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固体润滑涂料及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5180发布日期:2018-12-08 07:0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体润滑涂料及螺母,具体涉及耐高温固体润滑涂料及螺母。

[

背景技术:
]

螺母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几乎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各个方面,也因应用环境不同,对不同环境下的固体润滑涂覆层螺母提出了不同的的要求。专利文献201310124180.x公开了一种具有固体润滑涂覆层的螺母及其使用方法,该现有技术达到的效果是螺母扭矩系数在0.1—0.13之间和0.14—0.17之间。但固体润滑涂覆层的最高耐温温度仅在350℃以下。

在现实的环境中,有许多工况要求固体润滑涂层要达到更高温度。如工业企业生产中的锅炉、高温压力容器等设备,会要求涂覆层耐温达到500℃以上的更高温度。在上述发明专利中,第一层镀锌层或电镀层超过420℃会因高温被融化;第二层固体润滑涂覆层,涂层中的大部分固体润滑组分及树脂在温度超过350℃时分解,失去原有的功能。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高温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扭矩的固体润滑涂料,使螺母采用该固体润滑涂料后在高温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扭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固体润滑涂料,包括:

主体组分:氟化石墨1-60重量份、滑石粉3-28重量份、氟化硼1-23重量份、石墨烯1-15重量份、一氧化铅3-35重量份和二硒化钽1-5重量份,

复合树脂组分:硅酸钠2-35重量份、硅酸钾4-40重量份和陶瓷树脂1-15重量份,

添加剂:氯化锰1-5重量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1-1重量份、白炭黑1-8重量份和聚环氧乙烷0.01-0.7重量份,

稀释剂:环己酮、二甲基乙醇胺、乙二醇丁醚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涂料余量,控制物料粘度在2#粘度杯的流出时间为15-23秒的范围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螺母,螺母的表面涂层中含有固体润滑涂层,所述的固体润滑涂层由上述的固体润滑涂料喷涂或浸涂后烧结得到。

上述螺母还具有如下优化方案:

固体润滑涂层的厚度在8-10微米。

所述的表面涂层由表及里依次包括:

a.固体润滑涂层,

b.磷化层。

磷化层厚度优选为3-5微米。

本发明的在在高温下依然具有稳定的扭矩性能,在温度达到560℃扭矩系数保持在在0.1—0.13之间和0.14—0.17之间,采用该固体润滑涂料的螺母能够在最高温度560℃的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减低了维修强度,减少了企业的维修维护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针对螺母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对耐高温状态下对固体润滑涂覆层的需求,通过对耐高温固体润滑材料氟化石墨、滑石粉、氟化硼、石墨烯、一氧化铅等为组分元素,进行组合、优化,制成一种既具有润滑性能又具有耐高温特质的固体润滑涂料,实现了耐高温度大于560℃的固体润滑涂覆层的需求,并且扭矩系数能稳定在0.1-0.20之间的某一窄幅区间。

螺母固体润滑涂料是通过以氟化石墨、滑石粉、氟化硼、石墨烯、一氧化铅主要物质,混合获得兼容性较好的耐高温性能优异复合粉体,再把复合粉体加入到耐高温复合树脂中,制得耐高温的润滑涂料。

制作步骤如下:

前处理技术

制作磷化层,制作程序按照国家标准对磷化涂层的制作工艺进行。涂层厚度2-3微米。

耐高温固体润滑涂层制作

固体润滑剂主要组分:氟化石墨30克、滑石粉28克、氟化硼13克、石墨烯1克、一氧化铅5克、二硒化钽1克。

复合树脂主要组分:硅酸钠35克、硅酸钾38克,陶瓷树脂15克。

涂料添加剂:氯化锰1.5克、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3克、白炭黑2克、聚环氧乙烷0.7克。

稀释剂:环己酮。控制物料粘度在2#粘度杯的流出时间为18秒。

螺母喷涂或浸涂耐高温固体润滑涂料

将喷涂或浸涂高温蚀固体润滑涂料螺母后,得涂层均匀,厚度一致的润滑涂层。厚度控制在8-10微米。

螺母高温烧结

将涂层均匀,厚度一致的螺母,放入烧结炉,进行烧结。

完成后的螺母包括金属基材、磷化层、固体润滑层,所述的金属基材为不同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表面做磷化层进行表面处理后,再喷涂或浸涂耐高温固体润滑涂层。

最后对螺母进行性能测试: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耐高温固体润滑涂料及螺母,包括氟化石墨1‑60重量份、滑石粉3‑28重量份、氟化硼1‑23重量份、石墨烯1‑15重量份、一氧化铅3‑35重量份和二硒化钽1‑5重量份,硅酸钠2—35重量份、硅酸钾4‑40重量份和陶瓷树脂1‑15重量份,氯化锰1‑5重量份、邻苯二甲酸二辛酯0.1‑1重量份、白炭黑1‑8重量份和聚环氧乙烷0.01‑0.7重量份,稀释剂。螺母的表面涂层中含有固体润滑涂层,所述的固体润滑涂层由上述的固体润滑涂料喷涂或浸涂后烧结得到。本发明的在在高温下依然具有稳定的扭矩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碧波;徐阿斌;张云璐;郭红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亿霖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31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