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粘接动车踢脚线的丙烯酸酯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6046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酯结构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粘接动车踢脚线的丙烯酸酯胶。



背景技术:

在动车的车厢、驾驶室和卫生间内,为了增加墙面区域的抗冲击能力、提高墙体和底板的结合牢固程度,需要在墙体与底板的连接之处设置踢脚线。

踢脚线大多采用木质薄层板制成,在施工时,主要是通过全面积施胶将踢脚线与墙体粘合。由于动车的底板离地面较近,容易受到水汽的侵蚀,且动车运行时,会穿行在温差较大的地区,使得踢脚线和粘胶不仅长期处于轻微振动的状态,且容易发生热胀冷缩。

现有的粘合胶在潮湿环境下使用容易发生剥离,且在在固化时体积变化较大,放出的热量较多,容易对踢脚线板造成波纹烫伤,导致板材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粘接动车踢脚线的丙烯酸酯胶,具有较好的耐热耐湿能力,且在固化时体积变化较小,不会出现高的放热峰。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粘接动车踢脚线的丙烯酸酯胶,按体积份计,包括1份氧化剂与8~12份还原剂;

按质量份计,所述氧化剂包括10~4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5份硅烷偶联剂、10~20份碳酸钙、15~20份过氧化苯甲酰和1~5份蓖麻油;

按质量份计,所述还原剂包括20~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20份抗冲改性剂、5~10份氯磺化聚乙烯、1~3份促进剂、0.5~1份石蜡、2~5份马来酸、0.5~1份稳定剂、5~10份碳酸钙、1~5份硅烷偶联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体积份之比为1:9~11;

按质量份计,所述氧化剂包括25~4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3~5份硅烷偶联剂、15~20份碳酸钙、18~20份过氧化苯甲酰和4~5份蓖麻油;

按质量份计,所述还原剂包括35~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份抗冲改性剂、8~10份氯磺化聚乙烯、2~3份促进剂、0.8~1份石蜡、4~5份马来酸、0.7~1份稳定剂、8~10份碳酸钙、3~5份硅烷偶联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体积份之比为1:10;

按质量份计、所述氧化剂包括4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5份硅烷偶联剂、20份碳酸钙、20份过氧化苯甲酰、5份蓖麻油;

按质量份计,所述还原剂包括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抗冲改性剂、10份氯磺化聚乙烯、3份促进剂、1份石蜡、5份马来酸、1份稳定剂、10份碳酸钙、5份硅烷偶联剂。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碳酸钙为纳米碳酸钙、重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抗冲改性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乙二酸-1,4-丁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促进剂为环烷酸钴、乙撑硫脲、三乙烯二胺、三乙胺、N,N二甲基对甲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石蜡选用熔点为47℃~50℃的石蜡。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稳定剂为氢醌、萘醌、苯醌、Na盐中的至少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中用于粘接动车踢脚线的丙烯酸酯胶,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中同时引入硅烷偶联剂,能够去除碳酸钙中的水分,并增强产品固化后对踢脚线(薄层板)的附着力,使得剪切强度大于等于20.5MPa,剥离强度大于等于8N/25mm,同时,还能使得产品在潮湿环境中使用时,能够避免碳酸钙吸水导致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降低。

同时,本发明采用碳酸钙作为主填料,使产品触变性降低,易于刮涂,且与其他成分相配合,能够有效降低了产品的放热温度(放热峰值由115度降低至80度以下),使固化更平稳,体积收缩率小于1%,避免出现薄层板波纹烫伤,同时,固化时间较短,能够缩短施工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粘接动车踢脚线的丙烯酸酯胶,按体积份计,包括1份氧化剂与8~12份还原剂。

其中,按质量份计,氧化剂包括10~4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1~5份硅烷偶联剂、10~20份碳酸钙、15~20份过氧化苯甲酰和1~5份蓖麻油。

按质量份计,还原剂包括20~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5~20份抗冲改性剂、5~10份氯磺化聚乙烯、1~3份促进剂、0.5~1份石蜡、2~5份马来酸、0.5~1份稳定剂、5~10份碳酸钙、1~5份硅烷偶联剂。

在实际生产配置中,具体的配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体积份之比可以为1:9~11,同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配比如下:按质量份计,氧化剂包括25~4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3~5份硅烷偶联剂、15~20份碳酸钙、18~20份过氧化苯甲酰和4~5份蓖麻油;按质量份计,还原剂包括35~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15~20份抗冲改性剂、8~10份氯磺化聚乙烯、2~3份促进剂、0.8~1份石蜡、4~5份马来酸、0.7~1份稳定剂、8~10份碳酸钙、3~5份硅烷偶联剂。

本实施例中,最优配比如下: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体积份之比为1:10,按质量份计、氧化剂包括45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份双酚A型环氧树脂、5份硅烷偶联剂、20份碳酸钙、20份过氧化苯甲酰、5份蓖麻油;按质量份计,还原剂包括4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份抗冲改性剂、10份氯磺化聚乙烯、3份促进剂、1份石蜡、5份马来酸、1份稳定剂、10份碳酸钙、5份硅烷偶联剂。

其中,硅烷偶联剂为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碳酸钙为纳米碳酸钙、重质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抗冲改性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MBS)、聚乙二酸-1,4-丁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ACR)中的至少一种。

