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94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一种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压电式雾化模块,并利用卡扣及胶合密封等方式将该压电式雾化模块夹设于其间,使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被分隔形成为两个独立气室的设计。本实用新型的特色是凭借封装于该压电式雾化模块的周缘部位,可减低振动时能量及振波传递的效能被吸收或抑制,同时也可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及自由振动的空间,据以提升其雾化效率;此外,该独立双气室设计能够发挥如同双重屏障的密封隔离效果,大幅降低该压电式雾化模块遭受侵蚀或破坏的可能性。【专利说明】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装置的领域,尤指一种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以将一压电式雾化模块封装于一全罩密封壳体内并形成独立的两个气室,而确保其雾化效果及保护效果。【
背景技术
】[0002]市面上一般的雾化模块通常是由使用压电致动材料的一压电致动器(或称振动元件)、一雾化片及一结构片所构成,当接触待雾化液体后,利用该压电致动器驱动及压缩该待雾化液体,进而使该待雾化液体由该雾化片的微小喷孔喷出;然而,该压电致动器的组成材质内通常含有重金属(如铅等)易与液体反应而释放,故可能于使用时因直接与该待雾化液体接触,而由该压电致动器释出重金属污染液体,再经由该雾化装置喷出,导致使用者吸入或接触。此外,该压电致动器、该雾化片及该结构片通常使用焊接或固化结构胶进行接合,但是不论是使用上述何者进行结构接合,当雾化液体,特别是药液,若含有氯离子、强氧化剂、或腐蚀性成份时,容易因接合面的焊接材料或固化结构胶与液体接触后产生化学反应,造成腐蚀破坏及结构黏结力衰退,导致该雾化装置整体结构分解而影响使用寿命。[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该种压电式雾化模块还有使用弹性体(如:0型环)作为隔离机构,或以弹性体搭配其他构件而进行压制隔离等方式,期能减少该待雾化液体与该压电致动器进行接触或减少其接触面积。[0004]请参阅图1,为美国新型专利US7,771,642B2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为美国新型专利US7,771,642B2号「Methodsofmakinganapparatusforprovidingaerosolformedicaltreatment」,其揭露一种利用一橡胶或弹性体形成的密封件1(asealingmember),用以完全贴合一雾化片11(anaerosolizingelement)、一振动兀件12(avibratoryelement)>一致动元件13(theactuator致动器);而该密封件1则为该振动元件12提供防水隔离以避免遭流体侵蚀。然而此种雾化装置在使用时,因该密封件1采用完全贴合于该振动元件12的设计,故将限制该振动元件12可振动的区域,同时亦因其完全贴合的设计,导致该振动元件12所产生的振动能量,为该橡胶或弹性体形成的该密封件1所吸收与抑制,进而降低雾化效能。[0005]再请参阅图2A,为美国新型专利US7,891,352B2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中所示,为美国新型专利US7,891,352B2号「Aerosolgeneratingmeansforinhalationtherapydevices」,其揭露一种利用一密封腔体2(anencapsulating)搭配两弹性密封唇21(twoflexiblesealinglips)将一振荡组件3(oscillatableassembly)设置及固定于内部,以该密封腔体2及该弹性密封唇21形成一隔间,用来提供该振荡组件高频振动的空间并隔离该待雾化液体直接接触该振荡组件;且,该振荡组件包括一膜片31(membrane)、一环形振荡产生器32(anannularoscillationgenerator)及一环形基板33(anannularsubstrate)。然而,此种雾化装置虽以该等弹性密封唇21及该密封腔体形成一隔间,取代以弹性体制成的该密封件1作包覆,以提供呈环状的该振荡产生器32振荡时的活动空间,但此雾化装置在使用时仍有以下缺点待解决。[0006]再请参阅图2B,为美国新型专利US7,891,352B2号作动时的振波传递示意图。如图中所示,由于该振荡组件的固定与密封功能皆依赖该两弹性密封唇21,如未施以相当的支撑作用力,可能会造成该振荡组件在使用时产生脱落或渗漏的问题。并且,当该振荡组件经由高频振动将水分子雾化时,由于前述的相当挟持作用力须施于该振荡组件结构上,同时会形成抑制,使其振动能量减低,进而影响雾化效能。[0007]而,该两弹性密封唇21因受力弯折后,会在振荡组件及该密封腔体2等的交界处产生结构缝隙,而容易堆积其他污染物进而污染该待雾化液体或喷出的气雾。另外,该密封腔体2及该两弹性密封唇21组成单一空间的设计,用以隔绝外部的待雾化液体,因此,当该弹性密封唇21因弹性疲乏造成密合程度不足,或长期侵蚀导致渗漏时,将使得该待雾化液体直接流入该空间内侵蚀该环形振荡产生器32,进而造成污染该待雾化液体或该环形振荡产生器32损坏。[0008]另,该两弹性密封唇21须设置于该振荡组件3的环形基板33或环形振荡产生器32上;若此,则该膜片31与该环形基板33或该环形振荡产生器32的接合面的固化结构胶或焊接材料就会裸露于外,故接合面的焊接材料或固化结构胶会与液体接触后产生化学反应,造成腐蚀破坏及结构黏结力衰退,导致该雾化装置整体结构分解而影响使用寿命。[0009]是以,综观已知技术,虽为雾化装置提供了许多隔离方式,但皆无法避免对于该雾化装置产生振动抑制作用,同时无法有效阻绝液体或药液与该雾化装置的接合处或压电致动器接触,造成污染或破坏,故有必要加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0010]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是于一第一壳体内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凸块,以及于一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多个第二定位凸块,卡接并胶合固定一压电式雾化模块于其内,并将其内部分隔成各别独立的一第一气室及一第二气室后,不仅能够减少振动时的能量或振波传递效能被吸收与抑制,同时可提供良好的支撑效果及自由振动的空间,据以提升其雾化效率。