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0420发布日期:2019-07-03 03:0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表面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治疗是在影像导引下,利用特定的穿刺针、导丝或导管等器械,不用打开人体组织即可准确到达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新技术。医用聚氨酯是介入导管常用的材料,介入器械在进入或拔出人体以及在人体内运动时,都需要具有润滑性的表面,以避免损伤体内组织。医用聚氨酯导管本身是疏水性材料,表面不具备润滑性,尽管使用润滑剂或凝胶涂层可以获得暂时的润滑性,但是持久的润滑性只有通过改性材料本身或材料表面而获得。表面改性的方法既能使材料保持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力学性能,又能使材料表面具有所必需的表面性能;另外,医用聚氨酯导管通常应用于与体液(水)接触的环境,而在水环境中,高亲水材料比高疏水材料更能降低表面对细胞及蛋白质等的吸附。因此,通过聚氨酯表面的亲水改性,增加表面极性基团来获得表面润滑性,就成为聚氨酯润滑改性中常重要方法。

在医疗介入材料的表面修饰中,涂层材料和技术是关键。开发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超润滑性等表面性能的医用涂层材料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我国,受医用涂层材料等制约,高端的介入性医疗器械普遍依赖进口,价格高昂。同时,现有的改性方法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国内部分研究的具有润滑性涂层的样品,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涂层容易脱落,无法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抗菌能力以及非常好的表面附着性能,适合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19-32、乙烯-乙酸乙烯酯胶乳8-17、葡萄糖酸聚六亚甲基胍7-18、偶氮二异丁腈5-11、聚乙烯醇13-29、分散剂7-12、增稠剂5-9、林蛙抗菌肽31-38、消泡剂4-7、ph调节剂1-3、四氧化三铁空心磁纳米微球42-59、钛碳化硅陶瓷粉31-47、蒸馏水17-26。

本发明的林蛙抗菌肽,通过与葡萄糖酸聚六亚甲基胍的协效作用,能够达到优异的抑菌效果。特别的,本发明的林蛙抗菌肽混进入到四氧化三铁空心磁纳米微球、钛碳化硅陶瓷粉中,在涂料表面形成长效的抑菌层。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甲基戊醇、聚丙烯酰胺、古尔胶、脂肪酸聚乙二醇酯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为氧氧化锆。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

通过本发明中各组分的协效复配,本发明能够解决涂料表面张力产生梯度变化,体系黏度增加,其填料分散不均匀,易发生橘皮、缩孔、雾影等现象,具有优异的流平效果;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耐盐雾能力,润滑性大大提高,且涂层经15次摩擦不脱落,附着牢度佳,可满足高端介入医疗器械涂层应用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19、乙烯-乙酸乙烯酯胶乳8、葡萄糖酸聚六亚甲基胍7、偶氮二异丁腈5、聚乙烯醇13、分散剂7、增稠剂5、林蛙抗菌肽31、消泡剂4、ph调节剂1、四氧化三铁空心磁纳米微球42、钛碳化硅陶瓷粉31、蒸馏水17。

本发明的林蛙抗菌肽,通过与葡萄糖酸聚六亚甲基胍的协效作用,能够达到优异的抑菌效果。特别的,本发明的林蛙抗菌肽混进入到四氧化三铁空心磁纳米微球、钛碳化硅陶瓷粉中,在涂料表面形成长效的抑菌层。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为氧氧化锆。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

通过本发明中各组分的协效复配,本发明能够解决涂料表面张力产生梯度变化,体系黏度增加,其填料分散不均匀,易发生橘皮、缩孔、雾影等现象,具有优异的流平效果;本发明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耐盐雾能力,润滑性大大提高,且涂层经15次摩擦不脱落,附着牢度佳,可满足高端介入医疗器械涂层应用的要求。

实施例2

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32、乙烯-乙酸乙烯酯胶乳17、葡萄糖酸聚六亚甲基胍18、偶氮二异丁腈11、聚乙烯醇29、分散剂12、增稠剂9、林蛙抗菌肽38、消泡剂7、ph调节剂3、四氧化三铁空心磁纳米微球59、钛碳化硅陶瓷粉47、蒸馏水26。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甲基戊醇。

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为氧氧化锆。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

实施例3

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23、乙烯-乙酸乙烯酯胶乳11、葡萄糖酸聚六亚甲基胍12、偶氮二异丁腈7、聚乙烯醇16、分散剂9、增稠剂6、林蛙抗菌肽33、消泡剂5、ph调节剂1.5、四氧化三铁空心磁纳米微球45、钛碳化硅陶瓷粉34、蒸馏水19。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古尔胶。

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为氧氧化锆。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

实施例4

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25、乙烯-乙酸乙烯酯胶乳13、葡萄糖酸聚六亚甲基胍15、偶氮二异丁腈8、聚乙烯醇23、分散剂10、增稠剂7、林蛙抗菌肽36、消泡剂6、ph调节剂2、四氧化三铁空心磁纳米微球52、钛碳化硅陶瓷粉38、蒸馏水23。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丙烯酰胺。

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为氧氧化锆。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

实施例5

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30、乙烯-乙酸乙烯酯胶乳15、葡萄糖酸聚六亚甲基胍16、偶氮二异丁腈10、聚乙烯醇27、分散剂10、增稠剂8、林蛙抗菌肽37、消泡剂6、ph调节剂2.7、四氧化三铁空心磁纳米微球57、钛碳化硅陶瓷粉45、蒸馏水24。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酸聚乙二醇酯。

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为氧氧化锆。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

对比例1

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乙烯-乙酸乙烯酯胶乳11、葡萄糖酸聚六亚甲基胍12、偶氮二异丁腈7、聚乙烯醇16、分散剂9、增稠剂6、林蛙抗菌肽33、消泡剂5、ph调节剂1.5、四氧化三铁空心磁纳米微球45、钛碳化硅陶瓷粉34、蒸馏水19。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古尔胶。

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为氧氧化锆。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

对比例2

一种医疗器械用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醋酸乙烯酯23、乙烯-乙酸乙烯酯胶乳11、葡萄糖酸聚六亚甲基胍12、偶氮二异丁腈7、聚乙烯醇16、分散剂9、增稠剂6、消泡剂5、ph调节剂1.5、四氧化三铁空心磁纳米微球45、钛碳化硅陶瓷粉34、蒸馏水19。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古尔胶。

进一步的,所述增稠剂为氧氧化锆。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磷酸三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为二乙醇胺。

涂层性能测试

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分别采用相同的现有技术制备获得涂层,分别涂装于聚氨酯试片和铝合金试片上,铝合金试片选用6063。涂料涂装后,静置48小时待涂料完全固化成膜后进行测试。对上述涂层进行附着力测试、中性盐雾测试、抗菌性能测试,测试方法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测试结果如下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需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均可以通过本领域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