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靠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30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座椅靠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靠背。
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它包括一方面,一个刚性框架该框架具有第一和第二侧立柱,以及连接第一和第二侧立柱的顶部和底部横梁(横向构件);另一方面,一个弹性的支承片材,该支承片材固定到刚性框架上,并设置成要与使用者的后背直接接触。
在这种类型的靠背中,构成刚性框架的侧立柱以及顶部和底部横梁由管件制成,而弹性的支承片材直接固定到框架的内周边上。因此,支承片材基本呈矩形,并且在其外周边上具有连接件,用于与相应地设在刚性框架的内周边上的互配的构件相配合。因此可以理解,要将支承片材连到框架上,需要使支承片材上的连接件一个接一个地连到刚性框架的互配构件上,从而使靠背的组装复杂并大大地增加了组装时间和费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减小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利用以下措施来实现其目的的支承片材具有一个前面和一个后面,每个面具有各自的顶边和底边以及各自的第一和第二侧边,所述前面和后面一方面通过它们的顶边和底边,另一方面通过它们的第一侧边彼此固接,以使支承片材形成一个口袋,此口袋通过套过第一侧立柱并罩住顶部和底部横梁以及第一侧立柱而安装在刚性框架上;弹性的支承片材的前面和后面的第二侧边固定到第二侧立柱上。
利用这些配置,形成一个口袋的弹性支承片材能通过一个侧立柱直接安装在刚性框架上,然后仅需要将其固定到另一个侧立柱上,从而可以简化要装在汽车座椅椅座上的座椅靠背的组装,并明显地减少进行这种组装所需的时间。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可以任意选择采用下述一种或多种配置
-所述第二侧立柱由一块侧板构成,该侧板在垂直于弹性支承片材的前面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第一侧立柱以及顶部和底部横梁的厚度;-第一侧立柱以及顶部和底部横梁由一根基本为U形的管件制成;-所述侧板具有一个后边和一个用于面对使用者后背的前边,所述前边的形状与第一侧立柱的形状基本相同;-所述侧板具有一个背离第一侧立柱的外侧面,该外侧面具有第一和第二列钩子,所述弹性支承片材的前面和后面的第二侧边具有装纳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刚性杆的各自的第一和第二列卷边(缝边),所述刚性杆利用弹性支承片材的前面和后面施加的弹性回复力固定到第一和第二列钩子上;-所述侧板具有相应地焊接到顶部横梁和底部横梁上的一个顶端和一个底端;和-所述侧板由一个防护盖板盖住。
从下面的结合附图对一个以非限制性举例方式提出的实施例的说明中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汽车座椅靠背的一个立体图;图2是用于座椅椅座的一个刚强构件的立体图,本发明的靠背要连接在此构件上;图3是靠背的刚性框架的一个立体图;和图4是靠背的一个断面图。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用于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示出了一个用于汽车的前座椅的靠背1,此靠背包括一个刚性框架2和一个直接固定到靠背的刚性框架2上的弹性的支承片材3。
框架2包括一个第一侧立柱41、一个第二侧立柱5以及顶部和底部横梁42和43。第一侧立柱41以及顶部和底部横梁42和43可由多根管件焊接在一起而构成,或者,它们也可通过弯折一根管件4而制成。
侧管41以及顶部和底部管42和43的横截面是圆形的,并且具有小的直径,例如,大约为3厘米(cm)。
顶部和底部管42和43的远离侧管41的端部固定到侧板5上,侧板5在其顶端51和其底端52之间基本上垂直延伸。
侧板5包括一个面对侧管41的内侧面53和一个背离侧管41的外侧面54。侧板5的内侧面和外侧面53和54由一个后边56和一个前边55界定,前边55将要面对坐在座椅上的使用者的后背。
