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9614发布日期:2019-02-26 18:00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卷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自粘防水卷材耐低温性能好,是不可动火现场最佳的防水、防潮和密封材料。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屋面、地下室、室内、市政工程和蓄水池、游泳池以及地铁隧道防水。还适用于木结构和金属结构屋面的防水工程。特别适用于需要冷施工的军事设施和不宜动用明火的石油库、化工厂、纺织厂、粮库等的防水工程。现有的设计施工中大多数采用聚酯胎类或无胎类的自粘防水卷材,而缺少高强度高延伸的双面自粘防水卷材,在建筑施工中往往由于对防水材料的选择不当无法达到最好的防水效果导致渗漏,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并且高强度,高防水性的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其自下而上依次由下自粘层、下混合料油粘结层、高分子胎基层、上混合料油粘结层和交叉层压膜层复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自下而上依次由下自粘层、下混合料油粘结层、高分子胎基层、上混合料油粘结层和交叉层压膜层复合而成,可以直接粘贴在需防水处理的基面表面,在上层采用交叉层压膜层,交叉层压膜层与高分子胎基层的横纵向延伸率基本一致,当受到外力拉伸时,不会出现单一膜断裂的情况,同时,设置的高分子胎基层使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单面自粘施工,也可以双面自粘施工。并且不需要热熔施工,方便环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层压膜层为交叉层压多层叠合制成的PE膜,交叉层压膜层的纵横向延伸率一致,交叉层压膜层的厚度为0.1-0.12MM。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混合料油粘结层和下混合料油粘结层均为自粘改性沥青胶。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胎基层为高分子聚乙烯,高分子胎基层的厚度为0.1-0.2MM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自粘层为PET硅油膜或者PE硅油膜。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下自粘层的下端或者和/交叉层压膜层的上端覆设有防晒膜层。

设置的防晒膜层采用铝铂等可以反射阳光辐照的膜面材料,避免了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因阳光照射增高卷材内部温度,导致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贴后起泡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卷材因阳光的照射而引起的收缩变形。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层压膜层至少一边设置有上搭接边,所述上搭接边上粘结有上隔离膜。

使用者在安装多块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可以将上隔离膜撕去,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自粘性,将两相邻的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进行搭接连接,这里的上隔离膜可以是隔离纸。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下自粘层至少一边设置有下搭接边,所述下搭接边上粘结有下隔离膜。

使用者在安装多块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可以将下隔离膜撕去,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自粘性,将两相邻的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进行搭接连接,这里的下隔离膜可以是隔离纸。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胎基层的上下两端还复合有上网层和下网层。

设置的上网层和下网呈可以提高高分子胎基层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同时可以降低胎基层的厚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其附加技术特征在于:所述上网层的材质和下网层的材质与所述胎基层相同。

这里的上网层和下网层的材质也选用高分子聚乙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自下而上依次由下自粘层、下混合料油粘结层、高分子胎基层、上混合料油粘结层和交叉层压膜层复合而成,可以直接粘贴在需防水处理的基面表面,在上层采用交叉层压膜层,交叉层压膜层与高分子胎基层的横纵向延伸率基本一致,当受到外力拉伸时,不会出现单一膜断裂的情况,同时,设置的高分子胎基层使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效果更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单面自粘施工,也可以双面自粘施工。并且不需要热熔施工,方便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下自粘层;100表示下搭接边;110表示下隔离膜;2表示下混合料油粘结层;3表示高分子胎基层;300表示上网层;310表示下网层;4表示上混合料油粘结层;5表示交叉层压膜层;500表示上搭接边;510表示上隔离膜;6表示防晒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图1中A所在的方向表示上方向,B所在的方向表示下方向,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其自下而上依次由下自粘层1、下混合料油粘结层2、高分子胎基层3、上混合料油粘结层4和交叉层压膜层5复合而成。

本实施例自下而上依次由下自粘层1、下混合料油粘结层2、高分子胎基层3、上混合料油粘结层4和交叉层压膜层5复合而成,可以直接粘贴在需防水处理的基面表面,在上层采用交叉层压膜层5,交叉层压膜层5与高分子胎基层3的横纵向延伸率基本一致,当受到外力拉伸时,不会出现单一膜断裂的情况,同时,设置的高分子胎基层3使本实施例的防水效果更好,本实施例还可以单面自粘施工,也可以双面自粘施工。并且不需要热熔施工,方便环保。

如图1,所述所述交叉层压膜层5为交叉层压多层叠合制成的PE膜,交叉层压膜层5的纵横向延伸率一致,交叉层压膜层5的厚度为0.1-0.12MM。

如图1,所述上混合料油粘结层4和下混合料油粘结层2均为自粘改性沥青胶。

如图1,所述高分子胎基层3为高分子聚乙烯,高分子胎基层3的厚度为0.1-0.2MM

如图1,所述自粘层为PET硅油膜或者PE硅油膜。

实施例二

如图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下自粘层1的下端和交叉层压膜层5的上端覆设有防晒膜层6。

设置的防晒膜层6采用铝铂等可以反射阳光辐照的膜面材料,避免了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因阳光照射增高卷材内部温度,导致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铺贴后起泡现象的发生,同时也有效的防止了卷材因阳光的照射而引起的收缩变形。

实施例三

如图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交叉层压膜层5左右两边设置有上搭接边500,所述上搭接边500上粘结有上隔离膜510。

使用者在安装多块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可以将上隔离膜510撕去,再利用本实施例的双面自粘性,将两相邻的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进行搭接连接,这里的上隔离膜可以是隔离纸。

如图3,所述下自粘层1左右两边设置有下搭接边100,所述下搭接边100上粘结有下隔离膜110。

使用者在安装多块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可以将下隔离膜110撕去,再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自粘性,将两相邻的复合式自粘防水卷材进行搭接连接,这里的下隔离膜可以是隔离纸。

实施例四

如图4,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高分子胎基层3的上下两端还复合有上网层300和下网层310。

设置的上网层300和下网呈可以提高高分子胎基层3的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同时可以降低胎基层的厚度。

如图4,所述上网层300的材质和下网层310的材质与所述胎基层相同。

这里的上网层300和下网层310的材质也选用高分子聚乙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