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式洗车机的车辆校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6303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隧道式洗车机的车辆校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车辆校位装置。
一般隧道式洗车机清洗刷具为固定不位移的,而车辆则是由输送带带动向前位移,以达清洗的目的,当车辆欲进入洗车机内之前,必须使车辆能够位于洗车机的正中央前移,除了须靠驾驶者驶入正确的位置外,还有导正车辆的辅助工具,如台湾第83214249号“隧道式洗车机的调整台结构改良”,主要结构是在地面上设置一凹槽1,该凹槽1位于隧道式洗车机入口前方适当处,其大小略小于平台3,且该凹槽1的前后各形成有一阶梯11,在前后阶梯11上固设有倒V型的角铁2,以使设置在略高于地面的平台3前后四侧边适当处的滚轮组62,能够于其上(角铁2)上滚动滑移;另外,在平台3底部约中央位置处设一长方体4,并在该长方体4上贯穿一弹簧轴5,且在弹簧轴5的两侧各套设有弹簧,使两侧弹簧顶持于凹槽1的两侧内壁面与长方体4之间;因此,除了使平台3能够左、右滑动外,并受两侧弹簧推抵的作用而会自动复位。
当车辆的前轮驶入平台3上时,即使车辆未能准确驶于洗车机的正中央处而稍有偏移时,可配合跨设于平台上方略呈八字状的两导杆有囿限引导下,使平台适时的朝左或朝右偏移,而导正车辆的前后轮能够进入洗车机的正中央处,以利车辆的清洗作业。虽然,上述的调整台结构较传统滚轮式的调整结构为优良,但其结构在设置与动作上,会有下列的缺点1、地面凹槽1前后两阶梯11为水泥抹制而成,所以其水平度及平面度,皆无法达到所须的水准范围内,而造成角铁2铺设时无法水平平直,同时角铁2欲调其水平平直度又不易,进而导致平台3的滚轮组62四点无法均与角铁2接触,造成平台3的翘动,更可能使平台3左右滑动时,会触及地面而摩擦,而影响平台3滑动的顺畅性。
2、因为平台3略大于凹槽1,即左右两端必须伸出于凹槽1的范围外,且必须有足够的长度伸出(即左右的滑移量),而造成平台3两端容易变形下垂,导致与地面的接触摩擦,而影响平台3滑动的畅性。
3、弹簧轴5两侧的弹簧因无法调整其对长方体4的顶推力量,导致长时间使用弹性疲乏后,造成回复力不足或甚至松驰失去导正的作用。
4、因为平台3是在略高于地面上滑移,因此平台3与地面之间有一间隙,且位于外侧方,所以容易发生人员部受到夹压受伤的危险。
5、因平台3四处的滚轮62无连动的关系,而为个别独立的转动状态,所以当各滚轮62在前后角铁2上滚动时,则会因角铁2的水平平直度不足,而产生与角铁2接触,或接触时的压力大小不一,导致发生各滚轮62可能旋转、或不旋转、或半转不转的状态,而影响平台3滑移的顺畅性。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车辆校位装置,设一承座跨于槽坑上,并在承座下方两侧适当处各固设有穿设于轴承上的转轴,且转轴两端设有可支承滑座的多个滚轮,而滑座上固设有平台;因此,互为滑动的滚轮及滑座,因架设于承座上然后再使承座置于水泥坑上,而非直接架设于水泥坑上,所以其各支撑导滑点,可容易控制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平台的滑动更为顺畅,而不会有翘动不平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车辆校位装置,平台是位于承座内滑移,同时其两端受承座两侧的侧盖覆盖遮挡,使可能会发生夹压的间隙位于内侧方,以减少人员受夹压的危险,更可防止平台两端受重力压迫而变形下垂。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车辆校位装置,支承滑座滑移的滚轮分设于承座的两侧前后,而前后两滚轮由一支轴所连动而同步旋转,故能保持滑座滑动的顺畅,而不会发生偏滑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使平台滑座复位的弹簧穿套于支轴上,该支轴的一端抵于承座上,另一端侧抵于可在支轴任意位置上固定的轴套上;因此,仅要移动轴套的位置,即可调整弹簧对滑座顶推的力,使平台滑座的回复平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车辆校位装置,包括承座、滑座及侧盖;其特征在于承座为一框架体,两侧适当处各向下伸设U型固定座,在各固定座上皆有受轴承支持的转轴,且转轴两端各固设有滚轮;滑座为较小框架体容置于承座内,其顶面固设平台,其内侧两边穿设穿套有弹簧的支轴,弹簧的一端抵于滑座上,另一端则抵于固定于支轴任意位置的轴套上;滑座两侧前后底部与承座上各滚轮相对处,固设有导板;侧盖覆盖于承座的两侧。
