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大米生产焦糖色的方法

文档序号:379752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大米生产焦糖色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大米生产焦糖色的方法,包括制备葡萄糖浆、加热煮沸、第一次流加氨水、第二次流加氨水、第三次流加氨水、焦化反应、调PH值、过滤等步骤。本发明优点: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连续工业化生产的方法;②采用加压法生产要优于常压法生产;③加压法是在密闭的反应釜里反应,加氨反应时,没有氨的挥发和环境污染;④以大米为原料,随地可以找到原料,解决南方无淀粉原料的困难,在生产上有地域优势;⑤直接用大米生产成葡萄糖含量在95%以上的糖浆,来生产焦糖色,与一般原料(蔗糖蜜、饴糖、木糖母液)不同,葡萄糖完合符合焦糖色的反应机制,杂质成份极少,色调纯正,无焦糊味,无沉淀,大量使用于酱油、醋、可乐、黄酒生产中。
【专利说明】一种用大米生产焦糖色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添加剂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大米生产焦糖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焦糖色亦称焦糖,俗称酱色,英文Caramel。60年代由于其环化物四一甲基咪唑的问题,曾一度补怀疑对人体有害而被各国政府禁用,后经科学家们的多年努力研究,证明它是无害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0)、卫生组织(WHO)、国际食品添加剂联合专业委员会(JECFA),均已确认焦糖是安全的,但对其四一甲基咪唑作了限量的规定,由此世界各国的焦糖工业加速了发展。
[0003]焦糖的生产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它是一种褐变反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与食品加工及烹调中经常碰到的现象,焦糖的生产技术是困难的,在国外也被视为高科技产品,其生产工艺被严格保密。美国可口可乐之所以能风行全世界一个世纪,国际市场占有率独占鳌头,与他拥有耐酸焦糖技术是分不开的。
[0004]现代科学技术虽还未能彻底认识焦糖反应的机理,但对非酶褐变反应的前期机理及反应生成物却已有了明确的认识。一般认为焦糖反应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在胺伴随下的美德拉反应,即由葡萄糖+NH3-R生成雪夫氏碱,进一步加热生成N-取代葡基胺。另一类是纯焦糖反应,即在相当高的温度下碳水化合物产生醛类,然后缩合成染色成份。
[0005]我国的焦糖工业发展是比较落后的,绝大部分都是由作坊式的手工方法生产的,能够用比较科学的方法生产的厂家廖廖无几,而且仅能生产单一的在酱油中应用的耐盐焦糖,品质差、卫生指标差,大量充塞市场的是个体户以鹿糖蜜、木糖母液、治糖生产的焦糖,其色率低、易沉淀、色调难看、有焦糊气味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大米生产焦糖色的方法。
[000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大米生产焦糖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葡萄糖浆备用:将大米生产成液体葡萄糖浆备用;
(2)、加热煮沸:先将液体葡萄糖浆浓缩到浓度为75%,过程需要保证50°C以上,温度低于50°C会结晶;用泵送入反应釜内,随即关闭阀门,开启搅拌器,同时开启反应釜夹层蒸汽,保持压力在0.2-0.3 MPa,升温至115°C _125°C,过程中需要开启反应釜上面的排气阀放出夹层中的冷空气;
(3)、第一次流加氨水:把重量为葡萄糖浆重量2%的氨水加入流加器内,然后打开蒸汽阀使之升压,利用流加器与反应釜的压力差,使氨水很快进入反应釜,加氨一次,反应釜内糖温能自然升高5°C _8°C,待糖浆温度上升至130°C时,即可关闭反应釜的蒸汽阀;
(4)、第二次流加氨水:经过首次加氨30分钟后,糖浆温度已升到135°C,可以加入第二次氨,氨水重量为葡萄糖浆重量的4%,加入方法同第一次;(5)、 第三次流加氨水:第二次流加氨水30分钟之后,再加重量为葡萄糖浆重量4%的氨水,为了不使反应釜内温度过高,必须预先开排气阀适当降低糖浆温度,要求三次加氨后,糖浆温度不超过140°C ;
(6)、焦化反应:当第三次流加氨后,应随时注意反应情况,控制糖浆温度,并经常检验色率及混浊度;检验方法:用玻璃棒在取样管中沾取少量样品,放置于预热后的20%盐水中,观察有否有混浊现象,如果发现有轻微的混浊状,应立即停止焦化反应,降低糖浆温度,将糖浆放入中和槽内;检验时,色率达到要求,就把焦糖放出,这样不会产生混浊现象,整个反应时间,从首次加氨水算起到反应结束,为90-120分钟;
(7)、调PH值:将纯碱溶解于水中配成浓度为20-30%的碱液,并逐步将碱液加入焦糖内,中和至焦糖PH4.8-5.1之间;
(8)、过滤:液体糖加压反应制成的焦糖,基本上没有焦块产生,但为了使产品更加纯净,再用布袋过滤一次,最后根据用户要求调整浓度,即得成品。
