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施工方法和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92094发布日期:2023-11-16 01:3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施工方法和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施工便道、施工方法和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施工方法和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施工便道进行施工物质运输,因此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是一种重要的建筑部件,在现有的施工便道中,还没有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施工方法和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及制备方法,一般通过浅层换填进行施工便道修建,由于此类区域缺少廉价石料或建筑固废物,浅层换填难以满足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在滨海沼泽等地区为深厚软土地质,长期施工过程中重载车辆极易引起施工便道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了施工便道的使用效果,

2、本发明通过在深厚软土的地基上堆积板结层体的技术特征,对一般通过浅层换填进行施工便道修建从而长期施工过程中重载车辆极易引起施工便道不均匀沉降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

3、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基于申请人于2023年7月18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背景技术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

2、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制备方法,

3、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

4、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施工方法。

5、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施工方法和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因此提高了施工便道的使用效果。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包含有有机固化液体和无机固化固体物。

7、由于设计了有机固化液体和无机固化固体物,通过无机固化固体物,实现了在深厚软土的地基上进行施工便道路基体成形,通过有机固化液体,实现了对施工便道路基体进行粘接成形,实现了在深厚软土的地基上堆积板结层体,解决了对一般通过浅层换填进行施工便道修建从而长期施工过程中重载车辆极易引起施工便道不均匀沉降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施工便道的使用效果。

8、本发明设计了,有机固化液体设置为按照重量比例:包含有0.42-0.43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6-1.27份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49-11.62份的ep环氧树脂和41.56-42.86份的去离子水。

9、本发明设计了,无机固化固体物设置为按照重量比例:包含有25.45-29.09份的硫酸钠和25.45-29.09份的氯化钙。

1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无机固化固体物进行灌浇有机固化液体,由有机固化液体对无机固化固体物进行板结处理,形成了连续施工便道的路基体。

11、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制备方法,其步骤是:在25±5℃环境中,按照重量比例,把41.56-42.86份的去离子水放到反应釜中,对去离子水以不低于150r/min转速进行搅拌处理,加入0.42-0.43份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到反应釜中,以不低于1000r/min转速进行45min的搅拌处理,在处于均质液体状态下,加入1.26-1.27份的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到反应釜中,进行30min的搅拌处理,在处于均质液体状态下,加入1.49-11.62份的ep环氧树脂到反应釜中,以不低于1500r/min转速进行120min的搅拌处理,得到白色均质液体即为有机固化液体,

12、把25.45-29.09份的硫酸钠和25.45-29.09份的氯化钙放到混合器中,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无机固化固体物。

13、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有机固化液体进行分步操作,实现了对无机固化固体物进行混合操作。

14、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包含有作为路基上部的顶固化层体、 作为路基下部的底固化层体、设置在底固化层体与顶固化层体之间的夹层片。

15、由于设计了夹层片、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通过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实现了作为对施工便道路基体成形,通过夹层片,实现了对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进行中间支撑处理,实现了在深厚软土的地基上堆积板结层体,解决了对一般通过浅层换填进行施工便道修建从而长期施工过程中重载车辆极易引起施工便道不均匀沉降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施工便道的使用效果。

16、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在深厚软土的地基上堆积板结层体的方式把夹层片、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相互联接。

17、本发明设计了,按照进行中间支撑处理的方式把夹层片与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联接。

18、本发明设计了,夹层片设置为中间骨架或网片体。

19、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底固化层体和夹层片,实现了对顶固化层体进行支撑,满足了在深厚软土中进行沉入支撑,保证了顶固化层体的稳定性能。

20、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夹层片上,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挡座。

21、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第一附件装置上,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桩柱和拉绳。

22、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23、本发明设计了,在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之间设置有中间骨架。

24、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中间骨架、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组成了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25、本发明设计了,中间骨架设置为竹筋格栅并且中间骨架设置为包含有横向竹条部、竖向竹条部和绑扎绳部,横向竹条部设置为与竖向竹条部搭接式联接并且在横向竹条部与竖向竹条部的搭接部设置有绑扎绳部,绑扎绳部的端头设置为相互系接式联接并且横向竹条部的下端端面部和竖向竹条部的下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底固化层体接触式联接,横向竹条部的上端端面部和竖向竹条部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顶固化层体接触式联接并且横向竹条部和竖向竹条部分别设置为毛竹条,横向竹条部和竖向竹条部设置为呈网格体分布并且绑扎绳部分别设置为稻草、麻绳或竹篾。

