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7017阅读:10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车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轴座与毂体是分离结构的摩托车车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摩托车车轮结构包括轮圈、辐条和轮毂部分,这三部分是一体成型。其中轮毂部分有盆形毂体和毂体内的轮轴座,用于安装摩托车的轮轴和刹车等部件,轮轴座与盆型毂体也是整体成型。在使用中,轮轴座孔与轴承紧密配合,由于轮轴座孔强度较低,容易被轴承磨损,相互之间逐渐产生间隙,出现松动,影响车轮的正常工作。一般维修只能对该轮轴座孔做简单的镶套处理,暂时消除间隙,但这种维修难以保证车轮的同心度,且不宜反复维修,磨损到一定程度只能另换车轮。这样,一个局部的损坏就导致整个车轮的报废,结构不合理,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摩托车车轮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供一种摩托车车轮,将轮轴座与毂体设计为分离结构,通过连接螺钉实现连接,当轮轴座孔被磨损后,维修可以只换轮轴座,不换车轮的其余部分,节约使用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摩托车车轮包括轮圈、辐条和轮毂部分,轮毂部分包括有盆形毂体和毂体内的轮轴座,轴承装在轮轴座孔内。本摩托车车轮的轮轴座与毂体是分离结构,轮轴座有座盘和座体,座盘上有螺孔,毂体上的毂盖有对应的螺孔,它们通过连接螺钉连为一体,轮轴座的座盘的外圆与毂体内孔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将轮轴座与毂体由原来的整体结构改为分离结构,通过螺钉装配,在轮轴座孔被磨损后,只需要更换轮轴座即可,维修费用降低,节约了使用成本。


图1是本摩托车车轮的整体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轮毂部分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摩托车车轮包括轮圈1、辐条2和轮毂部分,轮毂部分包括有盆形毂体3和毂体内的轮轴座4。参见图2,轮轴座4是单独铸造的部件,它有一个座盘4-1和以座盘为支撑的座体4-2,座体4-2内孔中装有轴承,由于该部分的结构与现有结构没有改变,故图2中未画出其剖面图。座盘4-1的外圆与毂体内腔壁紧密配合,座盘4-1上有螺孔5,毂体3上的毂盖有对应的螺孔6,通过连接螺钉7将毂体3和轮轴座4连为一体。为了进部确保轮轴座4与毂体3的装配牢固,以及保证座盘4-1对轴承4-2的支撑稳固,在座盘4-1上与座体4-2的结合部位设有向座盘外圆径向延伸的加强筋4-3。
权利要求1.摩托车车轮,包括轮圈、辐条和轮毂部分,轮毂部分包括有盆形毂体和装有轴承的轮轴座,其特征在于轮轴座与毂体是分离结构,轮轴座有座盘和座体,在座盘上有螺孔,毂体上的毂盖有对应的螺孔,它们通过连接螺钉连为一体,轮轴座的座盘外圆与毂体的内腔壁紧密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轮,其特征在于,在座盘上与座体的结合部位设有向座盘外圆径向延伸的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车轮,由轮圈、辐条和轮毂部分组成,轮毂部分包括有盆形毂体和装有轴承的轮轴座。本摩托车车轮的轮轴座与毂体是分离结构,轮轴座有座盘和座体,座盘上有螺孔,毂体上的毂盖有对应的螺孔,它们通过连接螺钉连为一体,轮轴座的座盘的外圆与毂体内孔紧密配合。本实用新型将轮轴座与毂体由原来的整体结构改为分离结构,通过螺钉装配,在轮轴座孔被磨损后,只需要更换轮轴座即可,维修费用降低,节约了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B60B27/02GK2709213SQ200420033980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1日
发明者瞿庆祝 申请人:瞿庆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