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188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供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路输送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罐体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在金属加工制造业中, 对工件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产品工件的表面处理是相当重要的,产品工件在工厂存储、运 输或者加工过程中,要进行防锈、绝缘等处理工艺,这个种工艺一般是对产品工件进行敷置 硅油。目前,对产品工件的表面进行敷置硅油的操作基本上是采用手工进行涂抹,手工 涂抹有比较大的缺点需要花费比较多的人力及时间,工作的效率较低,无法对产品工件表 面的转角处等不容易涂抹之处进行很好的涂抹,且无法保证对工件表面任何地方都涂抹均 勻,容易造成浪费。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在工件表面均勻、高效的喷涂硅油的供油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工件表面均勻、高效的喷涂硅油的供油系 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油系统,其包括储油罐、充油罐、第一 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及流量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第一电 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油罐连通,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充油罐由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并形成 进油通路,所述流量控制器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 二电磁阀连通,所述储油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由所述流量控制器连通并形成出油通路。较佳地,所述充油罐呈圆柱状,所述充油罐的顶端开设有加油孔,所述充油罐的底 端设置有内接头,所述内接头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将所述加油孔设置于所述充油罐的 顶端及将所述内接头设置于其下端有利于把所述充油罐加入最大量的硅油及把所述充油 罐内的硅油最大量的充给所述储油罐。较佳地,所述充油罐内还设置有液位计。通过所述液位计能够清楚的现实所述充 油罐内的存油量。较佳地,所述储油罐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与第一电磁阀连通。通过所 述第一电磁阀控制所述进油通路内的进油量。较佳地,所述储油罐的顶端设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流量控制器连通,所 述出油口与所述流量控制器连通的通路上还是设置有压力表。所述流量控制器能够控制所 述出油通路的流量,所述压力表能够随时掌握所述储油罐内的油压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供油系统包括储油罐、充油罐、第一电磁阀、第 二电磁阀及流量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 一端与所述充油罐连通,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充油罐由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并形成进油通路,所述流量控制器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 阀连通形成,所述储油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由所述流量控制器连通并形成出油通路。因此 当所述储油罐内的硅油用尽时,因其呈真空状,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时,所述充油罐将对所 述储油罐进行充油。而当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及调节所述流量控制器时,所述储油罐内的 硅油将按照一定流量充入到所述真空室,均勻的着附到工件的表面。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供油系统应用于喷涂真空室内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硅油喷涂系统的充油罐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硅油喷涂系统的储油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 件。如上所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系统100,其包括储油罐10、充油罐20、 第一电磁阀60a、第二电磁阀60b及流量控制器70,所述第一电磁阀60a的一端与所述储油 罐10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60a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油罐20连通,所述储油罐10与所述充 油罐20由所述第一电磁阀60a连通并形成进油通路40a,所述流量控制器70的一端与所述 储油罐10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器7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60b连通,所述储油罐10 与所述第一电磁阀60a由所述流量控制器70连通并形成出油通路40b。较佳者,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供油系统100的出油通路40b上还连接有真空室 30,所述真空室内置入有工件50较佳者,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所述充油罐20呈圆柱状,所述充油罐20的顶端 开设有加油孔21,所述充油罐20的底端设置有内接头22,所述内接头22与所述第一电磁 阀60a连通。将所述加油孔21设置于所述充油罐20的顶端及将所述内接头22设置于其 下端有利于把所述充油罐20加入最大量的硅油及把所述充油罐20内的硅油最大量的充给 所述储油罐10。较佳者,图1及图2所示,所述充油罐20内还设置有液位计23。通过所述液位计 23能够清楚的现实所述充油罐20内的存油量。较佳者,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所述储油罐10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口 11,所述进 油口 11与第一电磁阀60a连通。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60a控制所述进油通路40a内的进油量。较佳者,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所述储油罐10的顶端设置有出油口 12,所述出 油口 12与所述流量控制器70连通,所述出油口 12与所述流量控制器70连通的通路上还 是设置有压力表13。所述流量控制器70能够控制所述出油通路40b的流量,所述压力表 13能够随时掌握所述储油罐10内的油压大小。结合图1-4,本实用新型供油系统100包括储油罐10、充油罐20、第一电磁阀60a、第二电磁阀60b及流量控制器70,所述第一电磁阀60a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10连通,所述 第一电磁阀60a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油罐20连通,所述储油罐10与所述充油罐20由所述第 一电磁阀60a连通并形成进油通路40a,所述流量控制器70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10连通, 所述流量控制器7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60b连通,所述储油罐10与所述第一电磁 阀60a由所述流量控制器70连通并形成出油通路40b。因此当所述储油罐10内的硅油用 尽时,因其呈真空状,打开所述第一电磁阀60a时,所述充油罐20将对所述储油罐10进行 充油。而当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60b及调节所述流量控制器70时,所述储油罐10内的硅 油将按照一定流量充入到所述真空室30,均勻的着附到工件40的表面。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 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罐、充油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及流量 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油 罐连通,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充油罐由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并形成进油通路,所述流量控制 器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储油 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由所述流量控制器连通并形成出油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油罐呈圆柱状,所述充油罐的顶 端开设有加油孔,所述充油罐的底端设置有内接头,所述内接头与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油罐内还设置有液位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口,所述 进油口与第一电磁阀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罐的顶端设置有出油口,所述 出油口与所述流量控制器连通,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流量控制器连通的通路上还是设置有压 力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油系统,其包括储油罐、充油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及流量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油罐连通,所述储油罐与所述充油罐由所述第一电磁阀连通并形成进油通路,所述流量控制器的一端与所述储油罐连通,所述流量控制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磁阀连通,所述储油罐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由所述流量控制器连通并形成出油通路。本实用新型供油系统能够在工件表面均匀、高效的喷涂硅油。
文档编号B05C11/11GK201889274SQ201020563930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温达明, 郑锡辉, 靳新军 申请人:苏州丰裕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