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矩式后花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2987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矩式后花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花毂,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矩式后花毂。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后花毂,大都是将一离合单元装设在一齿轮座内部,也就是说,离合单元是位于花毂的花盘外侧端,这种设计因为容易受到剪应力与扭力的破坏,所以无法适用于需要承受较大扭矩的登山车、越野车上。因此,近年来已有一种可承受较大扭矩的花毂被开发出来,一般称为内矩式花毂。
如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内矩式花毂,该花毂包含有一芯轴1、一利用数第一轴承201呈可旋转地被该芯轴1所支撑的壳体2、一利用一离合单元4连结在该壳体2一端部的齿轮座3、数嵌套在该齿轮座3一内环面与芯轴1外周面之间的第二轴承5、一套设在芯轴1外部且可使相邻的第一、二轴承201、5的轴线方向获得定位的间隔套筒6及二装设定位在该芯轴1二端部且使壳体2相对于芯轴1的轴线产生限位的限位单元7。该离合单元4具有一固设在壳体2内部的棘齿环401、数装设在该齿轮座3一端部外周面的掣子402及一可使该等掣子402恒保持与棘齿环401产生啮合的弹性元件403,利用该离合单元4可使齿轮座3单向连动壳体2。
为了使齿轮座3带动壳体2相对于芯轴1转动时不会产生摩擦干涉,所以在齿轮座3一内环面与间隔套筒6一外周面之间就必须预留一间隙。当齿轮座3上所嵌设的齿盘(图未示)受驱动且受力矩作用时,该间隙却是造成齿轮座3及离合单元4相对于轴线产生偏动的主要因素,且会导致部份的掣子402无法稳定地啮合在棘齿环401上,甚至在驱动时会使掣子402产生跳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齿轮座受驱动时相对于壳体轴线产生偏动且可确保壳体产生顺畅转动的内矩式后花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矩式后花毂,包含有一芯轴、一借助数第一轴承套设于该芯轴上的壳体、一通过一离合单元连结在该壳体一端部的齿轮座、至少一嵌套在该齿轮座一内环面与该芯轴外周面之间的第二轴承、一套设在该芯轴外部且位于第一、二轴承之间可使相邻设置的第一、二轴承的轴线方向获得定位的间隔套筒及二装设定位在该芯轴二端部且使壳体相对于芯轴的轴线产生限位的限位单元,该离合单元具有一螺固在该壳体内部的棘齿环、一同轴线套设在该棘齿环内部且与该齿轮座固接的环套、数装设在该环套一外周面的掣子及一使该各掣子恒保持与棘齿环啮合的弹性元件,利用该离合单元可使齿轮座单向连动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后花毂还包含有一套设在该间隔套筒与该环套之间的自润轴承,该自润轴承具有一套合在该间隔套筒外周面上的内滑动面及一与该内滑动面相背设置且套合在该环套内环面上的外滑动面。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内矩式后花毂,利用自润轴承的设置可使离合单元稳定地连结在齿轮座与壳体之间,而可确保壳体产生顺畅转动。
下面通过较隹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矩式后花毂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内矩式后花毂的组合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隹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上述较隹实施例的局部份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隹实施例的平面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内矩式后花毂的第一实施例,是适用于数目较多的齿盘嵌固,该后花毂包含有一芯轴10、一利用二第一轴承21呈可旋转地被该芯轴10所支撑的壳体20、一利用一离合单元40连结在该壳体20一端部的齿轮座30、二嵌套在该齿轮座30与芯轴10之间的第二轴承31、一套设在芯轴10外部且可使相邻设置的第一、二轴承21、31的轴线方向获得定位的间隔套筒50、二装设定位在该芯轴10二端部且使壳体20相对于芯轴10的轴线产生限位的限位单元60及一套设在间隔套筒50与离合单元40之间的自润轴承70(Self-lubricating bearing)。
该离合单元40具有一螺固在壳体20内部的棘齿环41、一同轴线套设在棘齿环41内部且与齿轮座30内环面互相螺合的环套42、数对应该棘齿环41一内环面且装设在该环套42一外周面的掣子43及一可使该等掣子43恒保持与棘齿环41产生啮合的弹性元件44。该环套42具有一围绕轴线并可界定一轴孔的内环面421。
该间隔套筒50具有一对应于该内环面421的外周面51。
该自润轴承70具有一套合在该间隔套筒50的外周面51上的内滑动面71及一与该内滑动面71相背设置且套合在该环套42的内环面421上的外滑动面72。
利用该自润轴承70的设置,可使环套42与间隔套筒50之间完全无间隙,且使该离合单元40稳定地被芯轴10所支撑。当齿轮座30一端部所嵌固的齿盘受驱动时,对应于另一端部的离合单元40就无相对于芯轴10的轴线产生偏动的可能,且可确保所有的掣子43都可与棘齿环41保持稳定啮合,而达到较隹的连动目的。
再者,利用自润轴承70的特性,当齿轮座30带动环套42、掣子43且欲连动壳体20时,环套42的内环面421与外滑动面72、间隔套筒50的外周面51与内滑动面71都可保持较隹的相对滑动状态,可防止摩擦干涉。
另外,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内矩式后花毂的第二实施例,是适用于数目较少的齿盘嵌固,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处只在于,该齿轮座30’对应轴线的长度较短,齿轮座30’内部也只需装设一个第二轴承31’。且在齿轮座30’与壳体20’之间也是利用一个离合单元40’作为连结,在离合单元40’与一间隔套筒50’之间也设有一自润轴承70’,该自润轴承70’设置的目的及所欲达成的功效均与上述实施例完全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内矩式后花毂,包含有一芯轴、一借助数第一轴承套设于该芯轴上的壳体、一通过一离合单元连结在该壳体一端部的齿轮座、至少一嵌套在该齿轮座一内环面与该芯轴外周面之间的第二轴承、一套设在该芯轴外部且位于第一、二轴承之间的间隔套筒及二装设定位在该芯轴二端部的限位单元,该离合单元具有一螺固在该壳体内部的棘齿环、一同轴线套设在该棘齿环内部且与该齿轮座固接的环套、数装设在该环套一外周面的掣子及一使该各掣子恒保持与棘齿环啮合的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后花毂还包含有一套设在该间隔套筒与该环套之间的自润轴承,该自润轴承具有一套合在该间隔套筒外周面上的内滑动面及一与该内滑动面相背设置且套合在该环套内环面上的外滑动面。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用的内矩式后花毂,包含有一芯轴、一种用第一轴承而被该芯轴所支撑的壳体、一种用离合单元连结在该壳体端部的齿轮座、至少一嵌套在该齿轮座与该芯轴之间的第二轴承、一套设在该芯轴的间隔套筒及二定位在该芯轴二端部的限位单元,该离合单元具有一螺固在该壳体内部的棘齿环、一套设在该棘齿环内部且与该齿轮座固接的环套、数掣子及一弹性元件,该后花毂还包含有一套设在该间隔套筒与该环套之间的自润轴承。本实用新型利用自润轴承的设置可使离合单元稳定地连结在齿轮座与壳体之间,而可确保壳体产生顺畅转动。
文档编号B60B35/18GK2554027SQ0223376
公开日2003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7日
发明者陈浚钦 申请人:崑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