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员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467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驾驶员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有关保护汽车驾驶员安全的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汽车驾驶员防护装置,由置于驾驶员脑后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下方的安装槽和安装槽缘的加强筋组成,所述防护板下边沿由螺栓固设的支撑条与驾驶员靠背座椅头枕的支撑杆固定,在其下缘边形成跨越头枕的安装槽且留有狭缝,该安装槽的缘边由螺栓固设的安装边形成加强筋,其上边缘与车内顶壁装饰面吻合,其一侧边缘与车内侧壁装饰面留有狭缝,靠近驾驶员肩侧后方的所述防护板形成一90度弧形弯折且向前进方向延伸一人头的宽度,所述防护板是由透明材料一体制作成型。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装置使驾驶员座椅后部和侧部构成一独立的空间,能够达到防止强盗从后部和侧面对驾驶员的袭击,并且防护装置安装成本低,安装方便,且也不妨碍车厢内冷气的流动和与驾驶员的交流,便于驾驶员透过防护板观察车后的情况。
由于防护装置采用的透明材料制作,不会妨碍乘客和驾驶员的视线,强盗的袭击会因防护板的隔离受阻,给驾驶员赢得防卫的时间,由于本装置的防护板是层状结构或夹有金属网,使其在受到重力打击下会裂而不爆,有效的防护汽车驾驶员的人身免于伤害,又由于本防护装置不是全隔离或全封闭,驾驶员与乘客的交流不会受到妨碍,气体的流动也不会受阻,由于柔性材料充填防护板与车厢内壁的缝隙,改变防护板的震动频率,预防了车辆行驶中防护板引发的共鸣。此汽车驾驶员防护装置对社会治安起到的积极作用势必会快速推广,任何没有创意的对本防护装置的变形,均不能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
权利要求1.汽车驾驶员防护装置,由置于驾驶员脑后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下方的安装槽和安装槽缘的加强筋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下边沿由螺栓固设的支撑条与驾驶员靠背座椅头枕的支撑杆固定,在其下缘边形成跨越头枕的安装槽且留有狭缝,该安装槽的缘边由螺栓固设的安装边形成加强筋,其上边缘与车内顶壁装饰面吻合,其一侧边缘与车内侧壁装饰面留有狭缝,靠近驾驶员肩侧后方的所述防护板形成一90度弧形弯折且向前进方向延伸一人头的宽度,所述防护板是由透明材料一体制作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是具有不同厚度的合成树脂透明板的层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压层内设有金属丝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驾驶员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侧边缘与汽车内壁的缝隙由柔性材料填充。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驾驶员防护装置,由置于驾驶员脑后的防护板、防护板下方的安装槽和安装槽缘的加强筋组成,防护板下边沿由螺栓固设的支撑条与驾驶员靠背座椅头枕的支撑杆固定,该安装槽的缘边由螺栓固设的安装边形成加强筋,其上边缘与车内顶壁装饰面吻合,其一侧边缘与车内侧壁装饰面留有狭缝,靠近驾驶员肩后方的防护板形成一90度弧形弯折且向前进方向延伸一人头的宽度,不改变车厢内部结构,能够防止强盗从后部和侧面对驾驶员的袭击,并且防护装置安装成本低,安装方便,并且不妨碍车厢内冷气的流动和与驾驶员的交流,也便于驾驶员透过防护板观察车后的情况。
文档编号B60R21/02GK2506499SQ0123425
公开日2002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4日
发明者白荣灿, 金英旭 申请人:白荣灿, 金英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