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饰涂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552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涂料。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涂料具有装饰功能、保护功能和居住性改进功能,各种功能所占的比重因使用目的不同而不尽相同,装饰功能是通过建筑物的美化来提高它的外观价值的功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业在的不断进步,对建筑装饰涂料的性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美观,要求平面色彩、图案及光泽方面的构思设计及立体花纹的构思设计要与建筑物本身的造型和基材本身的大小和形状相配合,而且对防霉、防火、保温隔热、耐腐蚀、隔音性、吸音性等都有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市场上的建筑装饰涂料普遍存在性能稳定性不高,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上色性好、不易开裂、不易褪色的建筑装饰涂料。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建筑装饰涂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组分:水性聚氨酯30~50份、as树脂3~8份、羧甲基纤维素0.5~1.5份、稀土硫氧化物30~60份、氟卤化物85~100份、热稳定剂3~6份、耐化学品改性剂0.9~4.9份、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15~20份、导热填料10~25份、2-羟基柠檬酸10~18份、红外反射二氧化钛0.75~2.65份、光稳定剂0.4~0.6份、偶联剂0~0.8份、促进剂0.7~4.3份、色浆10.4~23.6份、羧甲基纤维素4~8份、甲苯二异氰酸酯7~13份,3-环己烯-1-甲醇25~30份、烯丙基丙二酸二甲酯5~8份,助剂3~10份;所述as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10w,所述as树脂中丙烯腈的含量为20~35%,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含氟类添加剂。

本发明提出的建筑装饰涂料中,通过选用超低分子量的as树脂,重均分子量仅为3~10w,提高了流动性,降低了颜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同时引入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作为耐化学品改性剂,该添加剂的迁移效率极高,在制备过程中即可完全迁移到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和水不相容且具有较强的耐酸碱的性能,可以极大减少开裂情况,提高喷涂良率,通过偶联剂和促进剂的添加,可以使制备的颜料达到速干的性能,通过羧甲基纤维素的添加,可以使颜料更加的细腻,选用硅烷偶联剂,可以使制备颜料的颜色保持更持久,不易褪色,采用红外反射羧甲基纤维素,可以大幅度反射太阳光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能量,加之导热填料的热释放的协同贡献,可以使较大幅度地降低涂料的表面温度。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的建筑装饰涂料,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

进一步地,所述光稳定剂为水杨酸酯、二苯甲酮、三嗪类、苯并三唑类的uv吸收剂以及受阻胺类自由基捕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反射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00~1300nm,其中tio2含量为85~90%,表面包覆层sio2与al2o3的含量为10~15%。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镁、氧化锌、氮化硼、氮化铝按质量比3:2:1:2混合所得,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为0.5~2.0um,纯度大于98%。

进一步地,所述热稳定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或ɑ-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促进剂为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按质量比2:5混合所得。

进一步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流平剂、分散剂、消泡剂、防冻剂和阻燃剂中的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建筑装饰涂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组分:水性聚氨酯30~50份、as树脂3~8份、羧甲基纤维素0.5~1.5份、稀土硫氧化物30~60份、氟卤化物85~100份、热稳定剂3~6份、耐化学品改性剂0.9~4.9份、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15~20份、导热填料10~25份、2-羟基柠檬酸10~18份、红外反射二氧化钛0.75~2.65份、光稳定剂0.4~0.6份、偶联剂0~0.8份、促进剂0.7~4.3份、色浆10.4~23.6份、羧甲基纤维素4~8份、甲苯二异氰酸酯7~13份,3-环己烯-1-甲醇25~30份、烯丙基丙二酸二甲酯5~8份,助剂3~10份;所述as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10w,所述as树脂中丙烯腈的含量为20~35%,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含氟类添加剂。

其中,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所述光稳定剂为水杨酸酯、二苯甲酮、三嗪类、苯并三唑类的uv吸收剂以及受阻胺类自由基捕捉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红外反射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00~1300nm,其中tio2含量为85~90%,表面包覆层sio2与al2o3的含量为10~15%。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镁、氧化锌、氮化硼、氮化铝按质量比3:2:1:2混合所得,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为0.5~2.0um,纯度大于98%。所述热稳定剂为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或ɑ-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所述促进剂为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按质量比2:5混合所得。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助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流平剂、分散剂、消泡剂、防冻剂和阻燃剂中的至少两种的混合物。

