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664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雾化装置,尤指一种将药液或美容液置入室内,经由加压气体使其于喷口处产生碰撞形成雾化粒子的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使用喷雾的场合多有所见,如喷漆、杀虫剂、喷透明漆、喷香水…等,不一而足,其目的在于使液态物质能够以雾化方式分布,以便使分布均匀,同时,亦可节省用量。
另方面,爱美乃人类天性,而且如何抗老化,亦为成年人所关切的问题,所以,目前坊间充斥着美容,护肤的服务与商品,堪称方兴未艾。
实则,对于如何使细胞或组织活化,以延缓老化,在人体试验成医学报告中是有所本,经证实如唯不限于胶原蛋白,左旋维他命C等,对皮肤的老化有其一定的功效,当然,是在人体组织可吸收下。
目前使用这类物质的方式,有服食的,有涂抹体,唯以涂抹而言,其效果较差,原因在于无法渗入人体皮肤内,而造成此现象的主因,则是颗粒过大,经医学证实,人体的毛细孔为6mm,若以涂抹方式,则药液无法渗入,除无法发挥功效外,亦徒然浪费保养品。
实用新型内容有监于此,申请人乃本于长年来从事医疗美容品及器材研发与产销的经验,潜心研究,期能克服上述缺失,经再三实验,始创作出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其除了可于皮肤上施以可吸收的保养颗粒外,更由于以雾化方式,其用量节省,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亦因构造简单,组装操作,维修,拆卸、清洗均极为容易。
本实用新型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容座,上端为开放,并具一容室,且容室内部自底部延伸一内锥罩,其顶部具一内锥孔连通于由底部往上延伸的输入管;一锥罩,其对应唯尺寸稍大于内锥罩,顶部其一锥孔,并可叠合于内锥罩上;一中继座,其为座体,底部尺寸对应于容座顶部,并可为可拆卸的连结,其内部往下延伸顶柱,并一体形成最下方的顶面,各顶柱间形成顶隙;并连通于突设于上方的中继管;一雾罩,其一端为对应于中继管的雾孔,为端则为一罩体;以便液体可容置于容室,输入管连结于加压气体,锥罩叠合于内锥罩,中继座连结于座体,雾管连结于中继管后,加压气体自输入管输入后,液体可自雾罩的罩体为雾状细致颗粒的输出。
其得加置一转向管,该转向管为L型,其一端可连结于中继管,另端则可连结于雾管。
其中的座体上方后呈槽或榫,而中继座亦对应设置榫或槽并可为可分离的连结。
其中的雾罩得为不同尺寸与形状的多只设置以供选择性使用。
其中的液体是为药液,美容保养品或水液。
其中的转向管得为T型,而该非输出管可加置释压装置。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立后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基本上,本实用新型是由一容座1,一锥罩2,一中继座3,一雾罩4及/或一转向管5所组合而成。
其中,容座1是为筒状,上方具一形成开放的容壁11,该容壁11得设扣榫111,以供后叙的中继座3连结,而此连结,除了以扣榫111旋转扣合外,亦得为如套合等,唯此乃已知技术,故不拟赘述。该容座1具一容室12的盛液空间,以便用以盛装药液或保养物质,如胶原蛋白;而其内部,则向中央一体突设一内锥罩13,且底部具一内锥孔131的孔洞,该内锥孔131是连通于底部的输入管14的孔洞,而该输入管14于实施时是可连结于高压气体的输出,而该气体则可经由前述的孔径较小内锥孔131输出。
锥罩2是为锥形罩体,并可叠合于前述的内锥罩13,其尺寸较内锥罩13稍大唯动向是为对应者,而其顶部,则开具一锥孔21,该锥孔21的口径是小于前述的内锥孔131,以便使药液或保养物于通过锥罩2与内锥罩13间并自锥孔21喷出时,会形成碰撞,而使粒子变细,经由实测,颗粒的粒度可为0.5-5mm之间,如此,即可得到雾状颗粒。
中继座3是为座体,其底部的底缘31其可与前述扣榫111连结的装置,如唯不限于构槽状的缘槽311,而其内部,则具一顶面32,该顶面32上,则具有若干同心的面突321,且顶面32的侧向向上垂设若干的顶柱33,并形成若干镂空的顶隙34,是以,当喷出的碰撞后仍具速度的雾状颗粒,可经由顶撞顶面32后,自顶隙34上升,是以,顶柱33上方,则连通一中继管35,以为烟雾的排出。
