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284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包括粉房本体,所述粉房本体包括人工喷涂区和自动喷涂区,所述粉房本体在人工喷涂区的底部设置有一两侧设置有回收口的倒V型风道,所述倒V型风道由两块对应设置的斜板组合而成,所述斜板通过一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上,且所述斜板能够被一第一翻转装置驱动翻转打开,所述粉房本体在自动喷涂区底部设置有一U型风道,所述U型风道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翻板,所述翻板两侧与U型风道开口之间存在一间隙以形成尘风口,且所述翻板通过一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上,且所述翻板能够被一第二翻转装置驱动翻转打开,即通过第一翻转装置及第二翻转装置即可自动的打开风道,无需人手的打开风道,清理风道非常的方便。
【专利说明】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
【背景技术】
[0002]在喷涂粉房中,通常会在底部设置有一回收粉末的风道,该风道与过滤装置连接,工作时风道吸取粉房中多余的粉末,然后将粉末输送中过滤进行过滤回收,然而,在长期使用手风道会累积粉末,此时就需要人工的打开风道进行清理,非常的麻烦。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打开底部翻板的粉房。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包括粉房本体,所述粉房本体包括人工喷涂区和自动喷涂区,所述粉房本体在人工喷涂区的底部设置有一两侧设置有回收口的倒V型风道,所述倒V型风道由两块对应设置的斜板组合而成,所述斜板通过一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上,且所述斜板能够被一第一翻转装置驱动翻转打开,所述粉房本体在自动喷涂区底部设置有一 U型风道,所述U型风道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翻板,所述翻板两侧与U型风道开口之间存在一间隙以形成尘风口,且所述翻板通过一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上,且所述翻板能够被一第二翻转装置驱动翻转打开。
[0006]所述第一翻转装置包括固定在粉房本体上的第一气缸、及通过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上的转盘,所述转盘延伸设置有一延伸臂,所述第一气缸的顶杆与延伸臂铰接,转盘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块斜板对应的铰接点,所述斜板与一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另一端与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转盘上的其中一铰接点连接,通过第一气缸推动转盘转动,即可通过连杆、连接臂带动斜板转动打开或关闭。
[0007]所述第二翻转装置包括设置在粉房本体上的第二气缸及转臂,所述转臂一端与第二气缸的顶杆铰接,其另一端固定至翻板的转动中心位置处,通过第二气缸带动转臂摆动,即可带动翻板转动打开或关闭。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包括粉房本体,所述粉房本体包括人工喷涂区和自动喷涂区,所述粉房本体在人工喷涂区的底部设置有一两侧设置有回收口的倒V型风道,所述倒V型风道由两块对应设置的斜板组合而成,所述斜板通过一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上,且所述斜板能够被一第一翻转装置驱动翻转打开,所述粉房本体在自动喷涂区底部设置有一 U型风道,所述U型风道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翻板,所述翻板两侧与U型风道开口之间存在一间隙以形成尘风口,且所述翻板通过一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上,且所述翻板能够被一第二翻转装置驱动翻转打开,即通过第一翻转装置及第二翻转装置即可自动的打开风道,无需人手的打开风道,清理风道非常的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俯视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人工喷涂区的截面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动喷涂区的截面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照图1至图5,图1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包括粉房本体1,所述粉房本体I包括人工喷涂区91和自动喷涂区92,所述粉房本体I在人工喷涂区91的底部设置有一两侧设置有回收口的倒V型风道21,所述倒V型风道21由两块对应设置的斜板22组合而成,所述斜板22通过一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I上,且所述斜板22能够被一第一翻转装置3驱动翻转打开,所述粉房本体I在自动喷涂区92底部设置有一 U型风道41,所述U型风道41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翻板42,所述翻板42两侧与U型风道41开口之间存在一间隙以形成尘风口,且所述翻板42通过一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I上,且所述翻板42能够被一第二翻转装置5驱动翻转打开。
[0016]如图所示,所述第一翻转装置3包括固定在粉房本体I上的第一气缸31、及通过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I上的转盘32,所述转盘32延伸设置有一延伸臂33,所述第一气缸31的顶杆与延伸臂33铰接,转盘3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块斜板22对应的铰接点,所述斜板22与一连接臂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34另一端与一连杆35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35的另一端与转盘32上的其中一铰接点连接,通过第一气缸31推动转盘32转动,即可通过连杆35、连接臂34带动斜板22转动打开或关闭。
[0017]如图所示,所述第二翻转装置5包括设置在粉房本体I上的第二气缸51及转臂52,所述转臂52 —端与第二气缸51的顶杆铰接,其另一端固定至翻板42的转动中心位置处,通过第二气缸51带动转臂52摆动,即可带动翻板42转动打开或关闭。
[0018]使用时,倒V型风道21、U型风道41均与大风车粉末回收装置93和过滤器94连接,以便回收粉房本体I中的粉末,当需要清理风道时,通过气压驱动第一气缸31推动斜板22翻转打开倒V型风道21的上端,通过第二气缸51带动翻板42转动打开U型风道41即可对风道内进行清理,无需人手的打开风道,控制简单,清理风道非常的方便。
[001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房本体(1),所述粉房本体(I)包括人工喷涂区(91)和自动喷涂区(92),所述粉房本体(I)在人工喷涂区(91)的底部设置有一两侧设置有回收口的倒V型风道(21),所述倒V型风道(21)由两块对应设置的斜板(22)组合而成,所述斜板(22 )通过一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I)上,且所述斜板(22 )能够被一第一翻转装置(3)驱动翻转打开,所述粉房本体(I)在自动喷涂区(92)底部设置有一 U型风道(41),所述U型风道(41)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翻板(42 ),所述翻板(42 )两侧与U型风道(41)开口之间存在一间隙以形成尘风口,且所述翻板(42)通过一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I)上,且所述翻板(42)能够被一第二翻转装置(5)驱动翻转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装置(3)包括固定在粉房本体(I)上的第一气缸(31)、及通过转轴设置在粉房本体(I)上的转盘(32),所述转盘(32)延伸设置有一延伸臂(33),所述第一气缸(31)的顶杆与延伸臂(33)铰接,转盘(3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块斜板(22)对应的铰接点,所述斜板(22)与一连接臂(3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34)另一端与一连杆(35)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杆(35)的另一端与转盘(32)上的其中一铰接点连接,通过第一气缸(31)推动转盘(32)转动,即可通过连杆(35)、连接臂(34)带动斜板(22)转动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底部翻板粉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转装置(5)包括设置在粉房本体(I)上的第二气缸(51)及转臂(52),所述转臂(52) —端与第二气缸(51)的顶杆铰接,其另一端固定至翻板(42)的转动中心位置处,通过第二气缸(51)带动转臂(52)摆动,即可带动翻板(42)转动打开或关闭。
【文档编号】B05B15/04GK203648768SQ201320805161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伊国才 申请人:中山市君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