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膜及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37562发布日期:2022-10-05 04:07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保护膜及盖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保护膜及盖板组件。


背景技术:

2.目前显示模组的盖板上通常设有功能孔,例如摄像头孔和ir(红外线)孔,由于功能孔区域对光学的要求非常高,不允许有任何脏污和其他残胶类异物的存在,更不允许在运输和工艺生产过程中对此区域产生划伤和腐蚀等破坏问题,因此为了保护功能孔区域,保证显示模组产品的品质,通常在盖板上贴附保护膜。但是现有的保护膜容易在功能孔区域形成残胶或胶印痕,影响显示模组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护膜及盖板组件,降低盖板功能孔区域产生残胶或胶印痕的概率。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保护膜,所述保护膜用于保护盖板的功能孔,所述保护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层、胶层和保护块;所述保护块在所述胶层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胶层内,所述保护块用于嵌入所述盖板的功能孔内,位于所述保护块外围的所述胶层用于与所述功能孔外围的所述盖板贴合;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层叠方向上,所述保护块的侧面形成有阻挡部,所述阻挡部与对应的胶层之间形成溢胶槽。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盖板组件,包括盖板、油墨层和前述任一所述的保护膜;所述油墨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盖板上,所述油墨层上设有功能孔;所述保护膜通过所述胶层粘贴在所述油墨层上,所述保护块设置在所述功能孔内。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中在保护块侧面设置阻挡部,当保护块贴附在保护膜的胶层上时,胶层受到挤压流动,由于阻挡部与对应的胶层之间的区域形成溢胶槽,溢胶槽用于容纳受到挤压流动的胶层,即容纳胶瘤,从而有效避免了在功能区域产生残胶或胶印痕。本技术的盖板组件的功能孔区域得到充分保护,品质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技术的保护膜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8.图2-图6是本技术的保护块多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9.图7是本技术的保护膜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10.图8是本技术的盖板组件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11.图9是本技术的盖板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3.参阅图1和图8,图1是本技术的保护膜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盖板组件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如图8所示,保护膜1用于保护盖板3的功能孔21,盖板3一侧表面设有油墨层2,油墨层2上开设有通孔即为功能孔21,功能孔21可以是摄像孔211或ir(红外线)孔212等。如图1所示,该保护膜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层11、胶层12和保护块13;保护块13在胶层12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胶层12内,保护块13用于嵌入盖板3的功能孔21内,保护块13外围的胶层12用于与功能孔21外围的盖板3贴合;其中,在垂直于层叠方向(层叠方向即图1中z方向)上,保护块13的侧面形成有阻挡部131,阻挡部131与对应的胶层11之间形成溢胶槽132。
14.具体地,基层11和保护块13均为不具有粘性的材料制成,基层11、胶层12和保护块13均可以为透明材料制成,例如基层11和保护块13的材质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胶层12的材质为透明光学胶oca。保护块13在层叠方向(z方向)上的厚度为0.1-0.3mm(例如0.1mm、0.2mm、0.3mm)。保护块13在垂直于层叠方向(z方向)上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与功能孔21一致,参见图7,例如当功能孔21为圆形的摄像孔时,保护块13横截面也为略小于摄像孔的圆形,当功能孔21为腰形孔时,保护块13横截面也为略小于腰形孔的形状;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功能孔的截面形状进行具体限定,可依据实际进行具体设计。