相比现有技术,该建筑装饰涂料通过选用超低分子量的as树脂,重均分子量仅为3~10w,提高了流动性,降低了颜料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同时引入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作为耐化学品改性剂,该添加剂的迁移效率极高,在制备过程中即可完全迁移到表面形成一种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和水不相容且具有较强的耐酸碱的性能,可以极大减少开裂情况,提高喷涂良率,通过偶联剂和促进剂的添加,可以使制备的颜料达到速干的性能,通过羧甲基纤维素的添加,可以使颜料更加的细腻,选用硅烷偶联剂,可以使制备颜料的颜色保持更持久,不易褪色,采用红外反射羧甲基纤维素,可以大幅度反射太阳光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能量,加之导热填料的热释放的协同贡献,可以使较大幅度地降低涂料的表面温度。

下面分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定于以下的具体实施例。在不变主权利的范围内,可以适当的进行变更实施。

实施例1

一种建筑装饰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水性聚氨酯30份、as树脂3份、羧甲基纤维素0.5份、稀土硫氧化物30份、氟卤化物85份、n-苯基马来酰亚胺的共聚物3份、耐化学品改性剂0.9份、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15份、导热填料10份、2-羟基柠檬酸10份、红外反射二氧化钛0.75份、水杨酸酯0.4份、促进剂0.7份、色浆10.4份、羧甲基纤维素4份、甲苯二异氰酸酯7份,3-环己烯-1-甲醇25份、烯丙基丙二酸二甲酯5份,助剂3份;所述的as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10w,所述as树脂中丙烯腈的含量为20%,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所述红外反射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00~1300nm,其中tio2含量为85%,表面包覆层sio2与al2o3的含量为15%。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镁、氧化锌、氮化硼、氮化铝按质量比3:2:1:2混合所得,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为0.5~2.0um,纯度大于98%。所述促进剂为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按质量比2:5混合所得。所述助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和分散剂的混合物。

实施例2

一种建筑装饰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水性聚氨酯40份、as树脂5.5份、羧甲基纤维素1份、稀土硫氧化物45份、氟卤化物92.5份、ɑ-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4.5份、耐化学品改性剂2.9份、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17.5份、导热填料17.5份、2-羟基柠檬酸14份、红外反射二氧化钛1.7份、光稳定剂0.5份、硅烷偶联剂0.4份、促进剂2.5份、色浆12份、羧甲基纤维素6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0份,3-环己烯-1-甲醇27.5份、烯丙基丙二酸二甲酯6.5份,助剂6.5份;所述的as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10w,所述as树脂中丙烯腈的含量为30%,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所述光稳定剂为水杨酸酯、三嗪类和苯并三唑类的uv吸收剂的混合物。所述红外反射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00~1300nm,其中tio2含量为88%,表面包覆层sio2与al2o3的含量为12%。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镁、氧化锌、氮化硼、氮化铝按质量比3:2:1:2混合所得,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为0.5~2.0um,纯度大于98%。所述促进剂为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按质量比2:5混合所得。所述助剂为分散剂、消泡剂和防冻剂的混合物。

实施例3

一种建筑装饰涂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水性聚氨酯50份、as树脂8份、羧甲基纤维素1.5份、稀土硫氧化物60份、氟卤化物100份、ɑ-甲基苯乙烯的共聚物6份、耐化学品改性剂4.9份、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20份、导热填料25份、2-羟基柠檬酸18份、红外反射二氧化钛2.65份、光稳定剂0.6份、硅烷偶联剂0.8份、促进剂4.3份、色浆23.6份、羧甲基纤维素8份、甲苯二异氰酸酯13份,3-环己烯-1-甲醇30份、烯丙基丙二酸二甲酯8份,助剂10份;所述的as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3~10w,所述as树脂中丙烯腈的含量为35%,所述耐化学品改性剂为全氟烷基的丙烯酸系添加剂,所述光稳定剂为二苯甲酮、水杨酸酯和受阻胺类自由基捕捉剂的混合物。所述红外反射二氧化钛的粒径为1000~1300nm,其中tio2含量为90%,表面包覆层sio2与al2o3的含量为10%。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镁、氧化锌、氮化硼、氮化铝按质量比3:2:1:2混合所得,所述导热填料的粒径为0.5~2.0um,纯度大于98%。所述促进剂为二异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按质量比2:5混合所得。所述助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流平剂、分散剂、和阻燃剂的混合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