雾罩4是为罩体,其具有可嵌套连结于前述中继管35的雾管41,以及一体延伸的罩体42,其目的在于使喷出的雾气能被规范于罩体42内,并可对应于欲保养的部位,于实施例实施时,罩体42可为唯不限于喇叭状,且其尺寸可为选择性的预设。
转向管5是为使喷雾转向,因此,基本上是为一至少呈L型的管体,其一端的尺寸,是对应于前述的中继管35,另端则是对应于喷罩4的雾管41,以便可连结,实则亦可以T型方式为之,而另端则为释压阀。
请再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于实际实施时,则先行将保养液置入容座1溶室11内,使其沈积于底部,且输入管14套合于高压气体的输出,同时,锥罩2盖合于内锥罩13,并以中继座3连结于容座1,而后,喷罩4连结于中继管35,而呈可操作状态。
而当起动送风时,则高压气体经由输入管14并高速流向内锥孔131,而后经由内锥孔131输出后为中继座3的顶面32阻挡后,自顶隙34分流并流向喷罩4,而此同时,保养液则经由锥罩2与内锥罩13的间隙汲入并于锥孔21喷出时,发生碰撞而形成小颗粒,且经撞击顶面32减速后由顶隙34分流并以烟雾弥漫方式,经由喷罩4的罩体42溢出,如此则可锁定皮肤的特定部位,而使细致的保养液颗粒将以渗入皮肤。
所以,经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除了可于皮肤上施以可吸收的保养颗粒外,更由于以雾化方式,其用量节省,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雾化装置亦因构造简单,组装操作,维修,拆卸、清洗均极为容易,深具产业利用性,亦为雾化装置的一大突破。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容座,上端为开放,并具一容室,且容室内部自底部延伸一内锥罩,其顶部具一内锥孔连通于由底部往上延伸的输入管;一锥罩,其对应唯尺寸稍大于内锥罩,顶部其一锥孔,并可叠合于内锥罩上;一中继座,其为座体,底部尺寸对应于容座顶部,并可为可拆卸的连结,其内部往下延伸顶柱,并一体形成最下方的顶面,各顶柱间形成顶隙;并连通于突设于上方的中继管;一雾罩,其一端为对应于中继管的雾孔,为端则为一罩体;以便液体可容置于容室,输入管连结于加压气体,锥罩叠合于内锥罩,中继座连结于座体,雾管连结于中继管后,加压气体自输入管输入后,液体可自雾罩的罩体为雾状细致颗粒的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得加置一转向管,该转向管为L型,其一端可连结于中继管,另端则可连结于雾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座体上方后呈槽或榫,而中继座亦对应设置榫或槽并可为可分离的连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液体是为药液,美容保养品或水液。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转向管得为T型,而于输出管的另端可加置释压装置。
专利摘要一种雾化装置,其包括一容座,上端为开放,并具一容室,且容室内部自底部延伸一内锥罩,其顶部具一内锥孔连通于由底部往上延伸的输入管;一锥罩,其对应于尺寸稍大于内锥罩,顶部其一锥孔,并可叠合于内锥罩上;一中继座,其为座体,底部尺寸对应于容座顶部,并可为可拆卸的连结,其内部往下延伸顶柱,并一体形成最下方的顶面,各顶柱间形成顶隙;并连通于突设于上方的中继管;一雾罩,其一端为对应于中继管的雾孔,另端则为一罩体;以便液体可容置于容室,输入管连结于加压气体,锥罩叠合于内锥罩,中继座连结于座体,雾管连结于中继管后,加压气体自输入管输入后,液体可自雾罩的罩体为雾状细致颗粒的输出。
文档编号B05B9/03GK2737467SQ20042009121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日
发明者史硕伟 申请人:史硕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