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分化学反应触变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245644阅读:来源:国知局
2]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20-40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5-30重量份的扩链剂、5-20重 量份的增塑剂、20-40重量份的颜填料,搅拌升温到100°C _130°C,真空为-0. OlMPa的条件 下脱水2?3小时;
[0043] b.将温度降到50°C -60°C以下,加入0. 2-1重量份催化剂、0. 1-1重量份的阻聚 剂、0. 1-1重量份的胺类反应剂、0. 1-1重量份高性能助剂、5-20重量份溶剂、搅拌1-2小时, 分散均匀后,降温至30°C -40°C以下充氮保护,出料得到B组分。
[0044] 施工时A、B组分按重量比I : 1混合均匀。
[0045] 实施例2
[0046] 原料配比:
[0047] A 组分:
[0048] 异氰酸酯TDI 25 (重量分数) 聚醚二元醇(2000D) 15 聚醚三元醇(330 N ) 15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10
[0049] B 组分:
[0050] 聚醚三元醇330 N 25 聚醚二元醇(1000D) 25 1,4-丁二醇 8 芳烃油 15 重钙 40 苯甲酰氯 0.2 小分子聚酰胺650 0.5 有机锡催化剂T-12 0,2 消泡剂 0.5 溶剂 15.6
[0051] 工艺过程:
[0052] 与实施例1相同。
[0053] 施工时A、B组分按重量比1 : 2混合均匀。
[0054] 实施例3
[0055] 原料配比:
[0056] A 组分:
[0057] 异氰酸酯TDI 35 (重量分数) 聚醚二元醇(1000D) 30 聚醚三元醇(330 N ) 15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10
[0058] B 组分:
[0059] 聚醚三元醇330 N 25
[0060] 1,4-丁二醇 5 MOCA 15 氯化石蜡 10 重钙 15 高岭土 10 苯甲酸 0.2 已二胺 0.5 半酸亚锡 0. 2 流平剂 0.2 防沉助剂 0. 4 溶剂 10.5
[0061] 工艺过程:
[0062] 与实施例1相同。
[0063] 施工时A、B组分按重量比I : 1混合均匀。
[0064] 对比实施例
[0065] 按下述配比取原料作为A组分:
[0066] 将30质量份的分子量为800的聚氧化丙稀三兀醇、5质量份的分子量为300的聚 氧化丙稀三兀醇、6质量份的分子量为4000的聚氧化丙稀二兀醇、2质量份的分子量为400 的聚氧化丙烯二元醇、15质量份的纳米碳酸钙、35质量份的400目重质碳酸钙、3质量份的 气相二氧化硅、2质量份的3A分子筛活化粉、2质量份的钛白粉、1质量份的γ-(2,3-环氧 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〇. 01质量份的辛酸亚锡充分捏合均匀,取样测粘度为22Pa *s。 此为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的第一组份。
[0067] 按下述配比取原料作为B组分:
[0068] 将40质量份的多亚甲基多苯基异氰酸酯、55质量份的400目重质碳酸钙、5质量 份的气相二氧化硅进行捏合,即制得该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得第二组份。取样测粘度为 20Pa · s
[0069] 复配:将所述第一组份与所述第二组份按0. 8?1. 2 : 0. 8?1. 2的质量比或 1 : 1的体积比混合后,即得到双组份聚氨酯组角胶。
[0070] 本发明实施例1-3所得的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A、B组分粘度均比较低,约 4000-6000mPa. s左右,但A、B组分按一定的比例混合5-8min之后,静态粘度在5-8min中内 迅速上升几十倍,停止搅拌后形成膏状化合物,轻微搅拌后粘度迅速降低至6000mPa. s左 右,具有很好的施工性能,立面施工,一次厚涂1-1. 5_基本不流淌,从而解决现有的双组 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立面施工流淌,难以上厚度的难题,并可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施工效率和 施工质量。
[0071] 分别组织了多位在涂料施工领域工作五年以上的熟练技工使用上述产品在同一 实验建筑物垂直墙体表面进行了现场施工,均得出如下结论:实施例1-3所得的聚氨酯防 水涂料在使用时轻微搅拌,在搅拌涂抹状态下粘度迅速降低了 70-80 %,在此动态粘度下可 轻易施工于垂直墙体表面,施工完成后迅速恢复至静态状态下的高粘度,有效解决立面施 工流淌问题。米用此涂料,可2_3遍涂刷I. 5_2mm,从而解决现有的聚氛醋防水涂料立面施 工流淌,难以上厚度的难题,并有效减少材料浪费,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0072] 采用对比实施例的产品,可实现3-4遍涂刷I. 5_2mm且克服立面施工流淌问题的 效果,但该产品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静态下的高粘度(略低于实施例1-3产品的静态粘 度),施工者在施工过程中无论是产品从原料桶中取出或者涂于墙壁上的操作均需耗费较 大的劳动力和较长的时间,劳动强度大。统计发现,相对于实施例1-3所得的单组分聚氨酯 防水涂料,对比实施例的产品以工人劳动量和工时计算,大约在5倍左右。