15.保护膜1通过胶层12粘附在盖板3的表面以覆盖盖板3的功能孔21及其周围的区域,其中保护膜1对应功能孔21的位置贴附了无粘性的保护块13,通过保护块13使得保护膜1对应功能孔21的位置无胶化,避免胶层12在功能孔21内产生残胶或胶印痕。然而在贴附保护块13时,胶层12易受到破坏,在保护块13侧面产生凸出的胶瘤。而在贴附或撕除保护膜1时,胶瘤易在功能孔21内产生残胶或胶印痕。本技术中的保护膜1在保护块13侧面设置阻挡部131,当保护块13贴附在保护膜1的胶层12上时,胶层12受到挤压流动,由于阻挡部131与对应位置的胶层12之间形成溢胶槽132,溢胶槽132用于容纳受到挤压流动的保护块13与保护膜1之间的胶层12,即将产生的胶瘤容纳至溢胶槽132处,从而有效避免了在功能孔21区域产生残胶或胶印痕。
16.可选地,在垂直于层叠方向上,保护块13面向胶层12的一侧表面在基层11上的正投影位于阻挡部131在基层11上的正投影之内。使得外溢的胶层12先流入阻挡部131与对应胶层12之间形成的溢胶槽132中,使得产生胶瘤更好的留置于溢胶槽132中。
17.可选地,在阻挡部131表面可以进行粗糙化处理,以增大阻挡部131表面的粗糙度,增大胶层12流动时的阻力,进一步避免胶层12外溢。如喷涂、磨削等方式改变表面粗糙度。
18.图1-图6示意了保护块13的几种实施方式。
19.可选地,参阅图1和图2,至少部分保护块13侧面为斜面,且在斜面位置处远离基层的方向上(图1中z方向的反方向),保护块13在垂直于层叠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斜面形成阻挡部131。斜面在阻挡胶层12外溢的同时起到导向作用,保证溢出的胶层12沿斜面在溢胶槽132内流动,且斜面方便加工,可以通过刀模机切割或激光切割保护块13靠近基层11一
侧边缘得到,切割的同时还能去除保护块13边缘的瑕疵。
20.进一步地,所有侧面为斜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斜面环绕保护块13周向设置,胶层12无论从哪一侧流出,均能被容纳于溢胶槽132中。
21.可选地,继续参阅图1,斜面与基层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0
°‑
50
°
(例如43
°
、45
°
、48
°
等)。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块13的侧面设有斜面,当该斜面与基层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过大(例如大于50
°
)时,溢出的胶层12在水平方上容易超出溢胶槽132,因而容易在功能孔21区域形成残胶或胶印痕;当该斜面与基层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过小(例如小于40
°
)时,溢胶槽132没有足够的宽度以容纳溢出的胶层12。
22.进一步地,继续参阅图2,当斜面与基层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过小(例如小于40
°
)时,可以在斜面外侧再次切割,形成依次连接的第一斜面1311和第二斜面1312,第一斜面1311和第二斜面1312形成凸起,即第二斜面1312与基层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第一斜面1311与基层11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避免保护块13边缘过薄翘起。进一步地,第一斜面1311和第二斜面1312均可以进行粗糙化处理。
23.可选地,参阅图3,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斜面上可设置至少一个凸起133,用于阻挡胶层12流出溢胶槽132。凸起133的数量、排列方式以及截面形状不受限制。例如凸起133可以为半球状阵列分布在斜面上,也可以为沿保护块13周向延伸围绕的条状或环形结构,并沿斜面设置多条,其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梯形等,进一步地,在确保溢胶槽132有足够空间的同时阻挡胶层12流出溢胶槽132,凸起133的高度可以沿远离基层11的方向依次增大。
24.可选地,图5参阅图4和图5,凹槽134也可以设置在斜面上,与斜面共同形成阻挡部131。凹槽134在容纳更多胶层12的同时,增大了斜面的粗糙度,增加了对胶层12的阻力,进一步阻挡胶层12溢出。凹槽134的数量、排列方式以及截面形状不受限制。例如凹槽134可以为半球状凹陷阵列分布在斜面上,也可以为沿保护块13周向延伸围绕的条状或环形结构,并沿斜面设置多条,其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梯形等。如图4所示,凹槽134可以覆盖部分斜面,也可以如图5所示覆盖全部斜面。