26、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竹条网片支撑,提高了与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的结合作用力。

27、本发明设计了,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分别设置为具有路基土、水泥、有机固化液体和无机固化固体物的凝结层体并且顶固化层体的下端端面部和底固化层体的上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中间骨架接触式联接,底固化层体设置为与深厚软土的地基沉入式联接。

2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路基土和水泥进行板结处理,保证了施工便道的稳定性能。

29、本发明设计了,顶固化层体的厚度与底固化层体的厚度的比例设置为1.2-1.3:1。

30、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延长了施工便道的使用寿命。

31、本发明设计了,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与中间骨架设置为按照中间夹层体的方式分布。

32、本发明设计了,在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之间设置有网片体,在网片体上设置有挡座并且在挡座与桩柱之间设置有拉绳。

33、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顶固化层体、底固化层体、网片体、挡座、桩柱和拉绳,组成了本发明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发明的技术问题。

34、本发明设计了,网片体设置为刚性经编网并且网片体的上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顶固化层体接触式联接,网片体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底固化层体接触式联接并且网片体的边缘部设置为与挡座套装式联接。

35、本发明设计了,顶固化层体的边缘侧面部和底固化层体的边缘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挡座接触式联接。

36、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在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之间放置刚性网片,增加了施工便道的支撑强度。

37、本发明设计了,挡座设置为包含有棒部、板部和条部并且在板部上设置有安装孔体,条部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棒部的周边侧面上部联接并且条部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板部的内端端面上部联接,棒部设置为与中间骨架贯穿式联接并且棒部的周边侧面部分别设置为与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接触式联接,安装孔体设置为与拉绳联接并且棒部设置为杆状体,板部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条部设置为c字形条状体,安装孔体设置为孔状体。

38、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网片体在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防止发生网片体在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中反生错位现象。

39、本发明设计了,桩柱的下端头设置为与深厚软土的地基植入式联接并且桩柱的上端头设置为与拉绳联接。

40、本发明设计了,拉绳设置为钢丝绳并且拉绳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挡座联接,拉绳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桩柱联接。

41、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网片体进行斜拉索式固定,提高了施工便道的通过性能。

42、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施工方法,其步骤是:由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实现了作为对施工便道路基体成形,由夹层片实现了对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进行中间支撑处理,实现了在深厚软土的地基上堆积板结层体。

43、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凸显了在深厚软土的地基上堆积板结层体的技术特征,引入了在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施工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应用。

44、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对深厚软土的地基路段进行表面杂草和固体物进行清除,对地基中的深厚软土进行含水率测量,当深厚软土的含水率高于最佳压实含水率时,对地基进行翻晒处理,

45、按照重量比例,把5-6%的路基土、6%的水泥和其余的无机固化固体物放到搅拌容器中,进行搅拌混合,制得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

46、把有机固化液体注入到容器中,按照用水量等于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的总量×(最佳含水率-当前含水率),把用水量注入到容器中,对有机固化液体进行稀释处理,制得顶固化层体和底固化层体的液体原料,

47、把底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平铺到深厚软土的地基上,把底固化层体的液体原料喷洒到底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上,使底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表面处于积水状态,等到底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表面上积水消失后,对底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进行压实处理,制得底固化层体,

48、把中间骨架平铺到底固化层体上,使相邻的中间骨架之间的重叠宽度为15-20cm,

49、把顶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平铺到中间骨架上,把顶固化层体的液体原料喷洒到顶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上,使顶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表面处于积水状态,等到顶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表面上积水消失后,对顶固化层体的固化原料进行压实处理,制得顶固化层体。

50、本发明设计了,其步骤是:当完成底固化层体平铺成形后,把网片体放到底固化层体上,在网片体上进行顶固化层体平铺成形,从而制得施工便道,在位于施工便道的边缘的深厚软土的地基上,把桩柱打入到深厚软土的地基中,把棒部插入到网片体的边缘部中,使棒部的周边侧面部与顶固化层体的边缘侧面部和底固化层体的边缘侧面部接触,把拉绳的其中一个端头放到安装孔体中,把拉绳的其中一个端头与板部连接,把拉绳的其中另一个端头与桩柱的上端头连接。

51、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施工便道的施工分步操作,优化了操作步骤。

52、在本技术方案中,在深厚软土的地基上堆积板结层体的有机固化液体和无机固化固体物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深厚软土为地基的施工便道、施工方法和原位土快速固化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