促进剂为环烷酸钴、乙撑硫脲、三乙烯二胺、三乙胺、N,N二甲基对甲苯胺中的至少一种。

石蜡选用熔点为47℃~50℃的石蜡,稳定剂为氢醌、萘醌、苯醌、Na盐中的至少一种。

采用本发明的配方制成的丙烯酸酯胶,剪切强度大于等于20.5MPa,剥离强度大于等于8N/25mm,固化时间不大于20min,固化过程中的放热峰值小于等于80℃,该丙烯酸酯胶能够紧密粘附在墙体上,不容易剥落,且放热较小,使固化更平稳,避免出现薄层板波纹烫伤,同时,固化时间较短,能够缩短施工周期。

下面,通过8个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将100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g硅烷偶联剂、100g碳酸钙、150g过氧化苯甲酰和10g蓖麻油混合均匀,得到氧化剂。

将200g甲基丙烯酸甲酯、50g抗冲改性剂、50g氯磺化聚乙烯、10g促进剂、5g石蜡、20g马来酸、5g稳定剂、50g碳酸钙、10g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得到还原剂。

将500ml氧化剂与4L还原剂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粘接动车踢脚线的丙烯酸酯胶。

其中,硅烷偶联剂选用乙烯基三过氧化叔丁基硅烷,碳酸钙选用纳米碳酸钙,抗冲改性剂选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促进剂选用环烷酸钴,石蜡选用熔点为47℃的石蜡,稳定剂选用氢醌。

采用铝合金作为试片,对所制得的丙烯酸酯胶进行拉伸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实验,同时,还对丙烯酸酯胶进行放热峰值测试实验。

其中,剪切强度为20.5MPa,剥离强度为8N/25mm,固化时间为15min,固化过程中的放热峰值为80℃。

实施例2

将4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g双酚A型环氧树脂,5g硅烷偶联剂、20g碳酸钙、20g过氧化苯甲酰和5g蓖麻油混合均匀,得到氧化剂。

将45g甲基丙烯酸甲酯、20g抗冲改性剂、10g氯磺化聚乙烯、3g促进剂、1g石蜡、5g马来酸、1g稳定剂、10g碳酸钙、5g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得到还原剂。

将50ml氧化剂与500ml还原剂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粘接动车踢脚线的丙烯酸酯胶。

其中,硅烷偶联剂选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具体的配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对实验结果没有实质性影响。

碳酸钙选用重质碳酸钙,抗冲改性剂选用ABS、MBS和ACR的混合物,具体的配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对实验结果没有实质性影响。

促进剂选用环烷酸钴、三乙烯二胺与N,N二甲基对甲苯胺中的混合物,具体的配比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对实验结果没有实质性影响。

石蜡选用熔点为50℃的石蜡,稳定剂选用氢醌、萘醌和苯醌的混合物。

采用铝合金作为试片,对所制得的丙烯酸酯胶进行拉伸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实验,同时,还对丙烯酸酯胶进行放热峰值测试实验。

其中,剪切强度为22.5MPa,剥离强度为8.6N/25mm,固化时间为15min,固化过程中的放热峰值为79℃。

实施例3

将7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g双酚A型环氧树脂,9g硅烷偶联剂、45g碳酸钙、54g过氧化苯甲酰和12g蓖麻油混合均匀,得到氧化剂。

将105g甲基丙烯酸甲酯、45g抗冲改性剂、24g氯磺化聚乙烯、6g促进剂、2.4g石蜡、12g马来酸、2.1g稳定剂、24g碳酸钙、9g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得到还原剂。

将500ml氧化剂与4.5L还原剂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粘接动车踢脚线的丙烯酸酯胶。

其中,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碳酸钙为纳米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的混合物。

抗冲改性剂为ABS与MBS的混合物,促进剂为三乙烯二胺、三乙胺与N,N二甲基对甲苯胺中的混合物;石蜡选用熔点为47℃的石蜡,稳定剂为Na盐。

采用铝合金作为试片,对所制得的丙烯酸酯胶进行拉伸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实验,同时,还对丙烯酸酯胶进行放热峰值测试实验。

其中,剪切强度为21.3MPa,剥离强度为8.3N/25mm,固化时间为18min,固化过程中的放热峰值为82℃。

实施例4

将300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0g双酚A型环氧树脂,40g硅烷偶联剂、170g碳酸钙、190g过氧化苯甲酰和120g蓖麻油混合均匀,得到氧化剂。

将400g甲基丙烯酸甲酯、180g抗冲改性剂、90g氯磺化聚乙烯、25g促进剂、9g石蜡、45g马来酸、8g稳定剂、90g碳酸钙、40g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得到还原剂。

将500ml氧化剂与5.5L还原剂混合均匀,得到用于粘接动车踢脚线的丙烯酸酯胶。

其中,硅烷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碳酸钙为纳米碳酸钙和重质碳酸钙的混合物。

抗冲改性剂为ABS与MBS的混合物,促进剂为三乙烯二胺、三乙胺与N,N二甲基对甲苯胺中的混合物;石蜡选用熔点为47℃的石蜡,稳定剂为Na盐。

采用铝合金作为试片,对所制得的丙烯酸酯胶进行拉伸剪切强度和剥离强度实验,同时,还对丙烯酸酯胶进行放热峰值测试实验。

其中,剪切强度为21.3MPa,剥离强度为8.3N/25mm,固化时间为18min,固化过程中的放热峰值为82℃。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中,除了硅烷偶联剂选用的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混合物外,其他条件和结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中,除了抗冲改性剂选用MBS和ACR外,其他条件和结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中,除了促进剂选用环烷酸钴、乙撑硫脲和N,N二甲基对甲苯胺的混合物外,其他条件和结果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中,除了稳定剂选用氢醌和Na盐的混合物外,其他条件和结果均与实施例1相同。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