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16214发布日期:2019-08-13 19:28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医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涂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覆有生物涂层的医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涂层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部分,该项技术在医学材料制备和改性方面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的发展,材料的表面改性技术需求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当生物材料表面的组织相容性、生物活性、组织的抗菌性等方面的功能需要提升时,生物表面改性技术,尤其是制备生物涂层便显得尤为重要。

最早在制备生物涂层时,用的比较多的是沉积涂层的技术,冷涂层或热涂层,然而所需的设备要求高,热涂层甚至需要很高的温度,对于需要包覆涂层的材料表面具有一定的损害,并且此技术针对的材料范围比较狭小,主要是金属或陶瓷涂层,涂覆的材料对象也只是金属或陶瓷材料。随后,化学溶胶凝胶法被用来制备涂层,然而制备工艺复杂,且对环境有损害。原位表面改性的技术近来也有些报导,比如离子注入、光刻蚀等技术、电化学等工艺,但相对来说工艺都比较复杂。尤其在医药大规模制备时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应用需求,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医用复合材料,所述医用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表面粘附性强、涂层厚度分布均匀等特点,且所制备的医用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医药药物的改性方面,比如生物制药喷剂等。

本发明的医用复合材料具有基体材料,所述基体材料的表面原位合成有一层均匀的生物涂层,所述生物涂层为聚多巴胺,所述生物涂层的厚度为5~10nm。本发明所用的涂层材料为生物材料,来源于生物本身兴奋或受刺激时就会产生,绿色环保、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所需原料成本低、合成工艺简单,且所制备的生物涂层厚度均匀。

较佳地是,所述基体材料为钛酸钡颗粒或碳纳米纤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医用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原位合成法。以多巴胺为单体、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为聚多巴胺的中间物,以蒸馏水为溶剂,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在常温下实现聚多巴胺的合成。该方法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得到的医用复合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表面粘附性强、涂层厚度分布均匀等特点。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基体材料、蒸馏水、多巴胺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于常温下搅拌混合进行原位合成;

步骤s2,将原位合成后的溶液离心,下层液用蒸馏水清洗并离心至少2次,干燥得到所述的医用复合材料。

较佳地是,步骤s1中,在150~200rpm下搅拌混合12~24h,优选在175rpm下搅拌混合16h。

较佳地是,步骤s1中,多巴胺与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质量比例为1:0.3~0.5,优选1:0.4。

较佳地是,步骤s1中,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基体材料的质量比例为1:0.3~0.5:1~3。

较佳地是,步骤s2中,离心的速率为5000~10000rpm,优选7500rpm,离心时间为10~20min,优选15min。

步骤s2中,下层液用蒸馏水清洗、离心,如此来回往复2~6次,优选3次。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首次提出所用的涂层材料为生物涂层材料,且来源于生物本身兴奋或受刺激时就会产生,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所需原料和合成工艺简单、成本低,且所制备的生物涂层厚度均匀。能够满足大规模应用并替代先前的复杂工艺。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生物涂层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表面粘附性强、涂层厚度分布均匀等特点。

生物涂层材料由于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表面粘附性强、涂层厚度分布均匀等特点,在医用喷雾剂、医用绷带等材料方面都表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原位化学合成法制备生物涂层材料,工艺简单、操作方面,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使用,能够取代先前使用的高温涂层技术或复杂的化学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2合成的医用复合材料的电子显微透射图;

图2为实施例5合成的医用复合材料的电子显微透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6

步骤s1,将基体材料、蒸馏水、多巴胺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分别称量,倒入烧杯中,将装入原料的烧杯放在磁力搅拌器上,于常温下在v1转速下搅拌混合t1小时。

步骤s2,取出溶液并放入离心机中在v2转速下离心t2分钟,下层液用蒸馏水清洗并离心n次,干燥得到所述的医用复合材料。

实施例1~4具有生物涂层的医用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参数

结果:图1为实施例2于室温下合成的医用复合材料的电子显微透射图。图中所示,钛酸钡颗粒表面的生物涂层材料紧密粘附在其表面,且厚度均匀,为5~10nm。

图2为实施例5于室温下合成的医用复合材料的电子显微透射图。图中所示,碳纳米纤维表面的生物涂层材料紧密粘附在其表面,且厚度均匀,为5~10nm。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复合材料以及制备方法,所述医用复合材料具有基体材料,其表面原位合成有一层均匀的生物涂层,所述生物涂层为聚多巴胺,厚度为5~10nm。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多巴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和蒸馏水为原料,采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常温下实现聚多巴胺的合成形成生物涂层。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生物涂层聚多巴胺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表面粘附性强、涂层厚度分布均匀等特点,能够取代常规复杂工艺制备生物涂层的方法,且所制备的生物涂层可以用于医药药物的改性,比如生物制药喷剂等。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龙;岳建岭;黄小忠;阳海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07
技术公布日:2019.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