如从图3中可见,连到侧板5上的框架4的顶部和底部管42和43的端部,在利用焊接固定到侧板5的顶端和底端51和52之前,可通过锤压而压扁。
靠背的弹性的支承片材3基本上呈袋形,它包括一个后面7和一个前面6,前面6设计成要与坐在座椅上的使用者的后背直接接触。为了给座椅的使用者提供充分的舒适性,支承片材由网孔较细窄的弹性网构成,或由弹性织物构成。
弹性片材的前面和后面6和7各自具有顶边62、72和底边63、73,以及各自的第一侧边61、71和第二侧边64、74。
为了使弹性支承片能形成一个能直接安装到靠背的刚性框架2上的口袋,前面和后面6和7一方面沿着它们的顶边和底边62、72和63、73,另一方面沿着它们的第一侧边61、71连接起来。前面和后面6和7可通过缝合相互连接,或者,它们也可以制成为一个单件的形式。
这样,一旦围绕着顶部和底部管42和43以及侧管41将弹性支承片材3装在框架2上,所有剩下要做的就只是将支承片材的前面和后面的第二侧边64和74固定到侧板5上。
为此,支承片材的前面和后面6和7的第二侧边64和74相应地具有第一列卷边20和第二列卷边21,其中分别接合有第一和第二刚性杆22和23。
第一和第二列卷边中的各个卷边20和21需要彼此充分地间隔开,以使得刚性杆22和23有未被覆盖住的露出部分。
侧板5在其外侧面54上具有第一列钩子25和第二列钩子26,这些钩子分别设在侧板的前边55和后边56附近。
这样,为了将弹性支承片材固定到侧板5上,只要抻拉支承片材的前面和后面6和7,使卷边20和21拉到侧板的外侧面上,然后将刚性杆22和23的未被覆盖住的露出部分分别挂靠在第一和第二列钩子25和26上。然后利用由支承片材的前面和后面6和7施加在侧板5的钩子上的弹性回复力,而将支承片材保持就位在刚性框架2上。
然后利用一块可以取下的盖板17将侧板5的外侧面54盖住,盖板17例如通过卡接或螺纹紧固件而直接固定在侧板上。
如从图4中可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有利的特征,侧板所具有的厚度e1明显大于侧管41的厚度e2,所述厚度是在垂直于支承片材3的前面6的方向上,也即沿在侧板5的前边和后边55和56之间延伸的方向X测得的。
侧板5的厚度e1可在其顶端和底端51和52之间改变,但无论如何要保持它明显大于构成框架4的管件的厚度。例如,侧板5可以基本上为三角形,其底端52的厚度大于其顶端51的厚度,前边和后边55和56朝顶端51会聚。
这样,如从图1中可见,侧板在垂直于支承片材3的方向X上的厚度足以使与使用者的安全或舒适性有关的装置直接安装在侧板的外侧面54上。
特别是,在侧板的外侧面54的顶端51可装有用于安全带9的卷绕器8,或更常见地是设有一个用于安全带9的顶部固定点。安全带的两个底部固定点(未示出)可例如固定到汽车座椅的椅座10上(见图2),或更准确地说是固定到座椅的椅座10的两个侧板11和12上。
这样,当汽车受到纵向冲击而要将座椅的使用者向前抛时,安全带9的顶部实质上拉着靠背的侧板5,侧板5结实得足以承受这个力,因为它在X轴向,也即在汽车的纵轴向,具有较大的厚度。
在侧板5的外侧面54的中部,即在其顶端和底端51和52的中间,也可设置一个安全气囊装置13,此安全气囊用于为座椅的使用者提供附加的侧向安全性。
类似地,在侧板的外侧面54的底端52可设有一个铰链机构14,此铰链机构用于连接到座椅的椅座10上,以使靠背1能绕水平轴Y枢转,水平轴Y基本上平行于弹性支承片材3的前面6延伸。
在靠背1和椅座10之间的连接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靠背的刚性框架2设置在椅座10的侧板11和12之间,使得位于侧管41底端的枢轴15装在椅座的侧板12的孔12a中,而铰链机构14直接设在一个形成在椅座侧面板11的内侧面上的适当的座槽中,椅座的两个侧板11和12由两根横向联杆18和19相互连接。
铰链机构14由一个装在盖板17上的手柄16控制,盖板17盖住侧板5的外侧面54,手柄16由一个刚性连杆(未示出)连到铰链机构14上,该刚性连杆穿过一个形成在椅座10的侧板11中的孔11a。
盖板17具有一个供安全带9穿过的开口17a,和一个当安全气囊爆开时可从主盖板上分离下来的辅盖板17b。
如从图1和图3可见,侧板5的前边55和框架4的侧管41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以便为汽车座椅的使用者提供对称的侧面支承。
