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1687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
背景技术
辅助工装关系到涂装车间的生产效率和汽车涂装的质量。随着社会邮政、武装、 冷藏等相关部门对特种车需求的加大,汽车厂家开始批量生产此类车。邮政用车的特点在 于白车身的四门及侧窗是完全密封的(传统工装都是安装在门窗上,此类车缺少安装点), 这在涂装生产过程中四门就不能沿用普通车型工装,缺少门窗安装点后工装设计的难度倍 增。开始产量小,可以用细铁丝进行固定,造成的油漆伤害在点修补进行修补。此工装的设 计即解决了员工操作性问题,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油漆缺陷。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玻璃窗 类型汽车涂装生产时的操作性不佳以及人为操作带来的质量隐患。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种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包括安装板(8)、连杆以及弹簧(6),所述安装板与车身侧围(10)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滑门(9)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 另一端通过一活动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板(8)上;所述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 装板(8)上,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车身滑门(9)在开启或闭合时 通过所述弹簧(6)保持所述连杆与所述车身滑门(9)之间的连接关系。进一步,所述连杆包括把手(1)、横梁以及定位销O),所述把手(1)和横梁
(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 设置在所述把手(1)上,所述定位销( 上设有一定位螺母
(5),所述定位销( 通过所述定位螺母( 和所述弹簧(6)连接在所述车身滑门(9)上的 圆孔中。进一步,所述横梁(4)为半圆柱型结构,所述横梁(4)半圆柱的平面向下与所述弹 簧(6)连接。进一步,所述把手(1)与所述横梁(4)之间存在一连接角度。进一步,所述把手(1)和所述定位销( 之间存在一连接角度。进一步。所述活动连接装置包括U型槽底座(7)和螺栓(3),所述横梁(4)的一端 通过所述U型槽底座(7)和所述螺栓C3)与所述安装板(8)活动连接。进一步,所述安装板⑶上设有圆孔(11),所述圆孔(11)与所述车身侧围(10)滑 轨倒槽里现有螺孔通过螺柱将所述安装板(8)和所述车身侧围(10)固定。进一步,所述弹簧(6) —端焊接在所述安装板⑶带有螺柱(12)的一端,所述螺 柱(1 位于所述弹簧(6)内圈里面,所述弹簧(6)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横梁(4)的半圆柱平 面上。该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根据邮政用车没有车窗导致在喷漆时无法固定车身滑门的结构特 点,设计一滑门面漆工装使得车身滑门与车身侧围之间可以固定,方便了喷漆人员进行喷漆。(2)本实用新型还由于通过弹簧实现在汽车滑门开启或闭合时,定位销一直可以 保持在车身滑门上的圆孔中,因而保证了定位销与车身滑门连接的稳定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的截面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安装在车身上的状图;图5是图4中A处的具体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把手;2-定位销;3-螺栓;4-横梁;5-定位螺母;6_弹簧 ’7-U型槽底座;8_安 装板;9-车身滑门;10-车身侧围;11-圆孔;12-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和3所示,一种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包括安装板8、连杆以及弹簧 6,安装板8与车身侧围10固定连接,连杆的一端与车身滑门9活动连接,连杆的另一端通 过一活动连接装置固定在安装板8上;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安装板8上,弹簧6的另一端固 定在连杆上;车身滑门9在开启或闭合时通过弹簧6保持连杆与车身滑门9之间的连接关 系。活动连接装置包括U型槽底座7和螺栓3,横梁4的一端通过U型槽底座7和螺栓3与 安装板8活动连接。具体来说,连杆可以包括把手1、横梁4以及定位销2,把手1和横梁4固定连接, 定位销2设置在把手1上,定位销2上设有一定位螺母5,定位销2通过定位螺母5和弹簧 6连接在车身滑门9上的圆孔中。把手1与横梁4之间存在一连接角度。把手1与横梁4 可以成145度角连接。此外,把手1和所述定位销2之间存在一连接角度。定位销2与把 手1可以成45度角连接。上述两个角度可以根据不同型号车辆的车身侧围10与车身滑门 9之间距离自行进行调整。当车身滑门9打开时,弹簧6的弹力释放,并且将定位销2顶入车身滑门9上的 圆孔中,并且通过定位螺母5保证定位销2 —直位于车身滑门9上的圆孔中。横梁4为半圆柱型结构,横梁4半圆柱的平面向下与弹簧6连接。横梁4半圆柱 的平面容易将弹簧6与之进行焊接。安装板8上设有圆孔11,圆孔11与车身侧围10滑轨倒槽里现有螺孔通过螺柱将 安装板8和车身侧围10固定。车身侧围上10的螺孔与车身滑门9上的圆孔是处于同一水 平面的,车身滑门9另一端是通过铰链与车身侧围上10相连接并有开启的旋转轴弹簧6 —端焊接在安装板8带有螺柱12的一端,螺柱12位于弹簧6内圈里面,弹 簧6另一端焊接在横梁4的半圆柱平面上。上述部件的具体参数为把手1的长度为180mm、直径为6mm的圆钢,一头圆形倒角;