再者,该第一气室及该第二气室的各别独立设计,能够发挥如同双重屏障的密封隔离效果,大幅降低该压电式雾化模块遭受侵蚀或破坏的可能性。另外,其完全密封式的设计不仅能够提供较佳的防护效果,且对于后续的组装也十分地方便。[0011]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包括:一第一壳体,其中心部位设有一第一穿孔,该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一第一环状胶道,且该第一环状胶道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凸块;一第二壳体,其中心部位设有一第二穿孔,且该第二壳体内部设有一第二环状胶道,且该第二环状胶道设有至少一第二定位凸块;及一压电式雾化模块,利用平整点胶技术将一密封胶涂覆于该第一环状胶道及该第二环状胶道内,该压电式雾化模块的周缘分别受该第一定位凸块及该第二定位凸块卡接后而黏合固定,同时,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会形成密闭封合状态,凭借该压电式雾化模块将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分隔成一第一气室及一第二气室。[0012]本实用新型凭借该第一定位凸块及该第二定位凸块的设计,并将其内部空间分隔形成该第一气室及该第二气室,将该压电式雾化模块卡接并胶合固定于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之间因而可减少与该压电式雾化模块于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直接接触时的接触面积,降低对该压电式雾化模块的作动抑制与振动能量吸收外,同时该第一气室及该第二气室还能提供该压电式雾化模块独立振动的空间。另外,假设该第一壳体因长期接触该待雾化液体,而有被侵蚀渗漏之虞时,则本实用新型特有的双独立气室的设计,可将已渗漏的待雾化液体隔离阻绝于该第一气室,避免该压电式雾化模块的一压电致动器及其所使用的固化结构胶或焊接材料等,因设置于该第二气室的密封空间内,故不会与一待雾化液体接触产生化学反应,造成腐蚀破坏及结构黏结力衰退,导致该压电式雾化模块整体结构分解而影响其功能性及使用寿命,同样地,也不会造成喷出的该待雾化液体受到污染。[0013]并且,该第一环状胶道及该第二环状胶道作为限定该密封胶的分布范围,另搭配该第一定位凸块及该第二定位凸块的设置高度,而可控制该密封胶的施作厚度,同时可避免因抑制该压电式雾化模块的振动能量或影响震波的传递效能,而影响喷雾的功效。[0014]于一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其组装时的便利性,以及组装后的稳固性,是于该第一壳体的外壁面上凹设有至少一卡扣槽,且于该第二壳体外壁面对应该卡扣槽而延伸设有至少一卡扣部,使该第二壳体可凭借该卡扣部而扣合固定于该第一壳体的该卡扣槽内。[0015]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一第一检测孔,或于该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一第二检测孔,又或是于该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一第一检测孔,且该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一第二检测孔。当该压电式雾化模块设置并密封于该双气室全罩密封结构中时,可以个别施以一气压作为检测该第一气室及该第二气室有无完全密封的手段,以确保其密封效果。[0016]为增加该第一壳体及/或该第二壳体的使用强度,是于该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一肋条,或于该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二肋条,抑或是于该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一肋条,且该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二肋条;且以上的该多根第一肋条及/或该多根第二肋条分别以该第一穿孔或该第二穿孔的圆心为中心作等间隔的放射状分布设置。[0017]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外表面邻接该第一穿孔处形成弯弧面结构,且该第二壳体外表面邻接该第二穿孔处亦形成弯弧面结构,而能增加喷雾及液体传输时的流畅性,并减少阻力而提升雾化效果。[0018]又,该压电式雾化模块与该第一穿孔之间所使用的该密封胶,及该压电式雾化模块与该第二穿孔之间所使用的该密封胶,其表面均形成向外延伸的弧面造型,使该待雾化液体不会囤积于该处,且便于后续使用完毕后的清理工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0019]图1为美国新型专利US7,771,642B2号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A为美国新型专利US7,891,352B2号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2B为美国新型专利US7,891,352B2号作动时的振波传递示意图;[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安装时的状态示意图;[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一);[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二);[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后的剖视图;[0026]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一);[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二);[0028]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组装后的剖视图;[0029]图10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安装后的外观示意图;[0030]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安装后的另一种外观示意图;[003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作动时的振波传递示意图。