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划伤和优异触感的PET装饰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061发布日期:2018-12-05 19:52阅读:28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抗划伤和优异触感的PET装饰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ET装饰膜,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抗划伤和优异触感功能的PET装饰膜。



背景技术:

目前家具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压缩成本降低售价成为许多新进入市场的小厂家的杀手锏。

纵观家具行业的发展历程,每一次家具行业的巨大飞跃都与新材料和工艺技术的运用密不可分。在漫长的千年时间里,木材、竹子等易于加工的植物性材料成为制作家具的主要材料,近千年的传统的家具大多为木质家具;进入现代,钢铁和合金材料开始进入家具行业,钢木结构的家具开始出现,家具的功能、造型和外观有了许多变化;紧接着以PET、PVC、ABS为代表的高分子材料的大量使用促进了家具行业的快速迭代,带来了各方面的深刻变化。然而高端的PET肤感装饰膜一直被日韩企业所垄断,日韩等企业通过在PET表面进行处理达到了肤感的效果,但是这种技术目前属于保密阶段且实施起来及其复杂同时由于国内难以生产合适的粘接PET的热熔胶,使得国内具有抗划伤和优异触感(肤感)的PET装饰膜发展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具有抗划伤和优异触感(肤感)的PET装饰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抗划伤和优异触感的PET装饰膜,所述PET装饰膜包括:

一PET膜;

一涂覆在PET膜下表面上的打底涂层;

一涂覆在打底涂层上的热熔胶层;

一涂覆在PET膜上表面上的肤感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底涂层的厚度为2μm-20μ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ET膜上表面上的肤感涂层厚度为3-15μ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肤感涂层为哑光涂层,60度角光泽度小于4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哑光涂层的表面硬度大于1H。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通过在PET膜上涂覆肤感涂层,其具有优异的触感(肤感),且产品表面硬度由铅笔硬度HB上升到大于1H,同时通过对PET下表面涂有打底涂层和热熔胶使得该PET肤感膜容易通过热复合,真空吸塑等工艺贴合在家具门板领域。

本发明通过在PET下表面上涂一层打底涂层再涂普通热熔胶,由于打底涂层对PET有良好的附着力同时又改变了PET表面的化学特性以及降低了PET表面的致密程度,因而使得普通热熔胶也比较容易的附着在打底涂层上从而解决了PET难粘接这一难题。同时在PET表面涂布一种哑光且带有肤感的水性聚氨酯涂层,从而制备出具有抗划伤和优异触感(肤感)的PET装饰膜。此装饰膜的特点:1,具有优异的触感2,铅笔硬度高具有一定的抗划伤性能3,该装饰膜可以通过热复合,真空吸塑等常规贴合工艺与橱柜,衣柜,门等板材贴合达到显示家具高档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0、PET膜 20、打底涂层 30、热熔胶层 40、肤感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有抗划伤和优异触感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装饰膜,PET装饰膜包括PET膜10、涂覆在PET膜下表面上的打底涂层20、涂覆在打底涂层表面上的热熔胶层30以及涂覆在PET膜上表面上的肤感涂层40。

本实用新型的制备步骤如下:

(1)通过网纹滚涂方式将打底涂层(如商业化BASF的1532乳液)涂覆在PET膜的下表面,即为PET打底涂层,该打底涂层的厚度控制在2微米到20微米

(2)通过滚涂方式将真空吸塑胶涂覆在PET膜的下表面,即为PET肤感膜,真空吸塑胶为热熔胶,热熔胶的厚度控制在10微米到50微米;

(3)通过滚涂方式把具有肤感特点的哑光涂层涂在PET肤感膜的上表面,通过烘道加热把该哑光涂层烘干,既形成抗划伤、有肤感的PET膜,烘干后形成的哑光涂层的厚度为3微米到15微米。

本实用新型制备得到的PET装饰膜的表面铅笔硬度由HB上升到1H,触感由以前硬变为皮肤般(丝绸般)的滑爽;同时由于下表面涂有热熔胶使得该PET装饰膜与橱柜门板,衣柜门板很容易贴合牢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