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水性聚氨酯涂料结合力的复合胶黏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213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有机材料领域中的水性聚氨酯,具体的说是一种增强水性聚氨酯涂料结合力的复合胶黏剂。



背景技术:

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作为分散介质的新型聚氨酯体系,也称水分散聚氨酯、水系聚氨酯或水基聚氨酯。水性聚氨酯以水为溶剂,无污染、安全可靠、机械性能优良、相容性好、易于改性等优点。由于聚氨酯原料和配方的多样性,水性聚氨酯开发40年左右的时间,人们已研究出许多种制备方法和制备配方。

水性聚氨酯品种繁多,可以按多种方法分类。以外观分,水性聚氨酯可分为聚氨酯乳液、聚氨酯分散液、聚氨酯水溶液。实际应用最多的是聚氨酯乳液及分散液。根据聚氨酯分子侧链或主链上是否含有离子基团,即是否属离子键聚合物,水性聚氨酯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含阴、阳离子的水性聚氨酯又称为离聚物型水性聚氨酯。阴离子型水性聚氨酯又可细分为磺酸型、羧酸型,以侧链含离子基团的居多。大多数水性聚氨酯以含羧基扩链剂或含磺酸盐扩链剂引人羧基离子及磺酸离子。

水性聚氨酯涂料是以水性聚氨酯树脂为基料并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一类涂料,通过交联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涂料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涂膜机械性能、耐水性、耐溶剂性及耐老化性能,而且与传统的溶剂型聚氨酯涂料的性能相近,是水性聚氨酯涂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品种主要包括热固型聚氨酯涂料和含封闭异氰酸酯的水性聚氨酯涂料等几个品种。主要用做家具漆、电泳漆、电沉积涂料、建筑涂料、纸张处理涂料、玻璃纤维涂料等;除此之外水性涂料还有一些特殊用途,如用作安全玻璃的中间涂膜,以制成不碎裂的安全玻璃,广泛用于汽车、飞机、轮船或航天仪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水性聚氨酯涂料结合力的复合胶黏剂,该复合胶黏剂加入到水性聚氨酯涂料中,能够显著增强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结合强度,增强其涂层强度,使其更加难易脱落。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强水性聚氨酯涂料结合力的复合胶黏剂,按照重量比,该复合胶黏剂由30-40份的聚乙烯醇、22-26份的聚丙烯酸酯、10-14份的改性荞麦粉、6-8份的钛酸偶联剂、8-10份的环氧大豆油和3-5份的硅烷偶联剂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a,所述改性荞麦粉的制备方法为,取荞麦粉并将其加入到为其重量3-5倍的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为荞麦粉重量8-10%的锡偶联剂,用硫酸调节ph为5-6,加入荞麦粉重量0.1-0.2%的桃叶珊瑚苷,混合均匀,调节温度至60-65℃并保温2-3h,再加入硬脂酸搅拌均匀,然后在110-11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荞麦粉。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b,所述复合胶黏剂中还可以加入有5-7份的氯化聚乙烯和2-3份的三乙醇胺。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c,所述复合胶黏剂中还可以加入有1-2份的硬脂酸钾和2-3份的聚丙烯腈。

当然,本发明的最优方案为,将优选方案a、b和c结合起来,此时,其制备方法:

1)按比例称取各物料,备用;

2)制备改性荞麦粉,然后将其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和硬脂酸钾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a,备用;

3)将聚丙烯腈、氯化聚乙烯、三乙醇胺和钛酸偶联剂混合后在60co-伽马射线下进行辐照,辐照剂量率为600gy/h-700gy/h,总吸收剂量为7kgy-8kgy,辐照结束后,将其与环氧大豆油混合,得到混合物b,备用;

4)将混合物a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后静置30-40min,而后在与混合物b混合均匀即制得产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和改性荞麦粉能够在加入到水性聚氨酯涂料中后,能够极大的改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耐水性能和结合粘结强度,所使用的改性荞麦粉,其制备方法简单,生物可降解性能好,相容性好,柔韧性高,抗拉伸性能好,对荞麦粉进行改性时,向荞麦粉中加入桃叶珊瑚苷,桃叶珊瑚苷含有多个极性官能团,性质活泼,在锡偶联剂和荞麦粉的作用下产生了与戊二醛相似的双醛结构,从而使生成的改性荞麦粉能够与水性聚氨酯涂料中的有机官能团相结合,从而提高了水性聚氨酯的结合强度和耐水性;

2)本发明中同时加入氯化聚乙烯和带有一定弱碱性的三乙醇胺后,在伽马射线的照射下,能够改善氯化聚乙烯颗粒的表面形貌以及表面荷电性,使其能够与水性聚氨酯涂料充分结合,提高了其结合强度;

