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16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尤指一种由第一、二半壳相卡合,再以螺母锁固定位的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
现有的车内点烟器插头壳体,为配合车内点烟器插座,均为配合的圆柱形,由第一、二半壳相对由螺钉锁固定位,仅能纯导通车内电源供电器使用,无其他作用;且其表面光平,插接转动并不十分方便;又夜晚黑暗的车内插接或拔出还需摸索寻找。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其在第一、二半壳后部门分别设卡榫与卡槽,由两者间的卡榫卡合卡槽定位,再以螺母螺合前部端部锁固。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其插头后部另设有同体的容置空间,不仅可容置电器的控制电路板,同时易于握持后部插接。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其在成形的塑胶材料中添加有适量的萤光剂,在黑暗中可显示其整体外形,便于目视插接或拔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由对称的第一、二半壳与锁固螺母结合而成,第一、二半壳后部相对卡合侧的周边一侧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卡榫,其与另侧卡槽相配合卡合为呈扁椭圆形的中空壳;第一、二半壳的前部各有半圆弧形壳,其对称卡合为中空圆柱体,其前端部的外缘有一段用来螺合锁固螺母,而将第一、二半壳连成一体的阳螺纹;扁椭圆形中空壳两侧的外缘,各有便于握持操作的凸出防滑花纹。
所述的扁椭圆形中空壳两侧外缘的防滑花纹为由一个以上凸出的弧凸条构成的椭圆形花纹。
所述的第一、二半壳与锁固螺母的成型塑胶材料中含有萤光剂。
由前述点烟器插头壳体结构可知,第一、二半壳后部对称侧,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卡榫与配合卡槽相卡合定位,再在前部阳螺纹螺合锁固螺母锁紧,整体无一螺钉。且后部两侧有花纹,便于握持插入或拔出,整体元件分别均由添加萤光剂的塑胶制成,在黑暗的车内可显现其外形。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斜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
图1的结构分解图。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由对称的第一、二半壳1、2与锁固螺母3结合而成。其中,第一、二半壳1、2分别由添加有萤光剂的塑胶一体成形,其前部4分别为半圆弧形壳,两者对称相卡合形成中空圆柱体,其外径配合车内点烟器插座内径,用以插入车内点烟器插座(图上未示)导通车内电源供电器使用。该前部4前端部外缘有一段阳螺纹5,用来螺合锁固螺母3而将第一、二半壳1、2锁固成一体。该阳螺纹5后的前部4的第一、二半壳1、2间两侧,各有相对的缺口形成配合阴极触接件伸出的槽孔6,用来分别供阴极触接件局部伸出(图上未示)。第一、二半壳1、2前部4延伸的后部7,对称卡合后为略呈扁椭圆形中空壳,在其中的一周边设二个或二个以上卡榫8,另一内缘有配合的卡槽9,用来对称相互卡合成一中空壳,利用其容置结合印刷电路板。该后部7的后端部有圆孔10,用来供电器的电源线伸入连接。后部7的两侧外缘各有凸出的防滑花纹12,便于握持操作。
本实施例的花纹12,由一条以上凸出的弧凸条11构成椭圆形的防滑花纹12。前部4阳螺纹5螺合的锁固螺母3的前踹,有配合正极触接件局部伸出的圆孔13,用来供正极触接件局部伸出。
由前述点烟器插头壳体结构可知,第一、二半壳1、2后部7对称侧,由二个或二个以上卡榫8与配合卡槽9相卡合定位,再在前部4阳螺纹5螺合锁固螺母3锁紧,整体无一螺钉。且后部7两侧有花纹12,便于握持插入或拔出。整体元件分别均由添加萤光剂的塑胶制成,在黑暗的车内可显现其外形。
权利要求1.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由对称的第一、二半壳与锁固螺母结合而成,其特征在于第一、二半壳后部相对卡合侧的周边一侧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卡榫,其与另侧卡槽相配合卡合为呈扁椭圆形的中空壳;第一、二半壳的前部各有半圆弧形壳,其对称卡合为中空圆柱体,其前端部的外缘有一段用来螺合锁固螺母,而将第一、二半壳连成一体的阳螺纹;扁椭圆形中空壳两侧的外缘,各有便于握持操作的凸出防滑花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椭圆形中空壳两侧外缘的防滑花纹为由一个以上凸出的弧凸条构成的椭圆形花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二半壳与锁固螺母的成型塑胶材料中含有萤光剂。
专利摘要一种车内点烟器插头的壳体,其第一、二半壳后部相对卡合侧,由卡榫与卡槽相卡合,在前部螺合锁固螺母将第一、二半壳锁固,使前部为圆柱形,后部为扁椭圆形的中空壳;在扁椭圆形中空壳两侧有防滑花纹;成型第一、二半壳与螺固螺母的塑胶材料中添加有荧光剂,其整体无一螺钉,而且便于握持插入或拔出,在黑暗的车内可显现其外形。
文档编号B60N3/00GK2480223SQ0120374
公开日2002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0日
发明者陈素月 申请人:陈素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