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粘结用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741979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秸秆粘结用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接剂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秸秆粘结用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木材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除极少部分被作 为燃料、饲料及造纸使用外,更多的是作为废弃物被农民就地在田间地头焚烧,工业化 利用率很低,不仅失去了秸秆的利用价值,且污染了环境。因此近年来,以环保的方式 处理秸秆一直是政府积极推行的思路,明令禁止田间焚烧。于是对秸秆再利用的研究逐 步增多,如秸秆发电、秸秆回田、高密度秸秆的焚烧代替燃煤等。还有将秸秆进行截断 初碎,用于压制板材,替代木制产品,既保护了环境也节约了木材资源,具有很高的经 济利益与社会价值。但是,由于秸秆表面有一层类似蜡质的保护层,传统用于粘结木材的酚醛树脂 以苯酚、甲醛、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以尿素作为降醛剂,所以得到的酚醛树脂本身为 极性结构,很难穿透秸秆的非极性保护层;而粘结剂脲醛树脂也属于极性结构分子,所 以均很难达到理想的粘结强度,只能使用价格更高的非极性分子异氰酸酯类粘结剂,其 严重阻碍秸秆压制板材的产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不足,提出一种秸秆粘结用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得到的酚醛树脂 含有非极性结构,容易粘结秸秆。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粘结用酚醛树脂 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向反应器中加入100重量份苯酚、5 30重量份的改性剂、0.5 3重量份的 酸类催化剂,升温至130 150°C,保持恒温3 5小时;降温至60 80°C ;②向步骤①反应器中加入10 25重量份的亚硫酸盐、占总量60%的甲醛,调整 温度至60 100°C,恒温搅拌至25°C下粘度为300 500CP ;其中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 为1 2 3;③调整步骤②反应器中温度至80 100°C,加入余下的甲醛,在80 100°C恒 温搅拌,至25°C下粘度为1000 1500CP ;④向步骤③反应器中加入20 40份尿素,迅速降温,搅拌1 3小时。优选的,步骤①中改性剂选自石蜡、桐油、妥儿油、腰果油中的一种和多种。优选的,步骤①中酸类催化剂选自硫酸、苯磺酸、苯酚磺酸、对甲苯磺酸的一 种和多种。优选的,步骤②亚硫酸盐为亚硫酸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得到酚醛树脂结构中拥有了非极性的烷基结构,同时拥有极性的磺酸基团、羟甲基、酚羟基等。在同一树脂体系中既有非极性部分,又有极 性部分,这两部分的官能团既相互制约排斥,又各自起到其固有的作用,十分适宜于秸 秆类产品的粘结。引入的烷烃类非极性结构能非常容易与秸秆表面的蜡质层渗透粘连;极性的磺 酸基团、羟甲基、酚羟基等能很好的粘接秸秆本身的纤维素类极性基团,解决了普通水 溶性酚醛树脂粘结时,由于蜡质层的存在,粘结强度低的问题。同时,该工艺生产的酚 醛树脂能与自身质量10倍以上的水混溶,可以根据需要用水调整粘度用于浸泡秸秆而无 需有机溶剂,也可以与淀粉混合使用,且树脂低的游离苯酚与甲醛,保证了生产与使用 板材时的环保问题。由于酚醛树脂本身的耐热、阻燃,能大幅提高板材的阻燃性,这是 任何工业化胶黏剂无可比拟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 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下述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实施例1苯酚500g,桐油100g,硫酸5g,投入到带有搅拌、回流装置、温度计的3000ml 三口反应瓶中,升温至140 150°C恒温4小时,降温至60°C,加入亚硫酸钠75kg,甲 醛650g(37%工业甲醛),调整温度至60°C恒温2小时,升温至90°C恒温至25°C下粘度为 300CP,降温至80°C,加入甲醛430g(37%工业甲醛),调整温度至80°C反应至25°C下粘 度为1500CP,加入尿素140g,搅勻全溶,降温出料备用。