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79112发布日期:2020-09-18 20:3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



背景技术:

胶带,是一种带状具有黏性的人工制品,可黏附在一些物品的表面上,可用作联接两种不同的物品或是某种屏壁、保护之用。在电子产品中,由于电子产品使用时会产生热量,通常会采用石墨片进行散热,并在石墨片上贴设散热胶带,以对石墨片进行表面覆合加强和表面保护。然而在使用中,散热胶带表面易被污染,需要对其表面做擦拭,擦拭过程中,散热胶带表面容易刮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具有抗刮和自修复的功能,即使存在刮痕,刮痕也能在短时间内自修复,可用于石墨片的表面覆合加强和表面保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叠合的离型膜层、导热胶层、pet基膜层、硅胶层、纳米涂层、抗刮自修复膜层,所述导热胶层包括胶黏剂和导热填料,所述胶黏剂固化形成具有通孔的结构,所述导热填料填充于所述通孔,所述纳米涂层喷涂于所述抗刮自修复膜层的一表面上,所述纳米涂层的边缘位置位于所述抗刮自修复膜层的边缘位置内,所述硅胶层的尺寸与所述抗刮自修复膜层的尺寸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通孔在所述导热胶层的体积比为40~75%。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硅胶层形成有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纳米涂层的边缘位置与所述抗刮自修复膜层边缘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纳米涂层包括纳米氧化铝涂层、纳米二氧化硅涂层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中的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离型膜层和所述pet基膜层的厚度均为0.01~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胶层和所述硅胶层的厚度均为0.02~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纳米涂层的厚度为0.01~0.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一种改进,所述抗刮自修复膜层的厚度为0.02~1mm。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导热胶层采用胶黏剂形成具有通孔的结构,再往通孔中填充导热填料,既保证了导热胶层起到粘接和提高强度的作用,又使得导热胶层具有良好的散热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硅胶层以及纳米涂层均具有增加强度和提高散热的功能,从而使得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的强度以及散热性能都所有提高。

3)本实用新型的抗刮自修复膜层表面具有抗刮和自修复功能,即使存在刮痕,刮痕也能在短时间内自修复,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抗刮自修复膜层表面具有防指纹效果,在操作过程中手指接触对外观无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离型膜层,2-导热胶层,3-pet基膜层,4-硅胶层,5-纳米涂层,6-抗刮自修复膜层,21-通孔,41-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包括由下到上依次叠合的离型膜层1、导热胶层2、pet基膜层3、硅胶层4、纳米涂层5、抗刮自修复膜层6,导热胶层2包括胶黏剂和导热填料,胶黏剂固化形成具有通孔21的结构,导热填料填充于通孔21,纳米涂层5喷涂于抗刮自修复膜层6的一表面上,纳米涂层5的边缘位置位于抗刮自修复层6的边缘位置内,硅胶层4的尺寸与抗刮自修复膜层6的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通孔21在导热胶层2的体积比为40~75%。通孔21的体积占比过小,填充的导热填料也相应较少,这不利于改善导热性能;而通孔21的体积占比过大,胶黏剂的占比就较少,这不利于离型膜层1和pet基膜层3的粘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胶带的强度。

进一步地,硅胶层4形成有透气孔41。透气孔41的设置有利于散热,以提高胶带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纳米涂层5的边缘位置与抗刮自修复膜层6边缘位置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3mm。如此设置,使得抗刮自修复膜层6能与硅胶层4实现更好的粘贴,确保胶带结构的紧凑性。

进一步地,纳米涂层5包括纳米氧化铝涂层、纳米二氧化硅涂层和纳米二氧化钛涂层中的一种。以上列举的纳米氧化物涂层均具有强度大、散热性较好的特点,在增加胶带强度的同时也能改善胶带的散热性能。当然纳米涂层5并不局限于所列举的纳米氧化物涂层,也可以是其它强度大且散热好的纳米涂层。

进一步地,离型膜层1和pet基膜层3的厚度均为0.01~1mm。

进一步地,导热胶层2和硅胶层4的厚度均为0.02~2mm。

进一步地,纳米涂层5的厚度为0.01~0.1mm。

进一步地,抗刮自修复膜层6的厚度为0.02~1mm。

使用时,只需将离型膜层1撕开,将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贴设于石墨片的表面即可,与石墨片进行表面覆合的同时也对石墨片表面起到保护作用。该抗刮自修复型散热胶带既具有抗刮功能和自修复功能,即使存在刮痕,刮痕也能在短时间内自修复,而且其具有防指纹效果,在操作过程中手指接触对外观无影响。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