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胶粘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132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电胶粘制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柔性线路板上固定连接和导电的一种导电胶粘制品。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连接柔性线路板上的导电胶粘制品包括双面胶粘层与3M的背胶原厂离型膜层粘贴,再用硅胶保护膜与该背胶原厂离型膜粘贴,并且硅胶保护膜与背胶原厂离型膜粘贴的一面具有粘性,但是由于背胶原厂离型膜为双面离型膜,硅胶保护膜粘不住背胶原厂离型膜及粘贴在原厂离型膜上的双面胶和导电胶,使得产品在生产和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容易移位或脱落;另外,由于各粘贴层之间的剥离力不一,常容易出现不需要剥离的粘贴面被剥离了,需要剥离的粘贴面没有被剥离的现象,需要二次或三次剥离,或者重新粘贴,操作麻烦,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导电胶粘制品,其至少具有结构简单、不易移位和脱落,操作方便、效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用新型内容如下:

一种导电胶粘制品,它包括依次粘贴的易撕离型膜层、双面胶层、单面蓝色离型膜层、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第一撕硅胶保护膜层,所述双面胶层包括固定零件用的透明双面胶和导电胶,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为38-52克重的离型膜,所述双面胶层与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之间的剥离力大于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和所述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之间的剥离力,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和所述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之间的剥离力大于所述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与所述第一撕硅胶保护膜层之间的剥离力,所述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与所述第一撕硅胶保护膜层之间的剥离力大于所述易撕离型膜层与所述双面胶层之间的剥离力。

作为一优选实施技术方案,所述透明双面胶和导电胶布置在同一层,两个胶粘面分别与所述易撕离型膜层和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粘贴。

作为一优选实施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撕硅胶保护膜层上设有治具定位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以克重38-52的单面蓝色离型膜层替代了背景技术中通常使用的双面离型的原厂纸,使其与硅胶保护膜层的粘贴度更加合适,加工、使用过程中粘贴的双面胶层不易脱落或移位,提高了生产率和使用成功率;另外,通过对依次粘贴的易撕离型膜层、双面胶层、单面蓝色离型膜层、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第一撕硅胶保护膜层各粘贴面之间的剥离力的大小的设定,可以达到一次粘贴,轻松精确地剥离需要剥离的粘贴层,使用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结构简单、不易移位和脱落,操作方便、效率高等优点,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俯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双面胶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易撕离型膜层;2、双面胶层;3、单面蓝色离型膜层;4、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5、第一撕硅胶保护膜层;6、透明双面胶;7、导电胶;8、定位孔;9、MEIXIN-118-0084A双面透明胶带;10、MEIXIN-118-0091A双面透明胶带;11、tesa61360导电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导电胶粘制品,它包括依次粘贴的易撕离型膜层1、双面胶层2、单面蓝色离型膜层3、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4、第一撕硅胶保护膜层5,所述双面胶层2包括固定零件用的透明双面胶6和导电胶7,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3为38-52克重的离型膜,所述双面胶层2与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3之间的剥离力大于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3和所述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4之间的剥离力,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3和所述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4之间的剥离力大于所述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4与所述第一撕硅胶保护膜层5之间的剥离力,所述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4与所述第一撕硅胶保护膜层5之间的剥离力大于所述易撕离型膜层1与所述双面胶层2之间的剥离力。

所述固定零件用的透明双面胶如图2所示可以用这两种:MEIXIN-118-0084A双面透明胶带9、MEIXIN-118-0091A双面透明胶带10;所述导电胶可以用tesa6136011。

优选地,所述透明双面胶6和导电胶7布置在同一层,两个胶粘面分别与所述易撕离型膜层1和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3粘贴。

优选地,所述第一撕硅胶保护膜层5上设有治具定位孔。

所述易撕离型膜层1用于保护裸露在外的双面胶层2的胶粘面。

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3替代现有技术中的原厂离型膜,因为原厂离型膜为双面离型膜,与硅胶保护膜不易粘贴。选择克重为38-52的单面蓝色离型膜层,既可以与所述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4粘贴住,又可以在撕离第二撕硅胶保护膜层4的时候不会将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层3一同剥离。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单面蓝色离型膜可以用的其中一种为型号LPT50。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