25.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凸起133和凹槽134可以同时存在,进一步地,凸起133和凹槽134可以间隔设置在斜面上,进一步增加斜面对胶层12的阻力。
26.可选地,参阅图6,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阻挡部131沿层叠方向厚度一致,阻挡部131可以与对应的胶层12之间形成矩形的溢胶槽132,该结构形成的溢胶槽132具有较大容纳空间。
27.可选地,参阅图1和图7,图7是本技术的保护膜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保护膜1还包括分断槽14,分断槽14沿层叠方向(图1中z方向)贯通基层11和胶层12,且分断槽14围绕设置在保护块13的外围。进一步地,分断槽14围绕设置在对应的功能孔21的外围。
28.优选地,分断槽14至少设有两条。
29.当保护块13厚度过厚,保护块13在层叠方向超出胶层12的厚度容易大于功能孔21的深度,此时将保护膜1贴附于盖板3上时,保护块13容易将保护膜1部分顶起,导致胶层12与油墨层2表面分离,保护膜1与油墨层2之间的粘附力降低,可能会导致保护膜1脱落,失去了保护功能。本技术在保护块13周围设置分断槽14,当将保护膜1贴附于盖板3上时,保护块13仅将其对应的保护膜1部分(即若干分断槽14合围的部分)顶起,而位于分断槽14外侧的部分保护膜1则能够始终保持与盖板3的粘附,从而避免了保护膜1的脱落,同时由于对应保
护块13的部分保护膜1能够向远离功能孔21的方向移动让位,能够避免保护块13与功能孔21的过度挤压摩擦,提高保护膜1对功能孔21的可靠保护。
30.进一步地,每个保护块13对应设置两条分断槽14,两条分断槽14对称设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分断槽14的数量可以大于两条,只需保证分断槽14包围保护块13设置即可。
31.可选地,分断槽14两端均设置在保护膜1内,若分断槽14连通至保护膜1外,保护块13顶起保护膜1后容易导致保护膜1边缘翘起,导致灰尘异物进入保护膜1内,并容易导致保护膜1与盖板3的贴合度降低,从而导致保护膜1脱落。通过将分断槽14两端均设置在保护膜1内,避免了保护膜1边缘的翘起导致的保护膜1的脱落,且防止保护膜1抬起过高,保证保护膜1的保护力度。
32.可选地,参阅图7,保护膜1还包括连接在分断槽14两端的止裂槽15,止裂槽15沿层叠方向贯通基层11和胶层12,止裂槽15与分断槽14连通。通过设置止裂槽15,避免在撕除保护膜1时,分断槽14端部裂开导致保护膜1断裂。
33.进一步地,继续参阅图7,止裂槽15在层叠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圆弧形的止裂槽15抗剪切能力较强。进一步地,止裂槽15直径大于分断槽14宽度,以保证强度。
34.可选地,继续参阅图7,分断槽14包括包围段141和连接在包围段141两端的延伸段142,包围段141围绕保护块13设置,延伸段142一端与包围段141连接,延伸段142另一端向远离保护块13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包围段141根据功能孔21形状进行弯曲延伸,使得仅对应保护块13位置的部分保护膜1抬起,保证保护膜1充分的粘附面积。进一步地,延伸段142沿直线延伸,且相邻两条延伸段142之间的距离保持一致,确保延伸段142之间的被抬起的保护膜1宽度保持一致,避免断裂。
35.参阅图8,图8是本技术的盖板组件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盖板组件包括盖板3、油墨层2和如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保护膜1。参阅图9,图9是本技术的盖板组件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油墨层2层叠设置在盖板3上,油墨层2上设有功能孔21;保护膜1通过胶层12粘贴在油墨层2上,保护块13设置在功能孔21内。功能孔21可以是如图8所示的摄像孔211或ir(红外线)孔212等。可选地,保护膜1还包括手撕部16,手撕部16延伸至盖板3外,手撕部16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基层11、胶层12和手撕层(图中未示出),手撕层为无粘性的材质制成,具体地,手撕层的材质可以为pet,具体地,手撕层可以具有较为显眼的颜色,例如红色,用以提示使用者手撕部16的位置,使用者可以捏住手撕部16将保护膜1撕除。
36.当保护块13贴附在保护膜1的胶层12上时,胶层12受到挤压流动,由于阻挡部131与对应的胶层12之间形成溢胶槽132,溢胶槽132用于容纳受到挤压流动的胶层12从而有效避免了在功能孔21区域产生残胶或胶印痕。此外,如果保护块13厚度较厚,保护膜1贴附于盖板3上时,保护块13仅将其对应的保护膜1部分顶起,而位于分断槽14外侧的部分保护膜1则能够始终保持与盖板3的粘附,从而避免了保护膜1的脱落,同时由于对应保护块13的部分保护膜1能够向远离功能孔21的方向移动让位,能够避免保护块13与功能孔21的过度挤压摩擦,提高保护膜1对功能孔21的可靠保护,保证了盖板组件的品质。
37.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