3)本发明中加入的硬脂酸钾和聚丙烯腈,聚丙烯腈的氰基能够提高聚氨酯的粘结力,使其对不同的基材均具有优异的附着力,而硬脂酸钾的加入,能够与改性荞麦粉、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相结合,极大的改善混合材料的性能,使其耐水性能和结合强度增强,同时,钛酸偶联剂、环氧大豆油和硅烷偶联剂的加入,增加了各原料的相容性,使上述添加的原料能够与水性聚氨酯涂料均匀结合,使其稳定性强,保持时间长,粘结性更强,相较于普通天然聚合物类胶黏剂,本发明的胶合强度提高了5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增强水性聚氨酯涂料结合力的复合胶黏剂,按照重量比,该复合胶黏剂由30份的聚乙烯醇、22份的聚丙烯酸酯、10份的改性荞麦粉、6份的钛酸偶联剂、8份的环氧大豆油和3份的硅烷偶联剂制成。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a,所述改性荞麦粉的制备方法为,取荞麦粉并将其加入到为其重量3倍的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为荞麦粉重量8%的锡偶联剂,用硫酸调节ph为5,加入荞麦粉重量0.1%的桃叶珊瑚苷,混合均匀,调节温度至60℃并保温2h,再加入硬脂酸搅拌均匀,然后在110℃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荞麦粉;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b,所述复合胶黏剂中还可以加入有5份的氯化聚乙烯和2份的三乙醇胺;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c,所述复合胶黏剂中还可以加入有1份的硬脂酸钾和2份的聚丙烯腈;

当然,本实施例的最优方案为,将优选方案a、b和c结合起来,此时,其制备方法:

1)按比例称取各物料,备用;

2)制备改性荞麦粉,然后将其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和硬脂酸钾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a,备用;

3)将聚丙烯腈、氯化聚乙烯、三乙醇胺和钛酸偶联剂混合后在60co-伽马射线下进行辐照,辐照剂量率为600gy/h,总吸收剂量为7kgy,辐照结束后,将其与环氧大豆油混合,得到混合物b,备用;

4)将混合物a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后静置30min,而后在与混合物b混合均匀即制得产品。

实施例2

一种增强水性聚氨酯涂料结合力的复合胶黏剂,按照重量比,该复合胶黏剂由40份的聚乙烯醇、26份的聚丙烯酸酯、14份的改性荞麦粉、8份的钛酸偶联剂、10份的环氧大豆油和5份的硅烷偶联剂制成。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a,所述改性荞麦粉的制备方法为,取荞麦粉并将其加入到为其重量5倍的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为荞麦粉重量10%的锡偶联剂,用硫酸调节ph为6,加入荞麦粉重量0.2%的桃叶珊瑚苷,混合均匀,调节温度至65℃并保温3h,再加入硬脂酸搅拌均匀,然后在11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荞麦粉;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b,所述复合胶黏剂中还可以加入有7份的氯化聚乙烯和3份的三乙醇胺;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c,所述复合胶黏剂中还可以加入有2份的硬脂酸钾和3份的聚丙烯腈;

当然,本实施例的最优方案为,将优选方案a、b和c结合起来,此时,其制备方法:

1)按比例称取各物料,备用;

2)制备改性荞麦粉,然后将其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和硬脂酸钾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a,备用;

3)将聚丙烯腈、氯化聚乙烯、三乙醇胺和钛酸偶联剂混合后在60co-伽马射线下进行辐照,辐照剂量率为700gy/h,总吸收剂量为8kgy,辐照结束后,将其与环氧大豆油混合,得到混合物b,备用;

4)将混合物a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后静置40min,而后在与混合物b混合均匀即制得产品。

实施例3

一种增强水性聚氨酯涂料结合力的复合胶黏剂,按照重量比,该复合胶黏剂由35份的聚乙烯醇、24份的聚丙烯酸酯、12份的改性荞麦粉、7份的钛酸偶联剂、9份的环氧大豆油和4份的硅烷偶联剂制成。

以上为本实施例的基本实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a,所述改性荞麦粉的制备方法为,取荞麦粉并将其加入到为其重量4倍的水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为荞麦粉重量9%的锡偶联剂,用硫酸调节ph为5.5,加入荞麦粉重量0.15%的桃叶珊瑚苷,混合均匀,调节温度至63℃并保温2.5h,再加入硬脂酸搅拌均匀,然后在113℃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得到改性荞麦粉;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b,所述复合胶黏剂中还可以加入有6份的氯化聚乙烯和2.5份的三乙醇胺;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c,所述复合胶黏剂中还可以加入有1.5份的硬脂酸钾和2.5份的聚丙烯腈;

当然,本实施例的最优方案为,将优选方案a、b和c结合起来,此时,其制备方法:

1)按比例称取各物料,备用;

2)制备改性荞麦粉,然后将其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和硬脂酸钾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a,备用;