[0008]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目前国内对焦糖色的方法是由作坊式的手工法生产,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连续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0009]2、采用加压法比常压法生产的优势在于:加压法在浓度为38波美度时就可使温度达到140°C的反应温度,而常压法需要将浓度浓缩到45波美度以上才能达到140°C的反应温度,稀释时再加大量的水,消耗大量的能源。
[0010]3、加压法是在密闭的反应釜里反应,加氨反应时,没有氨的挥发和环境污染。
[0011]4、以大米为原料,随地可以找到原料,解决南方无淀粉原料的困难,在生产上有地域优势。
[0012]5、直接用大米生产成葡萄糖含量在95%以上的糖浆,来生产焦糖色,与一般原料(蔗糖蜜、饴糖、木糖母液)不同,葡萄糖完合符合焦糖色的反应机制,杂质成份极少,其色调纯正,无焦糊味,无沉淀,大量使用于酱油、醋、可乐、黄酒生产中。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的实施实例可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0014]实施例1:
(1)、制葡萄糖浆备用:将大米生产成液体葡萄糖浆备用,具体生产方法在专利ZL200910043473.9 中已经公开;
(2)、加热煮沸:先将液体葡萄糖浆浓缩到浓度为75%,过程需要保证50°C以上,温度低于50°C会结晶;用泵送入反应釜内,随即关闭阀门,开启搅拌器,同时开启反应釜夹层蒸汽,保持压力在0.2-0.3 MPa,升温至115°C _125°C,过程中需要开启反应釜上面的排气阀放出夹层中的冷空气;
(3)、第一次流加氨水:把重量为葡萄糖浆重量2%的氨水加入流加器内,然后打开蒸汽阀使之升压,利用流加器与反应釜的压力差,使氨水很快进入反应釜,加氨一次,反应釜内糖温能自然升高5°C _8°C,待糖浆温度上升至130°C时,即可关闭反应釜的蒸汽阀;
(4)、第二次流加氨水:经过首次加氨30分钟后,糖浆温度已升到135°C,可以加入第二次氨,氨水重量为葡萄糖浆重量的4%,加入方法同第一次;(5)、第三次流加氨水:第二次流加氨水30分钟之后,再加重量为葡萄糖浆重量4%的氨水,为了不使反应釜内温度过高,必须预先开排气阀适当降低糖浆温度,要求三次加氨后,糖浆温度不超过140°C ;因为糖浆温度过高,上色反应虽快,但不易控制,所以要求后期温度低一些较好,容易掌握反应终点,否则如果处理不当,会使焦糖形成凝胶物,即焦糖加水稀释后有严重混浊现象,再严重时会使焦糖炭化;
(6)、焦化反应:当第三次流加氨后,应随时注意反应情况,控制糖浆温度,并经常检验色率及混浊度;检验方法:用玻璃棒在取样管中沾取少量样品,放置于预热后的20%盐水中,观察有否有混浊现象,如果发现有轻微的混浊状,应立即停止焦化反应,降低糖浆温度,将糖浆放入中和槽内;检验时,色率达到要求,就把焦糖放出,这样不大会产生混浊现象,整个反应时间,从首次加氨水 算起到反应结束,为90-120分钟;
(7)、调PH值:将纯碱溶解于水中配成浓度为20-30%的碱液,并逐步将碱液加入焦糖内,中和至焦糖PH4.8-5.1之间;
(8)、过滤:液体糖加压反应制成的焦糖,基本上没有焦块产生,但为了使产品更加纯净,再用布袋过滤一次,最后根据用户要求调整浓度,即得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用大米生产焦糖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葡萄糖浆备用:将大米生产成液体葡萄糖浆备用; (2)、加热煮沸:先将液体葡萄糖浆浓缩到浓度为75%,过程需要保证50°C以上,温度低于50°C会结晶;用泵送入反应釜内,随即关闭阀门,开启搅拌器,同时开启反应釜夹层蒸汽,保持压力在0.2-0.3 MPa,升温至115°C _125°C,过程中需要开启反应釜上面的排气阀放出夹层中的冷空气; (3)、第一次流加氨水:把重量为葡萄糖浆重量2%的氨水加入流加器内,然后打开蒸汽阀使之升压,利用流加器与反应釜的压力差,使氨水很快进入反应釜,加氨一次,反应釜内糖温能自然升高5°C _8°C,待糖浆温度上升至130°C时,即可关闭反应釜的蒸汽阀; (4)、第二次流加氨水:经过首次加氨30分钟后,糖浆温度已升到135°C,可以加入第二次氨,氨水重量为葡萄糖浆重量的4%,加入方法同第一次; (5)、第三次流加氨水:第二次流加氨水30分钟之后,再加重量为葡萄糖浆重量4%的氨水,为了不使反应釜内温度过高,必须预先开排气阀适当降低糖浆温度,要求三次加氨后,糖浆温度不超过140°C ; (6)、焦化反应:当第三次流加氨后,应随时注意反应情况,控制糖浆温度,并经常检验色率及混浊度;检验方法:用玻璃棒在取样管中沾取少量样品,放置于预热后的20%盐水中,观察有否有混浊现象,如果发现有轻微的混浊状,应立即停止焦化反应,降低糖浆温度,将糖浆放入中和槽内;检验时,色率达到要求,就把焦糖放出,这样不会产生混浊现象,整个反应时间,从首次加氨水算起到反应结束,为90-120分钟; (7)、调PH值:将纯碱溶解于水中配成浓度为20-30%的碱液,并逐步将碱液加入焦糖内,中和至焦糖PH4.8-5.1之间; (8)、过滤:液体糖加压反应制成的焦糖,基本上没有焦块产生,但为了使产品更加纯净,再用布袋过滤一次 ,最后根据用户要求调整浓度,即得成品。
【文档编号】C09B61/00GK103923484SQ201410187674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崔楠, 丁伏华 申请人: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