[0032]附图标记说明:1-密封件;11-雾化片;12-振动元件;13-致动元件;2-密封腔体;21-弹性密封唇;31-膜片;32-环形振荡产生器;33-环形基板;4-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41-第一壳体;411-第一穿孔;412-第一环状胶道;413-第一定位凸块;414-卡扣槽;415-第一检测孔;416-第一肋条;42-第二壳体;421-第二穿孔;422-第二环状胶道;423-第二定位凸块;424-卡扣部;425-第二检测孔;426-第二肋条;43-压电式雾化模块;431-压电致动器;432-雾化片;4321-喷孔;433-结构片;44-密封胶;5-雾化器;6_待雾化液体;7-第一气室;8-第二气室。【具体实施方式】[0033]为使贵审查员能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仅以下列说明搭配附图,敬请参阅。[0034]请参阅图3、图4、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安装时的状态示意图,及各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以及其组装后的剖视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4供安装于一雾化器5上用以将待雾化液体6雾化后喷出,该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4包括一第一壳体41、一第二壳体42及一压电式雾化模块43。[0035]其中该第一壳体41是呈圆环状的结构体,对应固设于该雾化器5的出液处(或是出液口),该第一壳体41的圆心部位具有一第一穿孔411,且该第一壳体41的内部具有一第一环状胶道412,且该第一环状胶道41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凸块413。[0036]该第二壳体42与该第一壳体41相同为圆环状结构体,并于该第二壳体42的圆心部位设有一第二穿孔421,且该第二壳体42内部设有一第二环状胶道422,且该第二环状胶道422设有多个第二定位凸块423。[0037]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可选自市面上一般常见的该二片式压电式雾化模块43或该三片式压电式雾化模块43,如图中所示,本实施例选用该三片式压电式雾化模块43,其是由一压电致动器431、一雾化片432及一结构片433所构成,其中该压电致动器431是由锆钛酸铅材料所构成的压电陶瓷而制成的圆环状结构体;该雾化片432选自如聚亚酰胺(Polyimide)、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及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或任一高阶工程塑胶等非金属材质其中之一,或由金属材料而制成的圆盘状结构体,且该雾化片432的中央对应该压电致动器431中心的透孔(图中未标号)而设有多个喷孔;该结构片433以耐腐蚀材料而制成的圆环片状结构体,且该结构片433的形状尺寸略大于该压电致动器431,该压电致动器431固设于该结构片433对应该雾化装置5的出液处的反侧,通电后而能产生振动能量,使该雾化片432将该待雾化液体6雾化后喷出。[0038]本实用新型进行组装时,是利用平整点胶技术将一密封胶44涂覆于该第一环状胶道412及该第二环状胶道422内,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本实施例中特别指该结构片433)的周缘分别受该多个第一定位凸块413及该多个第二定位凸块423卡接后而被该密封胶44黏合固定,同时,该第一壳体41及该第二壳体42同样以该密封胶44黏合而形成密闭封合状态,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将该第一壳体41及该第二壳体42结合后的空间,分隔成一第一气室7及一第二气室8。本实用新型仅使用该多个第一定位凸块413及该多个第二定位凸块423分别自上、下两面卡接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的周缘,故能够减少该第一壳体41及该第二壳体42分别与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直接接触时的接触面积,避免对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造成作动抑制与振动能量吸收,并通过该第二气室8给予该压电致动器431独立振动的空间;而,该第二壳体42与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的接合处同样施以该密封胶44进行胶合密封,可效隔绝该待雾化液体6流入该第一壳体41或该第二壳体42内部。当外部作用力施于该第一壳体41及该第二壳体42时,其大部分的作用力也会被疏导至该第一壳体41及该第二壳体42的边壁。再者,由于第一实施例中的该第二壳体42为薄壳设计,为避免其结构过于单薄而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撑性及保护性,故特别于该第二壳体42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二肋条426,且该多根第二肋条426以该第二穿孔421的圆心为中心作等间隔的放射状分布设置,而能有效避免作用力经由该第二壳体42传递至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上。[0039]另请参阅图7、图8、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各视角的立体分解图,以及其组装后的剖视图。如图中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其构件及结构大致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如有重复处不再赘加说明。而第二实施例的该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4为了进一步增加组装后的稳固性,特别于该第一壳体41的外壁面上凹设有多个卡扣槽414,且于该第二壳体42外壁面对应该多个卡扣槽414而延伸设有多个卡扣部424,第二壳体42通过该多个卡扣部424而扣合固定于该第一壳体41的该多个卡扣槽414内,且其接合处同样施以该密封胶44进行胶合固定。