实施例2苯酚500g,石蜡100g,硫酸5g,投入到带有搅拌、回流装置、温度计的3000ml 三口反应瓶中,升温至140 150°C恒温4小时,降温至60°C,加入亚硫酸钠90g,甲 醛600g(37%工业甲醛),调整温度至60°C恒温2小时,升温至90°C恒温至25°C下粘度 400CP,降温至80°C,加入甲醛400g(37%工业甲醛),调整温度至100°C反应至25°C下 粘度1000CP,加入尿素140g,搅勻全溶,降温出料备用。实施例3苯酚500g,石蜡40g,妥尔油60g,硫酸7g,投入到带有搅拌、回流装置、温度 计的3000ml三口反应瓶中,升温至140 150°C恒温4小时,降温至60°C,加入亚硫酸 钠100g,甲醛600g(37%工业甲醛),调整温度至60°C恒温2小时,升温至90°C恒温至 25°C下粘度360CP,降温至80°C,加入甲醛400g(37%工业甲醛),调整温度至87°C反应 至25°C下粘度1300CP,加入尿素140g,搅勻全溶,降温出料备用。对比例4苯酚500g,投入到带有搅拌、温度计的3000ml三口反应瓶中,调整至60°C,加 入亚硫酸钠75g,甲醛600kg(37%工业甲醛),调整温度至60°C恒温2小时,升温至90°C 恒温至25°C下粘度370CP,降温至80°C,加入甲醛400g(37%工业甲醛),调整温度至 90°C反应至25°C下粘度为1400CP,降温出料备用。性能检测按照GB/18580-2001,GB/T9846.3-2004测定上述实施例1至4的 产品,结果见下表1和表2:
表1产品的性能指标一
名称游离苯酚%游离甲醛%固体含量%固化时间/120°C实施例10.2%0.31%659. Omin实施例20.120.4626.8min实施例30.190.33677.3min对比例40.450.7596. Imin表2产品的性能指标
名称含水率%平均胶合强度MPa有效试件合格率%甲醛释放量%实施例191.92890.13实施例2111.72940.2实施例3111.55830.3对比例4100.67670.27本方法合成的树脂,经压制板材完全能够达到EO标准,该树脂压制的秸秆纤 维,适宜于除建筑模板、海洋板及室外板类的其它一些板材。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 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秸秆粘结用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向反应器中加入100重量份苯酚、5 30重量份的改性剂、0.5 3重量份的酸类 催化剂,升温至130 150°C,保持恒温3 5小时;降温至60 80°C :②向步骤①反应器中加入10 25重量份的亚硫酸盐、占总量60%的甲醛,调整温 度至60 100°C,恒温搅拌至25°C下粘度为300 500CP ;其中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为 1 2 3 ;③调整步骤②反应器中温度至80 100°C,加入余下的甲醛,在80 100°C恒温搅 拌,至25°C下粘度为1000 1500CP ;④向步骤③反应器中加入20 40份尿素,迅速降温,搅拌1 3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改性剂选自石蜡、桐 油、妥儿油、腰果油中的一种和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中酸类催化剂选自硫酸、 苯磺酸、苯酚磺酸、对甲苯磺酸的一种和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亚硫酸盐为亚硫酸钠。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粘结用酚醛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向反应器中加入100重量份苯酚、5~30重量份的改性剂、0.5~3重量份的酸类催化剂,升温至130~150℃,保持恒温3~5小时;降温至60~80℃;②向步骤①反应器中加入10~25重量份的亚硫酸盐、占总量60%的甲醛,调整温度至60~100℃,恒温搅拌至25℃下粘度为300~500CP;其中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为1∶2~3;③调整步骤②反应器中温度至80~100℃,加入余下的甲醛,在80~100℃恒温搅拌,至25℃下粘度为1000~1500CP;④向步骤③反应器中加入20~40份尿素,迅速降温,搅拌1~3小时。本发明得到酚醛树脂结构中拥有了非极性的烷基结构,同时拥有极性的基团,十分适宜于秸秆类产品的粘结。
文档编号C09J161/34GK102010492SQ20101052327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7日
发明者唐路林, 姜广锋, 邢介名 申请人:山东圣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