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6185发布日期:2018-12-08 07:0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配合物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金属配合物在生物化学领域,具有单色性好、荧光寿命长、发光效率高的优点,可应用于时间分辨荧光探针,测定人体酶的活性、dna的分析、细胞和组织成像分析等方面。2,3,5,6-四(2-吡啶基)吡嗪(tppz)是一种具有较大的共轭体系的三联吡啶类配体,在分子内有6个含n配位点,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与稀土金属镝配位,能够提高其发光效率,对于设计合成目标结构的配合物很有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思路:以2,3,5,6-四(吡啶-2-基)吡嗪为配体与六水合硝酸镝通过溶剂热法获得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

具体步骤为:

(1)称取0.04~0.08毫摩尔2,3,5,6-四(吡啶-2-基)吡嗪溶解于3~6毫升二氯甲烷中,将所得溶液移入容积为25毫升的反应釜内,备用。

(2)称取0.08~0.12毫摩尔六水合硝酸镝溶解于2~4毫升乙腈中,将所得溶液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120℃下恒温反应4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黄色晶体,即为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该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的结构为:

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基本结构单元中包含两个镝离子,一个2,3,5,6-四(吡啶-2-基)吡嗪分子,六个硝酸根离子和两个水分子,形成桥联双核配合物;中心dy(ⅲ)离子分别与2,3,5,6-四(吡啶-2-基)吡嗪中性配体的三个氮原子以三齿螯合的形式配位,与三个硝酸根离子中的氧原子以双齿螯合的形式配位,并与一个水分子配位,形成十配位的双帽十二面体构型;dy-o键长是2.412~2.613ǻ,dy-n键长是2.605~2.619ǻ。

所述三个氮原子为n1、n2、n3,即n1a、n2a、n3a;所述三个硝酸根离子中的氧原子为o1和o2、o4和o5、o7和o8,即o1a和o2a、o4a和o5a、o7a和o8a;所述水分子为o10,即o10a。

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成功的合成了镝配合物,为合成稀土金属的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中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的三维堆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称取0.06毫摩尔2,3,5,6-四(吡啶-2-基)吡嗪溶解于4.5毫升二氯甲烷中,将所得溶液移入容积为25毫升的反应釜内,备用。

(2)称取0.10毫摩尔六水合硝酸镝溶解于3毫升乙腈中,将所得溶液加入到步骤(1)的反应釜中,将反应釜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120℃下恒温反应48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黄色晶体,即为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该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的结构为:

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基本结构单元中包含两个镝离子,一个2,3,5,6-四(吡啶-2-基)吡嗪分子,六个硝酸根离子和两个水分子,形成桥联双核配合物。中心dy(ⅲ)离子分别与2,3,5,6-四(吡啶-2-基)吡嗪中性配体的三个氮原子(n1(n1a)、n2(n2a)、n3(n3a))以三齿螯合的形式配位,与三个硝酸根离子中的氧原子(o1(o1a)、o2(o2a);o4(o4a)、o5(o5a);o7(o7a)、o8(o8a))以双齿螯合的形式配位,并与一个水分子(o10(o10a))配位,形成十配位的双帽十二面体构型;dy-o键长是2.412~2.613ǻ,dy-n键长是2.605~2.619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的制备方法。称量2,3,5,6‑四(吡啶‑2‑基)吡嗪溶解于二氯甲烷中制得溶液,将溶液移入反应釜内;称量六水合硝酸镝溶解于乙腈中制得六水合硝酸镝溶液,将六水合硝酸镝溶液加入反应釜中,然后将反应釜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120℃下恒温反应48小时,最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浅黄色晶体,即为2,3,5,6‑四(吡啶‑2‑基)吡嗪硝酸镝配合物;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复性好等优点,成功的合成了镝配合物,为合成稀土金属的配合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黎燕;胡亚涛;蔡丽玲;王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6.26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