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普通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58576阅读:16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普通稠油油藏的、可提高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的低张力降粘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采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消耗量越来越大,可供开采的常规石油资源量越来越少,开发稠油油藏对于解决石油资源短缺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按照我国稠油分类标准,普通稠油是指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0~1000mpa·s的原油,其中亚-1类普通稠油的原油粘度为50~100mpa·s,亚-2类普通稠油的原油粘度为100~1000mpa·s。由于普通稠油粘度大,水油流度比高,水驱波及系数低,因此常规水驱开发普通稠油油藏采收率较低。

聚合物驱是一种常用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手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聚合物来提高水相粘度,从而降低水油流度比、提高波及系数。虽然聚合物驱对常规原油油藏有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但对粘度较高的普通稠油油藏驱油效果较差,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开发普通稠油油藏需要的聚合物粘度更高,但在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常规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受到高温降解、高盐降解的作用,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大幅度降低,导致聚合物对水相的增粘效果很有限。其次,对于粘滞力较强的稠油,聚合物很难把岩石孔隙中的剩余油驱出。单独使用聚合物驱难以满足我国胜利、河南等油田高温高盐普通稠油油藏高效开发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普通稠油油藏的、降粘效果好、与地层水配伍性好、与原油可形成超低界面张力(小于1×10-2mn/m)的低张力降粘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驱油剂与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形成的复合驱油体系,既能够扩大波及,又能够提高驱油效率,可有效提高普通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普通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的: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30~5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5~2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5~25%,有机溶剂2~5%,氯化钠0.1~3%,水5~25%;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十六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乙醇、乙二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组合。

所述用于普通稠油油藏的降粘驱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常温常压下,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以及占总水量的45%~55%的水加入反应釜,搅拌1~3小时;

(2)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反应釜,搅拌0.5~2小时,然后加入剩余的水,以及氯化钠,搅拌均匀;

(3)将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加入反应釜,混合均匀,即得驱油剂成品。

使用时,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与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形成复合驱油体系。一方面,利用聚丙烯酰胺聚合物增加水相粘度,降低水油流度比,扩大波及和调剖。另一方面,利用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驱油效率,同时降低原油粘度,进一步改善水油流度比。两者协同作用实现普通稠油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以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为主表面活性剂,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及氯化钠为助剂。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能够与稠油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有效降低稠油粘度,使油相在岩石孔隙中的粘滞力大幅下降。同时,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能够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加毛管数,使原油更易于流动,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

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适用于油藏温度不高于85℃,地层水矿化度低于50000mg/l,钙镁离子浓度低于2000mg/l,地下原油粘度150~1000mpa·s的普通稠油油藏。

本发明的降粘驱油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低张力降粘驱油剂与聚合物形成的复合驱油体系,应用于普通稠油油藏时,具有较好的降低原油粘度与提高采收率的能力。

(2)低张力降粘驱油剂可有效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与总矿化度50000mg/l,其中钙镁离子浓度高达2000mg/l的高矿化度水配伍性良好,且降低界面张力能力不受矿化度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

下述实施例所用原料均选用工业级原料。

实施例1制备降粘驱油剂

组分组成为: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50kg,山梨醇聚氧乙烯醚5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kg,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5kg,十六烷基硫酸钠7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kg,异丙醇3kg,氯化钠1kg,水16kg。

步骤如下:

(1)在常温常压下,将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异丙醇、8kg(总水量的50%)水加入反应釜,充分搅拌2小时;

(2)将十六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加入上述反应釜,搅拌1小时后,加入余下的8kg水,并均匀加入氯化钠粉末,搅拌至均匀,形成助剂;

(3)将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加入反应釜,与上述助剂混合均匀,即得驱油剂成品。

实施例2制备降粘驱油剂

组分组成为: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40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5kg,十六烷基硫酸钠5kg,十二烷基硫酸钠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kg,乙二醇2kg,氯化钠1kg,水17k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制备降粘驱油剂

组分组成为: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45kg,山梨醇聚氧乙烯醚10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十六烷基硫酸钠5kg,十二烷基硫酸钠5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kg,硬脂酸钠5kg,乙二醇3kg,氯化钠2kg,水10k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制备降粘驱油剂

组分组成为: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40kg,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5kg,山梨醇聚氧乙烯醚5kg,十六烷基硫酸钠7kg,十二烷基硫酸钠10kg,硬脂酸钠8kg,乙醇2kg,氯化钠1kg,水12k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5制备降粘驱油剂

组分组成为:烷基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40kg,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0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7kg,硬脂酸钠8kg,异丙醇4kg,氯化钠1kg,水20k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验例1低张力降粘驱油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

使用东辛永一注污水(总矿化度28623mg/l,钙镁离子含量1407mg/l)配制0.1%(重量百分数,下同)、0.2%、0.3%、0.4%、0.5%的低张力降粘驱油剂溶液(所用低张力降粘驱油剂为实施例3制备),利用tx500c型界面张力仪测定界面张力,测试温度75℃,永8p3井稠油,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低张力降粘驱油剂在0.1%~0.5%浓度范围内均可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

表1

实验例2低张力降粘驱油剂的降粘能力

使用东辛永一注污水配制0.1%、0.3%、0.5%的低张力降粘驱油剂溶液(所用低张力降粘驱油剂为实施例3制备),在油水体积比50:50、30:70、70:30条件下用高温高压流变仪测定油水混合物的粘度,以降粘率表征降粘性能。测试温度75℃,永8p3井稠油(50℃下原油粘度为2170mpa·s,75℃下原油粘度为465mpa·s),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低张力降粘驱油剂在0.3%~0.5%浓度范围内均可使稠油降粘率达到90%以上。

表2

实验例3低张力降粘驱油剂与聚合物的配伍性

使用黄河水配制0.5%的驱油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聚合物母液(聚合物分子量2000万左右),室温静置12小时后,用东辛永一注污水稀释成0.2%的聚合物溶液。向聚合物溶液中加入0.1%、0.3%、0.5%的低张力降粘驱油剂(所用低张力降粘驱油剂为实施例3制备),完全溶解后,在75℃,剪切速率为7.34s-1的条件下用高温高压流变仪测定低张力降粘驱油剂与聚合物复配溶液的表观粘度,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低张力降粘驱油剂对聚合物有增粘的作用。

表3

实验例4复合驱油体系的驱油试验

配制永一注模拟水,用模拟水配制0.3%低张力降粘驱油剂(所用低张力降粘驱油剂为实施例3制备)+0.2%聚合物复合驱油体系。驱油试验采用石英砂填充双管模型模拟非均质油藏条件,模型渗透率为800:2500×10-3μm2,在75℃下饱和永8p3原油。将饱和好的模型水驱至含水94%,转注复合驱油体系段塞0.3pv,水驱至连续含水98%以上停止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最终采收率59.4%,水驱采收率30.5%,该注入方式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8.9%。

上述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