3)将聚丙烯腈、氯化聚乙烯、三乙醇胺和钛酸偶联剂混合后在60co-伽马射线下进行辐照,辐照剂量率为650gy/h,总吸收剂量为7.5kgy,辐照结束后,将其与环氧大豆油混合,得到混合物b,备用;

4)将混合物a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后静置35min,而后在与混合物b混合均匀即制得产品。

对比实验

为了验证本发明对水性聚氨酯涂料结合力的增强效果,特作以下对比实验:

实验对象,选用市场上某厂家生产的水性聚氨酯涂料,其内部产品编号为95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实验方法:分别制备不同成分的实验样品,然后将其涂在10cm*10cm的木板表面,在60℃条件下烘干后形成厚度均为1mm的涂层,而后在湿毛巾表面施加20kg的压力进行反复擦拭涂层,记录出现涂层脱落时的擦拭次数作为评价其结合力和防水性的表征指标。

实验样品的成分如下:

样品1:95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

样品2:95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入其重量3%的复合胶黏剂,该复合胶黏剂由35份的聚乙烯醇、24份的聚丙烯酸酯、12份的改性荞麦粉、7份的钛酸偶联剂、9份的环氧大豆油和4份的硅烷偶联剂混合制成;

样品3:95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入其重量5%的复合胶黏剂,该复合胶黏剂由35份的聚乙烯醇、24份的聚丙烯酸酯、12份的改性荞麦粉、7份的钛酸偶联剂、9份的环氧大豆油和4份的硅烷偶联剂混合制成;

样品4:95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入其重量8%的复合胶黏剂,该复合胶黏剂由35份的聚乙烯醇、24份的聚丙烯酸酯、12份的改性荞麦粉、7份的钛酸偶联剂、9份的环氧大豆油和4份的硅烷偶联剂混合制成;

样品:5:95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入其重量5%的胶黏剂,该胶黏剂由35份的聚乙烯醇和24份的聚丙烯酸酯混合制成;

样品6:95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入其重量5%的复合胶黏剂,该复合胶黏剂由35份的聚乙烯醇、24份的聚丙烯酸酯、12份的改性荞麦粉、7份的钛酸偶联剂、9份的环氧大豆油、4份的硅烷偶联剂、6份的氯化聚乙烯和2份的三乙醇胺混合制成;

样品7:95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入其重量5%的复合胶黏剂,该复合胶黏剂由35份的聚乙烯醇、24份的聚丙烯酸酯、12份的改性荞麦粉、7份的钛酸偶联剂、9份的环氧大豆油、4份的硅烷偶联剂、1份的硬脂酸钾和2份的聚丙烯腈混合制成;

样品8:95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入其重量5%的复合胶黏剂,该复合胶黏剂由35份的聚乙烯醇、24份的聚丙烯酸酯、12份的改性荞麦粉、7份的钛酸偶联剂、9份的环氧大豆油、4份的硅烷偶联剂、6份的氯化聚乙烯、2份的三乙醇胺、1份的硬脂酸钾和2份的聚丙烯腈混合制成;

样品9:951水性聚氨酯防水涂料中加入其重量5%的复合胶黏剂,该复合胶黏剂由35份的聚乙烯醇、24份的聚丙烯酸酯、12份的改性荞麦粉、7份的钛酸偶联剂、9份的环氧大豆油、4份的硅烷偶联剂、6份的氯化聚乙烯、2份的三乙醇胺、1份的硬脂酸钾和2份的聚丙烯腈通过以下方法制成:

1)按比例称取各物料,备用;

2)制备改性荞麦粉,然后将其与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酯和硬脂酸钾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a,备用;

3)将聚丙烯腈、氯化聚乙烯、三乙醇胺和钛酸偶联剂混合后在60co-伽马射线下进行辐照,辐照剂量率为650gy/h,总吸收剂量为7.5kgy,辐照结束后,将其与环氧大豆油混合,得到混合物b,备用;

4)将混合物a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均匀后静置35min,而后在与混合物b混合均匀即制得产品。

实验结果:样品1在擦洗8次时开始出现涂层脱落,样品2在擦洗37次时开始出现涂层脱落,样品3在擦洗46次时开始出现涂层脱落,样品4在擦洗42次时开始出现涂层脱落,样品5在擦洗14次时开始出现涂层脱落,样品6在擦洗52次时开始出现涂层脱落,样品7在擦洗49次时开始出现涂层脱落,样品8在擦洗55次时开始出现涂层脱落,样品9在擦洗63次时开始出现涂层脱落。

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加入本发明的复合胶黏剂后,相比较现有的粘结剂(样品5)以及不加粘结剂,能够大幅度改善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结合强度和防水性能,而加入硬脂酸钾、聚丙烯腈、氯化聚乙烯和三乙醇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对其防水性能和结合强度进行提升,其原理见有益效果部分的阐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