有利的是,侧板5的前边55、盖板17和侧管41都具有相应向前凸出的部分,以便为座椅的使用者提供腰部支承。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它包括在一方面,一个刚性框架(2),该刚性框架具有第一和第二侧立柱(41,5)以及连接第一和第二侧立柱(41,5)的顶部和底部横梁(42,43);在另一方面,一个弹性的支承片材(3),该支承片材固定在刚性框架(2)上并设置成要与使用者的后背直接接触;所述靠背的特征是,支承片材(3)具有一个前面(6)和一个后面(7),每个面具有各自的顶边和底边(62和63,72和73)以及各自的第一和第二侧边(61和64,71和74),所述前面和后面(6,7)一方面通过它们的顶边和底边(62和63,72和73),另一方面通过第一侧边(61,71)相互固接,以使支承片材(3)形成一个口袋,该口袋通过穿过第一侧立柱(41)而安装在该刚性框架上,并覆盖顶部和底部横梁(42,43)以及第一侧立柱(41),该弹性支承片材(3)的前面和后面的第二侧边(64,74)固定到第二侧立柱(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其中,第二侧立柱(5)由一块侧板构成,该侧板在垂直于弹性支承片材(3)的前面(6)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第一侧立柱(41)以及顶部和底部横梁(42,43)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其中,一个可充胀的安全气囊(13)安装在所述侧板(5)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靠背,其中,一个用于安全带(9)的卷绕器装置(8)安装在所述侧板(5)上。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其中,所述侧板(5)包括一个用于连接到汽车座椅的椅座(10)上,以使靠背能绕一根水平轴(Y)枢转的铰链装置(14)。
6.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靠背,其中,第一侧立柱(41)以及顶部和底部横梁(42,43)由一根基本为U形的管件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其中,所述侧板(5)具有一个后边(56)和一个用于面对使用者的后背的前边(55),所述前边(55)的形状与第一侧立柱(41)的形状基本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其中,所述侧板(5)具有一个背离第一侧立柱(41)的外侧面(54),该外侧面具有第一和第二列钩子(25,26),所述弹性支承片材(3)的前面和后面的第二侧边(64,74)具有装纳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刚性杆(22,23)的各自的第一和第二列卷边(20,21),所述刚性杆(22,23)利用弹性支承片材的前面和后面(6,7)施加的弹性回复力固定到所述第一和第二列钩子(25,26)上。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其中,所述侧板(5)具有相应地焊接到顶部横梁(42)和底部横梁(43)上的一个顶端(51)和一个底端(52)。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靠背,其中,所述侧板(5)由一个防护盖板(17)盖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它包括一个刚性框架(2)和一个弹性支承片材(3),该刚性框架具有第一和第二侧立柱(41,5)和连接第一和第二侧立柱的上下两个横梁(42,43),该支承片材固定在刚性框架(2)上并设置成要与使用者的后背直接接触。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支承片材(3)形成一个口袋,它设计成要通过第一侧立柱(41)装在刚性框架上,包住上下横梁(42,43)和第一侧立柱(41),弹性支承片材(3)的前后面的第二侧边(64,74)固定在第二侧立柱(5)上。
文档编号B60N2/64GK1386096SQ01802287
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4日
发明者F·富尔瑞, F·芭尔特 申请人:富尔夏汽车座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