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580719发布日期:2021-01-08 14:09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玻璃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挡风玻璃有时会在雨天等各种因素下沾上小水滴,小水滴会严重遮挡驾驶员的视线并且难以清除,即使利用雨刷刷洗前挡风玻璃也会在玻璃上形成残留的水滴。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在汽车挡风玻璃表面形成疏水镀膜层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技术新颖、汽车挡风玻璃涂覆后可形成持久的疏水层的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8%~25%;防粘硅油10%~35%;硅树脂10%~30%;烷氧基硅烷7%~35%;钛酸正丁酯1%~5%;烷烃混合溶剂5%~60%;所述烷氧基硅烷的分子式为(r1)m-si-(or2)n,其中所述r1为含1~8碳原子的烷基,所述r2为含1~2个碳原子的烷基,m+n=4。优选地,所述的烷氧基硅烷包括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烷氧基硅烷包括以下总质量百分比的原料:辛基三乙氧基硅烷3%~15%;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10%;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10%。优选地,所述的烷烃混合溶剂包括至少一种异构烷烃,所述异构烷烃的碳原子数为10~15。优选地,所述烷烃混合溶剂为异构十二烷。优选地,所述防粘硅油的粘度为480~500cs。本发明还公开了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量取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防粘硅油、硅树脂、烷氧基硅烷、钛酸正丁酯和烷烃混合溶剂;s2.防粘硅油和硅树脂加入烷烃混合溶剂中进行搅拌混合,直至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a;s3.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烷氧基硅烷和钛酸正丁酯加入混合溶液a中作进一步搅拌混合,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搅拌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1~2h。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搅拌温度为20~30℃,搅拌时间为0.5~1h。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中含有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烷氧基硅烷等疏水性的原料,可在挡风玻璃的表面形成持久的疏水镀膜层,改善水滴挂在挡风玻璃上的问题,保持良好视线。同时其原料中的硅树脂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耐候、憎水、无色透明且有良好黏接性等特性,使镀膜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脱落,使镀膜的效果持久。防粘硅油可让镀膜具有亮泽的效果。钛酸正丁酯可提高涂料的耐高温性。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制备工艺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25%;防粘硅油10%;硅树脂10%;辛基三乙氧基硅烷15%甲基三乙氧基硅烷10%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0%钛酸正丁酯5%;烷烃混合溶剂15%;在本实施例中,烷烃混合溶剂为多种异构十二烷的混合物。所述防粘硅油的粘度为480~500cs。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量取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硅树脂、烷氧基硅烷、钛酸正丁酯和烷烃混合溶剂;s2.防粘硅油和硅树脂加入烷烃混合溶剂中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1~2h,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a。s3.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钛酸正丁酯加入混合溶液a中作进一步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20~30℃,搅拌时间为0.5~1h,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的使用方式如下:首先将汽车挡风玻璃进行清洗并烘干,使汽车挡风玻璃表面保持干净,然后将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均与涂覆在汽车挡风玻璃表面,待镀膜剂固化后在汽车挡风玻璃表面形成疏水镀膜,改善水滴挂在挡风玻璃上的问题。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8%;防粘硅油35%;硅树脂30%;辛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钛酸正丁酯1%;烷烃混合溶剂19%;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烷烃混合溶剂为多种异构十二烷的混合物。所述防粘硅油的粘度为480~500cs。在本实施例中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量取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硅树脂、烷氧基硅烷、钛酸正丁酯和烷烃混合溶剂;s2.防粘硅油和硅树脂加入烷烃混合溶剂中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1~2h,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a。s3.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钛酸正丁酯加入混合溶液a中作进一步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20~30℃,搅拌时间为0.5~1h,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的使用方式如下:首先将汽车挡风玻璃进行清洗并烘干,使汽车挡风玻璃表面保持干净,然后将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均与涂覆在汽车挡风玻璃表面,待镀膜剂固化后在汽车挡风玻璃表面形成疏水镀膜,改善水滴挂在挡风玻璃上的问题。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10%;防粘硅油10%;硅树脂10%;辛基三乙氧基硅烷5%;甲基三乙氧基硅烷2%;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2%;钛酸正丁酯1%;烷烃混合溶剂60%;参见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烷烃混合溶剂为多种异构十二烷的混合物。所述防粘硅油的粘度为480~500cs。在本实施例中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量取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硅树脂、烷氧基硅烷、钛酸正丁酯和烷烃混合溶剂;s2.防粘硅油和硅树脂加入烷烃混合溶剂中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1~2h,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a。s3.将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钛酸正丁酯加入混合溶液a中作进一步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20~30℃,搅拌时间为0.5~1h,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的使用方式如下:首先将汽车挡风玻璃进行清洗并烘干,使汽车挡风玻璃表面保持干净,然后将本实施例中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均与涂覆在汽车挡风玻璃表面,待镀膜剂固化后在汽车挡风玻璃表面形成疏水镀膜,改善水滴挂在挡风玻璃上的问题。对比例一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防粘硅油10%;硅树脂10%;钛酸正丁酯5%;烷烃混合溶剂65%;在本实施例中,烷烃混合溶剂为多种异构十二烷的混合物。所述防粘硅油的粘度为480~500cs。在本实施例中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量取防粘硅油、硅树脂、钛酸正丁酯和烷烃混合溶剂;s2.防粘硅油和硅树脂加入烷烃混合溶剂中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1~2h,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a。s3.将钛酸正丁酯加入混合溶液a中作进一步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20~30℃,搅拌时间为0.5~1h,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对比例二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防粘硅油35%;硅树脂30%;钛酸正丁酯1%;烷烃混合溶剂34%;在本实施例中,烷烃混合溶剂为多种异构十二烷的混合物。所述防粘硅油的粘度为480~500cs。在本实施例中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量取防粘硅油、硅树脂、钛酸正丁酯和烷烃混合溶剂;s2.防粘硅油和硅树脂加入烷烃混合溶剂中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1~2h,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a。s3.将钛酸正丁酯加入混合溶液a中作进一步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20~30℃,搅拌时间为0.5~1h,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对比例三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防粘硅油10%;硅树脂10%;钛酸正丁酯1%;烷烃混合溶剂79%;在本实施例中,烷烃混合溶剂为多种异构十二烷的混合物。所述防粘硅油的粘度为480~500cs。在本实施例中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比例量取防粘硅油、硅树脂、钛酸正丁酯和烷烃混合溶剂;s2.防粘硅油和硅树脂加入烷烃混合溶剂中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1~2h,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溶液a。s3.将钛酸正丁酯加入混合溶液a中作进一步搅拌混合,搅拌温度为20~30℃,搅拌时间为0.5~1h,搅拌均匀后获得成品。将上述实施例一至三和对比例一至三获得的成品涂覆在玻璃表面,其固化形成镀膜后进行水接触角测试,完成初次水接触角测试后对镀膜进行50次摩擦后再次进行水接触角测试,其测试结果如下:其测试结果如下:水接触角/°(初次)水接触角/°(摩擦后)实施例一120111实施例二115109实施例三110103对比例一5241对比例二4233对比例三3930根据以上的测试结果可见,本发明的汽车挡风玻璃疏水镀膜剂可在挡风玻璃的表面形成持久的疏水镀膜层,改善水滴挂在挡风玻璃上的问题,保持良好视线。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