【主权项】
1. 一种双组分化学反应触变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由A、B两个组分组成,其 中A组分包含异氰酸酯20-40重量份、聚醚多元醇20-50重量份、增塑剂5-15重量份和高 性能助剂0-1重量份;B组分包含聚醚多元醇20-40重量份、扩链剂5-30重量份、增塑剂 5-20重量份、阻聚剂0. 1-1重量份、胺类反应剂0. 1-1重量份、催化剂0. 2-1重量份、颜填 料20-40重量份、溶剂5-20重量份、高性能助剂0. 1-1重量份;其中,阻聚剂为正磷酸、酒石 酸、苯甲酰氯、苯甲酸中的一种和/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胺类反应剂为聚醚二元胺、小分 子二元胺、聚酰胺以及酚醛胺中的一种和/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异氰酸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和/ 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聚醚多元醇选自PPG类聚醚多元醇、 POP类聚合物聚醚多元醇、PTMEG类聚四氢呋喃型多元醇中的一种和/或一种以上的混合 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扩链剂为二元胺类扩链剂、二元醇 类扩链剂、醇胺类扩链剂的一种和/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增塑剂选自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氯化石蜡、柠檬酸酯类增塑剂中的一种和/或一 种以上的混合物。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催化剂选自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 酸亚锡、异辛酸铅等有机金属催化剂或脂肪胺类、脂环胺类、芳香胺类和醇胺类及其铵盐类 化合物等叔胺类催化剂的一种和/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溶剂为甲苯、二甲苯、溶剂油、乙酸 乙酯、乙酸丁酯等中的一种和/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
8. 根据权利要求1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其特征在于颜填料为炭黑、钛白粉、铁黄、高岭 土、水泥、重钙、硫酸钡、氧化镁、氧化钙、硅灰石、硅微粉、滑石粉等中的一种和/或一种以 上的混合物。
9. 权利要求1的双组分化学反应触变型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组分: a.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20-50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搅拌升温到100°C_130°C,真空条 件下脱水2?3小时; b. 将温度降到60°C -80°C,加入20-40重量份异氰酸酯,在60-100°C搅拌状态下,反应 2?3小时; c. 将温度降到50°C -60°C,加入5-15重量份增塑剂以及0-1重量份高性能助剂,降温 至30°C -40°C充氮保护,出料得到A组分。 B组分: a. 在反应容器中加入20-40重量份的聚醚多元醇,5-30重量份的扩链剂、5-20重量份 的增塑剂、20-40重量份的颜填料,搅拌升温到100°C _130°C,真空条件下脱水2?3小时; b. 将温度降到50°C -60°C,加入0. 2-1重量份催化剂、0. 1-1重量份的阻聚剂、0. 1-1 重量份的胺类反应剂、〇. 1-1重量份高性能助剂、5-20重量份溶剂、搅拌1-2小时,分散均匀 后,降温至30°C -40°C充氮保护,出料得到B组分。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组分化学反应触变型聚氨酯防水涂料,由A、B两个组分组成,其中A组分包含异氰酸酯20-40重量份、聚醚多元醇20-50重量份、增塑剂5-15重量份和高性能助剂0-1重量份;B组分包含聚醚多元醇20-40重量份、扩链剂5-30重量份、增塑剂5-20重量份、阻聚剂0.1-1重量份、胺类反应剂0.1-1重量份、催化剂0.2-1重量份、颜填料20-40重量份、溶剂5-20重量份、高性能助剂0.1-1重量份。发明的双组分化学反应触变型聚氨酯防水涂料,B组分中具有可与异氰酸酯反应的特种胺类反应剂,在特定的阻聚剂作用下两组分混合后迅速生成聚脲化合物,该化合物与聚氨酯预聚物能形成大量的氢键,从而使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和可施工性。
【IPC分类】C08G18-48, C09D175-08, C09D7-12, C08G18-50, C08G18-66, C08G18-60, C08G18-32, C08G18-54, C09D175-02
【公开号】CN104559734
【申请号】CN201510039836
【发明人】李红英, 孙健, 段鹏飞
【申请人】徐州卧牛山新型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