4[0034]定位销2的长度为60mm、直径为6mm的圆钢,一头圆形倒角;横梁4的截面为直径8mm的半圆,长度为80mm的半圆柱,一头带有圆形螺帽结构;U型槽底座7为精加工的长*宽*高分别为20*14*45mm U字型方刚,有一直径为 3mm的通孔;定位螺母5为直径6mm的六角螺母;弹簧6的间距为2mm高度为45mm ;螺栓7为标准件;安装板8为长*宽*高20*60*3mm钢板,一端有一直径8mm圆孔,另一端有两个垂 直的直径2mm螺柱12。如图4和图5所示,利用工装安装板8上直径8mm的圆孔11与1车身侧围10滑 轨倒槽里现有螺孔通过螺柱固定(手工拧紧即可),利用工装弹簧的弹性使定位销2 (螺母 5起到定位作用)固定在滑门上的圆孔中(车身侧围10上的螺孔与车身滑门9上的圆孔11 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车身滑门9另一端是通过铰链与侧围相连接并有开启的旋转轴)。该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根据邮政用车没有车窗导致在喷漆时无法固定车身滑门的结构特 点,设计一滑门面漆工装使得车身滑门与车身侧围之间可以固定,方便了喷漆人员进行喷 漆。(2)本实用新型还由于通过弹簧实现在汽车滑门开启或闭合时,定位销一直可以 保持在车身滑门上的圆孔中,因而保证了定位销与车身滑门连接的稳定性。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 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 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内。
权利要求1.一种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8)、连杆以及弹簧(6),所述安装板(8)与车身侧围(10)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滑门(9)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活动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板(8)上;所述弹簧(6)的一 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8)上,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车身滑门(9) 在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所述弹簧(6)保持所述连杆与所述车身滑门(9)之间的连接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把手 (1)、横梁以及定位销O),所述把手(1)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销( 设置在 所述把手(1)上,所述定位销( 上设有一定位螺母(5),所述定位销( 通过所述定位螺 母(5)和所述弹簧(6)连接在所述车身滑门(9)上的圆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4)为半圆 柱型结构,所述横梁(4)半圆柱的平面向下与所述弹簧(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与 所述横梁(4)之间存在一连接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和所述 定位销( 之间存在一连接角度。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5所述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 装置包括U型槽底座(7)和螺栓(3),所述横梁(4)的一端通过所述U型槽底座(7)和所述 螺栓( 与所述安装板(8)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上设 有圆孔(11),所述圆孔(11)与所述车身侧围(10)滑轨倒槽里现有螺孔通过螺柱将所述安 装板(8)和所述车身侧围(10)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6)—端焊 接在所述安装板(8)带有螺柱(1 的一端,所述螺柱(1 位于所述弹簧(6)内圈里面,所 述弹簧(6)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横梁(4)的半圆柱平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邮政用车的滑门面漆工装,包括安装板(8)、连杆以及弹簧(6),所述安装板(8)与车身侧围(10)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车身滑门(9)活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一活动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板(8)上;所述弹簧(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8)上,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车身滑门(9)在开启或闭合时通过所述弹簧(6)保持所述连杆与所述车身滑门(9)之间的连接关系。本实用新型根据邮政用车没有车窗导致在喷漆时无法固定车身滑门的结构特点,设计一滑门面漆工装使得车身滑门与车身侧围之间可以固定,方便了喷漆人员进行喷漆。
文档编号B05C13/02GK201894975SQ20102053366
公开日2011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9日
发明者柯浩, 马乃镇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