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拖拉机的农用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3223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拖拉机的农用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具体的是一种连接拖拉机的农用脱粒机。
在农业生产中,脱粒机是基本农业设备之一,我厂在5TB-50型基础上改进设计了STX-35型脱粒机。该机以脱粒小麦为主,兼脱水稻、玉米、高梁、谷子、豆类等作物。该机机型小、结构简单、效率高、作用可靠、维修方便、运输方便。
但无论是我厂生产的机型或已有技术的机型,它们都需要以电动机作为动力,而我国有许多边远地区目前还无电源,限制了电动脱粒机的扩广应用。然而在我国许多山区、平川,不论有无电源,都有农用拖拉机例如手扶拖拉机在普遍使用,因此,开发用拖拉机为动力的脱粒机具有现实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连接拖拉机的农用脱粒机,它以连接架连接于农用拖拉机,使用拖拉机发动机输出动力驱动脱粒机工作,安装简单、容易调试,机械效率高,可用于无电源的地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连接拖拉机的农用脱粒机,该脱粒机以连接架连接于农用拖拉机,其特征在于A.所述连接架包括一方框形的农用拖拉机连接架和一直角三角形的脱粒机连接架,该拖拉机连接架上有纵、横向的连接长孔;该脱粒机连接架由一直杆和一斜杆以螺栓固接于脱粒机的机架构成,该直杆以二组双头螺栓连接于拖拉机连接架。
B.所述脱粒机的机架轴承座装有一向拖拉机一侧伸出的加长轴,该加长轴上装有两组皮带轮,其中一皮带轮与拖拉机输出轴皮带轮相应,另一皮带轮与脱粒机传动机构皮带轮相应。
所述加长轴的长度适当而使脱粒机的内侧位于拖拉机轮沿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本脱粒机的机架上以螺栓连接一直杆和一斜杆构成直角三角形的脱粒机连接架,它与用螺栓连接于拖粒机的连接架之间用两组双头螺栓连接,组成的连接架结构简单、牢固、安装方便。在脱粒机的机架上向拖拉机一侧伸出一加长轴,该加长轴上的皮带轮分别连接拖拉机发动机输出皮带轮和脱粒机传动轴皮带轮,由于连接架的横向、纵向位置可调(通过拖拉机连接架的纵、横长孔和通过两组双头螺栓实现),因而各组皮带轮之间的平行度及距离可调试精确,张紧皮带,传动准确,机械效率高。
本机特别适于边远无电地区使用,既可用小手托拖粒机驱动,也可用柴油机驱动。
现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为俯视图;图2是
图1中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
图1中的加长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编号1.拖拉机 101.输出皮带轮2.脱粒机 201.脱粒机机架202.传动皮带轮3.拖拉机连接架 301.横向长孔 302.纵向长孔4.脱粒机连接架 401.直杆 402.斜杆5.双头螺栓(含螺母)6.脱粒机加长轴 601.轴承座602.皮带轮603.皮带轮请参照
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连接拖拉机的农用脱粒机,该脱粒机以连接架连接于农用拖拉机,所述连接架包括一方框形的农用拖拉机连接架3和一直角三角形的脱粒机连接架4,该拖拉机连接架上有纵、横向的连接长孔301、302;请同时参照图2,该脱粒机连接架4由一直杆401和一斜杆402以螺栓固接于脱粒机2的机架201构成,该直杆401以二组双头螺栓5连接于拖拉机连接架3。
请同时参照图3,所述脱粒机的机架轴承座601装有一向拖拉机一侧伸出的加长轴6,该加长轴上装有两组皮带轮,其中一皮带轮602与拖拉机输出轴皮带轮101相应,另一皮带轮603与脱粒机传动机构皮带轮202相应。
实施时,所述加长轴6的长度适当而使脱粒机2的内侧位于拖拉机1轮沿的外侧。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拖拉机的农用脱粒机,该脱粒机以连接架连接于农用拖拉机,其特征在于A.所述连接架包括一方框形的农用拖拉机连接架和一直角三角形的脱粒机连接架,该拖拉机连接架上有纵、横向的连接长孔;该脱粒机连接架由一直杆和一斜杆以螺栓固接于脱粒机的机架构成,该直杆以二组双头螺栓连接于拖拉机连接架。B.所述脱粒机的机架轴承座装有一向拖拉机一侧伸出的加长轴,该加长轴上装有两组皮带轮,其中一皮带轮与拖拉机输出轴皮带轮相应,另一皮带轮与脱粒机传动机构皮带轮相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拖拉机的农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轴的长度适当而使脱粒机的内侧位于拖拉机轮沿的外侧。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拖拉机的农用脱粒机,以连接架连接于农用拖拉机,连接架包括一方框形的农用拖拉机连接架和一直角三角形的脱粒机连接架,该拖拉机连接架上有纵、横向的连接长孔;该脱粒机连接架由一直杆和一斜杆以螺栓固接于脱粒机的机架构成,该直杆以二组双头螺栓连接于拖拉机连接架;脱粒机的机架轴承座装有一向侧伸出的加长轴,该加长轴上装有两组皮带轮;本实用新型使用拖拉机发动机输出动力驱动脱粒机工作,安装简单、容易调试,机械效率高。
文档编号B60K17/34GK2449980SQ0025764
公开日2001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7日
发明者魏洋, 杨小平 申请人:魏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