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用绝缘涂料的配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4545阅读:1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镀用绝缘涂料的配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溶剂中配制新型涂料的方法,特别是一种电镀用绝缘涂料的配制。
目前市场上尚未见有专用于在电镀时,能对镀件的非镀面施以绝缘保护、电镀结束后又能轻易清除干净而不损伤镀件的绝缘涂料。传统的对镀件非镀面的绝缘保护措施,较常见的是将矿蜡加热溶化后,再将镀件浸于其中,而后提出来使粘涂在镀件表面上的矿蜡在空气中冷却凝固,刮净电镀面部位的矿蜡,使金属面露出,才开始电镀。这种绝缘保护方式施工极为麻烦,电镀结束后对镀件非镀面上粘凝着的矿蜡很难清除干净,稍不留意,还易损伤镀件的表面,最不足取的是,这种方法不能用于加温施镀的场合,故除非不得已,一般都不愿采用。在需加温施镀时,例如使用专用镀液镀铬时,目前大多数是采用对镀件非镀面涂刷绝缘漆进行绝缘保护。这种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绝缘漆干后遇热容易脆裂开脱,裂痕处仍会受渗入的镀液腐蚀而使非镀面损伤,电镀结束后对绝缘漆层的清理也很困难;也有人采取在镀件的非镀面部位裹扎绝缘纸或者塑料薄膜等,以对镀件的非镀面施以绝缘保护的,由于这种方法难以做到严实密封,镀液很易渗入包裹面内,其绝缘保护效果更差。
本发明可向公众提供一种能适用于温度较高的电镀场合、且与镀件结合强度高、绝缘保护效果可靠、既方便涂覆、又容易清除干净、不损伤镀件、生产成本低的电镀专用绝缘涂料的配制。
现将其原理和具体实施方案叙述如下尼龙-66/6/M×D-10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绝缘材料,尤其是它可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之中,形成胶乳状,将其涂覆在镀件表面上,待溶剂挥发后,即凝结成为一层均匀致密的,在100℃以下施镀环境中不脆裂变形的绝缘层,在其中适当混入一些二硫化钼粉沫,该绝缘层就更为耐摩擦、抗冲撞。
其配方是,(以重量百分比计),在每100克涂料中,粒状尼龙-66/6/M×D-10占19.5~20.5,粉状二硫化钼占0.5~0.7其余为纯度是83~88%的乙醇;
将按上述配方配好的原料装于密闭的容器内,在60~80℃条件下保持30~60分钟,期间也可加以搅拌,使粒状尼龙-66/6/M×D-10完全溶解,并与二硫化钼粉均匀混合。
使用方法是将配制好的绝缘涂料逐层均匀地涂刷在镀件需浸入镀液中部位的非镀面上,直至呈现出黑色的涂覆层,晾干后再置于140~150℃的烘炉内固化一小时,随炉冷却后取出,该涂覆层即形成绝缘性可靠、具有良好的韧性和硬度、在受到冲撞、摩擦或者冷热不均的情况下也不会开脱剥落的绝缘涂层。在100℃以下其各项性能仍十分稳定、可靠,完全能满足目前所知的加温电镀的场合,例如以专用高效镀液快速镀铬时镀件绝缘保护的需要。施镀结束后,只要将镀件中涂覆着本绝缘涂料的部位浸于乙醇中,绝缘涂层便会被溶解,用毛刷即可将镀件表面清刷干净而无任何损伤。
权利要求
1.一种将高分子聚合物溶于溶剂中配制绝缘涂料的方法,特别是一种电镀用绝缘涂料的配制,其特征在于配方是,(以重量百分比计)在每100克涂料中,粒状尼龙-66/6/M×D-10占19.5~20.5、粉状二硫化钼占0.5~0.7、其余为纯度是83~88%的乙醇;将配好的原料装于密闭容器内,在60~80℃条件下保持30~60分钟,期间可加以搅拌,使粒状尼龙-66/6/M×D-10完全溶解并与二硫化钼粉均匀混合。
全文摘要
公开一种专用于电镀时,对镀件的非镀面施以绝缘保护的绝缘涂料的配制。它是将尼龙-66/6/M×D-10溶于乙醇中,并与二硫化钼粉均匀混合,形成胶乳状流体,用毛刷将其涂刷到镀件的非镀面上,晾干固化后即成为结合力强、绝缘性可靠、具有良好韧性和硬度、受到冲撞、摩擦或遇冷热不均的情况也不会开脱剥落的绝缘保护涂层,在100℃以下其各项性能仍十分稳定、可靠,完全能满足目前所知的各种加温电镀的场合。镀后又可浸溶于乙醇中用毛刷清除干净。
文档编号C09D5/25GK1075730SQ92101270
公开日1993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23日
发明者雷廷扬 申请人:雷廷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