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9138发布日期:2020-09-18 20:3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胶带已经完全融入到各行各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中。胶带不仅应用广泛,种类也非常多,如:高温作业环境下使用的耐高温双面胶带,这类胶带主要用于喷漆、烤漆皮革加工、涂装遮蔽和电子零件制程中固定、印刷电路板及高温处理遮蔽等。

然而,现行技术中,能耐受极高温度的耐高温双面胶带极少出现。而且现有的耐高温双面胶带在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气泡不易排出等问题,从而往往会导致产品二次返工或者报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加大了产品的成本,无法有效的提升产能。

因此,如何有效改善双面胶的耐高温性能以及消除双面胶在贴合时产生的气泡,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能耐受极高温度,而且粘贴使用时能减少气泡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离型膜层、耐高温硅胶层、铁氟龙层、上玻璃纤维层、聚酰亚胺膜层、下玻璃纤维层、有机硅压敏胶层和下离型膜层,所述铁氟龙层喷涂于所述上玻璃纤维层上表面,所述有机硅压敏胶层设置于所述下玻璃纤维层下表面,所述耐高温硅胶层和所述有机硅压敏胶层由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胶粘凸点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胶粘凸点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胶粘凸点的直径、短轴长度或外切圆直径为0.5~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的一种改进,相邻两个所述胶粘凸点的距离为1.2~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铁氟龙层的厚度为0.03~0.0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玻璃纤维层和所述下玻璃纤维层的厚度均为0.02~0.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聚酰亚胺膜层的厚度为0.05~0.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耐高温硅胶层和所述有机硅压敏胶层的厚度均为0.1~1.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上离型膜层和所述下离型膜层的厚度为0.5~1.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离型膜层、耐高温硅胶层、铁氟龙层、上玻璃纤维层、聚酰亚胺膜层、下玻璃纤维层、有机硅压敏胶层和下离型膜层多层结构进行组合,其中,耐高温硅胶用于增大耐温性和拉伸力;铁氟龙层表面光滑,有着良好的抗粘性,耐化学腐蚀和耐高温性以及优秀的绝缘性能,能在正-180℃至25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上玻璃纤维层和下玻璃纤维层耐热性强、机械强度高,能够强化胶带的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拉强度;聚酰亚胺膜层的综合性能极佳,特别是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可达600℃;有机硅压敏胶对压力敏感、不需加热、不需溶剂、不需较大的压力、只需稍微加压或用手指一按就能实现粘接,而且耐高温硅胶层和有机硅层均采用硅胶凸点的方式而不是整面涂覆的方式,硅胶凸点之间的间隙有利于排气。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能耐受极高温度,而且粘贴使用时能减少气泡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耐高温硅胶层/有机硅压敏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离型膜层,2-耐高温硅胶层,3-铁氟龙层,4-上玻璃纤维层,5-聚酰亚胺膜层,6-下玻璃纤维层,7-有机硅压敏胶层,8-下离型膜层,9-胶粘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2所示,一种排气泡耐高温双面胶带,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离型膜层1、耐高温硅胶层2、铁氟龙层3、上玻璃纤维层4、聚酰亚胺膜层5、下玻璃纤维层6、有机硅压敏胶层7和下离型膜层8,铁氟龙层3喷涂于上玻璃纤维层4上表面,有机硅压敏胶层7设置于下玻璃纤维层6下表面,有机硅压敏胶层7由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胶粘凸点9构成。

进一步地,胶粘凸点9的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正多边形,胶粘凸点9的直径、短轴长度或外切圆直径为0.5~2mm。胶粘凸点9的直径、短轴长度或外切圆直径过小,粘着力不理想,胶粘凸点9的直径、短轴长度或外切圆直径过大,排气空间过小,排气泡的效果不理想。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胶粘凸点9的距离为1.2~2.5mm。而胶粘凸点9之间的间距过小,会导致相邻两个胶粘凸点9可能粘连在一起,起不到排气的效果;而胶粘凸点9之间的间距过大,粘着力和贴服性较差。

进一步地,铁氟龙层3的厚度为0.03~0.08mm。上玻璃纤维层4和下玻璃纤维层6的厚度均为0.02~0.05mm。聚酰亚胺膜层5的厚度为0.05~0.1mm。耐高温硅胶层2和有机硅压敏胶层7的厚度均为0.1~1.2mm。上离型膜层1和下离型膜层8的厚度为0.5~1.5mm。需要说明的是,各功能材料层的厚度过薄则不能起到较为理想的改善耐高温性能的效果,而各功能材料层的厚度过厚则会导致双面胶带的整体厚度过大,不适用于某些较为微小化的电子产品,缩小了双面胶带的适用范围。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