设有进气端7和出气端8。所述三叉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气体混合腔的进气端连通,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气气路和第二供气气路连通;所述气体混合腔的出气端通过所述出气管道连接所述培养箱本体。
[0028]第一供气气路3包括通过第一管道9依次连接的第一气体储罐11、第一气体流量计12、第一气体单向阀13 ;所述第一气体储罐11内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第二供气气路4包括通过第二管道10依次连接的第二气体储罐14、第二气体流量计15、第二气体单向阀16 ;所述第二气体储罐14内装有空气。
[0029]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和出气管道2均采用不锈钢软管。并且,三叉接口 5采用不锈钢卡套三通。
[0030]优选地,所述培养箱本体I内可以设置有搅拌装置21。
[0031]实施例2搅拌装置
[0032]如图2所示,为搅拌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搅拌装置21包括在培养箱内部设置的搅拌桨22、以及驱动所述搅拌桨运转的动力装置23。所述搅拌桨为三片式搅拌桨22,并且所述搅拌桨的旋转中心与所述培养箱的中心同轴;所述搅拌桨22桨叶旋转所在平面的高度h为所述培养箱高度H的1/3~1/5。优选的,所述搅拌桨桨叶旋转所在平面的高度h为所述培养箱高度H的1/5。
[0033]实施例3
[0034]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仅仅在于,在所述第一供气气路3中,在第一气体储罐11与第一气体流量计12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一针型阀17、第一压力表18。在第二供气气路4中,在第二气体储罐14与第二气体流量计15之间还依次设置有第二针型阀19、第二压力表20。
[0035]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主权项】
1.一种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培养箱本体(I ),所述培养箱本体设有气体配比装置,所述气体配比装置包括第一供气气路(3)、第二供气气路(4)、三叉接口(5)、气体混合腔(6)和出气管道(2);所述气体混合腔(6)设有进气端(7)和出气端(8);所述三叉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气体混合腔的进气端连通,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气气路和第二供气气路连通;所述气体混合腔的出气端通过所述出气管道连接所述培养箱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道(9)和第二管道(10); 所述第一供气气路(3)包括通过第一管道(9)依次连接的第一气体储罐(11)、第一气体流量计(12)、第一气体单向阀(13);所述第一气体储罐(11)内装有二氧化碳气体; 所述第二供气气路(4)包括通过第二管道(10)依次连接的第二气体储罐(14)、第二气体流量计(15)、第二气体单向阀(16);所述第二气体储罐(14)内装有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和出气管道(2)均为不锈钢软管;所述三叉接口(5)为不锈钢卡套三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本体(I)内设置有搅拌装置(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科研用藻类液体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1),所述培养箱本体设有气体配比装置,所述气体配比装置包括第一供气气路(3)、第二供气气路(4)、三叉接口(5)、气体混合腔(6)和出气管道(2);所述气体混合腔(6)设有进气端(7)和出气端(8);所述三叉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气体混合腔的进气端连通,另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供气气路和第二供气气路连通;所述气体混合腔的出气端通过所述出气管道连接所述培养箱本体。该藻类液体培养箱用于科学研究,能够将不同气体精确混合,精密度高。
【IPC分类】C12M1-02, C12R1-89, C12M1-00
【公开号】CN204369866
【申请号】CN201420810269
【发明人】倪良平
【申请人】上海光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