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029393发布日期:2019-06-28 22:29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导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微电子工业中,人们对电子元器件要求越来越高,生产多采用流程化、标准化来进行以降低成本,制备导电材料就是适合微电子工业的这种需求而诞生的。目前,传统的制备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内层压膜、曝光、显影、蚀刻、退膜、叠板、压合、钻孔、孔化、压膜、曝光、显影、镀铜锡、退膜、蚀刻、退锡、表面工艺等。以上制备过程存在如下的问题及缺点:工艺繁琐,生产效率低,生产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生产设备投入多,占用厂房面积大,成本高昂,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时生产过程需要强酸强碱,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故此,越来越多生产导电材料的企业采用导电油墨或者导电浆料制备导电材料。但是现有的导电油墨一般都含有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粉末,导致生产成本过高。而金属铜、镍由于容易氧化,在加工过程中会在其表面形成氧化层,造成导电性能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导电油墨导电性能好,制备工序简单、生产成本低,采用该导电油墨制备导电材料可有效简化生产流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电油墨,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铜粉45~60份、uv501油墨10~20份、焊锡膏10~15份、硅烷耦合剂3~10份、甲醛5~15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导电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铜粉45~55份、uv501油墨10~15份、焊锡膏10~15份、硅烷耦合剂3~6份、甲醛8~15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铜粉的粒径为500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油墨选自由中山市中益油墨涂料有限公司生产的uv501油墨或由迈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uv3006s油墨或由日本互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psr310a油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硅烷耦合剂选自曲阜市易顺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kh550、kh560、kh570、kh792,或由道康宁公司生产的z-6040、z-6020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焊锡膏选自由深圳市明辉焊锡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sn63/pb37焊锡膏或sn62/pb36/ag2焊锡膏、或由深圳市鑫威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sn42bi58焊锡膏。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对铜粉进行清洗,过滤后并干燥;

2)向铜粉中依次加入配方量的uv501油墨、焊锡膏、硅烷耦合剂和甲醛,加入稀释剂,充分搅拌均匀至黏稠状态;

3)将步骤2)所制得的混合物于常温下静置30~90min,然后再搅拌至黏稠状态;

4)将步骤3)所制得的混合物置于0℃下保存24~48h,即得。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1)中采用丙酮对铜粉进行清洗,然后在200~300℃下干燥3~5h。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中的稀释剂为乙酸乙醚或丙酮。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导电油墨在制备导电材料中的应用。具体如下:丝印前,取出导电油墨并静置至常温,采用普通丝印工艺进行电路印刷,再进行uv光固化30秒,即得理想导电材料。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导电油墨通过采用160~200℃烧结、利用高分子纳米熔融,很好地填充铜粉的接触间隙,有效增加相邻铜粉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导电油墨的导电性能,附着力好,不会氧化老化的同时又能降低油墨的生产成本。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导电油墨制备导电材料,与传统工艺相比,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流程,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生产过程中无强酸强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业区周边生活环境,造福于民。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导电油墨所制得的导电材料,具有相等的吸附能力、导电性能,且盐雾试验、百格测试、通电测试均强于传统工艺生产的导电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导电油墨,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铜粉45~60份、uv501油墨10~20份、焊锡膏10~15份、硅烷耦合剂3~10份、甲醛5~15份。

以上配方中,所述铜粉的粒径为500目。优选地,油墨选自由中山市中益油墨涂料有限公司生产的uv501油墨或由迈特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uv3006s油墨或由日本互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psr310a油墨;硅烷耦合剂选自曲阜市易顺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kh550、kh560、kh570、kh792,或由道康宁公司生产的z-6040、z-6020中的一种或多种;焊锡膏选自由深圳市明辉焊锡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sn63/pb37焊锡膏或sn62/pb36/ag2焊锡膏、或由深圳市鑫威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sn42bi58焊锡膏。

以上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丙酮对铜粉进行清洗,过滤后在200~300℃下干燥3~5h;

2)向铜粉中依次加入配方量的uv501油墨、焊锡膏、硅烷耦合剂和甲醛,加入稀释剂乙酸乙醚或丙酮,充分搅拌均匀至黏稠状态;

3)将步骤2)所制得的混合物于常温下静置30~90min,然后再搅拌至黏稠状态;

4)将步骤3)所制得的混合物置于0℃下保存24~48h,即得。

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导电油墨在制备导电材料中的应用。具体如下:丝印前,取出导电油墨并静置至常温,采用普通丝印工艺进行电路印刷,再进行uv光固化30秒,即得理想导电材料。

实施例1:

一种导电油墨,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

以上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丙酮对铜粉进行清洗,过滤后在200℃下干燥4h;

2)向铜粉中依次加入配方量的uv501油墨、焊锡膏、硅烷耦合剂和甲醛,加入稀释剂乙酸乙醚,充分搅拌均匀至黏稠状态;

3)将步骤2)所制得的混合物于常温下静置60min,然后再搅拌至黏稠状态;

4)将步骤3)所制得的混合物置于0℃下保存48h,即得。

采用以上导电油墨制备导电材料,具体步骤如下:使用前,取出导电油墨并静置至常温,采用普通丝印工艺进行电路印刷,再进行uv光固化30秒,即得理想导电材料。

测试结果:电阻为8ω/cm;附着力为0级。

实施例2:

一种导电油墨,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

以上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丙酮对铜粉进行清洗,过滤后在300℃下干燥3h;

2)向铜粉中依次加入配方量的uv501油墨、焊锡膏、硅烷耦合剂和甲醛,加入稀释剂丙酮,充分搅拌均匀至黏稠状态;

3)将步骤2)所制得的混合物于常温下静置90min,然后再搅拌至黏稠状态;

4)将步骤3)所制得的混合物置于0℃下保存36h,即得。

采用以上导电油墨制备导电材料,具体步骤如下:使用前,取出导电油墨并静置至常温,采用普通丝印工艺进行电路印刷,再进行uv光固化30秒,即得理想导电材料。

测试结果:电阻为15ω/cm;附着力为0级。

实施例3:

一种导电油墨,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

以上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丙酮对铜粉进行清洗,过滤后在250℃下干燥5h;

2)向铜粉中依次加入配方量的uv501油墨、焊锡膏、硅烷耦合剂和甲醛,加入稀释剂丙酮,充分搅拌均匀至黏稠状态;

3)将步骤2)所制得的混合物于常温下静置30min,然后再搅拌至黏稠状态;

4)将步骤3)所制得的混合物置于0℃下保存24h,即得。

采用以上导电油墨制备导电材料,具体步骤如下:使用前,取出导电油墨并静置至常温,采用普通丝印工艺进行电路印刷,再进行uv光固化30秒,即得理想导电材料。

测试结果:电阻为30ω/cm;附着力为1级。

实施例4:

一种导电油墨,其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

以上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丙酮对铜粉进行清洗,过滤后在200℃下干燥4h;

2)向铜粉中依次加入配方量的uv501油墨、焊锡膏、硅烷耦合剂和甲醛,加入稀释剂丙酮,充分搅拌均匀至黏稠状态;

3)将步骤2)所制得的混合物于常温下静置60min,然后再搅拌至黏稠状态;

4)将步骤3)所制得的混合物置于0℃下保存48h,即得。

采用以上导电油墨制作工艺,具体步骤如下:使用前,取出导电油墨并静置至常温,采用普通制作工艺进行操作,再进行uv光固化30秒,即得理想导电效果。

测试结果:电阻为20ω/cm;附着力为1级。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