[0040]另外,请一并参阅以上各图,于该第一壳体41的表面设有一第一检测孔415,该第二壳体42的表面设有一第二检测孔425,配合气压检测方式进行检验。应注意的是,封装完毕后,该第一检测孔415及该第二检测孔425是呈封闭状态。[0041]其中,该第一壳体41外表面邻接该第一穿孔411处形成呈现外宽内窄的圆弧造型的弯弧面结构,减少入口处因气液交换的气泡淤积现象,方便出液顺畅;并且,该第二壳体42外表面邻接该第二穿孔421处形成呈现外宽内窄的弯弧面结构的设计,能够方便出液而不会使该待雾化液体6卡在壳壁上,以提升雾化效果。另外,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与该第一穿孔411之间所使用的该密封胶44,及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与该第二穿孔412之间所使用的该密封胶44,其表面均形成向外延伸的弧面造型,故不会产生任何结构缝隙而有藏污纳垢的疑虑,使该待雾化液体不会囤积于该处,且便于后续使用完毕后的清理工作。[0042]并请参阅图10A、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安装后的外观示意图。如图中所示该第一壳体41及该第二壳体43均为圆环状结构体,但不限于圆环状结构体,且该第一壳体41及该第二壳体43得为不相对称的外型;其外型可为三角形、矩形、对称多边形等,或其对应该雾化装置5出液口所设置的外型,举凡可于其内部设置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并达到本专利所提及的专利效果者,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0043]请参阅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作动时的振波传递示意图。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色是由该第一壳体41、该第二壳体42及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所组成,以将其内部区隔形成独立中空的该第一气室7及该第二气室8,同时将该压电致动器431隔离设置于该第二气室8内部。并通过具有弹性的该密封胶44、该多个第一定位凸块413及该多个第二定位凸块423将该压电式雾化模块5固定于其内,使该压电式雾化模块431仅受到该多个第一定位凸块413及该多个第二定位凸块423卡接,故于进行高频振动时,能够减少其他不必要的结构所产生的夹固力降低或吸收振动能量传递效果,以维持雾化效能。再者,由于该第一壳体41长时间接触该待雾化液体6,而有被侵蚀渗漏之虞,故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独立双气室设计,能有效将已渗漏的该待雾化液体6隔离于该第一气室7内,使该压电致动器431及其使用的固化结构胶或焊接材料等,因处于该第二气室8内而不会因受到侵蚀,故不会有污染或腐蚀破坏等问题,确保其功能性与使用寿命。[〇〇44]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该所属【
技术领域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或是熟悉此技术所作出等效或轻易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壳体,其中心部位设有一第一穿孔,该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一第一环状胶道,且该第一环状胶道设有至少一第一定位凸块;一第二壳体,其中心部位设有一第二穿孔,且该第二壳体内部设有一第二环状胶道,且该第二环状胶道设有至少一第二定位凸块;及一压电式雾化模块,利用平整点胶技术将一密封胶涂覆于该第一环状胶道及该第二环状胶道内,使该压电式雾化模块分别受该第一环状胶道、该第一定位凸块及该第二定位凸块卡接后而黏合固定,同时,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会形成密闭封合状态,凭借该压电式雾化模块将该第一壳体及该第二壳体分隔成一第一气室及一第二气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的外壁面上凹设有至少一卡扣槽,且该第二壳体外壁面对应该卡扣槽而延伸设有至少一卡扣部,使该第二壳体凭借该卡扣部而扣合固定于该第一壳体的该卡扣槽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一第一检测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一第二检测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的表面设有一第一检测孔,且该第二壳体的表面设有一第二检测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一肋条,且以该第一穿孔的圆心为中心作等间隔的放射状分布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二肋条,且以该第二穿孔的圆心为中心作等间隔的放射状分布设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一肋条,且以该第一穿孔的圆心为中心作等间隔的放射状分布设置,且该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多根第二肋条,且以该第二穿孔的圆心为中心作等间隔的放射状分布设置。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外表面邻接该第一穿孔处形成弯弧面结构,且该第二壳体外表面邻接该第二穿孔处亦形成弯弧面结构。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室全罩密封压电式雾化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压电式雾化模块与该第一穿孔之间所使用的该密封胶,及该压电式雾化模块与该第二穿孔之间所使用的该密封胶,其表面均形成向外延伸的弧面造型。【文档编号】B05B17/04GK203842759SQ201420158367【公开日】2014年9月24日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发明者】谢淑品,董勇星,林建华,许由忠,沈志叡,洪琦珊,罗凯耀申请人:微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