通过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车辆校位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达到了上述创作的目的,使平台的滑动更为顺畅,而不会有翘动不平的现象;使可能会发生夹压的间隙位于内侧方,以减少人员受夹压的危险,更可防止平台两端受重力压迫而变形下垂;使平台滑座的回复平顺。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断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A断面示意图;如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承座1、滑座2及侧盖3其中承座1为一框架体,并在框架体两侧的适当处,皆向下伸设有类似U型的固定座12,并在两侧固定座12上的两边皆固设有轴承13,且在两轴承13之间穿设有转轴14,然后再使转轴14的两端各固设有滚轮15。
滑座2亦为框架体并可容置于承座1内,且其顶面固设有平台20,而框架中间适当处固设多支支杆22,并在最外两侧支杆22与框架体之间,皆穿设有支轴23,支轴23上套有弹簧24,且弹簧24的一端是抵于滑座2上,而弹簧24的另一端则抵于固定支轴23的轴套25上,同时轴套25可在支轴23上任意移动及定位;其次,在滑座2的两侧前后底部处(即与承座1上所设各滚轮15相对处),固设有导板26;另外,两侧次外侧支杆22上设有穿孔220,其目的是在使支轴23可以穿越而过;侧盖3覆盖于承座1的两侧;由上述各构件之间的相对关系,其组装的情形如下所述;敬请配合参阅图2、3所示,先将承座1跨置于槽坑4上端的阶缘41上,然后再把滑座2置入承座2中,使滑座2底部四处的导板26承滑于该承座1四处的滚轮15上,使滑座2可在承座1左右滑动,并使滑座2底部两侧支轴23的外侧端抵于承座1上,故使滑座2保持于承座1的中央处,当滑座2被向左或向右推移,推力消除后,即可通过两侧弹簧24的顶推,使其回复在中央的位置上。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下列的优点1、互为滑动关系的滚轮15及滑座2是架设于承座1上然后才使承座1置于水泥槽坑4上,而非直接架设于水泥槽坑4上,所以其各支撑导滑点,可容易控制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平台滑座2的滑动顺畅平稳,不会有翘动不平的现象发生。
2、滑动的平台20因位于承座1内滑移,同时其两端受承座1两侧的侧盖3所覆盖遮挡,使可能会发生夹压的间隙位于内侧方向,以降低人员受夹压的危险的发生。
3、因平台20固设于滑座2的框架体上,所以其有充足的抗弯强度,可防止平台两端受重力压迫而变形下垂,且即使平台20两端发生变形时,亦不会与地面接触而影响其滑动的顺畅性。
4、支承滑座2滑移两侧的前后滚轮15,因是由支轴23所连动而同步旋转,故保持滑座滑动的顺畅,而不会发生偏滑的现象。
5、平台滑座2复位力量的大小,可通过调整轴套25在支轴23上的位置,得到适当的回复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要件,特此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车辆校位装置,包括承座、滑座及侧盖;其特征在于承座为一框架体,两侧适当处各向下伸设U型固定座,在各固定座上皆有受轴承支持的转轴,且转轴两端各固设有滚轮;滑座为较小框架体容置于承座内,其顶面固设平台,其内侧两边穿设穿套有弹簧的支轴,弹簧的一端抵于滑座上,另一端则抵于固定于支轴任意位置的轴套上;滑座两侧前后底部与承座上各滚轮相对处,固设有导板;侧盖覆盖于承座的两侧。
专利摘要一种隧道式洗车机的车辆校位装置,包括承座、滑座及侧盖;承座为框架体,两侧设U型固定座,在固定座上皆有转轴,且转轴两端设有滚轮;滑座为框架体容置于承座内,其顶面固设平台,其内侧两边穿设穿套有弹簧的支轴,弹簧的一端抵于滑座上,另一端抵于固定于支轴任意位置的轴套上;滑座两侧前后底部设有导板;侧盖覆盖于承座的两侧;因此,使平台的滑动更为顺畅,不会有翘动不平的现象;同时减少人员受夹压的危险,使平台回复平顺。
文档编号B60S1/62GK2420195SQ00234309
公开日2001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30日
发明者杨宏明 申请人:嘉马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